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讲评课教案1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讲评课教案1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讲评课教案1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讲评课教案1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课时

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

B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

D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A 零下5度

B 负摄氏5度

C 零下5摄氏度

D 零下5度3.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A 0.3千克

B 3千克

C 30千克

D 300千克

4.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A 100毫升

B 50毫升

C 200毫升

D 10毫升

5.把质量为2千克的一块铁带到月球上,则铁块的质量将………………………()

A 大于2千克

B 仍为2千克

C 小于2千克

D 以上都有可能6.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 37.3℃和38.4℃

B 37.1℃和38.4℃

C 37.1℃和37.4℃

D 37.3℃和

37.4℃

7.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 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 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9.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

A 量杯

B 试管

C 天平

D 刻度

1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12.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

A 0.8秒

B 0.08秒

C 0.6秒

D 1.33秒

13.某同学在调节天平横梁时,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右边,则应该……………()

A 将横梁左边的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右边的螺母向右调

C 将游码的位置向右移

D 将天平左边的脚垫高一些

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2.12厘米

B 2.127厘米

C 2.13厘米

D 2.15厘米

1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A 28℃

B —28℃

C 12℃

D —12℃

18.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数分钟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③④①②⑤

19.在用天平测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

①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②计算盐水质量为m=m

1—m

2

③称出空烧杯质量m

2

④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20.我们的教室高度约为………………………………………………………………()

A 0.032千米

B 3.2米

C 320分米

D 32000毫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8分)

21.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 2.1 ;(2)一位同学质量为50 000 ;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4)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

2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是。

23.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使用时,首先应将该仪器放在,

读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应将视线与相平。

24.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可用符号表示为。

25.如图是一架托盘天平。

(1)写出部分结构名称

②;④;

⑤;

⑥;

⑦;

⑧;

(2)称量前要明确天平

的。

(3)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

(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26.温度表示物体的,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6℃,读作

,北方冬天最底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计作。

27.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被测物体应放在盘(填“左”或“右”),如果右盘上翘,表示砝码质量比物体质量(填“大”或“小”)。欲使横梁重新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有:

和。

(2)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酒精质量的步骤有:

A 将量筒内的酒精倒入空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

B 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总质量为M

2

克,游码的读数为

M

克;

3

C 把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

D 在天平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

克;

1

E 用量筒量取酒精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酒精的质量为。

28.某同学测一合金块的体积,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见,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毫升,合金块的体积为厘米3。

29.如图机械停表是用来测量的。秒针转一圈所用时间是秒;分针转一大格所用时间是秒;图中所指的时间是秒。

30.观察右图的家用自来水表的刻度,它们的刻度

表示测量的是什么量(填“体积”、“质

量”等);读数多大?。

31.下图是常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

是;图中温度计的读数

为℃。

32.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石蜡的体积是。

33.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

圈,总长度为厘米,铜丝铜

丝的直径是毫米。

三.探究题(共12分)

34.如何用步行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说出你的测量的过程。

35.现有一只没有刻度的空大烧杯,一只盛满水的小烧杯(没有刻度),还有细线及一架天平(包括砝码)。请你用上述这些器材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金属块的体积,写出具体的步骤。(提示:1克水的体积是1厘米3)。

参考答案:

21.

(1)毫米(2)克(3)℃(4)毫升

22.米刻度尺千克天平秒钟、表

23.量筒水平桌面上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

24.温度计摄氏度℃

25.(1)指针托盘(或左盘)平衡螺母横梁标尺游码镊子(2)测量范围(或量程)(3)镊子不能

26.冷热程度 36摄氏度—40℃

27.(1)左盘小加砝码移动游码(向右)

(2)CDEAB M

2+M

3

—M

1

28.30 15

29.时间 30 60 102.8

30.体积 242.44米3

31.15℃~105℃ 32

32.C 5厘米3

33.1.80 1.1

三.探究题

34.(1)称出大烧杯的质量m1克;(2)将小金属块用细线邦好,慢慢地放入小烧杯里,并用大烧杯接住溢出的水;(3)称出大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克;(4)求出溢出水的质量为( m2—m1)克,溢出水的体积为( m2—m1)厘米3,也即为小金属块的体积。

35.(1)称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克;(2)将小金属块用细线邦好,慢慢地放入小烧杯里,并用大烧杯接住溢出的水;(3)慢慢拿出小金属块,然后称出小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克;(4)求出溢出水的质量为( m1— m2)克,溢出水的体积为(m1— m2)厘米3,也即为小金属块的体积。

试卷讲评:1课时

《科学入门》测试卷分析

认知目标:进一步巩固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技能目标:方法和能力进一步培养;

情感目标:通过常见错误分析,培养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试卷分析:

一、考试内容:

本次单元测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在学习第一册第一章的内容

二、试卷结构:

整卷100分,选择题50分,填空题38分,分析12分

四、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分布在本章6节内容中,选择题同学们完成比较好,大部分完成率在80%以上。有的完成率达到100%。

(二)填空题的完卷情况:每空1分共38分

相比较而言,填空题大部分同学完成率较差,如第36题、第37题、特别是第

38题;反映出大多数同学对有些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好,但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欠佳,特别是对于有些题目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1、 85% 94% 56%

22、 100% 65% 69%

23、 92% 72% 29、 79% 96% 96% 92%

30、 77% 81% 94% 31、 58% 79% 83%

32、 79% 92% 33、 82% 91% 、 80% 70%

三、分析题:(以分析填空为主,12分)

分析;主要错误在分析问题能力错,具体完卷情况如下:

34、(1) 20% 80% (2) 60% (3) 80%

35、(1) 85% (2) 20%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注意问题:

1、中等生和中等捎上点的学生这次没有考好。主要存在的原因是出现在分析题,

这些题分值大,分析思维能力要强,由于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造成失分较大,高分生不多。以后讲课要从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同学们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困难生基础题还行但还有少数同学概念掌握不好,记忆的知识掌握不牢,

以后对学习捆囊生要加强记忆知识的练习每多练习一些基础题。从而来落实概念

加强记忆。

第二章单元测试:一课时(试卷未附)

试卷讲评课:一课时

讲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评可以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同时对学生共性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变化类型进行练习。

讲评的重点:共性错误的地方。

讲评难点:分析能力的培养。

讲评过程:1。试卷完成情况:

六班平均分:85分,优秀率:89%,

七班平均分:88分,优秀率:87%,

八班平均分:94分,优秀率:93%,

2.试题难易情况:

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试卷比较简单,多数同学完成很好,基础知识掌握很

牢固,错误率较高的是细菌和真菌的区分,部分同学分不清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还有的同学对器官和组织区分不够清楚,系统的组成也有些分不清。

完成较差的题目有:8,13,16,18,20,24,28,32。

3错误类型分析:8题错误原因是有的同学对鱼类和两栖类的特点区分不清而导致失分。

13题的错误原因是裸子植物的特点出现差错而导致失分。

16题的错误原因是皮肤是器官,部分同学误认为是组织,而导致失分。

18题的错误原因是西红柿的汁水是细胞液,部分同学写成细胞汁而导致失分。20题的错误原因是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有些区分不清而导致失分。

24题失分的原因是细胞膜和细胞质的作用记得不准确而导致失分。

28题失分的原因是开放型题目部分同学解答没有规律性,表达不清而失分。3需要表扬的同学:李尚哲等12人

4需要加强的同学:杨国大等8人。

第三单元测试:一课时

试卷讲评课:一课时

讲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讲评可以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共性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变化类型进行练习。

讲评的重点:共性错误的地方。

讲评难点:分析能力的培养。

讲评过程:1。试卷完成情况:

六班平均分:82分,优秀率:70%,

七班平均分:86分,优秀率:81%,

八班平均分:91分,优秀率:90%,

2.试题难易情况:

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试卷比较简单,多数同学完成很好,基础知识掌握很牢固,错误率较高的是经纬网的应用,部分同学分不清东西半球,还有的同学对月食和日食区分不够清楚,月相的形成也有些分不清。

完成较差的题目有:7,11,16,18,23,24,28,31。

3错误类型分析:7题错误原因是有的同学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模糊不清而导致失分。

11题的错误原因是根据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出现差错而导致失分。16题的错误原因是部分同学对月球和地球太阳部分知识的识记不清而导致失分。

18题的错误原因是宇宙中银河系和太阳系的从属关系混淆而导致失分。

23题的错误原因是月相中在古诗文中的应用学生理解不透而有些区分不清而导致失分。

24题失分的原因是表达能力不准确,记得不准确而导致失分。

28题失分的原因是开放型题目部分同学解答没有规律性,表达不清而失分。31需要表扬的同学:宋昌骏等10人

4需要加强的同学:杨昆等8人。

综合测试:一课时(2004年的县统考题)

试卷讲评课:一课时

认知目标:检查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技能目标:检查方法和能力进一步培养;

情感目标:通过常见错误分析,培养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整卷100分):

选择题: 1—20小题 40分;

填空题: 21—32小题 30分;

分析题:39—44题 20分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共20题,选择题的分布中,单纯的知识性题目多,大多数题目都比较简单,部分习题注重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从难度上讲,要求不太统一,具体表现

为试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太强,第一轮复习又没有结束,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选

择题失分较多,如第5题、第7题、第12题、第17题、第18题等正确率都较低;此外,试题中较多出现了知识应用题,对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第19题、第23题等,有些基础较好同学做的也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

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的训练。

(二)填空题的完卷情况:每空2分共64分

填空题中,特别着重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很多同学在此失分较多,

主要表现在对题目审题不清,语言组织不清,如第27题、第30题、第33题;

特别是第38题,考察了实验的设计能力,我们的学生在这个题目上是失分最多的。

具体完卷情况如下:

31、(1) 77% (2) 56% 32、 68%

33、 86% 74%

34、(1) 60% (2) 90% 56% 80% 60%

35、 40% 60% 36、 90% 、 50% 40% 20% 60%

37、 85% 、 40% 38、 50% 15%

三、分析计算题:(共36分)

分析计算题中,较难的是分析,计算要求较低,相比较而言,计算完成率要比分

析题完成的好,主要在于分析题中,存在有些同学缺乏分析能力或者语言组织不

清或者书写潦草等问题

具体完卷情况如下:

39、 70% 、 80% 55% 、 60% 40、(1) 60% (2) 50%

(3)85%、90%、72%

41、(1)75%、 50% (2) 70%(3) 40%

42、1)96% 、 88%

(2) 90% (3) 90

43、(1)、 60%(2)35%(3)2%

44、(1) 80% 、 60% 、 45%

(2) 88%

四、存在问题及反思:

本卷由于着重了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所以对学生整体要求不高,试卷

中主要反映出有些同学审题不清、看错题目、在分析问题中,语言组织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确;特别是有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怕题干长的题目,一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没有信心了,在接下来的复习工作中工作中,在问题分析能力上、审题仔细程度上、尤其是语言组织上需要加强辅导和训练。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卷(带答案)

A B C D 图1 七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耐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 是( ) 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硬币 D 、一块橡皮 3、主要食用部分是叶的蔬菜有( ) A 、萝卜 B 、大白菜 C 、冬笋 D 、番茄 4、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蚊子 B 、金鱼 C 、蝴蝶 D 、对虾 5、如图1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6、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7、植物界种类最多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8、太阳大气由外到内的正确排序是( ) A 、光球 、色球、日冕 B 、日珥、日冕、光球 C 、太阳黑子、日冕、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 9、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星球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月亮 10、“光年”这一单位表示的是( ) A .时间长短 B .天体间的距离 C .光的速度 D .距离乘速度 11、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 )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西经200经线 D 、东经1600经线 12、关于日食、月食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日食现象; B 、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得分 阅卷人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茅彤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精子呈蝌蚪形.这些遗 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 2、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 (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屏障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 换.这样就能避免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 6、人的生长时期 (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较平缓.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 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7、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子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 志着。 (3)内脏功能日益完善。脑调节功能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理解、分析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城关二小:陈丽婵 学科:科学 2015年2月1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 平均分。优生人数8人,优生率%;差生人数2人,差生率%;及格率%。最高分94分,最低分14分。90分以上的有8个,比较少。80——的有12人,60——80的4个,不及格两人。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自我分析试卷 1、首先由自己去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

的(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典型错题 第一题,填空题,满分16分,满分人数2人,学生一般得分在13分左右,第3小题“18世界,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用合聚光线获得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氧气”错误率最高,这个知识点出现在每一个单元后的补充材料里。 第7小题“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这个知识点强调过多次,在模拟测试中也反复出现过,但都是在选择题中出现,第二题,判断题,满分22分,其中17人得满分,错1题:4人,除了“陈弘毅”外最多错2题,答题情况比较好。答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 第三题,选择题,满分20分,满分1个都没有,错1题的有4人,错两题的有1人,错三题及三题以上的有12人,失分比较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3课时 三、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两道仿句题。 2.一道语境题。 第二课时阅读讲评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科学试卷讲评课

第二单元科学试卷讲评教案 讲评内容:第二单元试卷。 讲评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做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 第一题(填空题字——写错的太多)、第二题(选择题)、第六题的3小题的错因剖析与矫正。 讲评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情况 1、参加考试294人,参考率100%。平均分81分,及格率87 %,优秀率75%,最高100分、最低24分。 2、根据本次考试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困生提出下阶段要求。 二、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科学走进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科学问题。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技能,还对科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三、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3、5、6小题。 2、走进生活,做错的学生很多。 四、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科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课堂练习 投影相应的娇正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考试你想说什么?今后要注意什么?要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七.课堂作业订正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浙江省衢州市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喊声吓跑,这一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 2、在历代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力,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 像(实/虚),放在像上的手指烧痛(会/不会)。 4、古诗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水具有巨大 的。 5、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完成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动用了物理学中,而太阳能帆板展开是为了。 6、“乌云遮住了太阳”是选为参照物;“月亮进入云层”是选为参照物。 7、地球上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小时,位置偏 的地点地方时较早。 8、“北京时间”是时区的区时,它比世界时(中时区区时)早 小时。 9、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10、阳历闰年多出的一天日期是月日。 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分成大板块,板块几乎全部在大洋之中。 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来说,用绿色表示, 用蓝色表示。 1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方等高线密集;地方等高线稀疏。 14、人的发育是从开始的。 15、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 16、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这种受精方式叫做。 17、是新生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18、有些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管来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 做。 19、嫁接时,应将接穗和砧木的紧贴,使它们长成一体。 20、花的主要结构是和。

英语试卷讲评课教案

英语试卷讲评课教案 讲评内容:初一英语期中测试试卷 讲评目标:1、通过讲评,澄清疑点,更正答案。 2、通过讲评,举一反三,弄清各类题得阶梯规律和技巧,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讲评,梳理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讲评重点:释疑,点拨,总结规律。 讲评难点:掌握各类题得解题技巧,提高能力。 讲评方法:讲练结合总结规律 讲评步骤: step1 试卷分析 这次考试范围是starter1—3 units1-5.主要考查了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词汇短语,句型等的运用。试卷难度适中。总分一百分,此次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卷,主要考察七年级上学期Starterunit1---3,Unit1——Unit5九个单元的内容,是课改以来第一次真正把卷面书写、音标纳入考核并用分值体现的试题。本次考试题分六个大题,共90分,卷面书写10分。1.听力部分:分听力测试、对话理解、语篇理解和短文填空四部分各五分;2.。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考查以句型问答及冠词a\an、动词have、介词for为主,兼顾其它,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基础知识。3.完形填空:文章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重点突出

2、explain these titles and then fill in the chart 3、show all the answers of choice question test. cloze test 1、show the answers of cloze test. 2、explain th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3、sum up the ways of cloze test. 1.通览全文,了解大意。 2.细读全文,先易后难。 3.复读检验,消除疏漏,看文章是否流畅,连贯。

科学试卷讲评教案

期末试卷讲评教案 教学内容: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教学目标: 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提高解题能力,提高科学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错题,找出错因,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2、提高科学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试情况 1、公布考试结果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优秀学生55 人,70 到85 之间的的学生有6 人。全班最高分是100,最低分72。 2、表扬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通报本次考试基本情况,通过全班横评,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师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这针对张试卷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做一下重点分析,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典型题型讲解 1、先让学生自查试题,反思造成错误的原因,再写出正确答案。 2、典型题型分析说明 (一)填空题第1小题:“1、通过大树和小草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全班有4 名同学出错,分析原因是做题不认真。第4题:“4、我们观察一棵树一般用到了、等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的方法获取树皮的纹路。”第二空错误较多,原因是学生把方法与测量工具混淆。

(二)实验探究题,第一题:“画一只蚂蚁,并注明蚂蚁的触角、头、胸、腹、足,”全班有13个学生没有标出名称,3个学生把足画错了;第2题是在下图中标出蜗牛的身体结构,有几个学生没有写出关键字,花生添足。最后一题是说说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大部分学生没写全甚至有些学生没有写,原因是课后没有认真复习。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讲评,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考后反思: 1、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做到眼到、心到、脑到。 2、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知识点的讲解透彻,在立足于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注意加强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3、加强科学概念的教学,尤其要注意概念教学的扎实有效,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 4、加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解题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这是学生最薄弱的也是最需要提高的。 6、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7、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试卷分析及讲评,达到了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科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益处。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范文整理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章 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 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 源的是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D、在 湖边燃烧的篝火 晚上入睡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A、视觉 B、触觉c、嗅觉D、听觉 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会 A、变大 B、变小c、不变D、消失 听小骨位于耳朵内的部位是 A、外耳 B、中耳c、内耳D、鼓室 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1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A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D、禁止停车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为30°时,反射角是 A、30° B、60°c、90°D、120° 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底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和焦距f满足的 关系是 A、u<f B、u=fc、f<u<2fD、u>2f 某同学在观看平静的湖水里慢慢游动的鱼,同时他还看到湖面上映出的岸边的 大楼,他看到的鱼和大楼是 A、大楼是实像,鱼是虚像 B、大楼是虚像,鱼是实像 c、大楼和鱼都是虚像D、大楼和鱼都是实像 集邮爱好者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常用放大镜来观察,他看到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0、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 的空气抽掉时,将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的起点。 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2.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场所:输卵管。 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 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 4.排卵。 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 5.妊娠期。 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6.分娩。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分临产阵缩、生产和胞衣(将胎盘和其他囊膜推出子宫)三个阶段。 走向成熟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 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 青春期:约10~20岁。 2.青春期。 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1)主要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月经。 3.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1)第一性征: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 (2)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差异(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由性激素调节控制)。 ①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嗓音变粗,肩宽骨盆窄,长出腋毛和阴毛。 ②女性: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较多,嗓音变尖,肩窄骨盆宽,长出腋毛和阴毛。 4.人的衰老。 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1)衰老表现:视力衰退,心跳减慢,听力减退,反应变慢,体力下降,呼吸增重,肌肉萎缩干瘪,骨骼退化等。 (2)延缓衰老的方法: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等。 5.人的死亡。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王晓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 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生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90—100 80—89 70—79 60—69 60以下优分率及格率46 12 14 7 6 7 26% 85% 2.试卷结构 (1)、选择题(1-12)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2)、填空题(13-22)为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3)、解答题共50分, ⅰ作图题23题,共6分 ⅱ实验探究题(24-28)共30分 ⅲ计算题(29-30)共14分 3.试卷中各题错误人数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错的人数0 2 9 6 2 1 21 1 9 16 2 12 填空题:(错的人数) 13、 1 5 2 14、15 20 8 15、 4 4 1 16、11 11 17、 2 1 24 18、0 0 8 19、 4 10 20、 3 5 5 21、 1 8 22、 1

作图题:(错的人数) 1、0 2、8 3、41 实验题: 24、 1 6 1 25、(1)0 (2) 4 17 (3) 4 26、(1)10 10 7 (2)44 (3)15 27、14 (1)7 (2) 4 (3)27 28、41 29、(1)20 (2)24 30、(1)10 (2)17 (3)21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4)计算题的解题格式不够规范。 二、试卷评讲: 1、学生自主订正。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学生课前已解决) 2、四人小组合作订正。 针对上一步骤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四人小组交流与合作,讨论完成。 3、教师评讲试卷。 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题目及典型错题。 选择题部分: 7.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小芳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 B.龙舟 C. 小丽或小芳 D.湖水 10.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酱油 B.水 C.食油 D.白酒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初一科学期末复习1:探究与实验 班级姓名。 1.如图所示情景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的关系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2、用尺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 化过程:(1)干冰迅速吸热升华;(2)干冰吸热熔化;(3)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5)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6)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1)(3) B、(1)(4)(6) C、(2)(3) D、(5) 3、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零下183℃,液态氮的沸点是零下196℃,液态氦的 沸点是零下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4、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 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B、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大 C、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远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越小 D、蛋壳与蛋的距离与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无关 5.小敏同学对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进行研究时: (1)提出问题是: (2)建立假设: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3)设计实验方案: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4)获得证据:10分钟后甲蝗虫仍活着,而乙蝗虫却死了。 (5)得到的结论: 6.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城关二小:陈丽婵 学科:科学 2015年2月1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 平均分。优生人数8人,优生率%;差生人数2人,差生率%;及格率%。最高分94分,最低分14分。90分以上的有8个,比较少。80——的有12人,60——80的4个,不及格两人。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自我分析试卷

1、首先由自己去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典型错题 第一题,填空题,满分16分,满分人数2人,学生一般得分在13分左右,第3小题“18世界,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用 合聚光线获得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氧气”错误率最高,这个知识点出现在每一个单元后的补充材料里。 第7小题“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这个知识点强调过多次,在模拟测试中也反复出现过,但都是在选择题中出现, 第二题,判断题,满分22分,其中17人得满分,错1题:4人,除了“陈弘毅”外最多错2题,答题情况比较好。答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

2020年整理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pdf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 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 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 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09纳米 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比如0.5米3=500升 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针压法、重物法、沙埋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 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0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 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计的使用:选,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不能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内液面相平,读数时先看清最小刻度),记(数值+符号)如40摄氏度写做400C,读做40摄氏度。 第5节质量的测量(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天平测量) 1.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的单位:克、毫克、公斤、斤、吨 1千克=1000克

初一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及答案(20210315152906)

初一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及答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 了蒸气机等. 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 搅拌后食盐开始溶 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长度的 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较大的还有千米, 较小的还有分米, 厘米等,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 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 如正方体, 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 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 的体积, 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 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 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 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它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 等份, 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 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记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 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 表示,较大的单位有 吨,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温度,状 态,位置和空间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 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 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 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用平衡螺母调 节. (3)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先放大砝码,再加小砝码,最后移游码_. (4) 读

最新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华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榨取橙汁 C、天然气燃烧 D、酒精挥发 2、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树木 C.同一地带全部的麻雀 D.同一地带全部的蛇 3、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4.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 ) A.输卵管和输精管 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D.精囊腺和前列腺 5、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是() A.三角形 B.五角形 C.圆形 D.方形 6.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发育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理平衡,乐于交流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遗精、月经生理现象 D.内部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7.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 ) 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 .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 C.初潮期月经周期不规律 D.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 8、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狐B.草→兔→狐狸→细菌 C.植物→鹿→羚羊→狮子D.植物→鼠→蛇→山鹰 9.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和精子中均含有23条染色体,分别表示为22+X和22+Y B.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发育 C.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D.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10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A.B→A→C→D B.A→C→D→B C.A→D→B→C D.C→A→B→D 11、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点燃的木条 C.用澄清的石灰水 D.用紫色的石蕊试液 12、20℃时把15g甲固体物质放入100g水中全部溶解;在相同温度下把25g乙固体物质放入100g水中也全部溶解。则20℃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3.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依次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