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疾病典型症状和诊断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1.86 KB
- 文档页数:7
何谓典型,就是这种病所特有的症状,只有这种病有,其它病没有。
举个例子说,发热,猪不吃食,嗜睡,这就不是。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猪生症就是发热,不吃。
又比如口蹄疫鼻子上起个泡,这就是,因为其它病就没有这个现象。
这个你如果理解了。
下面就好讲了。
眼睑周围和下颌水肿的------猪水肿病。
1、猪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以上者,就可以诊断为猪瘟:(1) 发热、哆嗦、卧下时,往身下做扒草状。
(2) 粪便干,便秘,粪便呈球状,黑色,上边有粘膜,且发热在40.5度以上的(冬天),如夏天此症状可能与弓形体共有。
但弓形体是全群发热在41度以上,尿色深如茶叶水样。
(3) 皮肤发黄,皮肤有密小出血点的(如图)(4) 腹下、耳尖皮肤有片状出血的(如图)(5) 解剖脾边缘有小黑块(即边缘有梗死区),肾脏有出血点或发黄色的。
盲肠与结肠结合处有扣状溃疡灶的。
以上是猪瘟所特有的症状。
9天14天死亡期方案:紧急接种大剂量猪瘟疫苗2、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又称沙门氏菌病。
主要侵害2---4个月的仔猪。
(1) 腹泻较剧烈,且发热,,体温两天不下降仍在40.5以上者(注意在41度以上完全可以确诊,但在40.5左右者,有可能并发猪瘟。
(2) 死亡后解剖肝脏有白色烟雾状的坏死区的(如图),且脾脏肿大发黑。
(3) 小肠内黏膜上有糠麸样组织附着的。
仔猪副伤寒一般多与猪瘟并发,具有以上症状者,至少可以断定是继发了仔猪副伤寒。
具有第(1)条者,一般为原发性伤寒。
3、气喘症呼吸道疾病体温在39.5-40度,腹式呼吸,呼吸时腹部起伏明显而且速度较正常猪呼吸慢。
此为气喘症的特有症状。
呼吸道疾病是猪场常见疾病,其危害主要导致猪生长缓慢,所以应做重点防控。
4、口蹄疫(1) 在鼻端有水泡,蹄壳与皮肤结合处发白(水泡的早期)。
把猪赶起来,猪发出很痛的鸣叫,且跑几步又卧下,四肢蜷缩在腹下。
(2) 哺乳仔猪突然大批死亡,且母猪乳房皮肤上有小水泡者。
1.猪瘟: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
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
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
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
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
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生于架子猪。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
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
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
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
(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
(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
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养猪技术猪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应该了解的常识,做好猪疾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避免因猪传染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下面有八种猪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与防治,一起来了解一下!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出生数小时至3日龄左右的仔猪。
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排黄色或淡黄色混有气泡并带腥味的稀粪,口渴,精神沉郁,不吃乳,脱水,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
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肠内容物呈黄色稀薄水样。
该病多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
病猪排黄色粪便,也可根据剖检病变做出诊断。
为防治该病可在母猪分娩前后,对乳头、产栏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由猪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10~3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最多。
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
感染后病猪精神不振,下痢,排出乳白色、灰白色糊样粪便,有腥臭味。
病猪拱背、四肢无力、怕冷、喝水、不吃乳、消瘦、被毛粗乱、目光呆滞,最后因脱水、昏迷、虚脱而死亡。
剖检可见病猪胃黏膜红肿,肠内容物黄白色、粥状、有酸臭味、充满气体,肝、胆肿胀。
治愈后的仔猪多数成为僵猪。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作出诊断。
防治该病应加强对哺乳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防止饲料突变,保证泌乳质量。
妊娠母猪可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
仔猪吃乳前用0. 1%高锰酸钾擦拭母猪乳头,乳房和皮肤。
发病的仔猪可内服磺胺脒0. 5~1. Og,每天4次,连用Sd。
3、仔猪红痢仔猪红痢为C型产气夹膜梭菌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1~3日龄的肠毒血症。
病猪突然发病并死亡,临床特征是肠坏死、排血色稀粪。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畜肠道中,母猪肠道中更为多见,病猪排出的病菌污染猪栏、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
感染后该病主要侵害1~3日龄的仔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不吃乳、畏寒、四肢乏力、行走不稳、腹泻、排出红色稀粪,故称红痢。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猪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因为它们的肉质鲜美,对人类的营养具有极高的价值。
猪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做好猪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常见的一些疾病及防控措施。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双球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粘液性鼻涕等。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不仅影响猪的生长,而且极易造成猪的死亡,对猪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工作。
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出,确保猪场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要做好猪的隔离工作,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开来,避免病原菌扩散。
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测,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饲养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疾病的人传人传播。
二、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涎、流产等。
这种疾病对母猪的危害最大,容易导致母猪的流产、死胎、畸形仔猪等,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
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加强猪场的消毒管理工作。
猪场应定期对饲料槽、饮水槽、猪舍等进行消毒,杀灭病毒及病原菌,减少疾病的传播。
要做好母猪的隔离管理工作,避免感染母猪引起疾病的传播。
要加强饲料管理,确保猪的饲料干净卫生,避免饲料受到病原菌的污染。
三、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猪瘟非常容易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会对猪的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蹄部炎症等。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人为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一旦发生疫情,将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猪的疾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能保障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农村养猪中的常见疾病及治疗
农村养猪过程中,猪常常会出现一些疾病,影响其生存和生长发育。
下面将介绍一些
常见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1. 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猪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咳嗽、呕吐、腹泻
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补充充足的营养,及时
进行疫苗接种。
2. 伪狂犬病:伪狂犬病主要通过蝇类传播,猪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热、多饮、痉挛等精神异常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用抗生素防治和适当作出针对症状的处理。
3. 脓毒病:脓毒病多发生在猪圈环境不整洁、饮食不卫生的情况下,病猪会出现食
欲减退、腹部膨胀、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及时清理猪圈,给猪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 肺炎:肺炎常常是由于环境湿度过高、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引起的,病猪会出现呼
吸急促、发热、咳嗽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提高猪圈通风条件,保持干燥环境,补充充足
的营养,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5. 腹泻:腹泻是猪常见的疾病,往往是由于不洁的饲料、水源等引起的。
治疗方法
包括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控制腹泻病原体的传播,适当调整日常饲料配方。
除了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猪圈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环
境卫生;饲喂合理的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口服干粉药物等,增
强猪的免疫力,都是预防常见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养猪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多与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及时发现疾病症状,采
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加强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8种猪的常见⽪肤病临床症状(有图)与治疗猪发⽣⽪肤病看似⼩病,但影响⽣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影响贸易、降低销售价格、影响免疫应答、影响种猪利⽤年限,还是要及时治疗避免损失。
病因分析引起猪⽪肤病的常见因素(1)圈舍卫⽣条件差、湿热熏蒸、⽪肤不清洁、通风不好、饲养密度⼤等。
(2)饲料单⼀、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素、矿物质缺乏和缺锌等。
(3)昆⾍蚊蝇增多、驱⾍不到位、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陈代谢絮乱,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该病发⽣。
诊断治疗1、猪疥癣猪疥癣⼜称猪癞,由疥癣⾍寄⽣引起。
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
寒冷季节发⽣较多,多寄⽣于猪的⽿、眼、背、臀部及体侧⽪肤深层,导致⽪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
⽪肤呈污灰⽩⾊,⼲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常擦痒不⽌。
病猪⽣长停滞,精神萎靡,⽇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病变。
治疗:⽤精制敌百⾍配成0.5%的⽔溶液,先擦患,部或喷洒猪体,5天后再治⼀次。
或者使⽤除癞灵、双氯聚酯等。
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
2、渗出性⽪炎(⼜称油⽪病)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发于哺乳与断奶仔猪。
在眼睛周围、⽿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泡,⽔泡破溃后⽔泡液呈棕黄⾊,如⾹油样,⼲燥后形成鳞⽚状、棕灰⾊的结痂,有痒感,痂⽪脱落后,露出鲜红⾊创⾯。
治疗:肌注青霉素+鱼腥草,1.使⽤消毒液(如原典清)原液直接涂抹,或者兑⽔进⾏药浴与喷洒。
2.⽤0.1%⾼锰酸钾⽔浸泡发病仔猪⾝体1-2分钟,头部⽤药棉沾⾼锰酸钾⽔清洗病灶,然后擦⼲、凉⼲涂上龙胆紫。
3、湿疹长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
腹下或⼤腿内侧⽪肤出现黄⾖⼤⼩的扁平丘疹、⽔泡、脓疱,最后形成溃疡。
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
⽆传染性,体温不⾼,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治疗:多晒太阳,保持圈舍⼲燥。
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同时内服维⽣素A 5000IU,维⽣素C⽚和复合维⽣素B⽚各0.5~2克。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疾病是养猪业中的大问题,因为它们会给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猪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猪瘟
猪瘟是猪类传染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症包括高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瘟的最好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
治疗上需要注意对症处理,饲料要容易吸收。
2. 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猪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预防猪肺炎需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处理,饲料要放干净。
3. 猪流感
猪流感和人类流感非常相似,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预防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消毒、改善饲养条件以及隔离病毒感染的猪。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无食欲、厌食、咳嗽等。
预防的方法包括检查新引入的猪、确保饲养环境好等。
6. 猪鼻疽
猪鼻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鼻疽的方法包括确保饮用水源干净,通风良好等。
总之,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养猪户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与改善,为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建立健全的疫苗预防制度,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猪疾病的危害。
如遇疫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 、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
猪疫
猪喘 气病 猪
肺 炎支 原体 不
同品系、年 龄
、咳嗽和气喘
水肿和气肿,
融 合
根据发病情况、临猪
传 染
性 萎
缩 性
鼻 炎
支气 管败 血波 氏杆 主要发生在春 秋两鼻炎,颜面部 变形病变仅限于鼻 腔及根
据发病情况、
临
副猪 嗜血 杆菌 病 副猪 嗜血 通过呼吸多发性浆膜炎 和以浆液性根据流行情况、繁
和吸碍合 猪殖呼障综症蓝
耳 病毒 本病是一母猪出现主要病变根据流行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
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