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钟山县金盘地矿区铅锌银矿矿石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37.47 KB
- 文档页数:2
低碳世界LOWCARBONWORLDLOW CARBON WORLD 2013/3广西小明山地区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浅析张大明,吕国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市530000)【摘要】广西小明山地区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成矿带西段,具有较好的银矿找矿前景。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及收集前人的找矿及科研成果,总结本区银矿成矿条件及典型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试图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浅析,目的为在该区探索银矿找矿规律提供参考。
【关键词】找矿规律;银矿;小明山地区【文章编号】2095-2066(2013)06-0044-031区域地质背景小明山地区地处广西西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西大明山隆起带中部,主体构造为西大明山复式背斜。
次级构造为小明山复式背斜,属加里东构造层。
沉积建造复杂多变,岩浆(热液)活动较频繁,褶皱断裂发育,形成了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为内生矿产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热(动力)源及良好的赋矿场所,因此,本区内生矿产及种类较丰富。
1.1地层区域内绝大部分为沉积岩分布,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
以寒武系、泥盆系为主,分布面积占90%以上。
1.2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
主要构造线呈东西向,次为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图1)。
1.2.1褶皱区内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喜马拉雅期均有褶皱形成。
褶皱形式呈紧密线状、平缓开阔状。
褶皱轴向以东西向为主,次为北东向。
区内规模较大的褶皱有:西大明山复式背斜,小明山复式背斜、琴厚向斜等,均与银矿关系密切。
1.2.2断裂西大明山地区遭受多次构造作用,褶皱的产生伴随断裂的活动,形成不同性质、方向及规模区域性断裂,按走向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且本区断裂大部分具多期多次活动特征,尤其是近东西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表现最为突出,其破碎带较发育,成为本区最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
1.3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出露很少,仅有少量基性岩脉(墙)和酸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面积仅0.16km 2。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是中国广西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其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是指以矽卡岩为主要产状储存地质体的矿床,是一种独特的矿床类型,与其它类型的矿床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从地质、矿床特征、矿床类型等方面对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背景广西老厂铅锌矿床位于中国南部,地处华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带。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该地区地处喀斯特地质环境,矿床的形成受到了地质构造和岩溶作用的影响。
二、矿床特征1. 岩石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床的主要产状是矽卡岩。
矽卡岩是一种碳酸盐岩,主要由碳酸钙和碳酸镁组成,在岩石学上属于镁铁质岩石。
矽卡岩的形成和变质作用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2. 矿石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有菱铅矿、闪锌矿等,丰富的矿石资源为矿床的经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3. 地质构造特征:广西老厂铅锌矿床地处地质构造发育的地区,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矿床形成与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4. 成因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床属于矽卡岩型矿床,其形成过程主要是在岩浆热液作用下,矽卡岩被改造成了矽卡岩型矿床。
三、矿床类型矽卡岩型矿床是一种独特的矿床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地质构造影响深刻,成矿作用强烈,矿床形成与地质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
矽卡岩型矿床是古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热液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其它类型矿床不具备的独特特征。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与矿石来源密切相关,主要是在矿化作用过程中,矿石在矽卡岩中富集形成。
矿床是由矽卡岩中的含矿水溶液经过迁移、富集和沉淀形成的,因此在矽卡岩中有较强的金属矿物富集性。
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在地质构造活动和岩浆热液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地质构造活动对矿床的形成和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岩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矿床形成的重要作用力。
四、结语广西老厂铅锌矿床是中国广西重要的矿产资源,其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矿床。
广西六星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新利;王林;李宏伟;陆建辉【摘要】广西六星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大明山地区昆仑关花岗岩体外围找矿的典型成果之一.矿床赋存于中上寒武统黄洞口组碎屑岩建造中,成矿与南丹-昆仑关深大断裂及昆仑关花岗岩体密切相关,岩体外围的放射状断裂直接控制着矿体的就位产出.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热液期形成了Pb-Zn-Ag等金属元素,表生期的次生富集作用形成了Au.文章对上述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矿床的找矿标志,以期对区内多金属矿产勘查有所帮助.【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3(004)005【总页数】7页(P496-502)【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广西;六星【作者】王新利;王林;李宏伟;陆建辉【作者单位】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北京 100038;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北京 100038;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北京 100038;广西第四地质队,南宁 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8.42;P618.43;P618.51;P618.52广西六星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上江乡,距南宁市区约50 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5'00″,北纬23°06'15″。
矿床所处的大明山地区是著名的丹池锡锑钨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亦为南岭多金属成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1-3]。
自1977年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72地质队在本区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开始,大明山一带的找矿工作几上几下,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区内现已发现100多处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处(大明山钨矿床),中型矿床2处(两江铜矿和上林钒矿)[2]。
前人研究的热点多局限于区内的钨矿和银矿床[3-8],而对铅锌矿床关注甚少。
2007年,广西第四地质队在该区昆仑关岩体西部外围开展普—详查工作,圈定出4条工业矿体,同时发现了6处潜力较好的矿化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广西云开地区矿产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安国英【摘要】广西云开地区处于桂东南,是广西境内铅锌金银多金属重要成矿区域之一.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及其发育.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类型较多.区域矿产受构造单元控制均呈北东向成群成带展布,各矿床(点)严格受其构造及岩性控制,并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产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作用多阶段、成矿时代多期性和长期性等规律.【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5页(P281-285)【关键词】矿产资源;成矿特征;分布规律;广西云开【作者】安国英【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广西云开地区系指广西境内东起钦州以东,北西沿灵山-藤县断裂,北抵梧州市,东南至与广东接壤的桂东南云开大山,南到广西北海市,包括六万大山-大容山,云开大山的范围内,为一个北东-南西带状区域,是广西境内铅锌金银多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区域之一。
1 区域地质概况该区地处滨太平洋构造带,具有北东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区域构造上跨越了云开台隆、钦州残余地槽及北部湾拗陷等构造单元,是地史上沉积、变质、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成矿作用也因此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过程,其中以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成矿作用最为突出。
1.1 地层该区地层自元古界到新生代均有分布。
自老到新出露有:上元古界云开群变质混合岩;寒武系小口冲组和黄洞口组的复理石建造;奥陶系下统六陈组、黄隘组、石圭组,中统东冲组,上统兰瓮组;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和连滩组,中统合浦组,上统防城组;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贺县组、那高岭组、郁江组、钦州组,中统小董组、北流组、新都组、东岗岭组、唐家湾组,上统榴江组、五指山组、天子岭组、帽子峰组和额头村组;石炭系下统尧云岭组、英塘组、黄金组、寺门组、罗城组、鹿寨组,上统大埔组和黄龙组;二迭系下统马平组,中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上统龙潭组;侏罗系天堂组和大岭组;白垩系下统新隆组、大坡组,上统西垌组、罗文组;古近系邕宁群;新近系南康群;第四系更新统白沙组、望高组、北海组(海相);全新统桂平组等。
广西桂平古滩铅锌银矿物化探特征与找矿前景周建飞1,曾海良1,张 鹏1,黄宝安2,庞彩鑫3(1.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2.江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3.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00)摘 要:广西桂平古滩铅锌银矿位于桂平市紫荆镇北东方向的大坪村~古滩村一带,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区的大瑶山凸起西南部,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
本区矿体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矿化多集中于断裂的拐弯或构造膨大部位。
成矿期多为构造中晚期。
文章通过对广西桂平古滩铅锌银矿物化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找矿标志,并对其找矿远景进行评价,旨在对该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滩铅锌银矿;物化特征;找矿标志;找矿前景;广西桂平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0-0120-2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lead, zinc and silver minerals in Gutan, GuangxiZHOU Jian-fei1, ZENG Hai-liang1, ZHANG Peng1, HUANG Bao-an2, PANG Cai-xin3(1.Guangxi Sixth Geological Team,Guigang 537100,China;2.912 Brigade of Jiangx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Yingtan 335000,China;3.Guangxi Fourth Geological Team,Nanning 530000,China)Abstract: The Gutan Lead-zinc-silver deposit in Guiping, Guangxi is located in the Dapingcun-Gutancun area East-North of Zijing Town, Guiping City. The Dayaoshan uplift in the Guizhong-Dongtai subsidence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Paraplatform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Dayaoshan uplift and the Dayaoshan gold-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re bodies in this area is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faults, and mineralization is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bend of faults or the part of structural expansion. The metallogenic period is most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 zinc and silver minerals in Gutan, Guiping, Guangxi,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prospecting criteria and evaluates their prospecting prospects,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future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words: Gutan Lead-zinc-silver deposit;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s; prospecting prospects; Guiping Guangxi1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构造发育,主要以北东向的大黎—凭祥深大断裂带为主,切割深度大、活动时间长,为区内的控岩、控矿断裂。
浅谈广西钟山县金盘地矿区铅锌银矿矿石特征
发表时间:2017-07-21T11:18:26.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梁勇
[导读] 摘要:广西钟山县金盘地矿区铅锌银矿赋存于莲花山组(D1l)层间破碎带中
来宾市地质勘察院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广西钟山县金盘地矿区铅锌银矿赋存于莲花山组(D1l)层间破碎带中,铅锌银矿石有用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锑铅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白云母等。
矿石为硫化铅锌矿石,矿石质量一般,属易选矿石。
关键词:铅锌银矿石;特征;金盘地
广西钟山县金盘地矿区铅锌银矿资源较丰富,矿床规模为小型铅锌矿床,铅锌银矿赋存于莲花山组(D1l)层间破碎带中,莲花山组含矿岩系为紫红色粉砂岩为主,少量细粒杂砂岩、泥质粉砂岩,铅锌银矿层产出于经构造变动、层间挤压后的断裂破碎带,沿层间破碎带或与围岩呈锐角斜交的似层状产出,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形成的层状铅锌矿床。
矿体最长约600m,矿体延深140-170m,厚度最小0.90m,最大3.76m,平均厚度1.66m,矿石平均组分含量Pb3.33%,Zn7.27%,银186克/吨。
本文就区内铅锌银矿石的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1 矿石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1.1 矿物组成
区内铅锌银矿石呈黑褐色,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铅锌矿石,矿石的物质成分主要是由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锑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绢云母及水云母及少量的毒砂、电气石、锆石等组成,有用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锑铅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白云母等。
原矿矿石矿物含量见下表1(原矿主要矿石矿物含量表)。
2 主要矿物及嵌布特征
2.1 矿石矿物
矿石的矿物成份主要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
方铅矿:主要呈他形晶产出,少数呈集合体嵌布于脉石中,多数充填于脉石的间隙或脉石交代呈星状结构、骸晶结构及破布状的残余结构,方铅矿一般与闪锌矿、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毒砂、黄铁矿关系密切,方铅矿的边缘有时被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交代溶蚀,方铅矿常与闪锌矿、毒砂组成网脉状,嵌布于石英脉或石英晶洞中;方铅矿有时受应力作用呈弯曲的揉皱结构。
磁黄铁矿:多数呈他形晶粒状或集合体,少数呈采柱状半自形晶。
磁黄铁矿主要与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构成块状构造;磁黄铁矿因脆性,受应力作用而常有裂隙,其裂隙被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和脉石充填,磁黄铁矿常与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互相交代,形成交代溶蚀、交代包含、交代残余结构、接触边界弯曲;磁黄铁矿还常在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中呈条柱状的包裹体,接触边界平直。
黄铁矿:多数呈他形晶粒状,少数呈自形晶粒状,黄铁矿因脆性,在应力作用下常有裂隙,其裂隙被铁闪锌矿、脆硫锑铅矿、脉石充填,黄铁矿中有时包含有铁闪锌矿、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与脆硫锑铅矿的接触边界多数形状不规则。
毒砂:主要呈自形晶粒状产出,一般分布在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的矿石中,有时与闪锌矿、方铅矿定向嵌布于脉石中,有时呈均匀的星点状浸染于脉石中。
少数毒砂交代脆硫锑铅矿和闪锌矿,呈不规则的残余结构。
黄铜矿:呈乳滴状分布于铁闪锌矿和闪锌矿中。
方铅矿、闪锌矿呈细小他形粒状,锑铅呈细小及细微他形粒状,黄铁矿、毒砂呈半自形及自形的粒状,它们或是星散或镶嵌在一起,不均匀分布在热液石英粒间,其中方铅矿、锑铅矿、闪锌矿常聚集成斑团分布,黄铜矿呈乳滴状零星嵌布在闪锌矿粒中,导致闪锌矿的工艺矿物学粒度降低,另有很少部分的锑铅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等矿物星散分布在原岩中的各种矿物粒间。
据镜下鉴定,方铅矿的工艺矿物学粒度在<0.01—2.1mm间,而以0.2—0.8mm间的居多,闪锌矿的工艺矿物学粒度在<0.01—0.3mm 间,在0.06—0.1mm间居多;锑铅矿的工艺矿物学粒度在<0.01—1.2mm间,在0.4—0.8mm居多。
2.2 脉石矿物
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白云母等。
主要为石英集合体、硅质岩岩屑、微量细小绢云母及水云母团块、白云母、电气石、锆
石,大多呈次棱角状—半浑圆状,大小不均匀,以0.06—0.25mm间居多,他们往往大小不均匀混杂无定向排布,杂基主要为显微鳞片状的绢云母及水云母、高岭石,微量小于0.03mm的石英碎屑,胶结物为显微他形粒状石英,它们不均匀胶结分布在上述碎屑物间,金红石及白钛石呈显微粒状集合体,零星分布在岩石中,受动力作用的影响,岩石发育一些微裂隙,而裂隙中被细小他形粒状的热液石英呈微脉填充,萤石呈细小他形粒状分布在热液石英脉中。
3 矿石结构构造
3.1 矿石结构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压碎及填隙结构、乳滴状结构、骸晶结构、揉皱结构、纤维状结构、星状结构。
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部分辉锑矿、黄铁矿、毒砂呈自形或半自形晶粒状嵌布矿石中。
他形晶结构: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呈他形粒状零星或集合体嵌布在矿石中。
压碎及填隙结构:脆性的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在应力作用下压碎发生位移成压碎结构,碎裂后的磁黄铁矿裂隙被脉石填充,闪锌矿的裂隙被方铅矿充填而形成填隙结构。
乳滴状结构:在部分区域的铁闪锌矿和闪锌矿中普遍可见由固溶体分离晶出的黄铜矿,黄铜矿呈极细微粒的乳滴状,粒度在1—5μm之间。
骸晶结构:少数方铅矿及黄铁矿被脉石有晶体中心向外进行交代,形成骸晶结构。
揉皱结构:方铅矿受压力后,其晶体产生柔性变形,形成弯曲状、皱纹状。
星状结构:方铅矿被脉石、闪锌矿交代呈星状结构。
3.2 矿石构造
勘查区内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层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状构造、晶洞结构等。
块状构造:由大量的方铅矿、少量磁黄铁矿、黄铁矿、石英、长石等矿物构成的致密块状矿石,或由大量磁黄铁矿等矿物构成致密块状矿石。
条带状构造:由黄铁矿、少量铁闪锌矿构成条带状构造,条带宽40mm左右。
层状构造:以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硫化矿与绢云母等脉石构成相间的层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毒砂、方铅矿常呈细小颗粒浸染在脉石中。
脉状构造:毒砂、闪锌矿、方铅矿都有呈不连续的细脉穿插在矿石中的现象,脉宽0.1—0.8mm,硫化矿的细脉主要与石英脉、石英晶洞关系密切。
晶洞结构:主要由石英构成晶洞,晶洞中有时有少量针状硫锑铅矿杂乱交错嵌生。
4 结论
区内铅锌银矿石中Pb品位1.21~0.00%,Pb平均品位3.33%,Zn品位1.18~21.54%,Zn平均品位7.27%,银平均品位186g/t,伴生Sb品位0.089~12.86%,Sb平均品位1.18%。
因此,区内铅锌银矿石为硫化铅锌矿石,工业分类及品级为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矿石质量一般,属易选矿石。
参考文献:
[1] 杨斌等.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两种矿石类型及其成因意义[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
[2] 刘智林等.某铅锌银矿工艺矿物学研究[J].现代矿业.2008
[3] 何幸儒等.广西龙湾铅锌矿床矿石矿物组构特征及成矿阶段划分[J].河南科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