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学案(最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5.82 KB
- 文档页数:4
类别官能团的结构及名称实例
烷烃——CH3CH3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卤代烃—X(卤素原子)
醚
醇
酚
醛
酮
羧酸
酯
【交流研讨】②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一定属于同一类物质吗?
【对点演练】
2.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
A.烷烃B.烯烃C.芳香烃D.卤代烃
3.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 B.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OH)
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 D.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4.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烷烃B.烯烃C.卤代烃D.羧酸
5.下列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的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自主学习】
三、同系列、同系物
1.概念
________相似,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________或其整数倍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称为同系列。
同系列中各有机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系物。
2.特点
(1)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且个数相同。
(2)具有相同的通式。
如烷烃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交流研讨】③同系物的一定通式相同,通式相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吗?
【对点演练】
6.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课堂
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
学
反
思。
课前预习案请同学们预习教材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材58-61页),完成以下内容: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请你在课下收集整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资料,了解他们在性质和功能上得特点。
总结他们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建议与周围同学共同讨论完成)家庭小实验:1、氯化钠和植物油分别溶于水。
2、点燃塑料袋。
(注意安全)二、甲烷1.存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含量为80%~97%);石油炼制获得的中也含有甲烷;甲烷还是沼池底部产生的和煤矿坑道产生的气体( 或 )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甲烷为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甲烷溶于水。
3.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不能被等强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等物质反应。
(1)甲烷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产物怎样检验?(2)与氯气光照下反应(本部分内容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可尝试理解该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预习你觉得还有那些疑惑,请写在下面:课中探究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学习过程】【联想、质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种类不同的物质。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是有机化合物?蔗糖植物油蛋白质食盐橡胶碳酸钙塑料二氧化碳羊毛醋酸甲烷酒精【学生总结】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A.大多数熔、沸点。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有机化合物是有空间结构的,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
2.通过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球棍模型教具
四、教学过程
【总结】3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链状,1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环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还可以是环丙烯,而两个双键相邻的有机物不稳定。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展示】丙烷、环丙烷的球棍模型
【合作探究】观察下列几种碳骨架的连接方式,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组织成果展示。
【总结】1、3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直链的,2、4分子中含有支链。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有机物碳骨架的链状可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
【思考讨论】观察以下几种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碳骨架的连接方式两方面分析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数目:4个共价键
2.
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链状
环状。
第1讲相识有机化合物【2024·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能识别手性碳原子。
3.相识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能用结构简式等方式正确表示简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能依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洁的有机化合物。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不包括立体异构),能依据给定条件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新课标要求: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推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分析键的极性;能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简洁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能辨识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能举例说明立体异构现象。
能说出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常用仪器分析方法,能结合简洁图谱信息分析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最新考情:本讲内容在江苏高考中几乎每年都有涉及,但是难度较易,一般考查形式如下:一是在选择题中考查化学用语,如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等,如2024年T2D、2015年T2D等;二是在有机合成题中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推断,如2024年T17(1)、2024年T17(1)、2024年T17(1)、2015年T17(1)等;三是选择题中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分类等学问,如2024年T11。
预料2024年高考持续这一命题特点,一是在选择题中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相关化学用语,二是在有机合成题中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推断。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学问梳理]1.依据分子组成中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依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态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相关概念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确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碳碳双键)乙烯H2C===CH2炔烃—C≡C—(碳碳叁键) 乙炔HC≡CH芳香烃苯卤代烃—X(卤素原子) 溴乙烷C2H5Br醇—OH(羟基)乙醇C2H5OH酚苯酚C6H5OH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CH3CHO酮(羰基)丙酮CH3COCH3羧酸乙酸CH3COOH(羧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酯(酯键)名师助学:①可以依据碳原子是否达到饱和,将烃分成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如烷烃、环烷烃属于饱和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属于不饱和烃。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学习过程:【复习】什么叫有机化合物?CO2 CaCO3NaHCO3等是否属于有机化合物?【回顾】回顾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能否电离等五个方面比较与无机物的区别?【总结】有机物的性质特征:大多数有机物:1、2、3、4、5、【引言】下面我们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看书】课本第59页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其存在【总结】1、甲烷的物理性质: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观察•思考】实验1、点燃纯净的甲烷。
观察甲烷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并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实验2、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有无变化。
实验3、取一只大试管,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约1:4的甲烷与氯气,用橡皮塞塞好试管口,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晒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
一定时间后,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取下试管上的橡皮塞,观察发生的现象。
【总结】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归纳甲烷的化学性质3、甲烷的化学性质:(1):有关化学方程式为:【思考】甲烷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什么用途?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2)通过将甲烷气体通人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3)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是否属于置换反应?如不属于,它应该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这两种反应类型之间有什么区别?【练习】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44Zn CuSO ZnSO Cu +====+B 、33NaCl AgNO AgCl NaNO +====↓+C 、3253252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 42浓H SOD 、25252222C H OH Na C H ONa H +−−→+↑【看书】课本第60页最后一段及身边的化学部分,填写下表:【小结】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有:【达标测评】1、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B、CH4C、H2D、CO2、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B、CH2Cl2C、CCl4D、HCl3、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氯气与甲烷反应C、氧气与甲烷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4、若要使0.5mol甲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5、1mol甲烷在光照情况下,最多可以与几摩氯气发生取代()A.4molB.8molC.10molD.32mol6、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反应,在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原子被氯原子。
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最新考纲: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能按不同的标准对有机物进分类,并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有机物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分类和官能团1.根据分子组成中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1)相关概念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机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提示:有机物四氯化碳中没有氢元素。
2.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提示:酚、醇的官能团相同,但属于不同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提示:醛类物质是醛基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而含有醛基的不一定是醛,比如甲酸及其盐、甲酸某酯、葡萄糖等。
4. 、—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 ×)提示:—COOH的名称为羧基。
5.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提示: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或“OHC—”。
6.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提示: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类物质。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2.理解官能团的含义,能识别常见的官能团。
[重点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以“结构—有机化合物—性质”为线索,首先展现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引发学习兴趣,其次在已有的物质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从碳原子的结构入手,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机构特点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引导同学们从分类的角度对各种烃的结构、性质、应用以及不同类别烃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探究,衔接必修课知识,为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本章注意对各种概念和性质进行比较、整合。
通过有机物分类方法的研究,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类。
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命名,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了解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合化学性质。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基团、官能团等,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
能够辨认同系物合列举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引言】有机化合物因碳的四价,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等因素导致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有机化合物,有必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科学地分类和命名。
【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交流研讨】P6,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对下列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CH4 CH3CHCH2CH3CH2=CH2CH3CH=CHCH3(1)(2)(3)(4)CH CH CH3C CH CH3—Cl CH3CH2—Br(5)(6)(7)(8)CH3—OH CH3CH2—OH CH3—C—OH CH3 O—CH2—CH3(9)(10)(11)(12)(13)(14)(15)(16)【板书】1、按碳骨架分类①链状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举例】CH3CH2CH2CH3、 CH3CH2OH 、 CH3CHCH3【板书】②碳环化合物【强调】特点:有环、环上原子都是由碳组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我们这一节就学习一下现代有机物的概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二、复习预习1、复习高一学习的有机化学基础的知识;2、预习有机化合物的现代概念、分类以及命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三、知识讲解考点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发展1、有机化合物概念:现代化学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在概念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2、有机化学的概念: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3、有机化学的发展:(1)萌发和形成阶段:无意识、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百草经》→大量提取有机化合物(瑞典化学家舍勒)→提出“有机化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次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维勒)→系统研究“有机化学”(2)发展和走向辉煌时期①理论:有机结构理论和有机反应机理→创造大量新的有机反应②测定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有机分析更加准确高效③合成设计方法:逆推法合成设计思想→提高了新化合物的诞生速度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考点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根据分子组成中是否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只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分子中除了C、H两种元素,还有N、S、O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类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根据官能团分类(1)相关概念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①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莒县实验高中姜丹莹一、学情分析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起着连接初中有机化学和高中有机化学的“纽带”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没有任何框架,因此我们可以在开始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
二、教学设想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关联。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本节以甲烷的性质为核心,让学生通过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性质来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因此,本节的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初中已有知识和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逐一取代的印象,又用球棍模型形象地说明了取代反应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取代反应这一重要的核心概念。
本节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结构、性质,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3)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4)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从身边接触的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出发进行联想质疑,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想•质疑”、“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等栏目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沼气、天然气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对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通过瓦斯爆炸的介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趋利避害,让学生体会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生在学完《化学2<必修)》中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向他们展示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系统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
本节还介绍了许多有机化学的概念,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官能团、同系物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化学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vChODhh5lp第一课时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2)掌握有机物的三种分类方法,建立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框架。
<3)理解同系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的研究,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对比和归类。
(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与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后续的新、相关内容做好准备。
vChODhh5lp【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有机物的分类。
难点是官能团的认识几同系物的判断。
【学案导学】1.有机化学就是以有机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萌发于___________,创立并成熟于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是有机化学发展和走向辉煌的时期,21世纪,有机化学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vChODhh5lp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通常有三种方法,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根据分子中碳架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根据所含官能团的不同,烃的衍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vChODhh5lp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一章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第二课时)课堂探究案探究内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1.如何选择主链?2. 怎样定编号?3.名称如何书写?系统命名法的基本步骤1.选主链:选 为主链,根据碳原子个数称为 。
(如果两主链碳原子数相同时,选支链多的作为主链。
如:C -C -C -C -C -C画出主链。
C -C如:C-C-C-C-C-C-C 画出主链C CC2.定编号:从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以确定 的位置。
如1.C -C -C -C -C -C -C 写出编号 如2. C -C -C -C -C -C -C -C 写出编号如3.C -C -C -C -C -C 写出编号3.写名称:取代基,写在前,数基间,短线连,同基并,逗号间,简前杂后名写全。
例:写出下列结构简式的命名:CH 3-CH-CH-CH-CH 2-CH 2-CH 3【指点迷津】 C C CH 3 CH 2 CH 3CH 3 C C C C C C C①名称组成:支链位置--------支链名称-------主链名称②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支链位置汉字数字------------相同支链的个数③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练习1. 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1) (2)练习2. 分子中有支链的烷烃如何命名?(以下列烷烃为例)练习3.依据有机化合物名称写出其结构简式(1) 3,4—二甲基辛烷(2) 2,2,3,3—四甲基戊烷练习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4,4-三甲基戊烷B .2-乙基丁烷C .2,2,3,4-四甲基戊烷D .3,4,4-三甲基戊烷练习5.写出该有机物的名称 (CH 3)2CHC(C 2H 5)2C(CH 3)2C 2H 5CH 3─CH 2─CH ─CH 3│ CH 3─C ──CH ─CH 2─CH 3 │ CH 3CH 3 CH 3 CH 3─CH ─CH ─CH ─CH ─CH 2─CH 3 CH 3 CH 3 │【课堂检测】1.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4,4-三甲基戊烷 B.2-乙基丁烷C.2,2,3,4-四甲基戊烷 D.3,4,4-三甲基戊烷2. (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A.3-甲基戊烷B.2-甲基戊烷C.2-乙基丁烷D.3-乙基丁烷3.下列烷烃的系统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3,3-甲基戊烷B.2,3一二甲基丁烷C.丁烷D.2,2,3,3一四甲基丁烷4.CH3CH(CH3)CH(CH3)2的名称是5.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2,3,5一三甲基-4-乙基庚烷(2)2,3,3,5一四基-4-乙基已烷课后拓展案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CH3 —CH2—CH2—CH2—CH2的主链碳原子数是() CH(CH3)2A.5 B.6 C.7 D.82.(双选)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2─二甲基戊烷 B.2─乙基戊烷C.3,4─二甲基戊烷D.3─甲基己烷3.(双选)在系统命名法中下列碳原子主链名称是丁烷的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4.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A.3-甲基-4-乙基戊烷B.3,3,4-三甲基己烷C.3,4,4-三甲基己烷D.3,5-二甲基己烷5.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1)(CH3)2CHC(C2H5)2C(CH3)2C2H5(2) CH 3CH 2CH 2CH 2CH 3 (3)CH 3—CH —CH —CH —CH 3 (4)CH 3—C —CH —CH 2—C —CH 2(5)6.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2,6-二甲基-4-乙基辛烷:;(2)2,3-二甲基己烷:;(3) 2,3,3-三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
【课时目标】
(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2)掌握有机物的三种分类方法,建立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框架。
(3)理解同系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第一课时有机化学和官能团、同系物概念
【课前预习】
1.有机化学就是以有机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有机物的-。
有机化学萌发于,创立并成熟于,进入
是有机化学发展和走向辉煌的时期,21 世纪,有机化学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通常有三种方法,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和
;根据分子中碳架不同可分为和两类;根据所含官能团的不同,烃的衍生物可分为等。
3.官能团即。
写出下列官能团的结构简式:
双键叁键苯环羟基
醛基羧基酯基。
4.同系物即。
写出下列烃的结构特点及通式:
烷烃烯烃
炔烃苯的同系物。
【交流.研讨】p6
【归纳小结】1、按元素组成分类
物酮
羧酸
酯
胺-NH2(胺基)CH3-NH2(甲胺)
按碳骨架分类
①. 链状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例如:
②. 碳环化合物特点:有环、环上原子都是由碳组成。
a.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
b.脂环族化合物(含有碳环、但无苯环)
③.杂环化合物特点:环上含有杂原子。
二、同系物——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种类和数量的官能团)、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一类有机物,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
【思考】1.按官能团种对有机物进行类分类时,同一类物质,是否一定属于同系物?
2.分子式为C5H12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它们属于同系物吗?
3.乙烯和CH2=CH CH =CH2 是同系物吗?
苯的同系物(C n H2n-6——含有一个苯环)
—CH3 —CH2CH3—CH3
官能团:
—CH3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课前预习】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和两种,对碳原子较少的烃,常用天干记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不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如正戊烷的结构简式为;异戊烷为;新戊烷为。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是有机物命名的基础。
烷烃的系统命名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应选
碳链为主链,有多条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碳链应选为主链。
第二步,从一端开始编号定位。
第三步,主链名称10 个碳原子以下用
表示,10 个碳原子以上用表示,取代基写法应先后
C
相同 ,注意书写要规范。
3. 在书写有机物的命名时,“,”的作用是 ,“-”的作用是 。
4. 认识常见的基团: CH 3- 甲基 CH 3CH 2-乙基 CH 3CH 2CH 2-丙基 CH 3CH - 异丙基 专题 1 习惯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合作探究】 CH 3
1.碳原子数在 1-10 个的分别用 来表示碳原子个数,大于 10 个以上的用 表示,如:C 5H 12 称为 ,CH 3(CH 2)14CH 3 为 。
2.用“正、异、新”分别表示 存在 时的不同结构的名称。
“正”表示主链无支链,“异”表示 ,“新”表示 。
如 C 5H 12有 、 和 三种同分异构体。
结构简式分别为 、 、 。
专题 2 系统命名法
【合作探究】(一)思考(知识支持)课本 P10 页,总结定义。
1. 取代基: 。
2. 烃基: 。
3. 烷基: 。
练习 1:写出(知识支持)所列各种烷基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练习 2:分析 C 4H 10 去掉一个氢形成烷基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二)系统命名法的基本步骤(以烷烃为例) 1. 选主链:选 为主链,根据碳原子个数称为 。
2. 编号位,定支链。
从 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以确定 的位置。
具体确定时遵循 、 和 的原则。
如 1. C -C -C -C -C -C -C 写出编号 2. C -C -C -C -C -C -C -C 写出编 号
C
C C
C
3. C -C -C -C -C -C
写出编号
C
C C
C
3.定名称:取代基,写在前,数基间,短线连,同基并,逗号间,简前杂后名写全。
例:写出下列结构简式的命名:
CH 3
CH 3 CH 2 CH 3
CH 3-CH-CH-CH-CH 2-CH 2-CH 3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