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GT469-2015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资料

JGT469-2015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资料

JGT469-2015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资料
JGT469-2015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资料

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技术要求

JG/T469-2015

发布日期2015年1月20日实施日期2015年7月1日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永丽节能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德和绝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匹兹堡康宁(烟台)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卫山多宝建材有限公司、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曙建五金保温材料厂、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志洋、朱一军、徐颖、张春华、高薇、陶娅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墙用的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GB/T5486-2008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GB/T7689.5-2013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914.3-2013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1029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T17146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0102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性试验方法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

JC/T647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JG/T366外墙保温用锚栓

JG/T429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泡沫玻璃板

由熔融玻璃发泡制成的具有闭孔结构的硬质绝热板材。

3.2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泡沫玻璃板、胶粘剂、厚度为4mm~7mm的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及饰面材料等组成,用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粘结方式,必要时采用锚栓、托架进行辅助固定的保温系统。

3.3基层墙体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

注:基层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

3.4胶粘剂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用于泡沫玻璃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粘结。

3.5抹面层

采用抹面胶浆复合玻璃纤维网布抹在泡沫玻璃板外表面,保护泡沫玻璃板并起抗裂、防水和抗冲击等作用的抹灰构造层。

3.6抹面胶浆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

3.7玻璃纤维网布

表面经高分子材料涂覆处理、具有耐碱功能的网状玻璃纤维织物,作为增强材料内置于

抹面胶浆中,用以提高抹面层的抗裂性。

3.8饰面层

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外装饰构造层,对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当采用涂装材料做饰面层时,涂装材料包括建筑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饰面砖等。

3.9防护层

由抹面层和饰面层共同组成的对泡沫玻璃板起保护作用的面层,用以保证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3.10配件

与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配套使用的附件,如密封胶、密封条、护角、盖口条、托架、锚栓等。

3.11托架

设在泡沫玻璃保温板底部,与基层墙体相连接,起承托作用的固定件。

3.12锚栓

由膨胀件和膨胀套管组成,或仅由膨胀套管构成,依靠膨胀产生的摩擦力或机械锁定作用连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机械固定件。

4一般规定

4.1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4.2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各种组成材料宜配套供应,所使用的涂装材料和配件宜与泡

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相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饰面层应选用涂装饰面,宜采用涂料或柔性饰面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b)宜使用柔性腻子,且性能应符合JG/T157-2009表1中规定的柔性外墙用腻子的要求;

c)应根据基层墙体的类别选用不同类型的锚栓,锚栓应符合JG/T366的要求。不宜采用敲击式锚栓;

d)托架、密封胶、密封条、护角、盖口条等配件,应分别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5要求

5.1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

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

5.2胶粘剂

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胶粘剂性能指标

5.3泡沫玻璃板

泡沫玻璃板的性能、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4、表5和表6的要求。

表4泡沫玻璃板性能指标

表5泡沫玻璃板外观质量

表6泡沫玻璃板尺寸允许偏差

5.4抹面胶浆

抹面胶浆的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抹面胶浆性能指标

5.5玻璃纤维网布

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玻璃纤维网布性能指标

6试验方法

6.1养护条件及试验环境

标准养护条件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5)%。除耐候性试验外,其余项目试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

6.2数值修约

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采用GB/T817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

6.3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

6.3.1试样制备

6.3.1.1按受检方提供的泡沫玻璃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施工方法制作系统试样。

6.3.1.2耐候性试样在试验墙上制作。

6.3.1.3其他试样在泡沫玻璃板上制作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试样由泡沫玻璃板和防护层构成,如果不止使用一种饰面材料(如果仅颗粒大小不同,可视为同种类材料),应按不同种类的饰面材料分别制样。

6.3.2耐候性

耐候性试验按JG/T429中的规定进行。

6.3.3吸水量

6.3.3.1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子天平,分度值0.01g;

b)钢直尺,分度值1mm。

6.3.3.2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样尺寸200mm×200mm,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试样数量为3个;

b)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期后,将试样四周(包括保温材料)做密封防水处理,然后进行试验。

6.3.3.3试验过程

用钢直尺分别测量试样防护层一面的长度和宽度,称量试样初始质量m0。然后将试样防护层朝下平稳地完全浸入室温水中。试样浸水1h后取出,在1min内擦去表面水分,称量浸水后试样质量m1。

6.3.3.4试验结果

吸水量应按式(1)计算,试验结果为3个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g/m2:

式中:

M——吸水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m1——浸水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0——浸水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A——试样表面浸水部分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6.3.4抗冲击性

6.3.4.1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球:符合GB/T308.1-2013的规格要求,分别为:

1)公称直径50.8mm的高碳铬轴承钢钢球,质量为(535±3)g;

2)公称直径63.5mm的高碳铬轴承钢钢球,质量为(1045±5)g。

b)抗冲击仪:由落球装置和带有刻度尺的支架组成,分度值0.01m。

6.3.4.2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样尺寸宜不小于600mm×400mm。试样由保温层和防护层构成,防护层中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试样分为单层网试样和双层网试样。单层网试样抹面层中应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布,双层网试样抹面层应铺设一层普通型玻璃纤维网布和一层加强型玻璃纤维网布。

b)试样数量:单层网试样:1件,用于3J级抗冲击试验;双层网试样:1件,用于10J 级抗冲击试验。

6.3.4.3试验过程

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a)将试样饰面层向上,水平放置在抗冲击仪的基底上,试样紧贴基底;

b)单层网试样用公称直径为50.8mm的钢球在球的最低点距被冲击表面的垂直高度为0.57m上自由落体冲击试样(3J级);双层网试样用公称直径为63.5mm的钢球在球的最低点距被冲击表面的垂直高度为0.98m上自由落体冲击试样(10J级);

c)每一级别冲击10处,冲击点间距及冲击点与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试样表面冲击点及周围出现裂缝视为冲击点破坏。

6.3.4.4试验结果

3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小于4个时,判定为3J级。10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

6.3.5耐冻融

6.3.5.1仪器设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冰箱,精度能达到(-20±2)℃;

b)电子拉力机,应有适宜的灵敏度和量程,并应通过适宜的连接方式不产生任何弯曲应力,以(5±1)mm/min速度对试样施加拉拔力。应使最大破坏荷载处于仪器量程的20%~80%范围内,试验机精度为1%。

6.3.5.2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样由保温层和防护层构或,试样尺寸宜不小于300mm×300mm,保温层的厚度应至少为40mm,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试样数量为3个。

b)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然后将试样四周(包括保温材料)做密封防水处理。

6.3.5.3试验过程

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a)进行30次冻融循环,每次浸泡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湿毛巾擦去表面明水。每3次循环后观察试样是否出现可见裂缝、粉化、空鼓或剥落等现象,并记录其数量、尺寸和位置。当试验过程需中断时,试样应在(—20±2)℃条件下存放。冻融循环条件如下:1)在室温水中浸泡8h,试样防护层朝下,浸水深度应为试样防护层的厚度;

2)在(-20±2)℃的条件下冷冻16h。

b)冻融循环结束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状态调节7d。

c)外观检查:目测检查试样有无可见裂缝、粉化、空鼓、剥落等现象。有裂缝、粉化、空鼓、剥落等情况时,记录其数量、尺寸和位置。

d)按下列规定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试:

1)在每个试样上距边缘不小于100mm处各切割2个试件,试件尺寸为50mm×50mm或直径50mm,数量共6块。以合适的胶粘剂将两个刚性平板或金属板分别粘贴在试件上下表面。

2)将试件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记录每个试件破坏时的拉力值和破坏状态。破坏面在刚性平板或金属板粘结面时,测试数据无效。

6.3.5.4试验结果

a)外观试验结果为有无可见裂缝、粉化、空鼓、剥落等现象;

b)拉伸粘结强度试验结果为6个试验数据中4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MPa。

6.3.6水蒸气湿流密度

试样由保温层和防护层构成,试样尺寸200mm×200mm,数量5个。抹面层和饰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后去除泡沫玻璃板。按GB/T17146中干燥剂法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23.0±0.5)℃,相对湿度(50±3)%。

6.4胶粘剂

6.4.1拉伸粘结强度

6.4.1.1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砂浆基材和泡沫玻璃板基材尺寸均为50mm×50mm。每种试验条件下,与水泥砂浆粘结和与泡沫玻璃板粘结试样数量各6个。

b)试样分别由胶粘剂和水泥砂浆或胶粘剂和泡沫玻璃板组成。按生产商使用说明配制胶粘剂,将胶粘剂涂抹于泡沫玻璃板(厚度宜不小于40mm)或水泥砂浆(厚度宜不小于20mm)基材上,涂抹厚度为3mm~5mm。试样在可操作时间(若生产商未提供可操作时间,则放置1.5h)结束时用尺寸为40mm×40mm泡沫玻璃板覆盖。

c)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14d。

6.4.1.2试验过程

用合适的胶粘剂(如环氧树脂)将两个刚性平板或金属板粘贴在试样上下表面,胶粘剂应与被测样品及基材相容,固化后将试样按下述条件进行处理:

a)原强度:无附加条件;

b)与水泥砂浆的耐水强度:浸水48h,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干燥2h;

c)与泡沫玻璃板的耐水强度:浸水48h,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干燥7d。

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拉力值,基材为泡沫玻璃板时还应记录破坏状态。破坏面在刚性平板或金属板粘结面时,测试数据无效。

6.4.1.3试验结果

a)拉伸粘结强度试验结果为6个试验数据中4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b)泡沫玻璃板内部或表层破坏面积在50%以上时,破坏状态为破坏发生在泡沫玻璃板中,否则破坏状态为界面破坏。

6.4.2可操作时间

6.4.2.1试样

按6.4.1.1的规定进行。胶粘剂配制后,按生产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放置;生产商未提供可操作时间时,按1.5h放置。

6.4.2.2试验过程

按6.4.1.2规定测定拉伸粘结原强度。

6.4.2.3试验结果

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符合表3要求时,放置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

6.4.3压缩剪切胶粘原强度

6.4.3.1试祥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砂浆基材和泡沫玻璃板基材尺寸均为70mm×70mm×20mm。

b)试样由胶粘剂、水泥砂浆和泡沫玻璃板组成,试样数量为6个。按生产商使用说明配制胶粘剂,将胶粘剂涂抹在水泥砂浆基材上,涂抹厚度为3mm~5mm,然后将泡沫玻璃板基材与已涂胶粘剂的水泥砂浆基材错开10mm并相互平行粘结压实,使胶粘面积约42cm2。

c)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14d。

6.4.3.2试验过程

养护到期后,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压缩剪切胶粘原强度测定,压缩速度为10mm/min。记录每个试祥的破坏荷载。

6.4.3.3试验结果

压缩剪切胶粘强度试验结果为6个试验数据中4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6.5泡沫玻璃板

6.5.1泡沫玻璃板的性能

蓄热系数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余项目按JC/T647中的规定进行。

6.5.2外观质量

按JC/T647中的规定进行。

6.5.3尺寸允许偏差

a)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允许偏差按GB/T5486-2008中4.2.1的规定进行;

b)垂直度偏差按GB/T5486-2008中5.5.1的规定进行;

c)表面平整度按GB/T5486-2008中5.4的规定进行。

6.6抹面胶浆

6.6.1拉伸粘结强度

6.6.1.1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泡沫玻璃板基材尺寸为50mm×50mm。每种试验条件下,与泡沫玻璃板粘结试样数量各6个;

b)试样由泡沫玻璃板和抹面胶浆组成,抹面胶浆厚度为4mm;

c)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试样养护期间无需覆盖泡沫玻璃板。

6.6.1.2试验过程

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a)原强度、耐水强度按 6.4.1.2的规定进行,耐冻融强度中冻融循环条件和次数按6.3.5.3的规定进行;

b)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拉力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拉力值,基材为泡沫玻璃板时还应记录破坏状态。破坏面在刚性平板或金属板粘结面时,测试数据无效。

6.6.1.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按下列要求判定:

a)拉伸粘结强度试验结果为6个试验数据中4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b)泡沫玻璃板内部或表层破坏面积在50%以上时,破坏状态为破坏发生在泡沫玻璃板中,否则破坏状态为界面破坏。

6.6.2压折比

按生产商使用说明配制抹面胶浆,按GB/T17671规定制样,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后,按GB/T17671规定测定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并按式(2)计算压折比,精确至0.1;

式中:

T——压折比;

Rc——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f——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6.6.3可操作时间

试样由泡沫玻璃板和抹面胶浆组成,抹面胶浆厚度为4mm。按6.4.2的规定进行测定,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符合表7要求时,放置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

6.6.4不透水性

6.6.4.1试样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样由保温层和抹面层构成,试样尺寸200mm×200mm,保温层的厚度应至少为60mm,抹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且应不小于4mm。试样数量3个;

b)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后,去除试样中心部位的泡沫玻璃板,去除部分的尺寸为100mm×100mm。

6.6.4.2试验过程

将试样周边密封,使抹面层朝下浸入水槽中,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0mm(相当于压强500Pa)。浸水时间达到2h时观察是否有水透过抹面层,为便于观察,可在水中添加颜色指示剂。

6.6.4.3试验结果

3个试样均不透水时,试验结果为合格,并应注明抹面层厚度。

6.6.5抗冲击性

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样尺寸宜不小于600mm×400mm;

b)试样由保温层和抹面层构成,抹面层的厚度应符合6.3.1中受检方提供的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且应不小于4mm,抹面层中应铺设一层玻璃纤维网布;

c)试样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

养护到期后,按6.3.4规定测定3J级抗冲击性。

6.7玻璃纤维网布

6.7.1单位面积质量

按GB/T9914.3-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7.2耐碱断裂强力和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

按GB/T2010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按GB/T7689.5-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出厂检验

正常生产时,出厂检验应每批进行一次。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可操作时间;

b)泡沫玻璃板: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密度、导热系数、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c)抹面胶浆: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可操作时间;

d)玻璃纤维网布:单位面积质量、耐碱断裂强力。

7.1.2型式检验

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的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时,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b)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c)当产品主要原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2组批与抽样

7.2.1检验批

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检验批规定如下:

a)泡沫玻璃板:同一原材料、配方、同一生产工艺连续稳定生产、同一型号产品为一批,每批数量为200m3,不足200m3也为一批;

b)胶粘剂:同一原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100t为一批,不足100t时也为一批;

c)抹面胶浆:同一原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100t为一批,不足100t时也为一批;

d)玻璃纤维网布:同一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20000m2为一批,不足20000m2时也为一批。

7.2.2抽样

在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项目所需样品数量。

7.3判定规则

7.3.1出厂检验

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产品的检验项目合格。若有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7.3.2型式检验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合格。若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检验项目或耐候性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若一项检验项目(不含耐候性)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取样复检,如符合,则判定该产品合格;如不符合,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系统组成材料应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包装,材料包装应防水和防潮等。

8.2运输

系统组成材料运输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泡沫玻璃板在装卸时不应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以避免机械损伤。材料运输中应避免材料的挤压、碰撞、雨淋、日晒,并应注意防冻等。

8.3贮存

系统组成材料贮存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避免材料被雨淋、日晒,并注意防冻等。所有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应超过材料保质期。

8.4产品合格证

系统及组成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于产品交付时提供。产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标准号、商标;

b)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c)产品规格、类型;

d)产品的净重或数量;

e)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

f)检验部门印章、质检人员代号。

8.5使用说明书

8.5.1使用说明书是交付产品的组成部分,生产厂家可根据产品特点编制施工技术规程,若施工技术规程能满足用户对使用说明书的需要时,可用其代替使用说明书。

8.5.2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b)产品特点及选用方法;

c)产品结构及组成材料;

d)使用环境条件;

e)使用方法;

f)材料贮存方式;

g)成品保护措施;

h)验收标准;

i)其他注意事项;

j)出版日期。

附录A(规范性附录)泡沫玻璃板蓄热系数的测定

A.1试样

A.1.1热扩散系数试样:将泡沫玻璃板样品制备成直径(48.0±0.5)mm,高度(75.0±0.5)mm的圆柱体试样,数量为2个。

A.1.2导热系数试样:采用同一密度或型号规格的泡沫玻璃板样品制备试样。试样尺寸为300mm×300mm,厚度为25mm~40mm,试件数量根据导热系数测定仪要求进行制备。

A.2仪器设备

A.2.1热扩散系数测定仪:热扩散系数测定仪主要由恒温反应浴、恒温反应浴温度测量装置、试样内部温度测量装置、搅拌器等组成,结构如图A.1所示。

图A.1热扩散系数测定仪

说明:

1——装有试样的试验筒;

2——恒温反应浴;

3——顶盖;

4——恒温反应浴温度测量装置;

5——试样内部温度测量装置;

6——搅拌器。

A.2.2导热系数测定仪:应符合GB/T10294或GB/T10295中对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相关规定。

A.2.3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g。

A.2.4尺寸测量设备: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钢直尺,分度值1mm。

A.2.5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3℃。

A.2.6巡检仪:对试验过程中恒温反应浴温度和试样内部温度进行数据采集。

A.3试验步骤

A.3.1状态调节

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后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3.2热扩散系数的测定

A.3.2.1将试样放入试验筒内,必要时可在试样表面涂上偶合剂(导热硅脂或黄油),以保证试样和试验筒良好接触。

A.3.2.2在试样圆形表面的中心钻一深约35mm~40mm,直径为刚好可插入热电偶的小孔,随后将测温热电偶插入。

A.3.2.3盖上试验筒盖。罗纹口可用生料带密封,防止试验时水分的渗入。

A.3.2.4将装有试样的试验筒放入温度为(50±3)℃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内放置1h以上,使试样内部温度升到50℃。

A.3.2.5从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取出装有试样的试验筒,迅速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恒温反应浴中(水温保持在约25℃,波动不超过±0.5℃,恒温水浴内液体保持一定的湍流状态),并迅速接上巡检仪。

A.3.2.6用巡检仪测试试样内部的温度、恒温反应浴的温度及测试时间,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0s,直至试样内部温度低于30℃。测试过程中必须保持水温恒定。

按GB/T10294或GB/T10295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平均温度为(25±5)℃。

A.3.4密度的测定

按JC/T647中的规定进行。

A.4结果计算

A.4.1相对温度

试样的相对温度按式(A.1)进行计算:

式中:

△T——相对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c——试样内部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e——恒温反应浴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按式(A.1)求出每隔10s的相对温度的对数。

A.4.2冷却率

作出相对温度(△T)对数-时间的曲线,取其中最直的一段求出冷却率(斜率)m。

A.4.3热扩散系数

A.4.3.1试样的热扩散系数按式(A.2)进行计算:

式中:

a——试样的热扩散系数,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

m——试样的冷却率,单位为每秒(s-1);

B——试样的形状系数,单位为平方米(m2)。

A.4.3.2试样的形状系数按式(A.3)进行计算:

式中:

B——试样的形状系数,单位为平方米(m2);

R——试样的半径,单位为米(m);

L——试样的长度,单位为米(m)。

A.4.4比热容

试样的比热容按式(A.4)进行计算:

式中:

c——试样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

λ——试样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

a——试样的热扩散系数,单位为平方米每秒(m2/s);

ρ——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A.4.5蓄热系数

试样的蓄热系数按式(A.5)进行计算:

式中:

S——试样的蓄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方米开尔文[W/(m2·K)];

λ——试样的导热系数,单位为瓦每米开尔文[W/(m·K)];

c——试样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

ρ——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T——周期波的周期,单位为秒(s),用于建筑材料检测时,T取24h(86400s)。

泡沫玻璃板样品的蓄热系数以2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W/(m2·K)。

中空玻璃国家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空玻璃国家规范 篇一:中空玻璃新标准 新中空玻璃标准即将实行 发布日期:20xx-04-12 前言 本标准与gb/t11944-20xx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删除了中空玻璃常用规格、最大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对制造中空玻璃的主要材料密封胶的性能要求; ——增加了对叠差的要求; ——修改了胶层厚度的要求; ——修改了中空玻璃外观要求; ——删除了密封性能要求 ——删除了气候循环耐久性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要求; ——增加了加速耐久性要求; —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初始气体含量的要求; ——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气体密封耐久性的要求; ——修改了露点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边部密封粘结性能(附录a)、密封材料水分渗透率测试方法(附录b)、干燥剂水分含量测试(附录c)、中空玻璃光学现象及目视质量的说明(附录d)、中空玻璃使用寿命(附录e)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020-1986、gb11944-1989 ——gb/t11944-20xx 中空玻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以及冷藏、装饰等建筑以外用的中空玻璃。本标准不适用于由玻璃之外的其它材料构成的中空玻璃。

玻璃配料的计算

玻璃配料的计算

玻璃配料的计算 题目:某玻璃厂的一种玻璃配料工艺参数与所设数据如下: 纯碱挥散率 2.8%;玻璃获得率 82.5%; 碎玻璃掺入率 22%;萤石含率 0.87%; 芒硝含率 18%;煤粉含率 4.7%; 计算基础 100Kg玻璃液;计算精度 0.01。 设有30%的CaF2与SiO2反应,生成SiF4而挥发,SiO2的摩尔量为60.09,CaF2的摩尔量为78.08。 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1,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玻璃的成分设计(质量%)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SO3总计 72.4 2.10 <0.2 6.4 4.2 14.5 0.2 100 表2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原料含 水 量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Na2SO4CaF2 C 硅 砂 4.5 89.43 5.26 0.34 0.42 0.16 3.48 砂 岩 1.0 98.76 0.56 0.10 0.14 0.02 0.19 菱 镁 石 — 1.74 0.29 0.42 0.71 46.29 白 云 0.3 0.65 0.14 0.13 33.37 20.12

石 纯 碱 1.8 57.94 芒 硝 4.2 1.15 0.29 0.14 0.50 0.37 41.47 9 5.03 萤 石 —24.62 2.18 0.43 51.56 70.08 煤 粉 —82.11 根据已知条件, (1)试设计合适的原料配量表。 (2)画出玻璃制备工艺流程图,并简要叙述各环节主要工艺参数与注意事项。解: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1 萤石用量的计算根据玻璃获得率得原料总量为: 100/0.825=121.21kg 设萤石用量为xkg,根据萤石含率得 0.87%=0.7008x×100%/121.21 x=1.51kg 由表2可知,引入1.47kg萤石将带入的氧化物量分别为 SiO 2 1.51×24.62%-0.12=0.25kg Al 2O 3 1.51× 2.18%=0.04kg Fe 2O 3 1.51×0.43%=0.01kg CaO 1.51×51.56%=0.78kg -SiO 2 =-0.12kg 上式中的-SiO 2是SiO 2 的挥发量,按下式计算: SiO 2+2CaF 2 =SiF 4 +2CaO 设有30%的CaF 2与 SiO 2 反应,生成SiF 4 而挥发,设SiO 2 的挥发量为xkg, SiO 2 摩尔量为60.09,CaF 2 的摩尔量为78.08,则

玻璃配料1

配料制备 一、一、原料的选择 采用什么原料来引入氧化物,是玻璃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原料的选择,应根据已确定的玻璃组成,玻璃的性质要求,原料的来源、价格、矿藏量与供应的可靠性等来全面地加以考虑。原料的选择恰当,对原料的加工工艺,玻璃的熔制过程、玻璃的质量、生产成本均有应响。一般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1-1原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而且成分稳定 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度组成都要符合质量要求。首先原料的主要含量必须符合要求。其次化学成分要比较稳定,其波动范围一般是根据玻璃化学成分所允许的偏差进行确定。在不调整配方的情况下,原料的化学组成允许偏差如下: 1-2易于加工 选用易于加工的原料,不但降低设备投资,而且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1-3成本低,能大量供应 在不影响玻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采用成本低、近周边地区的原料。减少运费、减少库藏量。如生产瓶罐深色玻璃时,可以采用就近的含铁高的石英砂。1-4少用对人体有害的原料和轻质得原料 轻质得原料易飞扬,一分层,如近几年来纯碱采用重质,不用轻质纯碱。尽量不用轻质碳酸钙、碳酸镁等。 对人体有害的原料如白砒尽量不用,或者与三氧化二锑共用,使用铅化合物原料时,要注意劳动保护并定期检查身体。 1-5对耐火材料要侵蚀小 氟化物。如萤石是有效的助熔剂,但他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大,在熔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用,硝酸钠对耐火材料侵蚀较大,而且价格昂贵,除了做澄清剂脱色剂以及有时为了调节配合料气体率,少量使用外,一般不作为引入氧化钠的原料。 二、二、原料的运输与储存 原料的运输和储存,是玻璃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原料运输与储藏处理不当,会使原料发生报废,供应中断,或积压资金,对生产来说都将来造成影响。 原料储存应该有一定的数量。储量不足,可能供应不上,影响正常生产。储量过多积压资金,增加储量的困难。一般根据原料日用量、原料的运距、可靠性来决定,储存数日至十日。 原料的容量重量,系数(T/M3)。一般以硅砂、砂岩、长石为1.8;石灰石、白云石为1.7;纯碱为0.9;硫酸钠为1.0;锂云母为0.543。 三、原料的加工

中空玻璃标准

前言 本标准与GB/T11944-2002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删除了中空玻璃常用规格、最大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对制造中空玻璃的主要材料密封胶的性能要求; ——增加了对叠差的要求; ——修改了胶层厚度的要求; ——修改了中空玻璃外观要求; ——删除了密封性能要求 ——删除了气候循环耐久性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要求; ——增加了加速耐久性要求; —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初始气体含量的要求; ——增加了对充气中空玻璃气体密封耐久性的要求; ——修改了露点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边部密封粘结性能(附录A)、密封材料水分渗透率测试方法(附录B)、干燥剂水分含量测试(附录C)、中空玻璃光学现象及目视质量的说明(附录D)、中空玻璃使用寿命(附录E)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020-1986、GB11944-1989 ——GB/T11944-2002 中空玻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以及冷藏、装饰等建筑以外用的中空玻璃。本标准不适用于由玻璃之外的其它材料构成的中空玻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6外径千分尺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11614平板玻璃 GB/T18915镀膜玻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空玻璃 Sealedinsulatingglassunit 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 4材料 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和性能要求。 玻璃 可采用平板玻璃、镀膜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压花玻璃等。平板玻璃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镀膜玻璃应符合GB/T18915的规定,夹层玻璃应符合的规定,钢化玻璃应符合的规定。其他品种的玻璃应符合相应标准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边部密封材料 4.2.1中空玻璃边部密封弹性密封胶应符合JC/T486标准要求;热熔丁基胶应满足 JC/T914标准要求。 4.2.2中空玻璃边部密封材料应能够满足中空玻璃的水气和气体密封性能并能保持中 空玻璃的结构稳定。粘结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水分渗透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附录B。 间隔材料 间隔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金属间隔框应去污或进行化学处理。 干燥剂 干燥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分类 按形状分类 平型中空玻璃; 曲面中空玻璃; 按间隔层内气体分类 普通中空玻璃:间隔层内为空气的中空玻璃; 充气中空玻璃:间隔层内充入其它气体的中空玻璃。

玻璃配料计算

SiO 270.5%,Al 2O 35.0%,B 2O 36.2%,CaO3.8%,ZnO2.0%,R 2O(Na 2O+ K 2O)12.5%。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 选用石英引入SiO 2,长石引入Al 2O 3,硼砂引入B 2O 3,方解石引入CaO ,锌氧粉引入ZnO ,纯碱引入R 2O(Na 2O+ K 2O)。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 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 SiO 2 Al 2O 3 B 2O 3 Fe 2 O 3 CaO Na 2O ZnO As 2 O 3 石英粉 99.89 0.18 — 0.01 — — — — 长石粉 66.09 18.04 — 0.20 0.83 14.80 — — 纯碱 — — — — — 57.80 — — 氧化锌 — — — — — — 99.86 — 硼砂 — — 36.21 — — 16.45 — — 硝酸钠 — — — — — 36.35 — — 方解石 — — — — 55.78 — — —

萤石————68.40 ———白砒———————99.90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 石英粉的化学成分:SiO299.89%,Al2O30.18%即一份石英粉引入SiO20.9989份,Al2O30.0018份。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SiO20.6609份,Al2O30.1804份,Fe2O30.1480份,CaO0.0083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2与Al2O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 SiO2 0.9989x+0.6609y=70.5 Al2O3 0.0018x+0.1804y=5.0 解方程x=52.6 y=27.2 即熔制100kg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2O3为52.6×0.0001=0.0053) 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2O和CaO与Fe2O3的量: Na2O 27.2×0.1480=4.03 CaO 27.2×0.0083=0.226 Fe2O327.2×0.0020=0.054 计算硼砂量: 硼砂化学成分:B2O336.21%,Na2Ol6.45% 玻璃组成中B2O3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实验三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1 目的意义 1.1 意义 配方计算是根据原料化学成分和所制备的玻璃成分等计算各种原料的需要料。配合料制备就是按照配方配制并加工原料,使之符合材料高温烧制要求。 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是玻璃乃至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品种研制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配方计算也是对后续玻璃熔制工艺参数的预测,配合料制备则直接影响玻璃的熔制效果和成品性能。 1.2 目的 (1)进一步掌握配方计算的方法; (2)初步掌握配合料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3)了解影响配合料均一性的因素。 2 实验原理 2.1 玻璃成分的设计 首先,要确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并依此选择能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系统,确定决定玻璃主要性质的氧化物,然后确定各氧化物的含量。玻璃系统一般为三组分或四组分,其主要氧化物的总量往往要达到90%(质量)。此外,为了改善玻璃某些性能还要适当加人一些既不使玻璃的主要性质变坏而同时使玻璃具有其他必要性质的氧化物。因此,大部分工业玻璃都是五六个组分以上。 相图和玻璃形成区域图可作为确定玻璃成分的依据或参考。在应用相图时,如果查阅三元相图,为使玻璃有较小的析晶倾向,或使玻璃的熔制温度降低,成分上就应当趋向于取多组分,应选取的成分应尽量接近相图的共熔点或相界线。在应用玻璃形成区域图时,应当选择离开析晶区与玻璃形成区分界线较远的组成点,使成分具有较低的析晶倾向。 为使设计的玻璃成分能在工艺实践中实施,即能进行熔制、成型等工序,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促进熔制,调整料性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用量不多,但工艺上却不可少。同时还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澄清剂。在制造有色玻璃时,还须考虑基础玻璃对着色的影响。 以上各点是相互联系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然,要确定一种优良配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为成功地设计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符合预定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的玻璃成分,必须经过多次熔制实践和性能测定,对成分进行多次校正。 表2-1给出两种易熔的Na2O-CaO-SiO2系统玻璃配方,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 表3-1易熔玻璃的成分示例 配方编号SiO CaO MgO A12O3Na2O 备注 2 l 71.5 5.5 1 3 19 氧化物质量百

玻璃棉基础知识

玻璃棉基础知识 1.什么是玻璃棉? 玻璃棉是以形成玻璃的硅酸盐矿物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一定的熟料,经熔融、成纤并同时施加一定量的有机粘结剂而制成的棉状纤维。属于玻璃类无机纤维。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离心喷吹玻璃棉和火焰喷吹玻璃棉;按纤维直径分为绝热玻璃棉和超细玻璃棉;按使用温度分为玻璃棉和高温用玻璃棉。 2.什么是离心喷吹玻璃棉? 采用离心喷吹法工艺制造的玻璃棉及其制品称为离心喷吹玻璃棉(简称离心棉)。这种生产工艺是由法国圣戈本公司于1956年发明的,这项技术工艺先进,可连续制造各种制品,实施自动控制技术。比火焰喷吹法节约60%~80%的能耗。现在世界玻璃棉总产量的80%以上是用离心法生产的。 3.离心玻璃棉制品有哪些基本类型? 离心玻璃棉制品的基本类型有如下品种:散棉(原棉),玻璃棉板,玻璃棉带,玻璃棉毯,玻璃棉毡和玻璃棉管壳;根据使用要求,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带贴面和不带贴面的两类。 4.什么是玻璃棉板? 玻璃棉板是玻璃棉施加热固性粘结剂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板状制品。 5.什么是玻璃棉带? 玻璃棉带是将玻璃棉切成一定宽度的板条,旋转90°,经粘贴适宜的覆面后所制成的制品。 6.什么是玻璃棉毯? 玻璃棉毯是用不含粘结剂的玻璃棉,并用纸、布或金属网等作为覆面材料增强制成的毯状制品。 7.什么是玻璃棉毡? 玻璃棉毡是玻璃棉施加热固性粘结剂制成的柔性的毡状制品。 8.什么是玻璃棉管壳? 玻璃棉管壳是玻璃棉施加热固性粘结剂制成的柔性的管状制品。 9.什么是覆面材料? 在玻璃棉制品的表面贴覆一层薄薄的材料与玻璃棉制品成为一体以应用到适当的场合。这些材料可以是牛皮纸、布、铝箔、金属网或几种材料的复合层。 10.什么是玻璃棉的密度及它和玻璃棉厚度及绝热能力的关系?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物质的质量。在同样的应用面积场合下,厚度相同但是所含的纤维量较少就意味着密度低,其相对应的绝热能力也低,反之也然。

中空玻璃质量检验规范

自用中空玻璃质量检验规范 (试行) 1目的 1.1规范中空玻璃来料检验要求,指导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 1.2保证本公司所购中空玻璃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外购中空玻璃质量要求。 2.2本标准是对中空玻璃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规定。 3名称术语 3.1中空玻璃: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 的玻璃制品。(注:其使用寿命一般不少于15年。) 4分类: 4.1按形状分类:平面中空玻璃和曲面中空玻璃 4.2按中空腔内气体分类: 4.2.1普通中空玻璃:中空腔内为空气的中空玻璃。 4.2.2充气中空玻璃:中空腔内充入氩气、氪气等气体的中空玻璃。 5要求: 5.1尺寸偏差 5.1.1中空玻璃的长度及宽度允许偏差见表1 矩形平面中空玻璃对角线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曲面和异形中空玻璃对角线差根据技术文件来定。 5.1.4叠差

中空玻璃外道密封胶宽度应≥5mm;复合密封胶条的胶层厚度为8mm±2mm;内道丁基胶层宽度应≥3mm,特殊规格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合同上的技术文件要求来定。 6.2 外观质量 6.4耐紫外线辐照性能* 实验后,试样内表面应无节雾、水气凝结或污染的痕迹且密封胶无明显变形. 6.5水气密封耐久性能* 水分渗透指数I≤0。25,平均值Iav≤0.20 6.6初始气体含量* 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应在≥85%(v/v)。 6。7气体密封耐久性* 充气中空玻璃经加速耐久性试验后的气体含量应不小于80%(v/v).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检验项目。 7.1。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露点、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 7。2组批与抽样 7.2.1组批: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的中空玻璃500块为一批。 7.2。2抽样: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按表5从批次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试样.当检验项目为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继续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测. 7。3判定规则 7。3。1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若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表5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不合格。

保温材料常识

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是指温传导系数λ<0.25W/米.C0,并能为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叫保温材。 保温材料从材料本身的构成成份可划为为三类 *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 *复合材料 无机保温材料 无机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保温砂浆 2、硅酸钙绝热制品 3、膨胀珍珠岩、 4、岩棉、矿棉 5、玻璃棉、泡沫玻璃、玻化微珠 6、发泡陶瓷保温板、陶瓷纤维折叠块 7、硅酸铝保温材料 8、二氧化硅气凝胶 无机材料主要优势在于: 1、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 2、抗老化、性能稳定、生态环保性好、不消耗有机能源、利用废料; 3、与墙基层和抹面层结合较好、安全稳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施工难度 小、成本较低等。 缺点: 1、容重较大、致密性和可加工性较差; 2、保温隔热性能稍差。 一、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保温砂浆 1)泡沫混凝土 1、它是由水泥、发泡剂外加剂等材料混合后经搅拌发泡、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保温隔热、吸音材料; 2、也可用粉煤灰、石膏和泡沫剂制成粉煤灰泡沫混凝土; 3、泡沫混凝上的表现密度约为300-500kg/m3; 4、导热系数约为0.082-0.186W/(m.K)。 2)加气混凝土 1、它是由水泥、石灰、粉煤灰和发气剂〔铝粉)配制而成,是一种保温绝热性能良好的轻质材料; 2、由于加气混凝土的表现密度小(300-850kg/m3);

3、导热系数值比粘土砖小几倍; 4、加气混凝土的耐火性能良好。 3)保温砂浆 无机矿物隔热保温砂浆/是应用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松脂岩玻化微珠/阻裂抗渗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经高新技术研制而成的拒水型水泥基刚韧性隔热保温产品。 产品特性: 1、与墙体界面粘结力强/不空鼓/不开裂/不收缩/抗渗强度高。 2、可直接抹于干燥基面/吸水性小/抗粉化。 3、防火性能好/遇高温时不释放有害气体不受虫蚁噬蚀。 4、绿色健康/对环境/人体均无危害/可回收循环利用。 适用范围: 1、适用于高层建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多孔砖和非烧结砖围护墙的内/外保温工程。 2、适用于地下室/车库/楼梯/走廊/消防通道等防火保温工程。 3、适用于既有(老旧)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改造工程。 性能指标: 本品符合Q/HYS004-2007《无机矿物隔热保温砂浆》Ⅰ型标准。 二、、硅酸钙绝热制品 1)硅藻土制品 1、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可燃材料,经混合、成型、烧结等制成的成品。 2、其孔隙率为50%-80%,密度为500kg/m3. 3、导热系数为0.17W/(m.k)左右,最高使用温度可达900℃。 2)硅酸钙绝热制品 1、它由硅藻土或硅石与石灰等经配料、拌合、成型及水热处理制成。 2、以托贝莫来石为主要水化产物的硅酸钙密度约为170-240kg/m3,导热系数为0.058-0.07 W/(m.k) ,最高使用温度约650℃; 3、以硬硅钙石为主要水化产物的硅酸钙,其密度约为140-270kg/m3,导热系数为0.058-0.075W/(m.k),最高使用温度约1000℃。 硅酸钙绝热制品特性:具有容量轻、导热系数低、抗压和抗折强度高、

中空玻璃隔音计算

中空玻璃隔声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XXX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1)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1)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1) 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2) 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2) 7 隔声性能总结说明: (2)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m,亦即: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做图法;4.隔声指数法;5.实测图表法。软件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计算,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在工程中一般采用成组的经验公式,对于幕墙、门窗等外维护结构我们使用国际、国内众多声学专家推荐并普遍采用的公式进行计算,相关公式汇总如下: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玻璃配料系统原料配料精度提高的设备改进方法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玻璃》2018年第7期总第322期 玻璃配料系统原料配料精度提高的设备改进方法 黄敏 (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漳州市363401 ) 摘要根据高档浮法玻璃生产线对原料配料线的要求,结合实际生产中因设备设施引起物料的损失及玻璃配料成分的差 异,采取设备性能改进的有效措施;从配料环节的管控,提高配料精度,优化系统环境,成功实现在线原料设备改造完 善,为生产高质量玻璃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料精度玻璃成分物料损失除尘器三通翻板气动闸板 中图分类号:TQ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987(2018)07-0034-05 Equipment Improvement Method for Improving Raw Material Batching Accuracy in Glass Batching System HUANG Min (ZhangzhouKibing Glass Co.,^~td,zhangzhou, 363401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raw material batching line for high grade float glass production line,combined with the loss of material and the difference of glass ingredients in actual p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th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from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ingredient link,the precision of the burden is raised and the system environment is optimized.The work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nline raw material equipment. Key Words: Ingredient accuracy,glass composition,material loss,dust collector,three way turnover plate, pneumatic gate 〇引言 当今玻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企业不断追 求高品质、低成本、排放达标等来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玻璃配料质量、成分稳定、物料控制 及其防污染是浮法玻璃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确保玻璃原料成分稳定,物料损失控 制在最低限度,是生产高品质玻璃、降低消 耗、改善作业环境的重要保障。以在正常生产 期间解决实际生产中配料线存在的物料损失,成分波动、环境污染引发的玻璃质量问题为例,简述设备改造的经验,为同行解决类似问 题提供参考。 341技术背景 原料配料系统是玻璃生产的重要环节,原料 质量、成分、物料损失、混合均匀度、防污染是 原料工艺重要控制指标,除原料本身的质量通过 检测手段保证外,其他均由系统配套设备、设施 的性能决定的。前期玻璃生产线设计、设备选 型、安装时或多或少存在缺失,导致很多生产线 的配料系统在原料成分稳定、物料损失、环境污 染管控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当前玻璃市场对 质量要求提升、成本要求下降、环保对粉尘排放 控制要求更加严厉的迫切需要下,对现有配料系 统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实现在线技术改造。

玻璃厂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玻璃厂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玻璃窑炉自动配料控制系统) 玻璃厂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玻璃厂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玻璃窑炉配料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原料配料的工 艺要求,将颗粒状或粉状原料经称量、混合等工序 ,配制为成份、水分合格的混合料并送入熔 窑料仓。 玻璃厂配料控制系统, 实际上是以散装物料为主的材料配料控制系统。 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由 电子称量机构、称重控制仪表、PLC 以及工业计算机四大部分组成。 玻璃窑炉自动控制系统如下图: l 电子称量机构一般指含传感器、称量仓、给料设备(气动或电动阀门/电振机/螺旋绞刀) 和 排料设备组成的计量单元,也可以是皮带给料秤、螺旋给料秤等; l 一般 1 台称重控制仪表连接 1 台电子称量机构,1 台电子称量机构可对应 1 个或多个原料仓; l PLC 作为逻辑控制核心按工艺配方要求执行电子秤的称量操作; l 工业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完全兼容,更为适应工业恶劣环境)作为上位机是人和机器对话’\
称重配料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 工业计算机可以兼容任何 PC-Base 的工控机或商业计算机、手提电脑; 上位机 + PLC 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上位机除了下达初始工艺参数和控制指令外,不 参与 PLC 的实时控制过程,即使上位机处于脱机状态,PLC 也能顺利地完成当前的生产任务; Windows 操作系统下的高级语言与汇编混合编程, 既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又便于软件升级; 中文(简体或繁体)或英文(按要求)友好人机界面,操作非常简便,仅需 1 个小时即可学 会操作; 动态的工艺流程显示画面,操作人员可通过彩色显示器直观地监视整个配料控制过程,包括 料仓输送设备的工作状态、秤量数据、混合机和各种工艺闸阀门的工作状态等;

中空玻璃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中空钢化玻璃、中性硅酮密封胶、自攻螺丝钉、玻璃压块、铝型材扣盖等 2、机具准备:螺丝刀、自攻钻、胶枪、玻璃吸盘、仪器设备等。 3、作业条件准备 (1)玻璃面板安装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2)安装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已进行严格检查。电动工具已进行绝缘电压试验;手持玻璃吸盘已进行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续时间试验。 (3)吊篮使用前已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4)龙骨、岩棉、层间封修已隐检报验通过。 二、工艺及步骤 1、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检查验收玻璃板块→将玻璃板块按编号、层次堆放→对应编号搬运至施工楼层初安装→调整→固定→打胶→验收 2、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核查龙骨、岩棉、层间封修安装质量,并对工具、吊篮进行检查。同时,检查压板、立柱、横梁上胶条安装质量,对不合格处整改。 (2)玻璃进场时,按照材料验收质量要求,对即将安装的玻璃板块进行检查。 (3)将验收合格的玻璃按编号、层次堆放,材料堆放时应放置在A字架上或下垫枕木斜靠在结构柱处,并做好防护、防止碰撞。 (4)按照材料编号对应安装图纸位置,将材料倒运至各楼层施工区域。利用玻璃吸盘将玻璃放置在横梁上,左右两竖边用铝合金压板固定。注意:玻璃下边缘与下边框槽底之间应采用硬橡胶垫块衬托,垫块(压模成型的氯丁橡胶垫块)数量为2个,厚度不小于5mm,每块长度不小于100mm。按照玻璃上标签正反面安装镀膜玻璃,防止镀膜层倒置氧化。同时,玻璃面板与槽口之间应用三元乙丙橡胶条进行可靠密封。 (5)调整玻璃安装位置,使玻璃居槽口中,距型材及玻璃压板不小于5mm。 (6)待玻璃板块调整完成后,用M5不锈钢十字盘头螺钉固定,横、竖固定点间距不大于300mm,距两端边缘距离不大于120mm。固定安装完成后,进行玻璃固定隐检报验,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铝型材扣盖安装。 (7)铝型材扣盖安装后,对室内外横梁与立柱之间、型材与玻璃之间打硅酮密封胶。打胶前查看、清理胶缝,确保无尘土、水渍、油渍等。打胶应横平竖直、美观、密实、顺直、平滑无明显停顿现象。 三、质量标准 1、材料质量要求 玻璃边缘已进行磨边和倒角处理,表面平整,外露表面无明显擦伤、腐蚀、污染、斑痕。中空玻璃的两片玻璃厚度差不大于3mm。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且质量证明资料齐全、材料复试通过。 2、安装质量要求 (1)玻璃面板接缝应横平竖直,大小均匀,目视无明显弯曲扭斜,胶缝外应无胶渍。(2)橡胶条镶嵌密实、密封胶应填充平整。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吊篮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不得作为竖向运输工具,并不得超载;不允许在空中进行吊篮检修;吊篮上的施工人员必须配系安全带。 (2)采用脚手架进行玻璃安装时,脚手架经过验收,与结构有可靠连接。 (3)补焊作业时,应对已安装玻璃进行防护,并采取接火兜等防火措施。

最新玻璃配料计算

SiO270.5%,Al2O35.0%,B2O36.2%,CaO3.8%,ZnO2.0%,R2O(Na2O+ K2O)12.5%。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 选用石英引入SiO2,长石引入Al2O3,硼砂引入B2O3,方解石引入CaO,锌氧粉引入ZnO,纯碱引入R2O(Na2O+ K2O)。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 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 SiO2Al2O3B2O3 Fe 2O3CaO Na2O ZnO As 2O3 石英 粉 99.89 0.18 —0.01 ————长石 粉 66.09 18.04 —0.20 0.83 14.80 ——纯碱—————57.80 ——氧化 锌 ——————99.86 —硼砂——36.21 ——16.45 ——硝酸 钠 —————36.35 ——方解 石 ————55.78 ———

萤石————68.40 ———白砒———————99.90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 石英粉的化学成分:SiO299.89%,Al2O30.18%即一份石英粉引入SiO20.9989份,Al2O30.0018份。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SiO20.6609份,Al2O30.1804份,Fe2O3 0.1480份,CaO0.0083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2与Al2O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 SiO2 0.9989x+0.6609y=70.5 Al2O3 0.0018x+0.1804y=5.0 解方程x=52.6 y=27.2 即熔制100kg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2O3为52.6×0.0001=0.0053) 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2O和CaO与Fe2O3的量: Na2O 27.2×0.1480=4.03 CaO 27.2×0.0083=0.226 Fe2O327.2×0.0020=0.054 计算硼砂量: 硼砂化学成分:B2O336.21%,Na2Ol6.45% 玻璃组成中B2O3为6.2%

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配料系统设计 赵学军

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配料系统设计赵学军 发表时间:2018-02-03T17:29:44.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赵学军 [导读] 摘要:触摸屏盖板玻璃具有表面硬度高、厚度薄、透过率高、抗冲击性能较好等优点,可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及平板电视等的触摸屏。 凯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触摸屏盖板玻璃具有表面硬度高、厚度薄、透过率高、抗冲击性能较好等优点,可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及平板电视等的触摸屏。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配料系统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配料系统设计 1、原料配料控制系统的发展 1.1早期原料配料系统 早期玻璃厂采用的原料配料称量设备是机械台秤进行称量。核心控制部分采用继电器进行控制。这种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但是称量精度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易损部件多、不能自动记录称量结果。 1.2传统原料配料系统 主要包括配料控制器、PLC、计算机、给料控制装置。配料控制器控制每台秤的补料、排料,PLC控制配料时序,计算机对整个配料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系统硬件线路复杂、计算机与配料控制器的通讯可靠性差、可靠性低。 1.3新型原料配料系统 使用专门的PLC玻璃原料配料控制模块,实现配料控制,目前,支持PLC的计算机控制软件越来越多,使计算机与PLC的数据交换变得简单、可靠。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系统采用PLC模块控制。 2、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原料配料系统组成 触摸屏盖板玻璃生产线工艺布置实行全封闭式设计,配料系统采用单排与双排库结构。各种原料均为合格粉料进厂,通过机械运输进入各种原料仓,经提升、称重、输送、混合、运输至窑头料仓;碎玻璃原料经生产线处理后,由皮带机送入到玻璃料仓,经称量、运输后,与混合料一起进入窑头料仓,准备进入熔窑。配料系统主要部分如下: 2.1称量系统 称量系统采用电磁振动给料机通过专用减振件连接至给料机。该给料机具有多弹簧板结构,使其工作稳定、噪音低、料流运行平稳。控制部分采用自适应控制方式。配料的称量过程采用模糊算法程序,即系统根据物料的喂料或排料状况自动调整给料速度,使其完全满足工艺误差的要求。自适应控制方式是替代经典的双速+提前量控制方式的新技术,在此类控制器的控制下产量和精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完全去掉人为设定值对系统的影响。 2.2混合及加水系统 称量好的物料通过配料皮带进入混合机内进行混合操作。混合分为干混和湿混,湿混加水采用智能化加水系统。即设定好混合机出口的混合料的湿度百分比,系统将根据工艺给出的干基量配方和有关物料的含水量,自动的、实时的计算出当前混合机内物料的加水量并将其数值传给加水系统,加水系统根据加入水量值采用气压式向混合机内注水,使其混合料的含水量保持给定的、最佳的工艺数值。混合后排料有正常和排废两种模式。排废时,混合料排入废料仓通过人工排除;正常时,混合料排入中间仓通过振动给料机将物料排入混合料皮带并与碎玻璃秤排下的碎玻璃一起通过斗式提升机以及窑头皮带送入窑头仓。 2.3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系由称量控制柜、数据处理系统、主控柜和动力柜组成。它们独立运作,又以问答的方式相连,提高了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控制范围包括:石英砂、碎玻璃上料、系统喂料、自适应调节、称量、系统排料、配料皮带机、混合机的启停、排料门的开关、混合机的加水、混合机下接料、除尘、混合料皮带、斗式提升机、窑头皮带的启停控制。 控制系统具有全自动、自动和手动功能。无论在何种方式下,都含一种强制功能,可以立即启动或停止某种操作,以应付突发事件。全自动是带有计算机监控及所有数据功能的自动方式;自动是无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工作方式,系统在称量单元和逻辑单元的控制下,按原配料程序和预定的精度进行操作,配方由PLC的OP操作板的键盘输入。手动去掉系统的连锁功能,单台启动输送或混合设备并利用称量单元的控制功能进行配料操作,该方式一般为试车及紧急状态时使用。系统提供连续配料和定批次配料两种方式,并可自由无扰动转换。 3、系统特点、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系统特点 该系统除具有通常的全自动配料和数据处理及配方管理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控制管理的自动化理念。高可靠的现场检测手段和高级的软件功能使系统具有了更加面向操作者、面向工厂管理者、面向提高分析能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系统的重要特点是在完成所有配料操作的同时,将实时提供全方位的故障说明、排除方法、操作指南、操作记录、设备运行记录、配方使用记录等过程并将及时给出分析及判断,使其系统达到高度自动化的同时具有更强的智能化,为科学的管理提供真实的素材和可行的方法。 3.2关键问题 3.2.1配合料含量问题 配合料中由配料设备引入铁粉的含量<30ppm;有害杂质Ti、V、Mn、Ni、Cr、Cu等金属含量分别<3ppm;配合料必须保持一个均匀混合状态,允许分层量为±0.5%;配合料使用的碎玻璃控制碎玻璃细分含量,不需要筛分,粒度尺寸不超过直径20㎜。 3.2.2加料和称量精度问题 称量期间原则上可能出现两种错误,即标准值的平均值和平均值的偏差之间的差异。加料错误通常是系统的特征并且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消除。加料稳定性通常具有事故性特征,只能通过改变工艺参数降低。静态精度是加静态荷载到电子秤中的误差范围,它是显示重量值和真实荷载重量之间的差别。该数据是使用的电子秤、包括传感器相关的一种定量的质量数据。传感器按照OIML标准制造和检查。动态精度是称重期间料方中给出的标准值和实际称量原材半书牧量之间的差别。该数据是使用的加料技术相关的定量的质量数据。动态精度与加

玻璃棉保温材料的详细说明

玻璃棉保温材料的详细说明 主要特征 1防火性能 玻璃棉具有最高的防火等级—A级,完全符合国家相关防火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保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由于不合格保温材料引发的几起重大火灾,国家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保温性能 玻璃棉,均匀的纤维分布以及更加细长的纤维,使得产品具有更低的导热系数,确保了产品优越的保温性能及其他优越的性能指标,确保了产品保温效果的长期性。 3环保性能 玻璃棉是以无色平板玻璃和石英砂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无机类保温材料,为绿色建材产品,建筑废料可循环使用,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4声学性能 玻璃棉内部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优越的吸声能力,大大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5结构抗震性能 玻璃棉由于纤维细而长,使得整体结构强度高,抗拉、抗振性能优越,无论安装或长期使用都不易出现下垂、散落或坍塌的现象。 6化学性能 玻璃棉材料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受高温、雷电雨水、阳光、酸碱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和侵蚀。 7透气性能 玻璃棉的多孔开放结构以及特殊配方,使得其比其他保温材料具有更好的透气性,有助于室内和墙体的湿气及时扩散,大大减少了霉菌生长的可能性,有助于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8憎水性

幕墙用憎水玻璃棉属于高憎水玻璃棉产品,其憎水率高达99%,受潮后易自干,确保其长期有效的保温性能。 9自重轻 玻璃棉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使得其低密度的产品就能满足相应规范的节能要求,科宁玻璃棉是A级防火保温材料当中最轻质的材料,既可减轻建筑物自身承重还能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10施工安装性能 玻璃棉由于纤维细并且不含渣球,避免对施工者划伤或产生瘙痒刺激。同时材质轻柔、易于裁剪,任意裁剪面均整齐一致,可以大大提高安装效率,节省人工费用和缩短安装工期。 玻璃棉详细介绍 离心玻璃棉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离心玻璃棉能够吸声的原因不是由于表面粗糙,而是因为具有大量的内外连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当声波入射到离心玻璃

新旧GBT11944中空玻璃标准的主要差异

附件1 新旧GB/T11944中空玻璃标准的主要差异 GB/T11944-2012《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于2012年12月3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代替GB/T11944-2002《中空玻璃》标准。新标准删除了原标准中的部分要求,修改和增加了一些要求,在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中空玻璃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B/T11944-2012与GB/T11944-2002的要求差异 删除要求修改要求增加要求规格的规定胶层宽度叠差 密封性能外观质量水气密封耐久性 气候循环耐久性露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充气中空玻璃初始气体含量 高温高湿耐久性充气中空玻璃气体密封耐久性 U值 增加附录:中空玻璃失效原因及使用寿命的说明(附录A)、边部密封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附录B)、边部密封材料水气渗透率测试方法(附录C)、干燥剂水分含量测试方法(附录D)、中空玻璃光学现象及目视质量的说明(附录E) 1、新标准按中空腔内气体种类的不同,将产品分为普通中空玻璃和充气中空玻璃。并增加了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和气体密封耐久性能要求。 2、新标准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密封性能,用水气密封耐久性能代替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能,试验条件和判定要求差异较大。新标准水气密封耐久性的试验条件更加苛刻,用水分渗透指数进

行定量判定,提高了产品性能要求。 旧标准:气候循环耐久性试验温度-15℃~52℃、320个循环(连续60天);高温高湿耐久性试验温度25℃~55℃、相对湿度>95%、224个循环(连续4周)。试验后测试露点温度进行定性判定。 新标准:水气密封耐久性高低温循环试验温度-18℃~53℃、56个循环(4周),恒温恒湿试验58℃、≥95%RH(7周),试验后测试水气渗透指数,进行定量判定。 3、新标准提高了对露点的要求,修改了露点试验的样品数量和试验方法。 内容GB/T11944-2002 GB/T11944-2012 要求≤-40℃<-40℃ 样品数量20块15块 试验前放置时间放置一周以上至少24小时 4、修改了耐紫外线辐照性能的判定要求、试验样品数量、设备结构要求等。 内容GB/T11944-2002 GB/T11944-2012 要求试验后,试样内表面上均无结雾或污 染的痕迹、玻璃原片无明显错位和产 生胶条蠕变。 试验后,试样内表面应无结雾、水气凝结或 污染的痕迹且密封胶无明显变形 样品及数量4块(2块试验,2块备用)。取2块 试样进行试验,如果有1块或2块不 合格,另取2块备用试样重新试验 2块试样、两腔中空玻璃的试样为4块 试验设备光源为MLU型300W紫外灯,输出功 率不低于40W/m2 光源为功率300W、在315nm-380nm波长范 围内辐照强度≥40 W/m2的紫外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