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非正式文件类)审批单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报告审批单格式报告审批单是一种书面文件,用于记录和管理组织内部的报告审批流程。
它通常包含了报告的基本信息、审批者的姓名和职位、以及审批意见和签字等内容。
这种审批单的格式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规定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抬头:在审批单的顶部,应包含组织的名称、标识和审批单的标题。
抬头还可以包括审批单的编号、日期和报告名称。
2.报告信息:接下来,在审批单的正文部分,应提供报告的基本信息,包括报告的作者、日期、主题和目的。
这些信息有助于审批者了解报告的背景和内容。
3.审批者信息:在报告信息下方,应列出审批者的姓名和职位。
根据报告的复杂程度和组织的规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审批者。
对于每个审批者,应提供其姓名、职位和联系方式等。
4.审批意见和签字:在审批者信息的下方,应为每个审批者提供空白的审批意见和签字栏。
审批者可以在这里表达对报告的意见、建议或决策,并在意见旁边签字确认。
这确保了审批过程的透明和记录。
5.附件:如果报告包含附件或支持材料,可以在审批单的底部提供一个附件部分。
在这里,可以列出附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需要时提供进一步的描述。
报告审批单的格式可以采用表格或纯文本形式,具体取决于组织的要求和审批流程的复杂性。
在表格形式中,可以使用表格中的不同列来提供报告信息、审批者信息和审批意见。
这种格式可以更清晰地组织信息,并提供更多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在报告审批单中,应确保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审批者填写意见和签字。
此外,为确保审批流程的顺利进行,可以在审批单中设置截止日期和提醒事项,以便审批者及时处理。
总之,报告审批单是一种记录和管理组织内部报告审批流程的重要文件。
它的格式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报告信息、审批者信息、审批意见和签字以及附件等部分。
通过合理的报告审批单格式,可以有效地管理报告的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行政合同审批单模板甲方(甲方全称)、法定代表人(甲方法定代表人):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开户行及账号:合同名称:合同编号:签订日期:签订地点:乙方(乙方全称)、法定代表人(乙方法定代表人):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开户行及账号:鉴于甲、乙双方就(合同名称)签订具体内容已经达成一致协议,为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特申请审批,现将合同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请予以审批,并请公司领导签批。
合同内容概要如下:1.合同总金额:2.合同履行地点:3.服务/产品描述:4.合同履行期限:5.合同付款方式及约定款项:6.争议解决方式:合同执行情况摘要:甲方:乙方:公司名称: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职务:职务:开户行及账号:开户行及账号:联系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签署日期:签署日期:公司经办人:公司领导审批意见:审批日期:若是常规性合同,请在审批意见处签字盖章即可。
若是涉及较多资金或涉密的合同,请签署公司领导必须签字确认。
审核人:审核日期:财务审批:审批日期:法律意见:审批日期:项目经理:审批日期:公司签署日期:本合同在各方经办人或代表签字后,发生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经办人(签字):经办人(签字):审批单位及领导意见:审批人(签名):审批日期:审批单位盖章:备注:本审批单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甲、乙双方各保留一份。
(如有附件照片,请扫描贴附在后,确保附件齐全)审批单号:审核日期:注: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合同后,方可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经办人(签字):经办人(签字):。
关于规范公司非正式公文写作格式的通知公司各部门:自从公司实行“三合一”管理体系以来,公司的公文管理工作日益规范,但各部门上报公司的总结、报告以及部门内部流转的通知、记录表单等格式各不相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公文管理,现对公文中的重要因素格式规范如下,请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流转的非正式公文(无文头公文),对外正式公文由总经办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进行核稿后统一印发。
二、参照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三、实施细则(一)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公文标题用2号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三)公文正文1.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 1 -字。
行距为单倍行距或固定值30磅2.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3.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
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5.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6.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批示件办理情况汇报篇一:常见公文批示用语常见公文批示用语一、审批公文用语的一般规则(一)圈阅即表示同意(签发文件除外)。
(二)如果文件上出现审批人姓名,审批人在自己姓名上划圈即代表签字;如果文件只出现审批人所在单位名称或职务统称(如:办公厅、人教司、署领导、司领导等),审批人应当在单位或职务上划圈并在近旁签字。
(三)批示应该注明年月日。
(四)批语对象是上级的,一般称职务;是平级、下级的,一般称同志。
(五)批语对象为多人的,区别以下情况表述:1.如果是任选的组合,应按惯例排序,可用“并”字按一定标准分类。
例:按职务分类如“××、××、××副审计长并××、××、××同志(司长)”;按性质分类如“××、××、××司(以上为署内单位)并××、××、××特派办(以上为派驻单位)”。
2.如果是工作流程组合,可按照流程顺序排列。
例:“××局长并×副审计长”;“×主任并×副审计长、审计长”。
3.如果是多个对象承办事项,须明确主办人。
例:“××负责(或牵头),××、××会同(或配合)办理”。
此外,审批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规范的书写工具。
二、几种常见情况的批示用语(一)署领导、办公厅主任签发文件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