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税务会计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11.83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论学习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概念结构、税制的构成要素,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义务等。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税务会计的目标、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因素。
技能目标:掌握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能力目标: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作用,了解纳税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一、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
税务会计是近代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法令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一种特殊专业,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
二、税务会计对象对象为客体,它是纳税人因纳税引起的税款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罚款等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向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税务决策的会计信息。
1、依法纳税,认真履行纳税人义务2、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3、合理选择纳税方案,有效进行税务筹划税务会计的总目标是:选择税负较轻的纳税方案,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事先进行税负的测算,以便做出税向最轻的决策,事后进行税负分析等。
四、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税务会计源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适用于税务会计,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但是税务会计也有其特殊性, 主要有:1、纳税主休: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有一定区别,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应是纳税主体,但是纳税主体不是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意味着该企业个体在可预计的时间内将实现它现在的承诺,如预期所得税在将来被继续征纳。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在其运行过程中具有增值能力。
所得税会计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
4、纳税年度:一般为公历1月1 日至12月31日,如果中间开业和停业按实际经营期限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5、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中最根本的前提,认为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下业的务的基础上。
税务会计与筹划主讲人:杨阳管理分院财务审计与投资研究所教学要求1.学生已修完前导课程,如《税法》、《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
2.学生应该能运用方法论、认识论研究探讨税法、税务处理、会计处理和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与实务认知问题。
3.主要参考书:•《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盖地编著其他参考书:《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本课程主要内容简介 税务会计概述及纳税基础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营业税会计关税会计资源税会计企业、个人所得税会计其他税种简介及会计税务筹划简介第1章 税务会计概论第一节 税收制度一、税收的概念与形式特征•(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注意与税法的关系•税法是规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收和缴纳税款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
•(二)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税法•税法:•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
二、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的核心是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
•(二)我国税法体系• 税收法律 税收法规 税收规章三、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从其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实际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二)征税对象•1、征税对象:指征税的标的物•2、与征税对象密切相关的概念•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计税依据:是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也称“税基”, 通常为数量化经济指标。
第1章税务会计概论
■练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税务会计是以(C)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和缴纳,即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A.会计制度B.会计准则C.国家税收法令D.会计法
2.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企业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以(B)为基础的。
A.企业会计B.财务会计C.管理会计D.税收会计
3.税务会计既要保证依法计税,又要尽可能地争取纳税人的最大税收利益,是指(D)。
A.合理性原则B.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C.历史(实际)成本计价原则D.筹划性原则
4.在税务会计的原则中,(C)原则属于定性原则而非定量原则,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A.配比性B.确定性C.合理性D.筹划性
5.关于纳税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纳税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B.会计主体一定是纳税主体
C.纳税主体作为代扣(收)代缴义务人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相同的
D.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一定等同
6.纳税能力体现的是(A)。
A.合理负税原则B.配比原则C.可预知性原则D.实现制与应计制原则7.税务会计的(C)原则体现在所得税负债的计算,是指纳税人当期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
A.配比B.确定性C.相关性D.合理性
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
B.应税收入与财务会计收入(简称会计收入)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
C.对应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一般是按财务会计原则和标准
D.如果纳税人发生非应税行为或免税行为,其所取得的收入也是应税收入
9.在税收理论中被称为税基的是(B)。
A.应税收入B.计税依据C.税率D.允许扣除的费用
10.我国税务会计的类型为(C)。
A.以所得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B.以流转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C.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D.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三、多项选择题
1.由于各国税制结构体系不同,税务会计一般有三种类型;以下适合我们国家的类型是(ABC)。
A.以所得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B.以流转税(商品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C.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
D.以财产行为税会计为主体的税务会计
2.税务会计的特点是(ABCD)。
A.税法导向性B.税务筹划性C.协调(互调)性 D.广泛性
3.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CD)。
A.目标不同 B.对象不同
C.核算基础、处理依据不同 D.计算损益的程序不同
4.税务会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计税基础和计税依据B.税款的计算与核算
C.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D.税收滞纳金与罚款、罚金
5.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包括( ACD)。
A.税法导向原则B.-致性原则C.相关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
6.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ABCD)。
A.各级税务机关B.企业的经营者C.企业的投资者 D.社会公众
7.以下属于税务会计要素的是(ACD)。
A.计税依据B.税率C.应税收入 D.扣除费用
8.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ACD)。
A.各级税务机关B.债务人C.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D.社会公众9.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ABD)。
A.计税依据B.税率C.纳税期限 D.减免税规定
10.税务会计要素是税制构成要素在税务会计中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的两个会计等式为(BD)。
A.组成的计税价格×税率-应纳税额
B.计税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
C.应税收入-必要费用-应税所得
D.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A
6.A
7.C
8.D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CD
6.ABCD
7.ACD
8.ACD
9.ABD10.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