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三节莎士比亚戏剧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96
外国文学史00540主观题整理笔记※西方文学卷※第一章古代文学A★古希腊文学的特征:①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③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B★希腊神话的特点: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②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③艺术表现上,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C★★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①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是最具鲜明个性的形象。
他的性格是立体多元的,集勇敢、义气、暴躁、凶狠、善良、诚挚于一身……奥德修斯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一个英勇顽强、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美女的诱惑也动摇不了他对妻子的感情,但他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②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伊利昂纪》围绕着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来组织材料;《奥德修纪》几条线索时有交错,线条清晰,情节复杂,矛盾集中);③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
D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思想内容:史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证明罗马人是神的后裔,颂扬了帝国的神圣和先王建国的艰辛,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2>艺术特色:①作为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尽管在某些方面与荷马史诗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整体布局和结构安排上的模仿,大量的比喻、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等,但就本质而言,《埃》更像是一首民族史诗,有着成熟的思想和更沉重的历史感;②史诗塑造了埃涅阿斯这一民族英雄和理想君王的美好形象;③史诗具有乐观勇武、严肃而哀婉的艺术风格,音律谨严,语言简练,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
E★简述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①埃斯库罗斯深信命运的存在与不可抗拒,他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物,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他笔下的命运通常都站在正义事业一边,带有惩恶扬善、主持公道的性质);②索福克勒斯也相信命运,但他认为命运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但命运有时是不尽合理的,甚至是邪恶的。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先进的社会制度(奴隶社会)优越的地理位置(海洋文明,军事要地,同东方各国的联系)。
一、古希腊文学(一)公元前11~前9世纪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神话: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话的意义: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愿望。
1、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的起源、普罗米修斯等内容。
俄林波斯神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神的家族,因住在俄林波斯山上而得名,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分管天上人间,他们的活动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即父权制时期的生活和家庭关系。
2、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传说中的英雄都是半人半神,包括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忒休斯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神与人同形同性;(2)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3)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的特色古希腊神话的地位及影响: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字啦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史诗;《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教诲诗《田功农时》;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描述。
(二)公元前8~前6世纪奴隶制形成时期,大移民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体:萨福的诗体是独创的,西方诗歌史上把这种诗体称为“萨福体”,它们是独唱形式的,诗体短小,以抒情和倾诉内心情怀为主,音节单纯、响澈,格律中每一节分为四行,每一行中长短音节在相对固定中略有变化,前三行有点像荷马时代的六韵诗体,第四行则音节简短,显得干脆明快。
伊索寓言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呢教训的总结、总结了古代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特点: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西方文学的范本,世界上最早的寓言童话集之一,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都产生过影响。
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运动(14至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社会历史原因:新兴资产阶级为求得自身发展,反对封建和宗教的精神禁锢。
★文化动因:1、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2、市民文化因素影响;3、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发现。
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并非指重建奴隶制的文化,而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文艺复兴文化的世俗性特点文艺复兴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点。
参加文艺复兴运动的人们,都是世俗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中世纪神学对整个文化的统治,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以个人摆脱宗教和教会的束缚为原则,要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主。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
(一)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文学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思想。
★1.以人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
★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人生幸福★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
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反对蒙昧的书。
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言。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出发点是人性论。
★反封建偏重于生活和伦理道德领域,而不是要推翻封建制度。
后者是启蒙文学提出的目标。
★反教会是在承认宗教的前提下,偏重于揭露教会的腐败黑暗,而不是批判宗教神学理论的荒谬。
后者是启蒙文学的任务。
(二)、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4.创造新体裁。
(流浪汉小说和悲喜剧混杂)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创造,它突破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
《外国文学史》(视频弹题)知识点测验试题汇总第一编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01讲古代文学(一)知识点测验一:30.38古代文学概述1 、不属于古希腊文学三个时期的是()A. “荷马时代”B. “悲剧时期”C. “古典时期”D. “希腊化时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2 、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学的特征的是()A.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B.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C.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D. 展现了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3 、《新约》共27卷,有()四种文体。
A. “福音书”B. “劝勉书”C. “史传”D. “书信”E. “启示书”【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4知识点测验二:43.06古希腊神话1 、关于希腊神话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具有高度人格化的B. 希腊神话中的神世俗化的色彩较淡C. 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D. 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72 、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
A. 鬼怪的传说B. 神的故事C. 英雄传说D. 魔幻故事E. 动物的起源【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5第02讲古代文学(二)知识点测验一:14.09荷马史诗(一)1 、下列关于《伊利昂纪》表述错误的是()A. 《伊利昂纪》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B.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C. 全诗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D. 阿喀琉斯没有将赫克托耳的尸体归还特洛伊老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2 、下列作品属于史诗的是()A. 《伊利昂纪》B. 《摩诃婆罗多》C. 《奥德修纪》D. 《吉尔伽美什》E. 《罗摩衍那》【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史诗是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除中国文学之外其他几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
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莎士比亚的背景、作品的特点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等方面,探讨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
莎士比亚生活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英国。
他的戏剧作品主要集中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的统治时期。
这个时期被视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艺术和文化繁荣。
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和诗歌。
他将这些作品创作成戏剧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莎士比亚的作品通常以戏剧性的冲突、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细的对白而闻名。
莎士比亚擅长刻画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包括爱情、权力、背叛和命运等。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内心的深处,莎士比亚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许多问题。
伊丽莎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政治的混乱。
他关注的主题包括爱国主义、国王的权威、社会阶层和性别角色等。
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跨越时代和文化的普遍性。
尽管这些作品是在几个世纪前创作的,但今天它们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上演。
这些作品中的普遍主题和人物形象使得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然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剧语言和结构为后来的戏剧家树立了榜样。
莎士比亚对独白、对话和舞台效果的运用被认为是戏剧艺术的里程碑。
他的诗歌和对白的流畅与其作品的表演风格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戏剧体验。
总之,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戏剧是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情感,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他的作品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欣赏和研究。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1在中世纪,虽然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到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
《外国文学史》参考阅读书目(不限译者和出版社以及出版年份等,作者和作品译名等均可有出入)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德国)斯威布著《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古希腊)赫西俄德著《神谱》,(古希腊)伊索著《伊索寓言》,(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希腊多位戏剧家著《古希腊戏剧选》,(古罗马)维吉尔著《埃涅阿斯纪》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意大利)但丁著《神曲》,(法国)佚名著《罗兰之歌》,(法国)吕西安•富莱编《列那狐的故事》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西班牙)塞万提斯著《堂吉诃德》,(英国)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戏剧》,(意大利)薄伽丘著《十日谈》,(法国)拉伯雷著《巨人传》,(西班牙)佚名著《小癞子》,(英国)乔叟著《坎特伯雷故事集》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英国)弥尔顿著《失乐园》,(法国)莫里哀著《莫里哀喜剧选》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德国)席勒著《阴谋与爱情》,(德国)歌德著《歌德抒情诗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英国)笛福著《鲁滨逊漂流记》,(英国)斯威夫特著《格列佛游记》,(英国)菲尔丁著《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法国)伏尔泰著《老实人》,(法国)卢梭著《新爱洛伊丝》、《忏悔录》,(法国)狄德罗著《拉摩的侄儿》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英国)华兹华斯著华兹华斯诗选》,(英国)雪莱著《雪莱诗选》,(德国)海涅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英国)拜伦著《拜伦诗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法国)雨果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第七章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含俄国)(法国)司汤达著《红与黑》、《拉辛与莎士比亚》,(法国)梅里美著《嘉尔曼》,(法国)福楼拜著《包法利夫人》,(法国)巴尔扎克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贝姨》,(英国)萨克雷著《名利场》,(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英国)艾米莉•勃朗特著《呼啸山庄》,(英国)狄更斯著《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哈代著《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丹麦)安徒生著《安徒生童话选》,(挪威)易卜生著《玩偶之家》第八章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俄国)普希金著《普希金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果戈理著《死魂灵》、《钦差大臣》,(俄国)屠格涅夫著《前夜》、《父与子》,(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俄国)托尔斯泰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国)契诃夫著《契诃夫小说选》(上、下册)第九章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美国)惠特曼著《草叶集》,(美国)霍桑著《红字》,(美国)麦尔维尔著《白鲸》,(美国)马克•吐温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 世纪—— 17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转型时期,是一个“巨人的时代”。
伴随着对上帝绝对权威的怀疑,对神性的叛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空前突出,人的理性、自由、价值、尊严高于一切,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人性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诠释,中世纪宗教神学压抑下的苦闷、阴暗情绪冰释瓦解,代之而来的是个性勃发的创造热情和自由意志,张扬自我的激昂情绪和人格力量。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人性的解放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人与自然法则、社会规律,人与他人,人的愿望与现实,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对立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反映在文学中,使文学蕴涵扑朔迷离,无限丰富,有“说不尽”的意味。
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文学1 、概念——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指14-17 世纪发端于意大利后波及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诸领域展开。
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继古希腊之后第二次思想文化的高峰,对欧洲及世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等同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和17 世纪以后的“人道主义”。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此为核心,有以下内容:( 1 )重视现世幸福,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2 )以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暴虐;( 3 )以科学反对愚昧;( 4 )主张创造、探索,反对保守、落后。
2 、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1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异: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既有的封建式生产关系和宗教迷信思想产生尖锐的冲突。
资产阶级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迫切需要冲破封建、宗教思想的束缚,建构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2 )世俗文化的张扬:在中世纪,始终存在着宗教和世俗两种文化的冲突。
世俗文学中的民间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以鲜活的人性和世俗生活情趣显示了无比强劲的生命力,淡化冲决基督教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对人们心灵的禁锢,而其中对个性和自由意志的追求,颠覆了封建专制思想对人们精神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