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走近细胞限时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245.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讲走近细胞单科命题备考导航核心素养解读命题趋势(1)说明生物体由一个或很多细胞构成,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结构(2)描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1)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说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2)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阐明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题型内容:真、原核细胞不同、显微镜使用◆考查形式:多通过真、原核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考点一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3)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最简单的生物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病毒。
(5)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
3.整合病毒的相关知识1.“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都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
(✕)2.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含5种碱基或由8种核苷酸构成。
(✕)3.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层次。
(✕)4.一棵白杨树的生命系统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5.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
(√)6.菠菜的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层次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7.原子、分子都是一个系统,但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
(√)8.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根据下列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思考探究相关问题:(1)HIV和T4噬菌体分别主要由什么成分构成?这些成分的合成场所在哪里?(2)HIV和T4噬菌体相比,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3)HIV的最外层有脂膜包被,推测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4)噬菌体是专一侵染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T4噬菌体,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第1讲走近细胞[课程导学]课标要求素养目标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生命观念:(1)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能运用进化与适应观,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科学思维:能运用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推理等方法解释生命现象。
3.科学探究:能熟练地使用常见的实验器具——高倍显微镜。
考点一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细胞学说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3)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最简单的生物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病毒。
(5)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
4.病毒的相关知识整合[提醒] 病毒属于生物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因为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考点速览·诊断】(1)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2019·江苏卷,T3B]( ×)(2)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2019·江苏卷,T3C]( √)(3)T2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2019·海南卷,T3A]( ×)(4)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Ⅱ,T5B]( ×)(5)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017·全国卷Ⅱ,T2B]( ×) 【教材拾遗·拓展】1.(必修1 P7“思考·讨论”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是不是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为什么?提示:是的。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B.变形虫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等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 D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
答案 B3.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解析生物进化的结果(或方向)一般为繁化或简化(特化)。
第一讲走近细胞[考纲展示]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三类生物的原因分析)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层次名称: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④种群,⑤群落,⑥生物圈。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①]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⑥]生物圈;植物没有[③]系统层次这个生命系统。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4)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5)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惑: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属于生命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找:在低倍镜下找物像;移: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若视野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巧记助学](1)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2)易与原核生物混淆的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三、细胞学说1.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内容(1)组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功能: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来源: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考点一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比较[核心考点通关]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2.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3.细胞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统一的“七个”实例(1)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只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没有线粒体。
第1讲走近细胞[限时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6·郑州模拟)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致命的细菌,美疾病控制中心称,这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此时该菌属于分解者C.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D.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变异无关解析寄生在人体内的创伤弧菌应属于消费者;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阻止病菌入侵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的进化与自然选择和变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 A2.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二者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遗传物质载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解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共有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 C3.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B.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H7N9禽流感病毒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也属于个体D.H7N9禽流感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解析选项A,H7N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选项B,H7N9禽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所以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选项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选项D,病毒的生活和繁殖都是在活细胞内进行的,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 D4.下列哪项不属于蓝藻和酵母菌共有的特征A.一个完整的个体,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DNA和蛋白质C.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能独立地进行有氧呼吸、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过程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染色体,体内不存在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 C5.(2015·江西八校联考)如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B.a、b、c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d细胞来自自养生物C.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d细胞D.b、c、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解析a、b、c、d分别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神经元、细菌、植物细胞,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且所表达的基因有相同的,如管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
c细胞可能来自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
a、b、c、d都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 D6.(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解析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并没有提到通过细胞分裂方式产生,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与人体的任意细胞比较,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排泄、增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要复杂,C错误;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不包括癌变,D错误。
答案 A7.(2015·宿迁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原核细胞是在细胞学说创立之后才发现的。
答案 C8.(2016·广州模拟)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解析此题解题的切入点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硝化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项错误;颤藻与发菜都属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项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错误;细菌和蓝藻虽然各自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项正确。
答案 A9.(2015·襄阳模拟)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解析选项A错在“主要”两字上,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变形”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一定流动性,B错误;大分子结构或物质进入细胞一般通过胞吞作用,胞吞或胞吐作用均要耗能,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内质网,D错误。
答案 C10.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解析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层次。
叶片属于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层次。
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_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叶肉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
②换用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产生这样的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小组的研究对象是叶片中的叶肉细胞,故应属于细胞层次,而叶片是营养器官,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实验设置了完整叶片与捣碎叶片进行对照,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完整细胞可以完成特定的生理活动,而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不能完成生理活动。
若制装片时,盖盖玻片等操作不当时,很容易形成气泡影响观察,即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后,再缓缓放下就不容易产生气泡。
气泡与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空气与水界面折光不同而形成黑边,中间透明。
在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为倒像,所以移动装片时需向相反方向移动。
答案(1)细胞器官生物圈(2)只有完整的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3)①气泡②右上方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③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或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12.(13分)(原创改编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3)根据右图所示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①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构成的生物,由此也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直接进行增殖,由此也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构成,绿眼虫和变形虫等各种生物构成一个,整条小河流构成一个。
解析图甲是原核细胞,图乙是真核细胞,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说明新细胞来源于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