汽车底盘教案——认识传动系
- 格式:pdf
- 大小:432.83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汽车传动系的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自动、CVT)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4. 能够分析汽车传动系统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自动、CVT)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4. 汽车传动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自动、CVT)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 教学难点:汽车传动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diagrams 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传动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如:手动、自动、CVT)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4.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传动系统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故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判断。
3. 故障分析练习:通过学生对故障案例的分析,评估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汽车底盘教案一、传动系统(一)离合器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给解释出摩擦式离合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离合器的检修与拆装、更换。
情感目标:学生可以提高在工作中的耐心和责任心。
2.重、难点分析重点:摩擦式离合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难点:扭转减震器的工作过程。
关键:采用动画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演示。
3.教学内容(1)离合器的安装部位: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的部件。
(2)离合器的作用①平稳起步②换挡平顺③中断动力(3)摩擦式离合器的形式①按从动盘的数目分:单片式双片式②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分:膜片弹簧式中央弹簧式多簧式③按操纵方式分: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4)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①主动部分:飞轮、离合器盖、压盘、传动钢片②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从动盘包含的扭转减振器: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会使从动盘毂相对于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来回转动,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靠摩擦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将扭转振动衰减下来。
③压紧机构:膜片弹簧或压紧弹簧④操纵机构:膜片弹簧(或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分离套筒、分离叉、回位弹簧等分离机构和离合器踏板及传动机构、助力机构等(5)离合器的工作原理①工作过程当需要切断动力传递时,驾驶员车只要踩下离合器踏板,踏板就回带动拉杆,从而使拨叉旋转压下分离轴承,通过分离杠杆的杠杆作用,杠杆内端受到分离轴承的压力,外端从而压起压盘,压盘客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后移动,是从动盘于飞轮脱离接触,于是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动力输出被中断。
相反,实现动力结合。
②调整a.自由间隙离合器自由间隙:离合器在正常情况下,在分离杠杆内端和分离轴承之间应留有一个间隙,一般为几个毫米,这个间隙称为离合器的自由间隙。
b.自由行程踏板自由行程:为了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操纵机构零件的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踏板自由行程。
(6)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①离合器打滑a.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一体化总论导入新课:1886年1月29日汽车诞生(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汽车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汽车类型(按用途与结构特征分)1、轿车(排量)微型轿车(1升以下)、普通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2.5升)、中高级轿车(2.5~4.0升)、高级轿车(4.0升以上)2、客车(长度):微型(3.5m以下)、轻型客车(3.5~7m)、中型客车(7~10m)、大型客车(10~12m)、特大型客车(>12m)3、载货汽车(总质量)微型货车(<1.8t)、轻型货车(1.8~6t)、中型货车(6~14t)、重型货车(>14t)4、牵引车(全挂、半挂)5、自卸车(自动倾翻)6、越野车:驱动方式:“车轮总数×驱动轮数”或“车轴总数×驱动轴数”7、专用车(特种车)——装有特殊装置,完成特殊任务。
一、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首部中部尾部企业自定代号列表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见P4表0—1)(汉语拼音字母2~3个)二、汽车的总体构造(四大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电气课中讲述)详细了解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传动系概述一、作用和组成作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使路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牵引力,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
二、布置型式: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用于大重型载货汽车,传动轴很长);1、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省略了纵惯汽车前后的传动轴,降低了重心,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横置发动机:无需在动力传递中扭转90°(如:捷达—高尔夫);纵置发动机:减轻前轮负荷(桑车、奥迪)。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一般发动机是位于驱动桥之后,传动轴大为缩短,前轴不易过载,中心低,行驶稳定;但操纵复杂,发动机散热条件差(大型客车用)。
4、四轮驱动(越野车)课堂小结:1、汽车类型及分级(单位)。
批准人:***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传动系)单位:授课人:授课对象:全体学兵时间:年月日教学设计课目:传动系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1.汽车底盘概述2.传动系3.离合器4.变速器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教学重难点:离合器、变速器。
教学步骤、时间和方法:第一步:导课(2分钟)采用诱导的方式,从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讲起,上节课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功用,引入底盘概述,从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讲起,引导学兵思考发动机的动力是怎么传给汽车的驱动轮和工作装置的。
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重点讲解(90分钟)结合幻灯实物插图进行理论讲授;多媒体动画演示;中间采取组织讨论和互问互答的形式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兵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三步:组织讨论(20分钟)讨论内容:结合实车驾驶练习,以本课的重难点内容: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和功用为讨论对象;讨论目的:深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讨论方法:可以视情划分小组,采取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四步:疑难解答(5分钟)授课过程中引导学兵及时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并解答,达到强化学兵理解记忆、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五步:小结讲评(3分钟)每个内容及时进行小节,授课结束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强调,加深学兵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记忆,并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讲评,提高学兵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标准:熟悉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各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地点:多媒体教室要求: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联系实际,认真思考。
3.遇有问题,及时提问。
保障:教案、课件、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教员:2019年3月4日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授课提要课目:传动系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1.汽车底盘概述2.传动系3.离合器4.变速器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方法:理论讲解、课件演示、研究讨论、归纳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底盘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章节二:传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三:行驶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行驶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行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行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悬挂系统、驱动系统、轮胎和轮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行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四: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转向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转向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转向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五: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六、传动系统维修技术教学目标:1. 学会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第2章汽车传动系教学重点1.了解传动系功用、组成与分类。
2.了解离合器压盘、从动盘等主要零件及离合器操纵机构的零部件特点。
3.理解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会进行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拆卸、零件的检验和分类,正确使用和维护离合器。
4.掌握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的装配、安装与调整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教学难点1.传动系功用.2.离合器工作原理、从动盘和扭转减振器工作原理。
3.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拆装与检修、调整。
传动系概述一、传动系的功用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照需要传给驱动轮而驱动汽车行驶的系统。
(一)传动系类型与组成按结构和传动介质不同,汽车传动系的型式分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动式等,目前汽车上广泛应用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1.机械式传动系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
(图 2-1)图 2—1动力传递路线: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车轮。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组成: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
特点:液力机械式传动系是以液体作为介质,利用液体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的动能变化传递动力,并能根据道路阻力的变化,自动地在若干个车速范围内分别实现无级变速,而且其中的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操纵,因而可使驾驶员的操作大为简化。
(教材图2—2)为液力机械变速器结构示意图.(二)传动系功用不管何种类型的传动系,都必须要具备如下功能.1.实现汽车的减速增扭和变速2.实现汽车的倒车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递4.差速作用二、传动系布置形式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传统的布置型式1.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在轿车上普遍采用的布置型式。
2.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型式。
4.全轮驱动(nWD)——越野汽车特有的布置型式,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全部车轮上。
第一章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概况汽车底盘是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
它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系统。
随着汽车的发展,底盘技术也不断发展。
早年,汽车底盘设计只考虑能量的转换,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频发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汽车底盘改造了制动装置,也添加了许多安全装置;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大问题。
底盘设计应考虑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此时以机械控制和液压控制系统为主。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也采用了许多电子控制技术。
如今,汽车底盘已经引进了电脑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大大提高,尤其在汽车的安全性和操作智能化方面更加突出。
第二章汽车传动系概述第一节汽车传动系的作用与组成一、汽车传动系的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
二、汽车传动系的类型按结构和传动介质不同,汽车传动系分为机械式、静液式、液力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本书只介绍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
三、汽车传动系的组成汽车传动系的组成与传动系的类型、布置形式及汽车驱动形式等因素有关。
机械式传动系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
液力机械传动系:液力机械变速器(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变速机构)、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
四、传动系各总成的功用1、离合器:按照需要适时地切断或接合发动机与传动系间的动力传递。
2、变速器:变速、变扭和变向,并能暂时切断发动机和传动系的动力传递。
3、万向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并能适应两轴间的距离和夹角的变化。
4、主减速器:增扭减速,并能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5、差速器:将动力分配给左右两半轴,并允许两半轴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6、半轴: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
第二节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决定于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汽车驱动形式。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课时计划副页授课内容时间分配(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经过一年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
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传动系的组成和功用.(三)教学内容一、传动系的作用与组成汽车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照需要传给驱动车轮,并改变转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传动系统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减速和变速.(2)实现汽车倒车。
(3)需要时中断动力传递.(4)差速作用。
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传动系有下列几种布置方案: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engine Rear—drive5分钟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engine Front-drive特点: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的质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形式.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特点: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特点:有多个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加了一个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经几套万向传动装置分别传给所有的驱动桥,并可以进一步降速增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实物讲解小组讨论、协作教学学时6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项目一汽车底盘总体认识任务一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汽车一般是由发动机、底盘及车身、电气设备组成,下面对汽车底盘做一整体性的介绍。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常见货车和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图1-1 货车底盘结构案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图1-2 轿车底盘结构1-前悬架2-前轮制动器3-前轮4-离合器踏板5-变速器操纵机构6-驻车制动手柄7-传动轴8-后桥9-后悬架10-后轮制动器11-后轮12-后保险杠13-备胎14-横向稳定器15-转向盘1.1 传动系1.传动系功用图1-3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2.传动系的类型汽车传动系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增压式)和电力式等。
机械式传动系的组成布置在前面已经介绍,下面简要介绍其他几类传动系的特点。
图解相关性。
图1-5 电力式传动系1-电动机控制器2-发动机3-发电机4-电池5-牵引电动机1.2 行驶系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悬架、车桥、车轮轮胎等组成,如图1-6所示。
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桥两边,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车架(或车身)是整车的装配基体。
图1-6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1-车架2-后悬架3-驱动桥4-后轮5-转向桥6-前轮7-前悬架1.3 转向系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
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装置,如图1-7所示。
流程说明。
图1-7 汽车转向系的组成1.4 制动系比较说明。
图1-8 制动系统组成示意图任务二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2.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应用广泛,适用于除越野汽车的各类型汽车,如大多数的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
中职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日期11.7授课班级1022课题:汽车底盘的简介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汽车底盘的基础知识和分类 2、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汽车底盘的组成难点:汽车底盘的组成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泰州技师学院教案用纸一、复习提问复习内容:汽车拆装的部分知识提问内容:1、同学们你们自己认为汽车底盘的组成有哪些?2、汽车底盘是干什么用的呢?二、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能行走是有腿,那么我们的汽车能行走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讲解今天的新课,汽车底盘的简介。
三、新课讲授1、汽车的分类类型发动机排量(L)车型微型≤1.0夏利、奥拓普通型>1.0~ ≤1.6富康、捷达中级>1.6~ ≤2.5桑塔纳、奥迪100中高级>2.5~ ≤4.0皇冠、奔驰300CA770、卡迪拉克、林肯、奔驰500高级>4.0系列2、汽车底盘发展史▪汽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有一些独具一格的设计在汽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曾经影响甚至决定了汽车演变的方向。
▪(1)第一个里程碑:“梅塞德斯”开创了汽车时代▪(2)第二个里程碑: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3)第三个里程碑:前轮驱动汽车的创造者雪铁龙▪(5)第五个里程碑:难以超越的“迷你”汽车▪(6)第六个里程碑:风靡当代的多用途厢式车(7)第七个里程碑:电动汽车3、底盘的组成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四、学生讨论谈论:同学们你们自己认为汽车底盘应该包括哪些零部件?五、重点总结底盘的组成六、布置作业汽车底盘的组成?中职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日期11.8授课班级1022课题:汽车底盘的分类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汽车底盘的分类2、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汽车底盘的分类难点:汽车底盘的组成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泰州技师学院教案用纸二、复习提问复习内容:汽车底盘的组成提问内容:1、同学们你们自己认为汽车底盘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汽车底盘是干什么用的呢?二、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能行走是有腿,那么我们的汽车能行走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讲解今天的新课,汽车底盘的简介。
《课题汽车传动系的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驱动轮等传动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能够分析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提高驾驶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3. 变速箱的种类与工作原理4. 传动轴的结构与功能5. 驱动轮的类型与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各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难点:传动系统的动态工作原理,驱动轮的选择与匹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结合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传动部件。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4. 进行驾驶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对传动系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2. 讲解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展示相关课件与实物模型。
3. 讲解变速箱的种类与工作原理,展示相关课件与实物模型。
4. 讲解传动轴的结构与功能,展示相关课件与实物模型。
5. 讲解驱动轮的类型与作用,展示相关课件与实物模型。
6.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7. 总结讲解内容,进行课堂问答,巩固学生对传动系统的理解。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知识。
9. 实践环节:进行驾驶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动,评估他们对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4. 驾驶操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传动系统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实物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