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专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是进行有效护理的第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控制病情。
避免过敏源的接触和保持皮肤清洁与保湿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方法。
定期复诊并遵医嘱进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细心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性紫癜的症状,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护理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过敏性紫癜,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护理体会,病因,饮食计划,过敏源,皮肤清洁,保湿,复诊,治疗,症状缓解,生活习惯。
1. 引言1.1 浅谈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在护理过程中,细心耐心是最重要的品质。
过敏性紫癜患者通常面临着皮肤瘙痒、出血等症状,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细心护理。
在处理患者的皮肤症状时,我们需要轻柔细致地进行,避免刺激患者的皮肤,同时要注意避免感染的风险。
除了护理技术,良好的沟通也是护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从而给予更加贴心的护理。
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细心和耐心是最重要的。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重回健康的生活轨道。
2. 正文2.1 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血管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免疫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对自身血管内皮细胞的攻击,引发血管炎症和出血现象。
2. 过敏因素:过敏性紫癜可能与某些过敏原有关,如食物、药物、感染等,通过免疫机制引发体内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和出血。
3. 遗传因素:有些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遗传有关,患者家族中存在相关病史的可能性较高。
4.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和个体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如空气污染、饮食结构等。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查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和蛋白尿等。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康复,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12 岁,因“双下肢皮肤紫癜 3 天,伴腹痛 1 天”入院。
患者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无瘙痒及疼痛。
1 天前出现腹痛,为脐周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
入院时体温 375℃,脉搏 9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下肢可见散在的紫红色瘀点、瘀斑,大小不等,融合成片。
腹软,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2×10⁹/L,中性粒细胞 80%,血小板200×10⁹/L;尿常规示潜血(+),蛋白();凝血功能正常。
初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前有无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史,有无家族遗传史等。
患者自述发病前 1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关节、腹部及肾脏等情况。
患者体温略高,双下肢皮肤紫癜明显,关节无肿痛,腹部脐周有压痛,无血尿及蛋白尿。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担心疾病的预后。
家长也表现出紧张和担忧。
三、护理诊断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过敏性紫癜导致的皮肤出血有关。
2、疼痛与腹部及关节的血管炎症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破损、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4、焦虑与疾病的反复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者皮肤紫癜逐渐消退,皮肤恢复完整。
2、患者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3、患者不发生感染。
4、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五、护理措施1、皮肤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
护理病例讨论科室:儿科讨论日期:2011-10-20患者姓名:赵宗胜性别:女年龄:5岁病案号:0023324参加人员:武艳辉、王爱君、史少飞、柴娜梅、王丽丽、张海燕、马小璐地点:儿科护办室————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及护理情况:患儿于5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未寒战抽搐,无呕吐,头痛等。
3天前出现皮疹伴有瘙痒,可以忍受,无疼痛等,以四肢及臀部为著。
曾于院外肌注“野菊花”,静脉应用“头孢噻肟钠、清开灵、克林霉素等药物4天,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炉甘石洗剂”外用,无发热。
昨日夜间发现皮疹增多,偶诉腹痛,且食欲减退,无咳嗽、咳痰,无腹泻、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关节疼痛等。
为求进一步治疗,随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WBC;9.4×10^9/L L:41×10^9/L N:50.00% PCT:318×10^9/L.以皮疹待查、药物过敏、扁桃体炎收入院。
入院后依据患儿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扁桃体炎。
讨论目的: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发言:史少飞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
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应与呼吸道感染者相隔离。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探索,防止交叉感染。
发病期应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后下床活动。
柴娜梅:2、加强皮肤护理观察皮肤完整性,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整洁、床单无碎屑,皮肤应防擦伤、抓伤,如有溃疡及时处理,避免刺激和压迫受损的皮肤部位,衣服采用棉织品,宽松,使患儿舒适。
王俪俪:3、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是否有新鲜出血点观察皮肤紫癜出现部位,数量变化并做好记录。
紫癜增多且皮肤出现水肿、出血性大疱疹、,应做好预防感染处理。
进行注射时,应避开紫癜部位,防止出血感染。
关节型患儿应观察疼痛及水肿情况,保持患肢进行静脉输液。
腹型患儿应观察有无腹绞痛、呕吐、血便等,注意大便性状,及时留取大便标本,并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
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免疫性疾病,它的特点是紫癜、发热和关节痛。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一份过敏性紫癜护理查房报告,详细介绍了患者的情况和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
姓名:XXX年龄:XX性别:男主诉:紫癜、发热和关节痛。
入院诊断:过敏性紫癜。
1.病情观察: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的紫癜,主要分布在四肢末梢、臀部和躯干,牙龈出血。
紫癜色泽较深,可压退,不褪色。
患者同时伴有发热、全身乏力、关节痛,尤其是膝关节肿胀疼痛。
病情观察时,应关注紫癜的形态、颜色、分布情况以及牙龈出血情况。
2.体征观察:体温:患者体温升高,可达39°C左右,应及时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应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
心率:患者心率增快,90次/分钟左右,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达20×10^9/L;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达60×10^9/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达15秒;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可达1.5g/L;抗凝血酶水平降低,可达70%。
免疫学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阳性。
4.护理措施:4.1休息与睡眠:患者因疾病发作而全身不适,应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并提高睡眠质量。
4.2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观察紫癜的变化情况。
避免剧烈摩擦和刺激皮肤,如采用柔软材质的床单和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和清洁剂。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3食物管理:对于患者牙龈出血的情况,应给予软质食物,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进食时造成牙龈出血或加重紫癜。
避免食用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
4.4关节疼痛管理:给予患者吗啡类镇痛药适量控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
小儿紫癜个案护理的总结范文引言:小儿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斑丘疹或大片状皮下出血,伴或不伴有黏膜出血。
它是由于血管腔内因素和血管外因素引起血管壁受损,从而导致出血的一种症状性疾病。
护理工作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护理是患儿顺利康复的关键。
病例资料:某某,男,5岁,因"皮肤出现紫红色斑丘疹1周入院就诊"。
体检:皮肤黏膜阻燥,双下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无明显刺激性出血点。
检查示:PLT117*10^9/L,余未见异常。
护理要点:1.心理护理儿童对于疾病及陌生的医院环境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应耐心细致地向家长和孩子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消除其心理负担。
适当运用游戏和引导,缓解其焦虑情绪。
2.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2)避免给予创伤性检查和操作,预防继发感染。
(3)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蛋白尿及肾功能变化。
(4)饮食方面宜清淡,高蛋白,禁止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3.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注意生活卫生,避免感染。
(2)教育家长制止孩子抓挠皮损,预防感染。
(3)提醒注意休息和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4)告知家长注意日常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结语:小儿紫癜虽然多数病例经过治疗后可以康复,但也有一部分患儿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对该病的认识、预防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对患儿病情的好转和预后均十分重要。
通过对该个案的临床护理总结,我加深了对小儿紫癜的认识,也为日后遇到类似病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个案汇报各位护士长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我的个案汇报。
我是三病区的xxx,下面我将患者的一般情况介绍一下。
1床xx,女,6月,于2017-05-13因“臀部散在红色皮疹”以“过敏性紫癜”收住院。
(根据入院诊断)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父母体健,否认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家族史。
血尿粪常规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查看检查结果)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可见点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
(查看检查结果)心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查看检查结果)目前患者的主要治疗:给予一级护理,混合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病毒、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医嘱)入住我科时给予的初步护理评估:神清,精神一般,体温37.9℃,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
双下肢及臀部散在红色皮疹。
(阳性体征)根据患儿入院情况的评估提出相应的诊断,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一.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护理措施:1、定时开窗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每日做好晨午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
2、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出血和感染。
除去可能存在的致敏原。
3、衣物柔软,保持清洁,经常更换,勤剪指甲。
4、每次便后温水清洗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效果评价:患儿住院期皮肤完好护理诊断:二.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室内温度18-22 ℃,湿度50%-60%。
2、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物,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床单元清洁干燥。
注意降温后的反应,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3、指导患儿家属了解发热的危险性、预防与处理方法,切忌滥用退热药及抗生素。
4、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予2%的苏打水口腔护理两次,喂奶后少量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效果评价:患儿住院期间体温正常护理诊断:三. 疼痛:关节痛腹痛护理措施:1、关节肿痛的护理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病例患者×××,男性,年龄7岁,因“双下肢皮肤紫癜1天”于×××年04月15日12时48分由门诊入住我院。
一、病例特点:1.儿童男性,急性起病。
二、患儿1天前,因“感冒”后发现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癜,散在,粟粒大小,色鲜红,未融合成片,时有咳嗽,无声嘶,无呕吐,无腹泻,无膝关节肿痛,无血尿。
在当地未予处理,就诊我儿科,查血常规:WBC15.86×10*9/L、GR%50.9%、LY%41.8%、RBC5.14×10*9/L、CRP9.8mg/L,尿检阴性,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
患儿自起病以来,精神反应可,进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2.患儿4天前患感冒,口服药物治疗4天好转,现时有咳嗽。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
否认外伤及手术史。
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系统回顾无特殊。
3.查体:T36.5℃,呼吸平稳,精神可,咽充血,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可,双下肢可见散在的紫癜,粟粒大小,色鲜红,散在,未融合成片。
病理征阴性。
三、初步诊断:过敏性紫癜四、诊断依据:患儿双下肢紫癜性皮疹明显,血常规血小板未见异常,故支持。
五、鉴别诊断: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紫癜类型相同,但皮疹全身可见,伴血小板减少,血象不支持,故可鉴别。
2.药疹:有用药史,皮疹类型不同,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伴痒感,故暂不考虑。
六、诊疗计划:1.治疗措施:1.保持室内安静、清洁2.抗感染、抗过敏对症治疗3.免鱼虾等异性蛋白饮食。
2.相关检查:查血生化、胸片、腹部超声了解肺部及腹部情况。
3.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皮疹情况及腹部、关节情况。
护理要点: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补充维生素等。
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
重症过敏性紫癜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浅谈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具有自身免疫性质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包括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症状、护理方法、饮食和药物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通过针对病因和症状的详细了解,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护理需要特别重视,合理的调理可以帮助控制疾病的发展。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护理体会的总结表明,对患者的关爱和持续的护理工作对于稳定病情、缓解症状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护理工作,才能帮助过敏性紫癜患者重拾健康与幸福。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护理、病因、症状、措施、饮食、药物、心理、关爱、持续性1. 引言1.1 介绍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性斑点、斑片或紫癜,瘀斑多发生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和关节等部位。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所致。
过敏性紫癜患者易感染、易出血、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便。
及时的护理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对于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2 护理的重要性护理在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更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患者才能尽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护理在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护理不仅需要护士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护士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的态度,用心关爱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护士的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新拥有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个案护理报告题目: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护理姓名:梁秀娣科室:内科综合病区工号:5691指导教师:萧焕娣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作者:梁秀娣【前言】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系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 又称为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STEN),临床上分为周身型、顿挫型、局限型。
表现为全身性的红斑、松弛性大泡、大片表皮剥脱(是一种泛发性、融合性、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创面似2度烫伤样。
最常见于儿童和幼儿,并发症多,病情急、重,儿童病死率3%~4%,成人罕见。
(一)病例介绍:【一般资料】姓名:陈敏榕性别:女年龄:6岁床号:006科别:危重部综合病区入院日期:2014-11-03病史陈述者:患儿父母资料可靠程度:可靠【病情介绍】现病史:6床患儿陈敏榕,女,6岁,因“反复腹痛10余天”于2014-11-03入院。
患儿10余天前开始腹痛,脐下为主,阵发性发作,与进食有关系,进食后腹痛明显,排便后缓解,当天曾有呕吐胃内容物3次,非喷射状,呕吐后腹痛无缓解,伴腹胀,大便硬,胃纳欠佳。
曾于外院诊查腹部平片:“不完全性肠梗阻”,予以开塞露通便后腹痛缓解。
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CRP升高,遂于增城市新塘医院住院治疗,查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拟“1.小儿肠炎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予以抗感染、调理胃肠功能、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患儿腹痛缓解,仍有纳差。
2014 -11-03于我院门诊复诊,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CRP升高,查腹部B超:腹腔多段肠壁增厚。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肠系膜增厚。
于门诊拟“腹痛查因:急性胃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收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 -11-03入我科。
入院诊断:1.腹痛查因:急性胃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流涕,无出皮疹。
无排虫史。
父母无胃病史。
用药史: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百多邦体格检查:入院时T:36.6℃ P:90次/分 R:22次/分 BP:98/65mmHg 体重:18kg,神志清,精神稍倦,面色、口唇稍苍白,双下肢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龙源期刊网
1例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专题报告
作者:沈玲华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思考研究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正确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1例过敏
性紫癜患者,在经过我科一段时间的科学护理后,观察和研究患者的患病情况,采用科学的对比方法来观察接受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结果:此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在经过一定的科学护理后,痊愈出院。
结论:此护理方法可以科学的促进疾病康复,防止复发,值得在过敏性紫癜病人中推廣。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护理;报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139-0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又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舒-亨综合征。
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血尿蛋白尿等综合表现,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春秋两季发病多,无特效疗法,有易反复难治愈的特点,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很大痛苦,所以长期正确的护理对于预防复发显得尤其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护理资料,患儿资料如下:患儿伏邑杰,男,6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2天,双下肢关节肿胀1天”拟“过敏性紫癜”收住,患儿T:36.2℃,P88次/分,R22次/分,双下肢可见散在性瘀斑瘀点,伴双膝关节疼痛踝关节肿胀,不能下地行走,自诉腹痛。
通过护理评估,患儿存在以下护理问题:①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管炎有关;②腹痛;③活动受限:关节疼痛。
1.2护理方法
1.2.1病房管理:病室内人员不宜太多,减少探视人员,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病室保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温度在26-27℃,湿度咋60%-70%。
1.2.2饮食护理: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给予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食
多餐,禁食动物蛋白,如鱼、虾、鸡蛋、牛奶等。
肾性紫癜患儿应给予低盐饮食,腹型患儿如出现剧烈腹痛、吐血或便血时应禁食。
食物最好自己在家中自行加工,蔬菜反复清洗,避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