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
- 格式:ppt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4
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学诊治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相关疾病。
它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穿刺针或导管进入胸腔,以进行采样、排除液体或气体,或者进行疾病治疗。
1. 胸腔穿刺术的基本原理胸腔穿刺术是通过经皮或经内窥镜技术将穿刺针或导管插入胸廓进行操作。
穿刺目的可以是采集胸腔内的液体或组织样本,进行疾病诊断;排除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减轻患者症状;或者进行疾病治疗。
2. 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胸腔穿刺术适用于胸腔积液、胸腔脓气肿、肺气肿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可用于胸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禁忌症包括凝血功能异常、严重心血管疾病、感染性休克、血栓性疾病等。
3.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消毒、局部麻醉、穿刺及采样、导管置入、处理采样物等环节。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并且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4. 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胸腔穿刺术尽管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并发症仍然存在。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气胸、感染、刺伤肺组织等。
对于高风险患者或复杂的病例,应尽可能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5. 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并发症,医生应迅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出血可以通过局部压迫、止血药物等进行控制;气胸可以通过胸腔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感染可以采取抗生素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6. 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预防为了预防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在选择穿刺位置时,应避免重要血管和组织结构,提前进行相关检查,减少操作风险。
7. 胸腔穿刺术的进展和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胸腔穿刺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例如,超声引导下的胸腔穿刺术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经内窥镜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小创伤的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胸腔穿刺术将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
胸腔穿刺术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指胸腔内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完全封闭的空腔。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为负压,故其实际上是两个潜在的腔隙。
胸膜腔含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其液体的衡量维持取决于影响液体生成和吸收各因素的平衡。
病理情况下,当液体生成超过吸收时,液体即积聚在胸膜腔,形成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sion)。
其量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干咳、胸闷、气急等不适甚至循环障碍表现,需抽取积液以解决压迫症状。
另外,作为原发疾病的反映,抽取胸水进行检查可了解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
胸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通常是指胸腔积液穿刺抽液或气胸时穿刺抽气操作,由于穿刺抽气是主要涉及治疗,本节主要讨论胸膜腔穿刺抽液。
一、适应证(一)诊断1. 病因未明的胸腔积液。
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诊断。
2.对恶性病变进行诊断性分期。
3.为明确有无胸膜支气管瘘,在胸腔穿刺后注入美蓝。
(二)治疗1.通过抽液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肺脏压迫或纵隔移位造成的呼吸困难、缺氧。
2.通过抽液减轻胸膜增厚。
3.胸膜炎、脓胸等为缓解症状而抽液减压并注入抗菌药物。
4.肿瘤性积液在抽液减压后注入抗癌药物。
5.胸膜粘连治疗。
二、禁忌证(一)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
(二)穿刺部位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
(三)疑有肺包虫病可能者。
(四)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
三、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2.胸部B超定位检查,并在皮肤上用甲紫(龙胆紫)棉签标记部位。
(二)穿刺用品无菌胸腔穿刺包(注射器3付,其中5ml、10ml、50ml各1付,6.5或7号注射针头各1个。
带引流橡皮管12号、16号穿刺针头各1个。
血管钳1付、洞巾1条、纱布若干)(图3-2)、无菌手套、消毒盘(70%乙醇、2%碘酒、无菌棉签若干)、试管、玻片、送检培养标本用的无菌试管、标本瓶,以及污水盛器。
胸膜腔穿刺术的名词解释胸膜腔穿刺术是一种介入性医疗程序,常用于诊断和治疗胸部疾病。
该术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胸膜腔和穿刺术。
胸膜腔是指位于胸廓和肺之间的间隙,是由两层薄而柔韧的膜组成的。
这两层膜分别包裹在肺和胸廓壁上,并在两层之间形成一个薄弱的间隙,称为胸膜腔。
胸膜腔内含有少量的液体,可起到润滑肺和胸廓壁之间的作用,使其在呼吸运动时能够顺利摩擦。
穿刺术是指通过特殊的医疗器械将针或导管插入人体组织或腔隙中。
胸膜腔穿刺术是将一根细针或导管插入胸膜腔,通常通过皮肤和肌肉组织层进入胸腔,以获取胸腔内的液体样本或进行其他治疗操作。
胸膜腔穿刺术可用于多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为诊断目的:通过抽取胸腔内液体样本,如胸腔积液,进行病原体分析,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并辅助确诊。
例如,当患者胸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医生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术收集液体样本,以确定是感染、肿瘤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2. 为治疗目的:通过胸腔穿刺术排除胸腔积液,以达到缓解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目的。
在某些情况下,如胸腹腔脏器移植后并发的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术还可以用于放置胸腔引流管,以减少积液对心肺功能的干扰。
3. 为监测目的:通过定期胸腔穿刺术,可以监测胸腔内液体的变化。
例如,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定期抽取液体样本,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胸膜腔穿刺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的最大化。
在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判断穿刺点位,避开重要血管和器官,以防止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消毒和无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胸膜腔穿刺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这种技术,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并治疗多种与胸腔积液相关的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护理。
然而,尽管胸膜腔穿刺术有其价值和效用,但其应用仍需谨慎,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穿刺过程中的风险,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胸腔穿刺术总结引言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诊断或治疗胸腔相关疾病。
该术式通过在胸壁上穿刺,将针或导管插入胸腔,从而获取胸腔内液体或组织标本,以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治疗。
本文将对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常见适应症和并发症进行总结和讨论。
操作步骤1.准备和安全措施:–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合理布置工具和设备;–调整患者体位,通常采用坐位或半坐位;–向患者详细说明操作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术前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胸腔穿刺的必要性;–术前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麻醉过程必须保持无菌。
3.穿刺操作:–确定穿刺点位,常用的穿刺点位有第二肋间隙和第五肋间隙;–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位,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带有切割器的针头或导管,作为穿刺工具;–用快速而稳定的手势将针头或导管推入胸腔,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抽吸胸腔内液体或组织标本,放入容器中供进一步分析和检查;–轻轻拔出针头或导管,然后进行创口处理和敷料包扎。
4.检查和后续处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随时注意并处理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等;–将收集到的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鉴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决策。
常见适应症1.胸腔积液:对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胸腔穿刺术是首选的操作方式。
胸腔积液可以是血液、炎症渗出液或恶性肿瘤转移。
2.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胸腔穿刺术可用于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进行确诊和评估手术可行性。
3.胸腔感染:对于胸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病原体,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案。
4.弥漫性肺病:如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等,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病理标本,进行病因学和病理学分析。
并发症1.出血:胸腔穿刺术可引起穿刺点的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血胸或血气胸。
在穿刺前应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胸膜腔穿刺术是对胸膜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可以使疾病获得最终诊断的方法,也是呼吸科、胸外科医生应该必须掌握的基本诊疗方法之一。
胸膜活检术是利用 特殊的胸膜活检针通过胸膜穿刺的方法或经过剖胸手术的方法获取病变胸膜组织进行病理 学检查的方法。
通过对胸腔积液或胸膜组织的化验能够使大部分胸膜疾病得到明确诊断,尚 能对胸腔积液、积气进行治疗,临床应用甚为广泛。
本章对胸腔穿刺与胸膜活检术进行介绍。
一.胸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 )1 .适应证:胸腔穿刺术几乎适用于所有胸腔积液的病例。
具体适应证包括:(1) .诊断性穿刺,以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2) .穿刺抽液、抽气以减轻其对肺脏的压迫;(3) .抽吸脓液治疗脓胸;(4) .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抗癌药、抗感染药、抗结核药等);(5) .人工气胸(虽然现在已经不使用人工气胸治疗结核病,但近几年来兴起的 可曲式胸腔镜术在操作之前有些病例需要进行人工气胸)。
2 .禁忌证:(1) .凝血机能障碍: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特别是应用溶栓剂的患者)进行胸腔 穿刺应慎重。
是否决定胸穿应权衡于患者当时的情况,如果必须行此操作,应在严密观 察下,使用较细的针头(22号)进行。
有作者认为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如果延长至正常值2倍以内,或血小板计数>25,000/mm 3均不增加出血的机会。
对于轻 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且临床上没有发现有出血的患者,这些作者不建议预防性使用血液 制品。
另外,有作者认为,血肌酐超过6mg/dl ,应注意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大概是因 为尿毒症导致血小板机能下降所致;(2) .局部皮肤感染或带状疱疹:应待感染控制后再行胸穿;(3) .机械通气的患者:一般认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胸腔穿刺术必须在 严密监测下进行,因为正压通气会使接近胸腔穿刺针因此从理论上增加了出现张力性气 胸的风险。
胸腔穿刺术对于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合并肺脏疾病的患者在病变稳定前应 延迟进行。
胸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本文档为胸腔穿刺术的知情同意书,目的是确保患者对进行胸腔穿刺术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后果有充分的了解,并在理解后自愿同意接受该手术。
胸腔穿刺术的定义和目的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医疗过程,通过在患者的胸腔区域插入一根细长的针管,以获得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样本或进行治疗。
该手术主要用于确诊或治疗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胸腔积液、胸腔感染和肺部疾病。
手术过程胸腔穿刺术将在医疗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手术前,您将被要求提供详细的医疗历史并进行身体检查。
在手术过程中,您将被要求坐或躺下,并保持尽量不动。
医生将在胸腔区域进行局部麻醉,并通过一根细长的针管插入您的胸腔。
医生可能会使用X射线等成像技术来引导针管的进入位置。
风险和并发症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规的医疗过程,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出血:可能发生在穿刺点或在胸腔内的血管中。
2. 感染:虽然操作过程中将采取一定的消毒措施,但仍有可能导致感染发生。
3. 气胸:在穿刺过程中,气体可能会进入胸腔,导致肺部疼痛或部分肺萎缩。
4. 损伤:穿刺操作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或组织受到损伤,如肺组织、心脏、血管或神经。
5. 过敏反应:使用的麻醉药物、消毒剂或药物样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后果和效果胸腔穿刺术的预期效果是确诊疾病或治疗相关问题。
然而,手术的结果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无法保证完全治愈或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同意声明我明白并同意:1. 我已经收到并阅读了胸腔穿刺术的相关信息,对手术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后果有了充分的了解。
2. 我已经向医生提供了准确的医疗历史,并接受了身体检查。
3. 我已经被告知胸腔穿刺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理解这些风险与并发症可能对我的健康造成的影响。
4. 我理解胸腔穿刺术的效果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无法保证完全治愈或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5. 我是自愿接受胸腔穿刺术,并在理解手术过程和风险的情况下作出了这个决定。
胸腔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是用胸腔穿刺针经皮肤刺入胸膜腔,抽取胸腔积液(或积气)进行胸腔内给药的一项诊疗技术。
主要用于排出胸腔积液(或积气)以减轻压迫症状;抽取胸腔积液送检以明确胸水性质,协助诊断;胸腔内注射给药、胸腔灌洗以辅助治疗。
一、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胸腔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以助诊断;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时,通过胸腔穿刺放液或排气,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必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等。
(2)禁忌证: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全身极度衰竭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合作程度。
二、操作前准备1.操作者准备术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说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步骤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以消除顾虑,取得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告知术中注意事项,如术中不能移动位置,勿深吸气和咳嗽,否则穿刺针可能刺破肺组织而造成气胸;对精神紧张或剧烈咳嗽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镇静剂或镇咳剂。
2.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配合,签知情同意书。
做普鲁卡因皮试,并将结果记录于病例上。
3.用物准备常规消毒治疗盘 1 套;无菌胸腔穿刺包,内含针栓接有橡胶管或带三通活栓的胸腔穿刺针、5ml 和 50ml 注射器、7 号注射针头、无菌孔巾、纱布、血管钳;局部麻醉药(多用 2%利多卡因针剂)、1︰1 000 肾上腺素;其他,如无菌手套、无菌试管、量杯、靠背椅。
4.环境准备病室清洁,温度适宜,屏风遮挡。
三、操作流程和步骤1、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礼貌称呼,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腕带)。
2、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配合方法,评估环境,确认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协助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放椅背上;亦可仰卧于床上,举起上臂。
胸腔穿刺置管术
简介
胸腔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等胸腔疾病。
它通过在胸腔内插入导管,并抽取积液或气体,以缓解病情和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操作步骤
1. 术前准备:清洁工具,准备穿刺锥和导管。
2. 定位:使用B超或X光进行定位,确定穿刺点。
3. 局部麻醉:在穿刺点处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
4. 穿刺:使用穿刺锥穿刺胸壁,并通过内腔将导管插入胸腔。
5. 抽取积液或气体:通过导管抽取积液或气体,可以使用抽吸器或注射器。
6. 检查和处理:检查积液或气体的性质,并根据需要处理。
7. 固定和处理:固定导管以避免移位,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8. 完成:结束操作,处理穿刺点并观察病情。
注意事项
- 穿刺过程应小心谨慎,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如肺组织或血管。
- 应遵循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 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复苏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胸腔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处理胸腔
积液和气胸。
尽管操作需要谨慎,但正确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可以降
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并恢复健康。
胸腔穿刺介绍我们用消毒过的针刺经皮肤、肋间组织、壁层胸膜穿刺进入胸膜腔,这样的操作就叫胸腔穿刺。
为什么要胸腔穿刺?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胸腔穿刺在诊断和治疗胸腔疾病中的作用。
在肺科的临床工作中,胸腔穿刺是一个比较常见,又是方便简易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
比如:通过检查,我们发现病人胸膜腔内有积液,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各种检查,找到疾病的原因。
如果腔内积液很多,压迫肺脏或者积液时间过长,其中的纤维蛋白容易机化而发生两层胸膜粘连,从而影响肺部呼吸功能,这时我们也要穿刺把积液抽掉。
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如由癌症引起的胸水,我们注入抗癌药,起抗癌作用。
如果胸腔内有过多的气体,胸膜腔已经由负压变成了正压,那么,也可以通过此项操作进行减压把气体抽出来。
如果病人存在支气管与胸膜腔相通的情况,那么,我们通过穿刺针注射一种蓝色的药品(叫亚甲蓝,对人体无害)进入胸腔,那么,病人在咳嗽时就可以咳出蓝色的液体(包括痰液),这时我们就可以确认病人存在支气管胸膜瘘了。
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由于肺部病变累及支气管与肺泡和肺胸膜,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病理的通道,是经口腔→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脏层胸膜→胸膜腔的通道。
[编辑本段]操作者应注意些什么提到胸腔穿刺,好多病人总觉得害怕。
不如针打在屁股上大家容易接受,而是刺入胸腔,胸腔里有心脏、肺脏、不免有些害怕,刺破了怎么办,会不会发生危险,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进行很好地配合,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危险可以说几乎没有。
所以,我们认为,胸腔穿刺是安全的完全不用害怕。
操作者应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医生都应该很好地掌握,胸腔穿刺的适应症,操作要领,特别要注意的是进针一定要在肋骨上缘,决不可以在肋骨下缘进行,否则会误伤沿肋骨下缘走向的血管、神经。
认真做好消毒,操作时必须绝对无菌,做好病人的工作,避免焦虑,紧张的思想状态,取得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在接受操作时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变化,如咳嗽、脸色苍白,出汗,心悸,晕厥等等。
胸腔穿刺注意事项胸腔穿刺是一种医学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采集胸腔内液体或细胞以进行检查,或引流积液来缓解病情。
然而,胸腔穿刺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检查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操作区域和部位。
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出血倾向等情况,以充分评估风险。
2. 细菌感染风险:穿刺过程可能引入细菌,导致胸腔感染。
因此,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3. 出血风险:胸腔穿刺涉及到肺组织、胸膜等结构的穿刺,会有一定的出血风险。
在操作时应选用合适的穿刺针,避免损伤血管和其他重要结构。
如果出现大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4. 穿通肺组织风险:胸腔穿刺时,需要穿越肋间隙和肺组织,避免误伤肺组织。
应选择在颈动脉平面以下的浅侧肋间隙进行穿刺,以减少误伤的风险。
5. 气胸风险:胸腔穿刺过程中,可能发生气胸,导致呼吸困难。
为了防止气胸,操作者应在穿刺前确认针头的位置,避免进入肺组织和气道。
6. 持续监护:胸腔穿刺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其他不良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适反应。
7. 合理引流:胸腔穿刺后,需要根据穿刺的目的将液体或气体引流出来。
在引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瓶口深度太高导致负压过大,引起胸腔组织的损伤。
总之,胸腔穿刺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医疗技术,操作者应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操作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及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以确保穿刺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