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和长镜头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34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一、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涵义1、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是“装配”、“构成”的意思,即把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安装装配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的术语引申到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含义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也是影视艺术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它是指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的心理,将影片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
这种构成一部影片的艺术方法称为蒙太奇。
前苏联电影大师库里肖夫指出“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叫“蒙太奇”。
蒙太奇的三层意思:1、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原理。
2、作为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
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的全部艺术技巧。
3、作为电影的剪辑或电视的编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综上所述,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特殊的叙述方法和表现方法。
作为影视独特语言的蒙太奇,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概念。
邓烛非先生在《蒙太奇原理》一书中将世界各国的蒙太奇理论归纳为九种:1.蒙太奇是镜头剪辑的方法;2.蒙太奇是镜头组接的方法;3,蒙太奇是镜头的冲突;4.蒙太奇是处理现实的方法;5.蒙太奇是模仿观察者注意力的方法;6.蒙太奇是电影的特殊手法;7.蒙太奇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8.蒙太奇是电影的场面与段落的结构方法;9.蒙太奇是电影的时间造型的手法。
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修辞手段和电影艺术的基本构成,是根据剧情和创作者的要求和目的进行的、对于电影基本元素中的画面、声音、时间、空间进行有机组合和拼装的一种电影技术。
同时,蒙太奇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导演要表现的内涵和思想更加流畅地表现出来,并且对于影片中的时间,空间,进行了必要的虚构性处理,让影片在短时间表现长时态。
《真实论_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篇一真实论_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真实论: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一、引言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众多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
蒙太奇与长镜头便是其中的两大关键性手法,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理论背景。
本论文将针对这两种电影叙事手法,以真实论为核心理念,深入探讨其历史发展和辩证关系。
二、蒙太奇的发展及其特点蒙太奇,源于法语“montage”,意为组合、剪接。
这一手法最早可追溯至电影的早期阶段,它通过剪辑、拼贴等方式,将不同场景、不同角度的镜头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意义和情绪。
蒙太奇的核心在于打破时间的连续性,以实现空间与时间的多重交叉,给观众带来一种跳跃性的视听体验。
三、长镜头的发展及其特点与蒙太奇不同,长镜头是一种较为连贯的叙事手法。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电影的初期阶段,但真正得到广泛运用和认可则是在现代电影中。
长镜头通过连续拍摄,保持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使得观众能够在一个较为自然的节奏中观看故事的发展。
四、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关系(一)共存与互鉴尽管蒙太奇与长镜头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二者并非互相排斥。
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手法常常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许多电影作品既运用了蒙太奇的跳跃性叙事,又保留了长镜头的自然流畅。
这种共存与互鉴,使得电影艺术得以更加丰富和多元。
(二)真实论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蒙太奇还是长镜头,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和呈现故事的真实性。
蒙太奇的跳跃性表达可能更加侧重于对情感的冲击和表现的强调,而长镜头的连续性则更能够呈现出现实生活的自然状态。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手法,都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表达。
因此,真实论成为了这两种手法共同的核心理念。
五、真实论下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应用(一)蒙太奇的真实表达在真实论的指导下,蒙太奇手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影作品中。
通过对不同镜头的剪辑和组合,电影创作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故事的真实性和深度。
蒙太奇与长镜头蒙太奇和长镜头是构成电影美学独特性的两块基石。
蒙太奇就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意图而采用的剪辑、组合胶片的方法。
长镜头是指电影作品中时值在30秒以上,由镜头内部演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的运动在画面上形成各种景别和构图的单镜头。
是一种与蒙太奇相对的摄制影片的方法。
叙事观念与方法蒙太奇创作者常常以事件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对事件和人物的明显的主观反应。
主张通过直接的造型手段、剪辑手段来影响观众,使他们接受创作者对事件的看法。
对事件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变化往往用人工化的艺术手段,以求达到一种戏剧化的效果。
叙事方法的主要特色表现为时间与空间的跳跃。
库里肖夫的蒙太奇再造时空实验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不同的胶片连缀后,各自的时空意义被淡化而产生了新的时空。
而长镜头的则采用只描述同时同地的故事,这样的好处是更好地展示真实性。
表达情绪蒙太奇多采用枚举法将同样的情绪归拢在一起展现达到烘托感情的目的(如《寒夜》中,回忆与现实的画面交替),而长镜头使用在一条时间线上的“情绪推进法”(如《鸷鸟不飞的时候》中把人、狮摄入全景中),以达到同样的宣泄情绪的效果。
蒙太奇有叙事蒙太奇(包括顺序、倒叙、预叙、交替、平行五种)与表现蒙太奇(包括比喻、对比、复现、抒情四种)两大类型。
表现蒙太奇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了某种修辞作用或其他艺术功效,由此得名。
长镜头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展现事件真实性与完整性,能够再现空间的原貌,具有记录的功能;特别适用于纪录片。
长镜头以纪实美学为基础,也更为注重电影的表现与思维。
它的表现艺术可以称作是镜内蒙太奇,在同一个时空内调度演员也就是调度被摄体,使镜头或对象的调度自然流畅,并且画面内外关系厚实。
同时,镜头又有丰富的运动变化。
二:影片剪辑少,更自然,是一种开放性的叙事,不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对观众有种生活的亲近和参与感,因此观众有可能依据屏幕提供的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
三、能够渲染影片所制造出的情绪和气氛,起到一种“揭示”的功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情绪,以及心理层次、情绪的变化,表达上具有一种内在意义。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长镜头和蒙太奇的优缺点蒙太奇表意的基本特点:单个镜头不具有独立的、明确的叙事功能,只有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不同顺序的镜头组接会传达出不同的意义。
这些特点是电影画面语言及其语法规则的构成基础。
蒙太奇效果两个以上的镜头连接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要超过这两个镜头的基本含义的总和。
公式表达为:1+1>2根据蒙太奇理论,一部影视节目的构成如下:由若干个镜头组成句子由若干个句子组成段落或者场景由若干个段落或者场景组成全片1、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解组合,可对素材进行有机地取舍,选取主要、本质的部分,删除多余的部分,突出重点,强调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从而使内容表现主次分明,实现高度概括;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由于每一个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内容,组接有一定的顺序和意图,这就能严格规范和引导观众的关注力,影响观众的情绪与理解,激发观众的联想,引导观众参与;3、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和空间:运用蒙太奇可对现实生活的时空进行重组,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意境;4、形成不同的节奏:节奏指画面中主体运动、镜头长短和组接所完成的片子的轻重缓急。
蒙太奇是形成影视片节奏的重要手段,它将画面内容节奏和画面间的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组合,镜头组接的顺序变化和速度变化,形成视听冲击力,作用于观众心理,使之产生共鸣;5、组织、综合各种语言符号:通过蒙太奇将影视片整体的各种语言符号融合为运动的、连续不断的、统一完整的声画结合的形象。
6、表达寓意、创造意境:镜头的分切与组合,通过镜头的逻辑关联,从简单的事实中创造出思想、隐喻、节奏、情绪,产生单个镜头不能表达的思想。
一、长镜头的定义通过变化拍摄角度和调整景别的距离,用一个连续的镜头完成一组分切式镜头所担负的镜头组合任务,以保证叙事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
长镜头减少了镜头的组接工作,但剪辑工作已经融入到镜头拍摄时的设计中,摄影中根据主体动作和场面内各种关系,变化角度、景别进行拍摄,在一个镜头里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论蒙太奇与长镜头长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
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
长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
蒙太奇:法文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蒙太奇: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
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
早在电影问世不久,美国导演,特别是格里菲斯,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的作用。
后来的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他们的有关著作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太奇原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
蒙太奇与长镜头是影视创作的两大基本语言蒙太奇1定义:来自于法语montage,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1)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蒙太奇思维。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
(3)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2什么是蒙太奇思维?编导在进行创作构思时,在想象中形成的画面与声音形象的思维活动。
通过这种方法表达影片的内容和思想,塑造人物、描绘场景等。
通过不同的声画组合表现出编导的创作意图。
3蒙太奇分类表现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注重区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以最后一分钟营救为例。
)4蒙太奇的作用(1)选取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3)创造独特的电影时间和空间。
(4)形成不同的节奏。
(5)组织、综合各种元素。
长镜头1.长镜头的特点(1)持续时间长(2)银幕动作相对完整(3)景深大(4)利于反映生活原貌(5)具有内在张力2.长镜头的作用(1)增加影片的真实感,使影片更加接近生活。
(2)减少了剪辑所造成的人为痕迹,形成质朴的风格。
(3)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观众的参与意识。
(4)充分展示影片的拍摄技巧。
(5)提升影片的美学层次。
3 什么是场面调度(1)概念:出自法语,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引用到电影中,意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2)场面调度包括两个方面:演员调度(镜头内部运动)、镜头调度(镜头外部运动),场面调度常常是综合运动。
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对比蒙太奇:表现的、主观的影视语言对列构成剪辑的艺术“强制”的封闭叙事方式长镜头:再现的、客观的影视语言场面调度摄影的艺术非强制的、开放型的叙事方式。
《真实论_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篇一真实论_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真实论: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历史辩证新论一、引言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技术流派和理论观点。
其中,蒙太奇与长镜头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语言,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起源、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从辩证的角度,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解与评价。
二、蒙太奇的起源与发展蒙太奇,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指的是通过剪辑将不同镜头、画面组合在一起,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
其起源可追溯至早期电影的“拼接”技术。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蒙太奇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影中。
蒙太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如结构主义蒙太奇、表现主义蒙太奇等。
这些流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达效果,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
三、长镜头的起源与发展长镜头,指的是在一个连续的镜头中,通过摄像机的运动或场景的变换来展现一个完整的场景或事件。
其起源可追溯至纪录片和某些实验性电影。
长镜头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长镜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
在许多纪录片、剧情片以及实验性电影中,长镜头被广泛运用,为电影带来了更加真实、自然的视觉效果。
四、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辩证关系蒙太奇与长镜头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方面,蒙太奇通过镜头的拼接和组合,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主题和情感,使得电影更具表现力和张力。
另一方面,长镜头则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然而,这两种电影语言并非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在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巧妙结合,使得电影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蒙太奇与长镜头蒙太奇画面基础蒙太奇的时空表现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的画面基础影视画面的表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客观视像的再现所谓客观视像的再现,是指电视画面可以准确客观地记录镜头前现实场景的各种面貌,包括物体的运动与现实的声音,而且,电视原本记录的就是现实生活,不是虚构的故事,因此,电视画面在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真实感的同时,也具有电影画面所缺少的亲近性。
二、画外意义的延伸人们的观念作用,则会延伸出比本身直接的形象含义更为丰富的引申意义。
蒙太奇又令画面具有外在的辨证关系,而且在蒙太奇画面组接中,画面的引申意义会更为丰富。
其原因在于:1、画面并不只有一种引申意义。
2、有些画面本身不一定具有相同性质的引申意义,但是如果寻找到画面之间的相关性,同样能够创造画面内容不具有的意象。
三、画面解释的随机性单一的影视画面客观记录了现实具象,但是它展现的只是具体的有限的事物存在形态,并不能提供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也就是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所概括的,“画面本身是在展现,它并不论证”。
四、画面造型的审美性影视画面造型的构成因素丰富,它既纳入了传统平面绘画或照片所具有的构图、色彩、影调等造型要素,同时又包括了运动、景别、节奏、剪辑以及声音等。
蒙太奇的表现功能与蒙太奇效果画面是蒙太奇实现的物质基础,然而,单一画面或者单一镜头都是难以独立承担叙事表意的任务,意义的产生通过上下文关系由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
正如库里肖夫实验所证明的那两条蒙太奇定律:镜头组合产生意义,镜头组接顺序影响意义。
蒙太奇的表现功能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种:1、选择概括:通过镜头、段落的分解组合,可以对素材进行有机地取舍,强调重点,突出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从而使内容表现主次分明,实现高度概括;2、引导关注由于每一个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内容,组接有一定的顺序和意图,这严格规范和引导观众的关注力,影响观众的情绪与理解3、结构时空通过对时空重组,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意境;4、创造节奏利用镜头外部的运动关系,使镜头按有机变化的长度和幅度不断调整视听冲击力,并作用于观众心理,使之产生共鸣;5、创造悬念通过镜头组接的顺序变化和速度变化,加强情节张力,激发观众的期待情绪,造成紧张的戏剧效果;6、创造情绪通过镜头积累,使观众的情绪不断高涨;7、创造思想通过镜头间的逻辑关联,形成观念性的思想意义,形象表达抽象概念或隐喻。
(一)、蒙太奇的基本含义1、渊源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
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最先由路易·德吕克借用到电影中来,到现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电影专门术语。
2、广义它是指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的心理,将影片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
这种构成一部影片的艺术方法称为蒙太奇。
3、狭义蒙太奇是指电影语言符号系统的修辞手法或技巧。
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它包括了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进而包括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即在后期制作中,将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进行编排、组合的手段。
(二)蒙太奇的基本原理1.蒙太奇的心理学基础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分割地、跳跃地看或想。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视觉注意力会依次地集中在各种不同的空间范围,人的眼睛总是不断地转移视线,不断地变换角度去观察世界。
联想可以同时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它是架设在蒙太奇结构中前后镜头画面之间、沟通画面联系的心理桥梁,通过引起回忆和启迪想象,诱导观众对蒙太奇结构实现从分析到综合、从部分到整体的艺术思维。
2.蒙太奇的美学原则蒙太奇遵循了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原则蒙太奇是对现实生活素材的重新组织,通过选择、提炼、概括、加工等程序使之富于美感,符合创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创作意图。
这是一条普遍的美学原则。
(一)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首创,是电影最常用的叙事方法。
它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这种蒙太奇组接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1、线性蒙太奇即沿着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