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品管圈泰州市人民医院举办药学部品管圈成果汇报会共筑药品安全
- 格式:docx
- 大小:12.12 KB
- 文档页数:1
品管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于各级医疗机构,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保证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品管圈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推行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优化服务流程品管圈针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
针对患者在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品管圈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服务流程图,并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精细化分工,每个服务流程都有专人负责。
在服务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品管圈严格按照服务流程图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通过服务流程的优化,品管圈实现了从服务需求的提出、记录、药品发放等多个环节的有效整合,避免了患者在等待、填单、取药等环节关节的耽误,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二、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品管圈为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品管圈定期开展知识培训,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自身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知识咨询和药品发放。
其次,在服务技能方面,品管圈对药师的服务态度、专业性、运用技巧进行多维度的监控、反馈和提高。
药师在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提供药学知识及合理用药建议,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态度,化解患者疑虑,安抚患者情绪,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体验。
最后,品管圈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注重患者的体验感受,深入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便捷高效的药学服务。
这不仅能够提高品管圈的服务质量,也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温暖,增加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改善工作环境品管圈认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以,在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品管圈努力改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服务区域的布局、调整工作岗位的配置、提高设施设备的便捷性等方面,让药师在舒适、明亮、整洁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保证药师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唑同时开具抑酸口服制剂。
3.1.2.2注射用奥美拉唑为避免与大量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时发生氧化变质,故溶于100mL0.9%氯化钠溶液或溶于100mL5%葡萄糖溶液使用,而处方开具40mg药品溶于250mL液体使用。
3.1.2.3处方临床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选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属于适应症不适宜的。
3.2制定解决措施:针对注射用奥美拉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注射用奥美拉唑药物的使用制度,对此药实施药学干预。
3.2.1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用药管理,肝、肾功能减退患者在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上需要考虑,尤其是对老年患者[4]。
儿童患者根据体重计算用药剂量。
妊娠期和哺乳期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
在达到治疗目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剂量、短疗程的PPI治疗方案,将其风险最小化。
3.2.2警惕奥美拉唑可能潜在不良影响,如骨折、心梗、肺炎、维生素B12和肿瘤等。
长期使用PPI,采取处方精简原则(Depre-scribin)(处方精简指对可能导致损害或不再获益的用药,减少该药剂量或停用该药的计划和管理过程;其目标是减少用药负担和损害,同时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
处方精简的主要方式包括停药、换药和减少用药剂[5]),定期对医、药、护进行药物知识培训,掌握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范围、疗程、剂量、联合用药等,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2.3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减少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对于问题处方与医师沟通交流,结合实际病情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
3.2.4临床药师定期对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如,随机抽取处方并予以点评,并对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不合理的信息进行统计,将其上报管理部门,必要时追究开具问题处方医师责任。
4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合格处方率由18.00%降至4.50%),表明在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期间开展药学干预,可显著减少超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不当、药物用法或剂量不当等处方不合格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师对此类药物使用知识的知晓程度,促进药物规范合理使用,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较高的意义。
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仁爱圈改善主题:提高门诊病人自助挂号率活动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活动时间:2021.8—2021.1一、本期活动(一)品管圈活动名称: 提高门诊病人自助挂号率〔二)主题选取原因: 2021年7月,医疗集团为了方便病人挂号,缩短病人就诊时间,引进自助挂号系统,并配有导诊人员,负责教会、帮助病人使用自助挂号系统。
(三)目标设定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一(现况值×圈能力)(四)效果确认目标达标率=(改善后一改善前)/(目标值一改善前)× 100%二、圈的介绍(一)圈的组成(二)圈名意义:仁爱,代表护理人员对病人,对效劳对象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表示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
(三)圈徽意义:双手托起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标志,带有白边的四颗红心分别代表护理人员对病人,对效劳对象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表示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
(四)圈活动特点:主动、灵活,时间段强三、主题选定〔一〕选题过程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 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二〕本期活动主题:〔主题说明〕医疗集团为缩短病人排队时间,引进自助挂号机,提高门诊病人自助挂号率。
〔三〕名词定义:提高门诊病人自助挂号率〔四〕选题理由:1.对同仁而言:减轻收费处工作压力2.对医院而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3.对患者而言:减少排队时间4.对领导而言:患者就诊秩序有序真正把“三好一满意〞落在细节。
四、活动方案拟订表方案线表实施线五、现况把握(一)与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图(二)数据收集结果分析患者不愿使用自助挂号的原因调查表各位病友:你们好,非常感谢您选择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关于您不愿使用自助挂号的原因是,请打钩。
1 对自助效劳机的位置不知晓2 护士主动引导欠缺3 操作机器流程不熟悉4 对其便捷性不认同5 其它〔三〕影响患者使用自助效劳机的因素(满意度〕原因患者例数对自助效劳摆放位置不知晓15护士主动引导欠缺10操作机器流程不熟悉25对其便捷性不认同10其它 5(三)改善前柏拉图(四)结论柏拉图分布结果显示,门诊患者对自助效劳机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摆放位置不知晓,护士主动引导欠缺占比拟多,依柏拉图二八定律,将此三大项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优优圈一一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一:圈的介绍(二):圈名的意义用药师优异的表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三):圈徽的意义•图1圈徽•蓝色的海洋造型为字母U,白色的浪花也是字母U的变形,同时又是一双手,而最上方的帆船,造型为字母Q,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UUQ,即优优圈。
•其中帆船的Q造型也代表着qua1ity,即质量的英文大写首字母;•标志留白部分,翻滚的浪花像一只手,用双手托起质量,表示我们十分重视服务质量,而这与我们的宗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交相辉映;•炽烈的红表达了我们如火的工作热情;•而帆船在海洋中乘风破浪,则表示了我们活动的决心。
二:品管圈活动介绍(-*)主题选定:改善主题缩短门诊高峰病人取药等候时间定义:高峰等候时间:门诊患者早上午9:30至11:30病人等候时间活动单位XX市肿瘤医院门诊药房活动时间20XX年3月-20XX年8月3.选题理由•门诊药房是为患者服务的最终环节,而排队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就医评价•病人是医院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提升病人对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及增加病人对医院的忠诚度是药房以及医院管理者急需考虑的问题•曾有病人在电话回访中反映取药时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很重视•门诊药房的工作重心正在向以病人为中心转移•病人满意度是申请三级甲等医院的必查项(四)活动计划活动计划甘特图见下活动计划甘特图(五)・现状把握2.门诊药房患者高峰期等候时间统计表门诊药房患者候药时间影响因素调查表3.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如下4.改善前柏拉图根据上表为期10天的汇总结果,统计这五项因素的数量以及累积百分比,绘制出如下图所示柏拉图匚二I;攵量5—百分比6.结论:通过对上述的柏拉图的观察,我们发现,窗口数量,调配效率以及发药效率三个因素的影响占到78.1%,根据80/20法则,本次应重点改善窗口数量,候药时间和用药交代三个方面。
但是在上期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已经对窗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发药窗口数量和实行分窗口发药),但是均因多方面的问题而以失败告终,所以本次活动,将主要对后两个问题:调配效率和发药效率方面进行优化改善(六)目标设定1.目标值设定改善前门诊高峰期患者取药平均用时14分39秒,目标值=10分钟改善幅度=31.7%2设定理由医院规定患者取药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们门诊药房的服务承诺中也写明,高峰期病人取药时间低于10分钟缺失(七)解析调配效率(低)之要因分析鱼骨图•信息通知1填写输液清单输液取药发药效率(低)之要因分析鱼骨图•窗口喊药摆药台・流程等候费时手工处方字迹潦草递错环摆不下药框堆叠F 冬冷夏热业务不熟 缺乏责任心业务水平 ------------- 、一闲聊工作状态疲劳心理压力大\病人咨询人员熟人插队—其他人打印不清清单药名药名易混其它不醒目「引导牌1运动头脑风暴的方法,针对各个可能导致满意度低的方面(调配效率和发药效率)进行分析,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评价法,选出要因(共11个,红色字体),最后针对所选要因进行现场观察验证,最后得到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低的真因(8个),见下表(八)对策拟定对策拟定表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11人,总分165分,以80/20定律150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共圈选出7个对策(其中取消填写输液清单一项对策,因涉及输液室,医务处等多个部门,沟通未果,未能如愿施行)。
品管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的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也开始重视患者的体验。
药房服务作为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安全、准确、及时、热情的药学服务,为患者带来便利与舒适的体验,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服务满意度。
本文通过对某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创新提升的实践探究,着重探讨了品管圈对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的效果。
一、问题背景某医院门诊药房作为门诊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包括发药、配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
但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患者对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
二、问题分析1. 服务质量不可靠普遍存在药品发放不当、药品配送不准确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医疗体验。
2. 服务态度有待改进药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服务热情不足,服务态度不友好等现象,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下降。
3. 服务流程较为繁琐药品发放及配送的流程较为复杂,服务流程不够清晰,导致患者需耗费过长时间才能完成服务。
三、解决方案为了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改善服务质量不可靠、服务态度不够友好、服务流程过程过于繁琐等问题,本次工作通过推出品管圈来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
1. 推行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方法是一种通过凝聚全员参与,采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模式,不断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管理方法。
本次工作针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进行品管圈活动,鼓励全员参与,共同打造更高质量的服务。
2. 强化药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针对服务态度不够友好的问题,我们通过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药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让患者们在与药房工作人员互动时更愉悦、更舒适。
通过系统的规划及流程调整,使得患者在门诊药房的待遇更为优越。
同时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互通有无,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药学服务。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品管圈是指由一组工作人员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和集思广益来解决医院药学管理中的问题。
品管圈的核心思想是员工参与,管理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品管圈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药品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药房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并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品管圈可以帮助改进医院药房的工作流程。
通过品管圈的小组讨论,可以发现并解决药房工作中的症结问题,如药品分发的准确性、药品储存的规范性、药品信息的及时性等。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制定改进方案,通过试点和实施来验证其可行性,并持续监督和改进,最终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品管圈可以帮助提升医院药物管理的安全性。
药品管理的过程极易出现失误,而这些失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用药错误,进而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品管圈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药物管理标准操作规范,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减少药品管理中的错误和失误发生。
品管圈可以帮助优化医院的药品库存管理。
药品库存管理是医院药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医院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和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院药房精确估计药物需求,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从而节约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并确保患者的用药需要得到满足。
品管圈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绩效评估。
品管圈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医院药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绩效评估。
通过绩效评估,医院可以了解到各个环节的问题和瓶颈,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品管圈的小组成员也可以通过参与绩效评估来增加对药品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院药房工作中,品管圈可以帮助解决药品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药物管理的安全性,优化药品库存管理,并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绩效评估水平。
唯有充分发挥品管圈的优势,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运用品管圈活动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目的:加强医院备用药品的贮存、使用各环节,确保医院备用药品质量安全。
方法:根据药学部每月检查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品管圈活动,分析其中原因,并做出对应得整改措施。
对整改3个月后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总结运用PDCA循环改善病区药品管理的效果。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区药品数量与基数不符问题、药品近效期情况、药品多批次等问题出现频次较改善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通过PDCA循环,提高医护人员对备用药品的重视,减少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药品贮存、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保证药品安全性。
【关键词】医院管理;备用药品;持续改进备用药品是按照各科室、病区的实际需要储存于科室及病区供临床急救和周转的必备药品。
有效管理备用药品与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同等重要,也是抢救患者的前提[1]。
药品储存和使用的规范化对保证药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PDCA循环在其他医院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经验[2-3],我院药学部同护理部及病区医护人员,利用PDCA循环加强病房药品管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全院住院部15个病区备用药品进行检查。
2021年1~3月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2021年7~9月检查结果作为为观察者。
对整改后病区管理结果进行分析。
1.1.PDCA管理方法的应用1.2.1 问题聚焦改进前病区备用药品现状:①药品数量与基数不符:护士领取日常治疗药品后与备用药品一起存放,导致药品实物超基数。
②存在近效期药品:护士缺乏专业的药学知识,对药品养护意识淡薄,近效期药品未及时更换。
③药品多批次:使用备用药品时未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原则,导致药品批次变多。
④备用药品存放不规范:专人管理不到位,日常治疗药物与备用药品贮存,导致备用药品管理混乱。
⑤特殊管理药品贮存、标志不规范:高警示药品未专区贮存,未粘贴高警示药品标识;精二类药品与常规备用药一起存放,未及时上锁等不规范情况。
品管圈提高住院药房对病区用药发药速度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儿救治的及时性,提升药师工作的成就感。
方法:品管圈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8人的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根据“二八”法则,找出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慢的因素,通过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对得出的原因进行投票,选定要因,对要因进行次数统计分析,根据“二八”法则选出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最终进行效果确认。
结果:平均发药时长由活动前的31.72min,下降到活动后的18.22min,目标达成率97.97%。
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提高住院药房病区用药发药速度是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药房;发药速度我院住院药房新成立于2015年6月,由住院药房、静配中心、手术室麻醉药房组成。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处方审核、非口服药物的调配、口服药物单剂量分包、出院带药处方调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调配以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病区备药检查以及合理用药宣教等工作[1]。
自住院药房成立以来,就把品管圈活动引入到日常管理中来,利用其较强的规范性、实操性、易学、广适等优点[2],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调查住院药房2021年2月15~28日(活动前)和2021年6月14~27日(活动后)各流程段耗时统计,以护士汇总医嘱开始,护士接收病区用药结束,住院药房病区发药时间=医嘱审核时间+医嘱打印时间+药品调配时间+物流小车呼叫时间+物流小车运送药品时间。
1.2方法1.2.1品管圈的组成本次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3]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由8名药学人员组成。
其中主管药师6名,药师2名。
1.2.2主题选定通过头脑风暴,对收集的5个主题,进行评价,最终选定“提高住院药房对病区用药的发药速度”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浅析“品管圈”对临床用药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指导摘要】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甚至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
[1] 医疗质量的核心是患者安全,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将介绍“品管圈”活动对临床用药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积极指导作用,以期实现患者用药受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同时提升医疗质量,节约医院成本,提升医院知名度,树立病患口碑。
【关键词】临床用药安全药品风险管理品管圈【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83-021、临床用药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现状药品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物质,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用药安全形势并不容乐观,药源性损害事件不断,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同时还影响了医院的声誉。
由于药品安全涉及面非常广,药品的研究、评审、生产、流通、使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用药安全问题,整治督查工作也变得异常艰巨,而药品的风险管理更是棘手的问题,不但要考虑风险与利益因素,还要考虑替代治疗及对医生、患者带来的影响等,如何寻求利益与风险的平衡,成为临床用药风险管理的关键[2]。
2、临床用药风险主要源于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产品质量缺陷。
2.1、有药物存在的地方,就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因为药物本身的问题,往往会给不慎重用药的人带来严重后果。
20世纪最大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从1956年开始出售反应停到1962年,仅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就引起6000~8000个畸胎:新生儿四肢非常短小,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
反应停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引起了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为了防止药害事件再发生,各国逐步建立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2.2、用药错误。
主要源自药学知识缺乏、药师职责不清和护理差错。
2.2.1药学知识缺乏是引发各种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
准确诊断、合理用药是安全用药的关键,也是临床用药的目标,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0%~30%[3],不仅造成药品资源浪费,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品管圈在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中的应用品质控制圈是一种用于改进流程和提高质量的团队工作方法,可以应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提高中。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是保证药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不良反应上报率偏低的问题。
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院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在品管圈中,团队成员需要确定实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衡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对于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提高来说,可以设置目标为每月上报数量增加20%,并设置上报率达到90%的指标。
这样可以明确团队成员的努力方向,并为提高上报率提供有力的指导。
品管圈可以帮助团队分析问题,并找到根本原因。
在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偏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导致上报率低的原因。
品管圈中的团队成员可以进行五个为什么的问询,逐步分析问题的本质。
为什么上报率低?可能是医护人员不清楚如何上报。
再问为什么医护人员不清楚?可能是缺乏培训和宣传。
通过逐步问询,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然后,品管圈可以帮助团队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在分析出上报率低的原因后,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措施进行具体的行动计划安排。
针对医护人员缺乏培训和宣传的问题,可以安排定期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上报意识和能力。
品管圈中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职责和能力,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改进措施的实施。
品管圈可以帮助团队进行结果评估和总结经验。
在实施改进措施一段时间后,团队成员需要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与目标和指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效果。
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通过品管圈的反复循环,可以不断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水平。
医院药学品质管理圈(QCC)品质管理圈( quq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及 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
QCC的完整概念由日本的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在品质管理运动中首次提出,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医疗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QCC有助于提高医疗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医疗业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QOC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被目益增多的国内外医院药学,护理及临床实践所证实。
因此,合理应用QOC方法,同样也有助于提高处方点评工作组织的高效性,选题的实用性、实践的科学性,进而构建起理论知识与临床用药规范化之间的桥梁。
(-)QCC方法简介QCC是一种自下而上,方便灵活的管理活动,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性质互补的人们自发组成品质管理团队,通过充分讨论,精细分工,由科学严谨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管理及文化中面临的问题。
组织医务人员参与QCC,可以更好地凝团队力量,鼓励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二)QCC的实施流程1.确定点评工作的主题主题选定是品管圈的第一个环节,在药品点评工作中,应根据临床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用药,异常用药及法律法规等问题,经圈会讨论后而定。
常用的主题选定方法有:①直接法。
根据工作需求、文献查证所得的结果及政策导向来选择最需改善的用药问题。
②投票法。
用赞成或反对的投票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点评主题,这一方法比较直接,为避免主观性过大的问题,可以通过二重或多重投票法来达成共识。
③评价法。
按顺序列出待评价项目,引导所有圈员依据项目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备选用药问题即被选择为本期点评的主题,该方法简单易行。
2.制定点评工作计划好的计划是药品点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计划的拟订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内部环境、选定的主题、项目实施的要求而定。
药学品管圈泰州市人民医院举办药学部品管圈成
果汇报会共筑药品安全
4月30日下午,泰州市人民医院于四楼会议室举办药学部品管圈
成果汇报会活动,党委书记黄俊星,院长朱莉,副院长商继华、孔旭辉、桂春、吴健,纪委书记顾成兴以及职能处室、临床科室各科室主任参
加了此次活动.与此同时,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泰
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兴化人民医院等兄弟医院代表也莅临现场,聆听
人民医院药学部品管圈成果汇报.
品管圈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以一线部门人员为中心组
成质量管理圈,运用创新的品管手法,讨论、创新、解决工作中存在
的实际问题,最终形成自动自发、自下而上、以问题为导向的部门流
程优化、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推动医院药学品质的持续改
善和发展.泰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品管圈项目自2013年在北院门诊
药房启动后,得到全科员工的积极响应和参与,2014年成立了9个圈,近100人参与了品管圈的活动,参与度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