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593.51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2、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探究新知任务一:认识杠杆观察教材所示的几种工具并亲自做一下。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观察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观察图9-3,核桃钳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试着找出它的支点、动力、阻力。
画出图9-3“核桃钳”的上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任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先猜一下:实验探究1、阅读P3,思考实验步骤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
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课堂练习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2、所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状态或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字母表示式为。
3、地面上有一根大木杆,抬起A端需用300N,抬起B端需用200N,这条木杆的端较粗。
4、已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做生意时,用同一杆秤在月球上称质量,和在地球上相比()A. 买方吃亏B. 卖方吃亏C. 双方都不吃亏D. 双方都吃亏5、一个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B. 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D. 两个力和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6、如图,拉力F作用在杠杆中点B处,已知AC=1.8m,G=100N,求拉力F.课后反思本节课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课堂作业一1.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A.筷子B.镊子C.钳子D.托盘天平E.杆秤F.瓶盖起子G.钓鱼杆H.道钉撬I.扫帚J.理发剪刀K.铁匠剪刀L.羊角锤M.火钳N.船桨2.在使用杠杆时,需要省力,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需要省距离,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天平是一个_______杠杆.典型例题1.最大力臂问题.例1.如图所示,要把球滚上台阶所用得力最小,画出所用的最小的力的方向及作用点.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竖直拉至水平过程中,力F(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课堂作业二1.用撬棒撬起一石块,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A F1B F2C F3D 都一样2.如图所示,一根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悬挂起来,恰好平衡,若从悬挂处锯段,将木棒分成两段,则( )A 粗端重B 细端重C 一样重D 无法确定3.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时,误用了一个较重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比实际值( )A 偏大B 偏小C 一样重D 无法确定4.在下图中,要把石块用最小的力撬起来,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及其作用点.5.请画出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向右抬起时所需最小的力的示意图.6.(选作)如图所示的杠杆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是5kg,放在距支点10cm处,A点到支点的距离是10cm,求细绳的拉力.(g=10N/kg)课后反思:。
第十二章第1节 杠杆(第1课时)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古希腊的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什么缘故敢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够移动地球”?学习目标:一、明白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二、明白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会找杠杆的支点,会画杠杆上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二.引探——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同窗们通过查找讲义,完成以下问题: 一、一根硬棒,在 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确实是杠杆。
熟悉下面生活中的杠杆。
图1图2图3图4 图5 图6图7二、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 的点,即概念中的固定点,用字母_____表示;动力:使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阻力: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注释:动力和阻力是依照力的转动成效命名的,都是外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杆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也必然在杠杆上。
动力臂:从支点到 的垂直距离,用字母_________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 的垂直距离。
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三.释疑——主动展现,阐释疑点1. 画出以下杠杆的力臂图10 图9F 1F2甲乙2.画出下面杠杆的力臂丙丁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式分组完成上面生活中的杠杆图1到图10的杠杆示用意。
注意:(1)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必然在杠杆上。
(2)作图细节方面: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且力臂的长度应该用大括号或双箭头标记;垂直的地址应有垂足;支点处用O标记。
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一、以下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能够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能够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二、以下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A.弹簧测力计B. 杆秤C. 台秤D. 托盘天平3、如下图,图中画出了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试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 1 杠杆导学案(新版)教科版1、初步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应用,会将杠杆分类,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示意图;3、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图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重点杠杆示意图的画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杠杆示意图力臂的画法预习引导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倍。
问题导学活动1:1、杠杆:活动2:1、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2、作出下图在羊角锤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
活动3::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或。
2、分下列几种情况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录在课本中的表格里。
①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杠杆处于水平状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杠杆处于水平状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保持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杠杆处于水平状态,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结论杠杆平衡条件:用字母表示。
甲
乙
结论:定滑轮的特点:目标2:认识动滑轮
实验装置图
结论:动滑轮的特点
课题
学习 目标 1、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2、能对滑轮组绕线,并应用滑轮组的工作。
,但要费。
若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则:
之间的关系:S= h
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
、用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
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
______N,
(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如上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速前进,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
实验一实验二。
《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第一课时)设计:审核:初中物理备课组【学习目标】1、理解杠杆的定义;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会画杠杆的力臂;重点和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预习导航】阅读课本P72-7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1、杠杆的定义:2、杠杆的五要素:3、如何画杠杆的力臂:【新课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面问题)【探究一】认识杠杆1、体验:用撬杠撬石头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_________的________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说明:(1):一个物体要能看做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要有力的作用;能绕某固定点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可以是弯的,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但必须是坚硬的。
【探究二】:力臂的做法1、力臂的画法:(结合撬杠撬石头实例)①②③2、课堂练习:(1)在下列各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2)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如下左图所示,O 为支点,请画出力F 1和F 2的力臂.(3)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下中图所示,O 为支点,F 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示意图;(2)F 1和 F 2的力臂。
(4)如下右图,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
(5)如右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 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 ,在力F 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 为F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 的示意图及重物G【课堂总结】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课堂评价】:【布置作业】:。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杠杆学案(新版)教科版一、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二、重难点:重点: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探究方法的设计难点:画出杠杆的力臂三、自学导航: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句话是说的,这句话可能实现吗?2.(视频)杠杆的定义是在力的作用下能够转动的坚实物体。
它是最简单的3.交流认识杠杆并在图中画出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是杠杆点,符号(2)动力是使杠杆的力,符号(3)阻力是阻碍杠杆的力,符号(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沿力的的直线;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4)阻力臂是从到的距离,符号(5)动力臂是从到的距离,符号4.结合图11-1-3及视频认识生活中的杠杆5.杠杆的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的状态。
即当动力和阻力的转动效果相互时,杠杆平衡。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A结合图11-1-6交流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应使杠杆在位置,才容易测出动力力臂和阻力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对杠杆进行调节。
B杠杆的调平是指将调节杠杆的使杠杆在平衡。
分析:当杠杆不在水平位置时,则杠杆不平衡()C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动力×动力臂D归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公式是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才适用()练习:P77自我评价2、36.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及图11-1-9交流分析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特点是动力臂阻力臂;作用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通过的距离阻力通过的距离;即力距离。
举出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至少2种)(2)费力杠杆:特点是动力臂阻力臂;作用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通过的距离阻力通过的距离;即力距离。
举出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至少2种)(3)等臂杠杆:特点是动力臂阻力臂;作用是当杠杆平衡时,虽然动力阻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举出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至少2种)练习:P77自我评价1.7.结合图11-1-11认识古人的智慧四、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五、当堂检测: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 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 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 _、___ __、_____ 等.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 倍.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 _.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起子⑧钓鱼杆5.一条扁担长1.5 m,前端挂200 N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才能使其刚好平衡.6.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7. 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8.在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A.甲图的杠杆B.乙图的杠杆C.丙图的杠杆D.丁图的杠杆9.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10.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上的力分别为F 1 、F 2 、F 3 ,其中最小的力是 ( )A.沿竖直方向的力F 1最小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 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 3最小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11.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 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1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3.在以下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14.如图所示,杠杆的B 端挂一重物,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15.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16.在左下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 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 为支点).17.有一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上图所示,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18.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总是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简便.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应调节使它向______移动,直到杠杆在位置平衡.在支点两边挂上钩码以后,若杠杆右端下沉,为使杠杆平衡应将向______移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导学案(一)(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二章第1节杠杆(一)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1、解读目标杠杠的五要素是重点,杠杠的力臂作图是中考的一个考点学法指导定向自学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知识准备知识点一杠杆阅读课本76、77页,完成下列填空1、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共同特征)一根硬棒,在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从到作用线的。
阻力臂(L2):从到作用线的。
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
如图所示,力F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图中F的力臂l比(b)图中F的力臂lˊ大、(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b所示、(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2、对照以下几幅图,分别指出各杠杆的五要素。
3、如图所示,一个动力作用在A点,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找出此时的支点;如果动力方向向上时,支点在哪?在图上分别标出来。
4、在下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4、在图下列的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检查讨论检查预习情况讨论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展示小组在定向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反思总结1、我掌握哪些知识?2、我不明白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杠杆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2、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学习重点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习难点能准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6-77页“杠杆”,完成下列问题:1.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2.有关杠杆的几个名词:支点(符号):杠杆绕着转动的。
动力(符号):的力。
动力臂(符号): 的距离.阻力(符号): 的力。
阻力臂(符号):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阅读教材第79页“生活中的杠杆”,完成下列问题:4.省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好处是,但是要费。
5.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好处是,但是要费。
6.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二、合作探究(交流)学点1. 杠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1。
找出并画出下图中杠杆的五要素:练习1。
作出下列各图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学点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跟有关。
【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2)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
第1节杠杆(课时1)备课时间:2014.5.22 主备人: 翟学术审核 :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上课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重难点】1、画杠杆的力臂;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设计】一、认识杠杆小强旅游的路上遇到一块很重的石头,小强利用一根木棒和一块小石头,将大石头巧妙地移开了。
1、在图1中画出施力的方向。
2、你还可以怎样利用木棒把石头撬开?在图2中画出。
图中的木棒就是杠杆。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例如:撬石头、跷跷板、钓鱼竿、羊角锤等物体都是杠杆。
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体会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看书P76,总结: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试着在上面几幅图中,找出支点、画出动力、阻力。
力臂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1、找点:确定杠杆的支点O。
2、画线: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从动力、阻力作用点沿力的方向分别画直线)。
3、作垂线段: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练习:(一)作垂线:(二)、试着在上面四幅图中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二、当堂检测(一)、先找出五要素,然后画力臂:1.请画出图中动力F1的力臂L1 ,和阻力臂L22.轻杆A端挂重物,OA在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画出绳对A点的拉力及力臂。
3.是利用杠杆吊起重物的情景,O是支点,请画出F1的力臂,并用字母L1表示。
1题2题3题(二)、在图中找出支点,并画出动力臂、阻力臂:1、撬石头2、推独轮车第1节杠杆(课时2)一、杠杆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___状态 或 __________________状态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 静止状态 或 匀速转动状态。
11.4 机械效率例题: 如图利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400 N 的货物匀速提高2 m ,所用的拉力 F 是250 N ,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当堂训练】1、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80%,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 ) A .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 .使用乙机械做功省力C .使用甲机械做的额外功少D .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来提相同重物G ,甲图中两个动滑轮共重5N ,乙图中一个动滑轮重3N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 .甲比乙大B .甲比乙小C .一样大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3、起重机在20s 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4J ,额外功是 1.6×104J ,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_______W 。
4、用动滑轮将重60N 的物体提高1m ,人对绳的拉力是40N ,则有用功是___________J ,总功是___________J ,额外功是___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
5、利用一动滑轮把重2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 ,若滑轮的效率为80%,那么有用功是___________J ,总功是___________J ,动力是____________N 。
6、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00N 的物体,物体在10s 内竖直上升了1m ,人拉绳的力为2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动滑轮重多少?学习目标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学习过程个人总结 【前置性作业】1、有用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2、额外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3、总功是指 ,用符号 表示;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公式)。
11.1 杠 杆 【当堂训练】 1.关于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硬棒就是杠杆 B.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或者其他形状的C.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D.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2.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D .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3.画出图1、图2中杠杆示五要素.图1 图24.图3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 1,O 为支点。
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 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5.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O 为支点,F 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 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示意图;(2)F 1的力臂。
图3 图46.图5轻杆A 端挂重物,OA 在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画出绳对A 点的拉力及力臂。
7.右图6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 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 ,在力F 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 为F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 的示意图及重物G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学习 目标 1、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2、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学习过程 个人总结 【前置性作业】 1 、杠杆:在 下能绕 转动的 物体,叫杠杆。
2 、杠杆五个要素: 3、力的作用线: 。
分为 。
力臂: 。
分为 。
【课堂探究】 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杠杆 1、杠杆五个要素:(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 :使杠杆转动的力。
(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画出以下各杠杆的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目标2:作力臂的步骤: 1、力臂定义: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 阻力臂是 到 的距离。
2、作力臂步骤:( 1 )找准支点; (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四标力臂)lO图6 图5课后反思课题 §11.1 杠 杆 (2) 【当堂训练】 1.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 ,动力臂是40 cm ,阻力臂是10 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 __。
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倍.学习 目标 3、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过程 个人总结【前置性作业】 1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将处于 ,这种状态叫做 杠杆的平衡与 和 有关。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即 还可以写作 【课堂探究】 目标1:杠杆平衡 当杠杆在 _ 和 作用下保持_______________时,叫做杠杆平衡。
目标2:实验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 (2)实验步骤: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平位置平衡。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 把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F 1,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F 2, 用刻度尺量出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 (数格),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 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⑤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3)实验数据记录 (4)由实验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 注释:这个平衡条件也可写成 阻力臂动力臂动力阻力= 即 2112λλ=F F 【说明】① 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② 若使杠杆平衡,动力与阻力方向必须绕支点方向相反。
③ 从公式看,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拓展】(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1 ;○2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实验 次数 动力 F 1(N ) 动力臂 L 1(m ) 阻力 F 2(N ) 阻力臂 L 2(m ) 动力×动力臂 F 1L 1(N ·m ) 阻力×阻力臂 F 2 L 2(N ·m )1 2 3 42、下表是在“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值。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 0.5 8 1 2 6 1.5 8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将两边的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那么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在两边再各加挂一只钩码,那么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 A 、杠杆保持平衡 B 、将顺时针转C 、将逆时针转动D 、无法确定转动方向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 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 处挂同样钩码 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 ,其原因是 。
(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钩码重1N (杠杆自重不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 处应挂 个1N 重的钩码,而邻组的小强在B 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也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 N 。
(5)张强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格所示,杨明同学对其进行了评估:○1这三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_____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 ○2经检查后,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数,动力臂应该是________m.○3改正错误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课后反思课题 §11.1 杠 杆 (3) 【当堂训练】学习目标4、会对杠杆分类。
1、工人剪铁皮时,用两根铁管套在剪刀柄上,原理是:()A、减小阻力B、增大动力C、增大动力臂以增大动力D、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2、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这是因为()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3、如图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F2、F3,其中最小的力是()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4、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指甲刀使用的越久,剪指甲就越省力B、指甲刀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C、指甲刀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D、用指甲刀剪指甲时,大段的往下剪比小段的往下剪省力5、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用细绳吊在O点处木棒恰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O点处把棒锯成两段,则()A、细的一端较重B、粗的一端较重C、两端一样重D、可能细的一端重,也可能粗的一端重,也可能两端一样重6.如右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下图),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力杠杆。
8、如下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9、如右图,拉力F作用在杠杆中点B处,已知AC=1.8m, G=100N, 拉力F为.7题图 8题图 9题图学习过程个人总结【前置性作业】1、根据杠杆的结构特点:人们把杠杆分为, , 。
2、省力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动力___阻力,特点:如:_________;费力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动力___阻力,特点:如:_________;等臂杠杆:动力臂___阻力臂,动力___阻力,特点:如:_____ ___;【课堂探究】目标1:杠杆的分类在撬石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用力,哪种情况最省力?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 在上图三种情况中,利用F1 L1=F2 L2分析,得出三类杠杆:三种杠杆力臂关系力的关系特点实例撬棒、起子、铡刀、羊角锤、独轮车、剪铁皮剪刀、镊子、筷子、铁锨、钓鱼竿、理发剪刀天平、跷跷板目标2:最小力的作图1.在左下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为支点)。
2.有一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上图所示,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课后反思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