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的性质。
H)
H)
加热铝锅中的水,水跟铝为什么不反应?未打磨的铝片放到碱溶液中,为什么不即刻在地壳中的含量。
化物?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取氧化铝粉末,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性氧化物。
H+ ==2Al
反应:== 2NaAlO
H
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是什么?实验室如何制氢氧化铝?
氢氧化物
2Al
Al
Al
3
Al(OH)
【同步训练】
1.过一会儿,均有气体产生Al2O3+6HCl=2AlCl3+3H2O
2Al+6HCl=2AlCl3+3H2↑
Al2O3+2NaOH=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增加Al3++3OH-=Al(OH)3↓沉淀达到一定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Al(OH)3+OH-=
AlO+2H2O
2
3.C4.B5.C6.C7.D8.C 9。
NaOH溶液
10.第②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
据反应式知:欲制2molAl(OH)3,方法①共消耗11mol 试剂,而方法②仅消耗5mol试剂。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2、认识Al(OH)3和Al2O3的两性,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1、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2、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制取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 Al2O3溶于水;熔点,硬度,覆盖在铝制品表面的氧化铝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2)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
(3)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离子方程式:Al2O3和NaOH:离子方程式:2、氢氧化铝(1)Al(OH)3的制法:实验室里常用和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2)Al(OH)3的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3)Al(OH)3的化学性质:①两性:分别写出Al(OH)3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不稳定性:。
(4)Al(OH)3的用途:制药、净水。
3、硫酸铝钾(1)电离方程式:(2)明矾①化学式:②作用: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有何特点?除去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你有什么高招?(2)象氧化铝这种氧化物和其它金属氧化物不同,我们称它为两性氧化物,你能对两性氧化物下个确切的定义吗?〖实验探究〗完成课本P58“实验3-7”和“实验3-8”,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课本P59“学与问”。
(2)你能对两性氢氧化物下个确切的定义吗?〖合作探究〗铝盐与NaOH溶液的反应(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至过量,①你能预测发生的现象吗?②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③你能在下图1坐标系中画出反应中沉淀质量随着NaOH量变化的图像吗?(2)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①你能预测发生的现象吗?②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③你能在下图2坐标系中画出反应中沉淀质量随着AlCl3量变化的图像吗?图1 图2〖课堂练习〗1、某学生在实验室做了5个实验:请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图像(1)在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过量;(2)铝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3)在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4)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5)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Al的化合物★学习目标1。
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及其相关化学反应.★课前预备金属Al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与HCl:Al与NaOH:★知识体系阅读教材58—5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Al2O3(氧化铝)(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Al2O3是氧化物.思考: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3)用途:。
2。
Al(OH)3(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P58实验3-8)A l(O H)3和HCl ,A l(O H)3和NaOH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
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A l(O H)3受热分解(3)制备实验室常用稀氨水和Al2(SO4)3溶液制备Al(OH)3,(P58实验3—7)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思考:为什么不用Al2(SO4)3溶液和NaOH制备Al(OH)3(4)用途3、KAl(SO4)2(硫酸铝钾)(1)硫酸铝钾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明矾的化学式:(3)明矾的用途:【小结】 AlAl2O3Al3+ Al(OH)3 AlO2—★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 B。
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
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2.在实验室里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 D.氨水3.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Al2O3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Al3++3H2O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Al2O3+2 OH—=2+H2OC.铁溶于稀硫酸:2Fe+6H+=2Fe3++3H2↑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OH)3+3OH—==-+3H2O5.(1)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继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1教材分析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性质的顺序编写。
按这样的顺序编写,可以使钠、铝、铁化合物的性质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复杂,学生不易记忆,经常混淆。
而且有关铝的化合物的计算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各种考试的重点内容。
内容虽繁杂,但此处的实验好做且现象清晰明确,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让学生热爱实验,通过实验增强记忆和理解,拓展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2.1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涉及元素的性质学习,化学反应知识的贫乏阻碍了学生对Al2O3、Al(OH)3的两性以及物质的用量不同、滴加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的理解。
2.2有关Al(OH)3的制备方法中不同的物质反应现象相近,学生容易混淆、不易记忆。
3三维目标3.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Al2O3、Al(OH)3两性。
②掌握的Al(OH)3制备方法。
③掌握Al(OH)3溶解图像。
3.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②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③通过学生分析归纳有关Al(OH)3溶解图像,培养学生灵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树立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②通过Al2O3、Al(OH)3的两性说明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制备和溶解图像。
5教学难点Al(OH)3制备方法。
6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7教具准备0.5mol/LAlCl3溶液、2mol/L盐酸、2mol/LNaOH溶液、氨水、试管、胶头滴管、铝条、0.5mol/LNaAlO2溶液、Al2O3粉末8教学过程9课后反思Al2O3、Al(OH)3性质特殊且重要,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通过实验认真观察、思考,并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离子反应知识,写出离子方程式,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一举两得。
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化学1 (必修)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面团变馒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教学要求是这样陈述的: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叙述中强调了两个侧重点:(1)课堂设计要贴近生活;(2)要开展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一、本课时内容源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二、教材的地位:1、初中化学介绍了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本课时要求学生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碱性的强弱;在后面的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1中: 有要求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操作;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要重点学习盐溶液的酸碱性,本课时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初中化学有溶解度、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的介绍;本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在1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和10毫升水时的现象区别,这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
3、第一章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本课时的学习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具体的认识材料。
4、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本课时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分类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
同时与“离子反应”相互衔接,教材要求学生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更关键的是:元素化合物本身就是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
同时本课时学习中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时教材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能力培养,还是认识世界等各个方面都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一、知识方面: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学生学习过溶解度、溶解性,溶解热效应,学生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
高一化学导学案
姓名_____ ___ 第周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Al(OH)3和Al2O3的两性
2.充分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习重点】Al(OH)3和Al2O3的两性
【学习难点】Al(OH)3和Al2O3的两性
【复习与巩固】
1、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新知】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
②与碱反应:
(3)用途:。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又能和反应生成和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
(1)Al(OH)3的制法:实验室用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实验3-7] 在试管中加入10mL 0.5mol/LAl2(SO4)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2)Al(OH)3的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
化学性质:
a、两性
通过[实验3-8]完成下列问题:
Al(OH)3滴加2mol/L盐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Al(OH)3滴加2mol/LNaOH溶液[现象]:
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小结】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学与问】(1)由AlCl3溶液如何制取Al(OH)3?用氨水好还是用NaOH溶液好?为什么?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反应又能和反应生成和的氢氧化合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b、不稳定性:。
(3)Al(OH)3的用途:制药、净水
【达标检测】
1.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是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C.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D.B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2.0.1molAl2(SO4)3跟35omL2mol/LNaOH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A.78g B.15.6g C.7.8g D.3.9g
3.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同条件下)A.1:1 B.2:3 C.3:2 D.1:2
4.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l
2O3 Al → NaAlO2 Al(OH)3
5.甲、乙两只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多少克?
6.有5.1gMg—Al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 溶液VmL恰好反应,得到最多沉淀13.6g,则V等于多少mL?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