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情形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2
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双方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提前终止
合同关系的行为。
在法律上,合同解除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
以下是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1. 合同期满,合同到期后自动解除,双方不再具有履行合同的
义务。
2. 双方协商解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
合同,可以签订解除协议,明确解除的条件和方式。
3. 违约解除,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违反了合同约定,
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能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4. 不可抗力解除,当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
以根据不可抗力条款解除合同。
5. 法律规定解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可能会因特定情形
而被解除,如破产、合法合同无效等。
6. 合同附条件解除,合同中可能会约定某些条件下可以解除合同,当条件发生时,合同自动解除。
7. 合同期限解除,合同可能会约定在特定期限内可以解除,一方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解除合同。
以上是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解除合同时,双方应当遵循法律程序,以免引发法律纠纷。
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合同的解除情形进行范本撰写,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第1篇一、引言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关系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
合同终止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包括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二、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1.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1)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终止:① 合同期限届满;②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③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法宣告破产;④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依法被撤销、解散、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限制经营;⑤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放弃合同权利;⑥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履行合同义务后,合同目的已经实现;⑦ 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⑧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2. 相关司法解释(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条:“合同解除后,当事人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解除的原因、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等因素,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和数额。
”三、合同终止的后果1. 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不再受合同约束。
2. 返还财产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返还因合同所取得的财产。
对于因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根据合同性质、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等因素确定返还范围。
一、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什么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有法定情形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债权、债务消灭,债权人不再享有合同权利,债务人不必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性质决定合同是有期限的民事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有法定情形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债权、债务消灭,债权人不再享有合同权利,债务人不必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性质决定合同是有期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可能永恒存在,有着从设立到终止的过程。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法律规定的其他终止合同的情形,比如《民法通则》第69条规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委托代理终止。
《合同法》第411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
当事人约定终止合同的情形,比如当事人订立的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当解除条件成就时,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合同终止。
当事人订立合同附终止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满至时,合同终止。
三、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效果合同终止包括合同履行的终止与合同关系的消灭两层含义。
合同履行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因该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归于消灭,并面向将来消灭合同履行的效力。
合同履行的终止并不消灭当事人因此所应承担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责任。
合同关系的消灭是指当事人因该合同所产生的一切权利义务关系完全不复存在,当事人不再履行合同义务,由合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全部归于消灭。
合同法客观题单项选择:1.新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何时起开始施行()。
A1999年3月15日 B1999年10月1日 C1997年3月15日 D1997年10月1日2.合同法不适用于( )。
A出版合同 B收养合同 C土地使用权合同 D质押合同3.合同的变更,即在合同签订后未履行之前是合同当事人对下列哪项所作的改变、修改或者补充。
()A合同的形式 B合同的要约 C合同的内容 D合同的承诺4.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的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一般为()。
A意思表示做出时 B意思表示发出时 C意思表示送达对方时 D要约人做出回复时5.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内行使。
A1年 B2年 C4年 D5年6.张三,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请问,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张三属于下列哪种人()。
A完全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绝对无行为能力人 D相对无行为能力人7.下列不属于不可抗力的是()。
A罢工 B地震 C战争 D交通管制(雪后)8.收受定金的一方合同当事人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返还定金。
A一倍 B双倍 C三倍 D无偿9.甲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总价款20万元人民币,合同约定,由乙向甲支付定金5万元,在乙支付定金后,甲违约。
请问乙可以向甲请求返还()万元。
A5 B8 C9 D1010.依照法律规定,债务的转移()。
A必须通知债权人 B必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C无须通知债权人 D无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1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总货款为50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如不能交货,应向乙公司偿付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5%的违约金。
合同订立后,甲公司收到乙公司8万元定金和10万元预付款。
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甲公司没有交货。
经查明,甲公司根本无货可交。
因甲公司违约,乙公司20万元损失。
乙公司可以最多请求偿付()万元。
A38 B40.5 C46 D48.512.一般情况下,()为要约。
合同履⾏中⽌与中断的法律规定可以说在各种商业纠纷诉讼案件当中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件是其中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合同的种类过多还因为合同履⾏可能出现中⽌,中断等多种情况,那么,合同履⾏中⽌与中断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同履⾏中⽌与中断的法律规定合同中⽌中断履⾏,就是合同中⽌履⾏。
合同中⽌履⾏是指债务⼈依法⾏使抗辩权拒绝债权⼈的履⾏请求,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状态。
在合同中⽌履⾏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条【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债务的当事⼈,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中⽌履⾏:(⼀)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债务能⼒的其他情形。
当事⼈没有确切证据中⽌履⾏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条【⾏使不安抗辩权】当事⼈依据前条规定中⽌履⾏的,应当及时通知对⽅。
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
中⽌履⾏后,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能⼒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的⾏为表明不履⾏主要债务,中⽌履⾏的⼀⽅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九条【因债权⼈原因致债务履⾏困难时的处理】债权⼈分⽴、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致使履⾏债务发⽣困难的,债务⼈可以中⽌履⾏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第五百五⼗七条【债权债务终⽌情形】有下列情形之⼀的,债权债务终⽌:(⼀)债务已经履⾏;(⼆)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终⽌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
第六百⼀⼗四条【买受⼈的中⽌⽀付价款权】买受⼈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对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可以中⽌⽀付相应的价款,但是出卖⼈提供适当担保的除外。
什么情况下,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简称为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
什么情况下,合同的权利义务会终止呢?相关法律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事由,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主要事由有:清偿、解除、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其中,清偿、抵销、提存、免除和混同为合同的绝对终止,即合同权利义务的清灭。
解除、终期届至等为合同的相对终止,即合同履行效力的消灭。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终止后的义务合同终止后的义务通常有以下几方面:通知的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
比如,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的,应当通知债权人标的物提存的地点和领取方式。
协助的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有关的事务。
比如,合同解除后,需要恢复原状的,对于恢复原状给予必要的协助;合同终止后,对于需要保管的标的物协助保管。
保密的义务:保密指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合同约定不得泄露的事项。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合同终止后,合法接触、掌握、使用国家秘密的合同当事人,对于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无权向第三者泄露。
法律效果合同终止包括合同履行的终止与合同关系的消灭两层含义。
合同履行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因该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归于消灭,并面向将来消灭合同履行的效力。
合同履行的终止并不消灭当事人因此所应承担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责任。
合同关系的消灭是指当事人因该合同所产生的一切权利义务关系完全不复存在,当事人不再履行合同义务,由合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全部归于消灭。
合同的失效与终止一、合同的失效根据我所给的任务名称,合同的失效是指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失去履行效力的情况。
以下是合同失效的几种情形:1. 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根据法律规定,某些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若合同没有按照法定形式要求进行,合同即无效。
2. 违反合同约定:合同是双方约定的法律文件。
如果一方违反了合同约定的内容,例如未按时交付货物、未支付合同约定的费用等,对方有权要求合同失效。
3. 合同目的不合法:合同的目的是指合同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
如果合同的目的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4. 合同无法履行: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合同将失效。
但是,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的一方需及时通知对方,并尽力减少损失。
5. 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如果合同双方自愿协商一致,认为合同可以失效,那么协商结果即生效。
二、合同的终止根据我所给的任务名称,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在一定条件下结束。
以下是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1. 合同履行完毕:当合同双方都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或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后,合同终止。
2. 协商一致: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终止合同。
例如,双方可以签订解除合同协议,明确并达成终止意向。
3. 合同期限届满:合同中设定了明确的期限,当合同期限届满后合同终止。
4. 合同解除: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严重损害了对方利益,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5. 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的规定,某些情况下合同将自动终止。
例如,在个人合同中,当一方被宣告破产或死亡时,合同将终止。
在合同失效或终止的情况下,各方需履行其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避免对对方造成损失和纠纷。
如果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以上是根据任务名称「合同的失效与终止」描述的合同失效与终止的情况。
根据具体的合同类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合同的失效与终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将这些情况充分考虑并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的失效和终止一、合同失效:1. 违约失效:当一方或双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合同将会失效。
违约行为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不履行合同义务、迟延履行、不真实履行、无权或不完全履行、违反合同规定或法律法规等。
2. 解除失效: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但必须满足以下情况之一:双方同意解除;一方提前通知解除,但对方同意或不拒绝;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对方请求解除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3. 变更失效:当合同当事人就变更内容无法达成一致时,合同将会失效。
4. 无效失效:当合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有关内容违法、违背公序良俗等,合同将会失效。
二、合同终止:1. 履行完毕终止:当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合同自动终止。
2. 期限终止:当合同到期满,合同自动终止。
3. 协商终止:合同当事人可通过协商一致决定提前终止合同,并达成书面协议。
4. 被告解散终止:当合同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公司解散或破产,合同终止。
5. 强制终止:当合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因法院判决、政府命令等原因导致合同终止。
6. 不能实现终止:当合同成立时的某些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合同无法实现,合同终止。
三、合同终止的影响:1. 终止后的权利义务:合同终止后,各方不再具有履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必须履行终止前的义务。
2. 终止后的违约责任:如合同终止是因违约导致,违约方应承担非履行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3. 终止后的补偿协议:当合同提前终止时,合同当事人可以就终止事宜达成补偿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该协议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终止后的返还义务:根据合同内容和法定规定,双方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将已获得的利益返还对方。
综上所述,合同的失效和终止是根据合同违约或达成一致决定,对合同的履行产生影响。
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并通过协商解决任何争议。
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履行终止前的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关于合同终止的规定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同意根据合同法关于合同终止的规定,特订立本协议,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合同终止的条件1.1本合同自双方履行完毕各自的义务后,自动终止。
1.2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本合同的,应签订书面终止协议。
1.3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受影响的一方有权终止本合同。
第二条合同终止的程序2.1双方同意终止合同的,应签订书面终止协议,明确终止日期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2.2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双方应协商解决合同终止后的善后事宜。
第三条合同终止的后果3.1合同终止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即告消灭,但合同终止前已发生的权利义务仍应履行。
3.2合同终止后,双方应按照约定或者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公平原则,处理合同终止后的善后事宜。
3.3合同终止后,双方应互相返还已经收到的财物,如有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第四条违约责任4.1一方违反合同义务,导致合同终止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4.2双方均有违约行为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五条争议解决5.1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其他约定6.1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6.2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条合同主体1.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1.2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合同标的2.2乙方同意根据本合同的约定,完成本项目的相关工作。
合同中止的五种情形
合同中止的情形通常指合同双方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在合同的履行期间暂时停止合同的履行。
以下是合同中止的五种常见情形:
1.不可抗力: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不可抗力事件通常指合同一方无法控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事件。
2.履行义务的一方破产:如果合同一方在合同期间破产,该方通常需要暂停履行合同
义务,等待破产清算完毕后,根据清算结果决定合同的处理方式。
3.法律法规变化:如果合同涉及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例如,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合同的履行,或者要求合同双方进行合同变更。
4.合同期限届满:如果合同在履行期间到期,双方可以选择是否续约。
如果双方选择
不再续约,合同将自动中止。
5.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双方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决定合同中
止。
这种情况下,合同双方需要签署书面文件,说明合同中止的原因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合同中止的具体情形可能因合同类型、合同内容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处理合同中止事宜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权利与义务的终⽌是什么
合同权利与义务的终⽌是什么
合同效⼒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的合同所产⽣的约束⼒。
合同的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
根据合同法第9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的,合同权利、义务终⽌: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终⽌的其他情形。
法律规定的其他终⽌合同的情形,⽐如《民法通则》第69条规定,代理⼈死亡、丧失民事⾏为能⼒,作为被代理⼈或者代理⼈的法⼈终⽌,委托代理终⽌。
《合同法》第411条规定,委托⼈或者受托⼈死亡、丧失⾏为能⼒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
当事⼈约定终⽌合同的情形,⽐如当事⼈订⽴的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当解除条件成就时,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合同终⽌。
当事⼈订⽴合同附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满⾄时,合同终⽌。
店铺温馨提⽰:
《民法典》⾃2021年1⽉1⽇起正式施⾏,《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
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 点击这⼉#进⾏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店铺合同纠纷律师#。
合同终止的五种情形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与乙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编号为__________的合同,现因以下情形之一,双方同意终止该合同。
1. 合同履行完毕:甲乙双方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完毕各自的义务,合同目的已经实现,合同自然终止。
2.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非甲乙双方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甲乙双方同意终止合同。
3. 合同违约: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经另一方书面通知后在合理期限内未能纠正,另一方有权终止合同。
4. 合同解除: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的通知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并自另一方收到之日起生效。
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终止。
合同终止后,甲乙双方应按照以下条款处理后续事宜:1. 财务结算:甲乙双方应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财务结算,确保双方的权益不受损害。
2. 资料返还: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将各自持有的与合同相关的资料返还给对方。
3. 保密义务:合同终止不影响双方在合同期间形成的保密义务,双方应继续遵守保密条款。
4. 争议解决:合同终止后,如双方就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交至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5. 其他事宜:合同终止后,双方应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处理与合同相关的其他事宜。
本合同终止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经济法》第五章讲义14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一、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概念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是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备法定情形和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债权人不再享有合同权利,债务人也不必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当事人双方终止合同关系,合同的效力随之消灭。
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具体情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全面履行。
2.以下情况也属于合同按照约定履行:(1)当事人约定的第三人按照合同内容履行,产生债务消灭的后果;(2)债权人同意以他种给付代替合同原定给付。
有时实际履行债务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可能,如标的物灭失无法交付或者实际履行费用过高,这时经债权人同意,可以采用替代物履行的办法,达到债务消灭的目的;(3)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接受履行。
当事人约定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第三人已接受履行的,债务归于消灭。
(二)合同解除1.约定解除。
(1)协商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为目的,经协商一致,订立一个解除原来合同的协议,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2)约定解除权,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情况,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2.法定解除。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因预期违约解除合同。
即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其他违约行为主要包括:完全不履行合同、履行质量与约定严重不符、部分履行合同等。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因行使不安抗辩权而中止履行合同,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也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工程项目合同终止的情形工程项目合同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当事人之间为完成特定的工程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导致合同终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规定,工程项目合同终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合同履行完毕工程项目合同履行完毕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全部工程任务,并且质量、进度、投资等各方面均达到了合同要求。
此时,合同自然终止。
合同履行完毕是合同终止的最常见情形。
二、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违约或者出现不可抗力等情形,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分为两种:一种是约定解除,即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另一种是法定解除,即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1. 债务互相抵销:当双方债务在履行期限内相互抵销时,合同终止。
但这种情形较为罕见。
2.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务人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提存后,合同终止。
3. 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可以免除债务人的部分或全部债务。
债务免除后,合同终止。
4.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合同存在无效或可撤销情形,经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无效或撤销后,合同终止。
5. 法律规定其他情形: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
工程项目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处理合同终止后的相关事宜。
如有争议,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工程项目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多种,当事人应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各类可能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
同时,在合同终止后,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合同法合同解除的条款是哪些合同的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及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法律对于解除合同是有严格规定和限制的,其解除的情形,解除的程序都有章可循,帮在合同订立时,理当对合同解除的条款加以必要的重视。
那么,合同法合同解除的条款是哪些?接下来由我带您你了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合同法合同解除的条款是哪些1、《合同法》条文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九十六条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九十八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2、《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情形有哪些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事由,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主要事由有:清偿、解除、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其中,清偿、抵销、提存、免除和混同为合同的绝对终止,即合同权利义务的清灭。
解除、终期届至等为合同的相对终止,即合同履行效力的消灭。
1、清偿
清偿是按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行为,即按照约定履行。
2、解除
合同解除包括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
双方解除是当事人双方为了消灭原有的合同而订立的新合同,即解除合同。
单方解除是指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解除权或者约定解除权而使合同的效力消灭。
3、抵销
抵销,又称“充抵”,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4、提存
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的一项制度。
5、免除
免除是指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及其他债之关系的意思表示。
因债权人抛弃债权,债务人得以免除清偿义务。
6、混同
混同是指不能并立的两种法律关系同归于一人而使其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现象。
包括:所有权与他物权同归于一人;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主债务与保证债务同归于一人。
债的关系须有债权人与债务人同时存在方能成立,当债权人和债务人合为一人时,债权债务当然消灭。
整理了合同法第91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合同一般在清偿、解除、抵消等六种情况下是可以终止权利义务的。
具体的情况,还请各位在上文中进行了解。
如果你对这方面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来电向网站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