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第8章结构动力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69.88 KB
- 文档页数:15
第6章 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法此前述及的问题属于静力分析问题,即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是与时间无关的静力。
由此求得的位移、应力等均与时间无关。
实际工程中的大部分都可简化成静力问题。
但当动载与静载相比不容忽略时,一般应进行动力分析。
如地震作用下的房屋建筑,风荷载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等,都应计算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研究课题中以动力问题为主。
解决动力问题有两大工作要做:一是动荷载的模拟和计算,二是结构反应分析。
本章将讨论如何用有限元来解决动力计算问题。
6.1 结构动力方程一.单元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函数设单元的位移函数为;}{[]}{ef N d = 6—1—1式中:单元位移函数列阵}{f 、结点位移函数列阵}{ed 均是时间t 的函数。
由6-1-1可求得单元的速度、加速度函数:}{[]}{e f N d = 6—1—2 }{[]}{ef N d = 6—1—3二.单元的受力分析设图示三角形单元,当它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上的荷载一般应包括:单元上的荷载;单元对结点的作用力,}{[]}{(,eeix iy F F F K d ⋅⋅⋅=结点力)单元内部单位体积的:惯性力:}{}{[]}{em F f N dρρ=-=- 6—1—4阻尼力(设正比于运动速度):}{}{[]}{ecF f N d αραρ=-=- 6—1—5干扰力(已知的条件):}{p F根据达朗贝尔原理,上述四力将构成一瞬时平衡力系,使单元处于动平衡状态。
为此寻求四者之间的关系;三.结点力与结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用虚功原理推导:令单元结点发生任意可能的虚位移}{*d,它满足单元所定义的位移场,即虚位移场}{[]}{**f N d =成立。
作用在单元上的外力所作的外力虚功:}{}{}{}{}{}{}{}{****TTTTPcmvvvT dF f F dv f F dv f F dv =+++⎰⎰⎰单元内部应力在由于虚位移所引起的虚应变上所做的内力虚功:}{}{[]}{[][]}{**TTvW dv B d D B d dv εσ==⎰()根据虚功原理(T=W ),若将惯性力}{m F ,阻尼力}{c F 用上面的6—1—4,6—1—5代替,得:}{}{[]}{}{[]}{[]}{[]}{[]}{[]}{[][]}{*****TPvvTvVd F N d F dv N d N d dv N d N d dv B d D B d dvαρρ+--=⎰⎰⎰⎰TTT ()()()()由于虚位移的任意性,可从等式两边各项中消去}{*d T,得:}{[][][]}{[][]}{[][]}{[]}{TTpvvvvF B D B dv d N N dv d N N dv d N F dv αρρ=++-⎰⎰⎰⎰TT简写为:}{[]}{[]}{[]}{}{eF k d c d m d R =++- 6—1—6式中:[][][][]Tv k B D B dv =⎰ 单刚(第一项为弹性恢复力) [][][]v c N N dv αρ=⎰T单元阻尼矩阵(第二项为阻尼力) [][][]v m N N dv ρ=⎰T 质量矩阵(第三项为惯性力)[][][]R e P v N F dv =⎰T 包括由作用在单元上的干扰力转化成的等效结点荷载6—1—6即为单元结点力之间的关系式。
结构动力学稳定分析与优化设计概述:结构动力学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否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工程设计中,稳定性是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构动力学稳定分析与优化设计是通过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
1. 结构动力学稳定性分析结构动力学稳定性分析是确定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是否会发生不稳定现象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力学模型的建立: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建立结构的力学模型。
可以采用有限元法、弹性力学理论等方法进行建模。
1.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根据结构的力学模型,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方程。
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结构的动力学响应。
1.3. 稳定性判据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稳定性判据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包括屈曲、失稳、临界荷载等。
1.4. 分析与评估:根据所选的稳定性判据,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估。
如果结构不稳定,则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是通过对结构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满足结构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或连接方式等因素,来达到最优的结构性能。
2.1. 设计变量的选择:设计变量是指影响结构性能的参数,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连接方式等。
在优化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变量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2.2. 目标函数的设定:目标函数是衡量结构性能的指标,例如结构的最小重量、最小位移、最大刚度等。
在优化设计中,需要设定合适的目标函数来指导优化过程。
2.3. 约束条件的设置:结构的优化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材料的强度、几何形状的限制等。
在优化设计中,需要设置适当的约束条件来保证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4. 优化算法的选择:优化算法是实现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工具。
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第一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弹性力学研究对象的是()。
A:板壳B:刚体C:杆件D:实体结构答案:B2.下列不属于弹性力学中基本未知量的是()。
A:位移分量B:应力分量C:面力分量D:应变分量答案:C3.在工程强度校核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应力分量B:主应力C:正应力D:切应力答案:B4.已知物体内某点的应力张量(单位:Pa),则沿方向的正应力大小为()。
A:222.22 PaB:888.89 PaC:666.67 PaD:444.44 Pa答案:D5.下列关于应力分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坐标面上的应力B:一点的9个应力分量可以完全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C:应力分量与面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定相同D:正截面上的应力E:弹性力学中应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定反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以及“受拉为正、受压为负”的传统观念。
答案:ABDE6.理想弹性体满足的假设有()。
A:无初始应力假设B:均匀性假设C:连续性假设D:完全弹性假设E:各向同性假设答案:BCDE7.建立在基本假设上的弹性力学,也称为()。
A:弹性理论B:线性弹性力学C:应用弹性力学D:数学弹性力学答案:ABD8.弹性力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各类工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A:稳定B:刚度C:强度D:动力答案:ABC9.弹性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在弹性体的区域内严格考虑三方面条件,建立三套基本方程,这三方面条件包括()。
A:几何学B:物理学C:静力学D:动力学答案:ABC10.中国科学家胡海昌于1954年最早提出了三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
()A:错B:对答案:B11.物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都不随该点的位置而变化,它们与位置坐标无关。
()A:对B:错答案:B12.在最大正应力的作用面上切应力为零,在最大切应力的作用面上正应力为零。
()A:对B:错答案:B13.应力张量的三个不变量是与坐标选择无关的标量。
()A:错B:对答案:B14.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在研究方法上是完全相同的。
2022年6月第25期Jun. 2022No.2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特别关注】“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教学实施思考——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禹海涛1,赵慧玲2(1.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
该课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需要有较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与培养要求。
目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程辅助教学缺乏等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因此,保证和促进课程教学实施的措施需要深入思考。
从巩固学生基础、优化设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课程教学实施的措施与建议,为同类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提升“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教学实施;实践能力[课题项目] 2021年度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2021GY12)[作者简介] 禹海涛(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赵慧玲(1982—),女,山西长治人,博士,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001-04 [收稿日期] 2022-03-04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研究生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传统的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