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疼痛科常见疾病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21
疼痛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疼痛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各种类型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方案等领域,其疾病种类非常多,从头痛、牙痛到癌痛,涵盖了人体各个器官及其周围的疼痛。
本文将介绍疼痛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痛苦的情况,表现为坐骨神经受压迫,会引起下背痛、臀部疼痛和下肢疼痛等。
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坐骨神经痛,如脊柱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
治疗方法包括热敷、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注射药物治疗等。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发生的慢性退变性疾病,早期常表现为颈肩部疼痛、胳膊麻痹等。
常规的诊断方法包括颈椎X线检查和颈椎MRI检查等,可以协助诊断颈椎病。
常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和托拉西平类药物治疗。
关节炎关节炎是由炎症引起的关节痛和关节炎,通常发生在手、膝、肘、脊柱和髋关节等部位。
常规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检查和关节穿刺检查,可以协助诊断关节炎。
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病强和物理治疗等。
神经痛神经痛是由于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症状,常见于面部、背部和四肢等部位。
常规的诊断方法包括对疼痛的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协助诊断神经痛。
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腰背痛腰背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由于肌肉劳损和病理因素引起。
常规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检查和CT成像,有助于诊断腰背痛。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等。
疼痛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包括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然而,必须提请扬弃自我用药的恶习,遵从医生的建议并且保证全面的治疗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3《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contents •疼痛科简介•常见疼痛疾病类型•疼痛科治疗方法•疼痛科日常护理•如何选择合适的疼痛科医生•疼痛科治疗常见问题目录01疼痛科简介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01疼痛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02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学科逐渐形成,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疼痛治疗中心和疼痛专科医院开始出现。
03疼痛科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医学注重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疼痛科的治疗范围疼痛科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如头痛、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
疼痛科还涉及治疗各种癌痛、骨转移痛、晚期肿瘤痛等。
疼痛科还治疗各种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疼痛科还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疼痛科与麻醉科存在紧密联系,两者在某些治疗领域存在交叉。
疼痛科与神经科、骨科、风湿科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这些科室的疾病也可能导致疼痛症状。
疼痛科与肿瘤科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科与肿瘤科医生需要密切协作进行止痛治疗和管理。
疼痛科与其他科室的关联02常见疼痛疾病类型颈肩腰腿痛是一类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和关节炎等。
总结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周炎则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点,腰肌劳损和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腰部和关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颈肩腰腿痛总结词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疾病之一,可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详细描述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闷痛和压迫感,丛集性头痛则以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点,多发生在头部一侧。
头痛总结词关节疼痛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等。
详细描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和肿胀,骨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痛风则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为特点。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疼痛科是一门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和治疗各种疼痛病症。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示我们某个部位可能有问题,需要注意和治疗。
但无论是急性疼痛还是长期慢性疼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疼痛的来源可能来自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疼痛科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疼痛的来源和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疼痛病症有:
1. 神经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微创手术等。
2. 腰痛、颈痛:常见于现代人的生活中,常见的原因包括颈椎、腰椎病变、肌肉劳损等。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物理治疗、手术等。
3. 癌痛:癌症患者常伴随着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
4. 面肌痉挛、肩周炎等: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总之,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并且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就医、积极治疗是缓解疼痛、恢复健康的关键。
- 1 -。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你需要了解这些疼痛在日常生活非常常见,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疼痛的困扰,但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是一种病,总认为疼痛不会危及生命,只要忍忍吃点药就行,往往不会到医院就诊。
其实疼痛是对我们身体的保护和警告,无论哪一种疼痛都需要我们足够重视,疼痛发作时就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及时就诊,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的生命。
一、疼痛科疾病分类为了更好的满足临床需要,2007年卫生部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疼痛科,为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便利条件。
疼痛科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那么疼痛科的疾病有哪几类呢?一、劳损性疼痛,比如腱鞘炎、足跟痛、腰肌劳损等。
二、嵴柱源性疼痛,比如颈椎病、各类关节炎、腰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三、神经病理性疼痛,比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疼痛等。
四、癌性疼痛,比如癌症手术后复发及转移性的疼痛。
二、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身体出现一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大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俗话说三分靠医疗,七分靠护理,疼痛疾病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也同样重要,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体验,下面针对主要针对疼痛科最常见的疾病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大家普讲解疼痛科的护理常规。
(一)三叉神经痛护理常规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指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阵发性剧痛。
护理常规主要分为护理评估、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方式、护理评价等。
1.护理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要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疼痛的规律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评估,是否出现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等。
2.护理方式。
为患者普及三叉神经痛以及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治疗前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病情做好记录;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中的焦虑,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为患者减轻痛苦;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提前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
15种疼痛科常见治疗方法资料以下是疼痛科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镇痛药、抗炎药和抗抑郁药等。
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减轻疼痛。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电疗、热疗、冷疗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紧张和促进组织修复来减轻疼痛。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的中医疗法。
它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促进自愈和恢复。
4. 特殊治疗技术:特殊治疗技术包括脊椎调整、神经阻滞和神经刺激等。
这些技术可以直接影响疼痛信号传递,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来改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姿势控制,以减轻疼痛并提高功能。
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长期疼痛的挑战,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7. 干预性手术:干预性手术是指通过微创手术来切断或改变疼痛信号的传输,如神经消融、椎间盘手术等。
8. 神经短路术:神经短路术是一种通过切断或短路疼痛信号的传输来减轻疼痛的手术方法,如椎骨融合术和髓周切除术等。
9. 脊髓刺激:脊髓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脊髓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的治疗,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10. 医疗器械治疗:医疗器械治疗包括TENS疗法、电疗仪和康复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用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11. 替代疗法:替代疗法包括中草药、气功和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而减轻疼痛。
12. 跳跃神经成像:跳跃神经成像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来观察神经信号传递的方法,可以帮助了解疼痛的机制,并指导治疗。
13. 背部牵引:背部牵引是通过拉伸脊柱来减轻压力和疼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14. 疼痛管理计划:疼痛管理计划是一个多学科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来管理疼痛。
15.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疼痛病症,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如关节置换术和椎间盘手术等。
疼痛科出科小结疼痛科疼痛科,是一门以疼痛为主要诊疗对象的学科。
它既可以作为独立学科,也可以作为其他临床学科的一部分。
疼痛科主要通过各种方法鉴别疼痛的类型、原因和程度,以及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可以通过与其他临床学科专家的合作,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交叉应用各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疼痛科医生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科的常见病种1. 颈椎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受到损伤、退变或炎症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手麻等。
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理疗、针灸、手术等方法。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
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法。
3. 脊柱结核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菌引起的骨髓炎,其特点是椎体的破坏和形态的改变,临床表现为背部疼痛、畸形、后凸等。
治疗可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等方法。
4. 关节炎关节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症,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红肿、发热等。
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理疗、手术等方法。
疼痛科注意事项疼痛科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遵从医嘱,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另外,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腰穿治疗等过程中应当遵从医嘱。
同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受凉等,以防止疼痛加重。
疼痛科治疗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治疗,需要医患间密切合作,包括对患者的疾病和疼痛的详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和注意事项的宣传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疼痛科将进一步创新治疗技术,如基因治疗、光动力治疗等。
希望在医生的努力下,患者能够获得更加科学有效、个性化的治疗,尽早摆脱疼痛的困扰。
疼痛科常见病种标准病历(电子版知识库)常见病种1.头痛2.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3.颈椎病4.肩周炎5.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6.带状疱疹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癌痛8.骨质疏松痛附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住院病历病历首页:病人基本信息一般情况:病人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系统回顾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病历摘要病史小结诊断记录者/审阅者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查房记录病情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各种治疗记录硬膜外阻滞神经根干丛阻滞。
阶段小结交班记录接班记录转科记录接收记录疑难病人讨论记录抢救记录请会诊记录会诊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出院证明书其它记录各种表格及医疗文书患方住院授权委托书兼承诺书医患沟通表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疼痛科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离院责任书特殊操作/手术同意书感染个案登记表治疗及随访记录单尽量数据化病历参考: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1.头痛主诉:反复左/右(额颞顶枕部)侧头部痛伴/不伴眩晕、出汗、皮肤苍白、恶心呕吐10(1-100)年,加重1-12(30)月周天现病史:10(1-100)年前一次感冒后出现左侧头部痛,以额顶(额颞顶枕部)部为主,呈持续胀痛、压榨样、搏动性疼痛,自服感冒药及止痛药(不详)后减轻,3天后感冒好转后疼痛消失。
此后头痛遇感冒、疲劳、情绪差、睡眠差、紧张时反复发作,性质类似,疼痛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严重时伴左眼胀痛,轻度恶心,影响工作及睡眠。
无呕吐、畏光、畏声等,也无颈肩部疼痛与不适。
一般感冒治疗或休息或口服镇痛药,头痛可得到控制。
近2周头痛发作,自行口服头痛粉无效,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头痛”收入住院。
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肝炎、肾炎等疾患。
患病以来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偶受头痛影响,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改变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T: P: R: Bp: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晰,语言流利,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头颅、五官无畸形,头颈活动正常,无压痛、叩痛,各颅神经未见异常,颈软,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规整,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疼痛科常见疾病表疼痛科常见疾病(一)神经病理性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痛•脊神经根痛•舌咽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痛•截瘫后痛•截肢后痛•神经炎痛•外周神经卡压痛•免疫性神经痛•中风后神经痛•癌症神经痛•手术后或外伤后神经痛等表现为:身体某部位(神经支配区)阵发痛、闪电痛、烧灼痛、针刺痛、触摸痛、麻木痛、锥扎痛、紧轧痛、重压痛。
(二)头面痛:•包括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不典型面痛•中风后痛•鼻咽癌痛表现为:头、额、眼眶、脸、牙齿、腭、舌、咽、耳等一个或几个部无原因的阵发性闪电痛、烧灼痛、针刺痛,或持续性隐痛、酸胀痛基础上阵发加重,可伴流泪、流涕。
(三)颈椎病:•分为六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食道型•混合型颈椎病表现为:枕、顶、颈、臂、肩、胸或背痛,或手、臂麻木,或头晕、耳鸣,或无原因的打嗝、恶心、心悸、出汗、呼吸紧束感,或走路无力、大便无力或踩棉感,或咽喉、食管有梗塞异物感等不适。
(四)腰椎间盘源性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腰椎间隙炎•腰椎终板炎•腰椎不稳引起的腰•腿痛或麻木表现为:腰或腿久坐痛、久站痛、久走痛或麻木。
(五)腰腿痛:•腰椎压缩骨折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软性狭窄痛•腰腿肌筋膜痛•腰椎退行性痛•骨质疏松痛•腰或腹术后痛•外伤后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疼痛表现为:腰腿持续痛,转身或弯腰时痛,半夜痛,起床痛,下地痛,久坐或久走痛等。
(六)关节痛:•颈、肩、胸、背痛包括肩周炎痛•膝关节痛•脊柱小关节痛•骶髂关节痛•髋关节痛•踝关节痛•创伤性关节炎痛•关节周围炎痛•痛风关节痛•反应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关节炎痛等表现为:关节部位痛、动作痛、启动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有压痛或红、肿等。
(七)脊柱源性痛:•颈、腰、胸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综合症•椎体不稳症•小关节综合症•骨质疏松症•椎体椎间隙炎•后腹膜刺激症•椎体转移癌•骶管或神经鞘囊肿•强直性脊柱炎•不明原因头痛、腰痛、肢体痛、腹痛、胸痛、会阴痛表现为:身体等不明原因痛,以牵扯痛、放射痛、烧灼痛、针刺痛、持续痛或夜间痛为主,可伴有皮肤麻木或肌肉无力,曾经有碰撞、外伤或手术史。
15种疼痛科常见疾病资料门诊前 15 位疾病诊治流程疼痛科(第三稿)2014.8目录一、颈源性头痛2二、紧张性头痛3三、神经根型颈椎病.6四、菱形肌综合征.7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8六、腰椎间盘突出症9七、骨质疏松症12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4九、肩周炎 ,,,,,,,,,,,,,,,.15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17十一、足跟痛 ,,,,,,,,,,,,,,19十二、肋软骨炎.20十三、肱骨外上髁炎 ,,,,,,,,,,,22十四、棘上韧带炎 ,,,,,,,,,,,..23十五、腰 3 横突综合症 ,,,,,,,,,..25疼痛科门诊前 15 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范项目一、颈源性头痛定义概述病因常见疾病来源病史诊断要点症状指由于高位颈部神经(C1-3)所支配结构的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 、“神经血管性头痛” ,“枕大神经痛” ,“耳神经痛”等。
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1995 年 Bogduk 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
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是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
常为上段颈神经根障碍和颈部肌肉紧张所致头痛。
颈椎病,环枕部畸形,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原发性颈肌紧张综合征等。
头颈部外伤史尤其是有车祸等外伤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
部分患者则无明确的外伤史。
早期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主要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
疼痛的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
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症状背、上肢疼痛。
疼痛可有缓解期。
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
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
一些颈源性头痛患者可以仔细地描述自己的头痛,临床医师要认真地加以引导和询问。
早期为刺激症状,后期可因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直接压迫引起。
骨科常见疾病疾病种类:1.手外伤2.断肢再植3.肱骨髁上骨折4.肱骨干骨折5.尺桡骨骨折6.股骨颈骨折7.股骨干骨折8.髌骨骨折9.胫腓骨骨干骨折10.胫骨平台骨折11.踝部骨折12.跟骨骨折13.锁骨骨折14.肩锁关节脱位15.肩关节脱位16.肘关节脱位17.髋关节脱位18.足拇外翻19.腰椎间盘突出症20.腰椎管狭窄症21.皮瓣修复术22.VSD负压吸引术23.骨科病人的功能锻炼手外伤观察要点1.创口的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范围、程度,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
2.患手血运情况:是否存在皮肤苍白、批温降低、指腹瘪陷、毛细血管回流缓慢或消失、皮肤青紫或肿胀等情况。
3.伤口疼痛情况,正确评估疼痛程度。
4.全身情况是否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皮肤粘膜苍白、湿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表现,即使补充血容量。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意外致伤,顾虑手术效果,易产生焦虑心理。
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的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
2.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
3.症状护理手部创伤常伴有明显疼痛,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4.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及患手局部情况,尤其应警惕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
术后护理1.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患手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生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饮食。
3.局部保暖应用烤灯距离30-40cm照射局部,保持室温22-25°C,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循环。
术后3-4日内持续照射。
以后可于清晨、夜间气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
4.用药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加血容量,减低血液粘稠度,利于血液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骨科病种名称
1.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如颈椎痛、颈椎僵硬、头痛、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
2. 肩关节炎:肩关节炎是指肩关节软骨退变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疼痛和僵硬等症状。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核物质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和脊髓,引起腰痛、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
4.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质变薄的病症,导致骨骼脆弱易碎、易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和绝经期女性。
5. 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退化,造成椎间盘核物质向外突出,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
6. 髌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是一种骨骼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和运动员,表现为髌骨软化、膝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
7.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肿痛、僵硬、变形等症状。
8.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是指骨头脱离关节部位,造成关节运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
9. 膝关节炎:膝关节炎是指膝关节的软骨退化和磨损,导致疼痛、肿胀、僵硬、运动障碍等症状。
10.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或破碎,常见于外伤或骨质疏松
等原因。
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门诊前15位疾病诊治流程
令狐采学
疼痛科(第三稿)
2014.8
目录
一、颈源性头痛 (2)
二、紧张性头痛 (3)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6)
四、菱形肌综合征 (7)
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8)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9)
七、骨质疏松症 (12)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4)
九、肩周炎 (15)
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17)
十一、足跟痛 (19)
十二、肋软骨
炎 (20)
十三、肱骨外上髁炎 (22)
十四、棘上韧带炎 (23)
十五、腰3横突综合症 (25)
疼痛科门诊前15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范
鉴别诊断
诊疗原则1.延缓骨量的丢失和增加骨量的储存
1)以预防为主,预防和治疗并举的原则。
2)重视营养和药物治疗并举。
3)抓住年龄时机,早补、早防、早治疗。
2.对症处理
临床上常见并发症是疼痛及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急性期,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但不能过分强调制动,否则会加重骨质疏松的发展。
可以利用药物、物理、神经阻滞和外科手术等方法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综合治疗,并辅以康复措施。
3.药物治疗:目前主张不同药物间的联合治疗
1)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2)性激素
雌激素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目前倾向于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或雌孕雄三种激素按比例使用。
3)降钙素
4)二膦酸盐类
5)其他药物还有甲状旁腺激素、氟化物、异丙氧黄酮等,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参考依据1.魏绪庚,田素杰.麻醉治疗学.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73-6;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3-6。
项目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概述定义腱鞘炎是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桡骨茎突处,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鞘管部位发生疼痛、肿胀引起的炎症。
令狐采学创作
令狐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