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52 MB
- 文档页数:79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生物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功能;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说明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说出出生后发育的分期。
教学重难点1、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桃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1、有性生殖(1)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
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3)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2、无性生殖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2)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5、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6、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1、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2、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定义,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知道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概念,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2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教学目标: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知道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生长的过程,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3.1 根教学目标: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教学内容:根的结构,根的功能。
3.2 茎教学目标:掌握茎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茎是植物支持和输导的主要器官。
教学内容:茎的结构,茎的功能。
第四章:动物的器官4.1 动物的运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知道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4.2 消化系统教学目标: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五章:人体的生理功能5.1 血液循环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知道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的意义。
5.2 呼吸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的过程,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的过程,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六章:遗传与变异6.1 遗传与DNA教学目标:理解遗传的概念,知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教学内容:遗传的定义,DNA的结构和功能。
八年级冀教版生物上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冀教版生物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冀教版生物上册教案1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
本节课位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了基因突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第3节人类遗传病做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
教师应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B、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通过对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A、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4.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A、染色体组的概念。
B、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教学关键:成功地用好各种直观教具与各种教学方法。
二、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1.教法运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指导:依据教法,指导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观教具的使用和电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备课本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主要突破口,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学情分析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生物教学,学生通过上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
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探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绘出简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种子休眠、科学选种及播种育苗的知识,使学生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教学难点】1、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的过程。
3、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解剖针、放大镜等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关于植物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同学们还能不能回忆起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呢?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矮小的花草,都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以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为例来了解种子的结构,看看它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一株植物的呢?c【讲授新课】【讲授】(一)种子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的特点和代表植物。
本课以花生和玉米种子为例讲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花生的种子结构:子叶(2片),胚芽,胚轴,胚根,种皮玉米的种子结构: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果皮和种皮【观察】a、寻利用解剖针小心的分开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b、结合挂图寻找相似结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自己动手寻找答案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小实验】将玉米切面滴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结果:一部分变成蓝紫色,这部分的结构叫胚乳,胚乳中贮存大量的养料,其中淀粉遇碘变蓝紫色。
另一部分变成了黄色,这部分叫胚,它分四部分。
【讨论】: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做铺垫。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2)了解生物的分类及生物的多样性;(3)学会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会使用生物检索表,提高生物分类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2课时: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意义;2. 生物分类的依据;3. 生物分类的等级;4. 生物检索表的使用。
第3课时: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4课时: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1. 观察生物的方法;2. 描述生物形态结构的方法;3. 生物形态结构的特征。
第5课时:实验: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1. 实验目的;2. 实验材料;3. 实验步骤;4. 实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多样性,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多样性,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多样性等概念;2. 实验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措施;4. 观察法: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探讨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措施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概念教学目标: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细胞的定义,细胞的特点,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以及它们的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3.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遗传和变异的定义,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3.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目标: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遗传和变异的实例,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如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
第四章:生物的进化和适应4.1 生物的进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证据。
教学内容: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的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等。
4.2 生物的适应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教学内容:生物适应的概念,生物适应的实例,如沙漠植物的节水能力等。
第五章:生物的生态系统5.1 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如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5.2 生物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第六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6.1 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内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及实例。
6.2 生物的发育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阜城县码头镇中学王素芬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与栽培第一章种子的萌发与播种育苗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2.说出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4.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技能性目标1、尝试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2、运用一定的生物实验器材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情感性目标1、体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2、认同事物运动的观点二、知识网络结构完整内在条件条件外界条件适量水份非休眠期充足空气寿限之内种子萌发幼苗适宜温度(结构)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课前准备提前一昼夜浸泡豆种子,若无菜豆,也可以用大豆、豌豆、花生等种子代替。
教学过程身边事本节课有种子长成幼苗的现象入手,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研究的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司机情况,利用身边事例进行形象的引入,例如可以列举春播、秋播等农村学生比较常见的,而且都比较熟悉的生产实际,也可以从学生种植花草种子的亲身经历引出。
探究竟“探究竟”针对本节课的主题安排了两个活动,分别学习和认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大家谈两个问题分别是针对两个学习活动提出来的,建议分别与活动的总结和整合结合起来。
知识链“知识链”的内容是对“探究竟”的总结和扩展,一共分为三个自然段,即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第一个探究活动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对第二个探究竟活动的总结,解答时要分别结合“大家谈”的问题。
第三部分有关种子休眠问题。
实际用“实际用”是联系本节课知识内容,针对播种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的。
课堂上处理这个问题时,最好也引导学生自己得出。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过程身边事本节课“身边事”关键都是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出发,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好奇心。
探究竟这是一节典型的探究课,需要学生提出假设并完成实验。
学生提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可能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排除一些,对于一些不以确定是否为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可以由每组选择设计并完成实验验证。
大家谈典型探究课的最后总结整合尤其重要,处理得当,不但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并能激发创新的火花。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概念、方法和原则,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细胞和生物体结构2.1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2 细胞分裂和生长教学目标: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掌握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的概念和过程,细胞生长的概念和原理。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3.1 种子的结构和发育教学目标: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掌握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内容: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育的过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2 植物的营养器官教学目标:学习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植物营养器官的重要性。
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发育4.1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掌握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原理。
4.2 动物的营养和消化教学目标:学习动物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过程,掌握动物营养和消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动物的营养需求、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营养和消化的原理。
第五章:生物的适应和多样性5.1 生物的适应性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生物适应性的概念和原理,生物适应性的实例。
5.2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第六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6.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教学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2)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生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生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的了解和经验。
2. 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 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介绍细胞的结构;(2)学生通过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的结构;(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功能;(4)学生通过实验等方式,探究细胞的功能。
四、作业布置1. 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3. 思考并回答:细胞的功能是什么?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以便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六、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2.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2.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2. 探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价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总结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3. 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教师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4.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及导学案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设计思路本节主要介绍了种子的结构、种子各部分结构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解剖、观察、分析对比等活动,自主获得有关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等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等能力。
在种子的结构(以双子叶植物种子为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探究获取答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的方法去获得答案。
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种子播种的方法不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简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难点: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在萌发中的作用。
教学媒体种子萌发的动画,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你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大的大树时,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教师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背景,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并体味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俗话说:“一大之计在于晨,而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呢?二、课前回顾请同学们回顾以下问题1、你看到过农民伯伯种田吗?2、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一样吗?(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深些,有的浅些)第一次拓展:请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呢(有学生说出自己答案是如何得来的,<有的有可能是自己看到过长辈们种田;有的甚至参加过播种的活动;有的是从书上看到的>)同学们既然发现了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不一样这个秘密,那种子与种子之间有哪些不同呢?种子又有哪些结构组成呢?请看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第1周第1 课时教案目标: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
2说出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重点: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难点: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教案过程预习检测:各种植物的种子,尽管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却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有和,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由、、、构成。
知识点拨:种皮:保护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胚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提供营养 2片果皮和种皮胚芽玉M粒的结构胚胚轴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根子叶 1片胚乳:贮存养料测一测1、播种时要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由于种子的或是储存营养的结构,只有发育完全、的种子能发育成健壮的幼苗。
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种皮破损,无保护作用B.胚被虫蛀破损,无生活力C.外界条件不适宜D.种子因感染病毒而失去生活力4.粮仓中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虽给予适宜条件,一般也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种子仍处于休眠期 B.种子已过寿命期而死亡C.种子的种皮太厚 D.种子因受抑制而不能萌发5.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A.低温干燥 B.高温干燥C.高温潮湿 D.低温潮湿6.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7.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8.在菜豆种子和玉M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供给胚根、胚轴和胚芽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A.子叶和胚乳 B.胚乳和子叶C.子叶和子叶 D.胚乳和胚乳9.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能力提高10、解剖种子的结构,发现子叶是连接在结构上的。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第1周第1 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
2说出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重点: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难点: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过程预习检测:各种植物的种子,尽管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却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有和,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由、、、构成。
知识点拨:种皮:保护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胚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提供营养 2片果皮和种皮胚芽玉米粒的结构胚胚轴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根子叶1片胚乳:贮存养料测一测1、播种时要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由于种子的或是储存营养的结构,只有发育完全、的种子能发育成健壮的幼苗。
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种皮破损,无保护作用B.胚被虫蛀破损,无生活力C.外界条件不适宜D.种子因感染病毒而失去生活力4.粮仓中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虽给予适宜条件,一般也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种子仍处于休眠期B.种子已过寿命期而死亡C.种子的种皮太厚D.种子因受抑制而不能萌发5.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A.低温干燥 B.高温干燥C.高温潮湿 D.低温潮湿6.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7.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D.子叶8.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供给胚根、胚轴和胚芽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 )A.子叶和胚乳 B.胚乳和子叶C.子叶和子叶 D.胚乳和胚乳9.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能力提高10、解剖种子的结构,发现子叶是连接在结构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