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班级姓名自主知识梳理1、北魏是(民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和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起义。
3、471年,在及大臣的精心安排下,登上皇帝的宝座,即魏孝文帝。
课时同步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天的A、新疆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D、黑龙江省2、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A、代国B、魏国C、北魏D、前秦3、下列史实属于拓跋在位时期的是①对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③仿汉制设官④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迁都平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统治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凭借武力征服B、实行一些汉化措施C、开始实行编户D、重用儒生,兴办太学5、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7、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8、推动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①社会矛盾的尖锐②冯太后的推动③农民起义不断④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学经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材料二(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的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第1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电业中学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识记北魏的建立者及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阐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归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提高多角度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阐释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学会运用历史材料,通过角色移情、有理有据地阐释个人观点观点和看法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民族融合、民族交流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引导学生观察“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内迁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观察“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北方各民族建立政权的情况;观察“北魏南朝宋对峙形势”图,了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并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
其中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并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孝文帝改革
引导学生观察魏晋墓壁砖画,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阅读课文,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且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要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特别是如何与汉族和睦相处;怎样才能巩固统一,使国家富强起来,是北魏统治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北魏迁都示意图”,思考: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为什么要改变鲜卑旧俗?
迁都原因:北方柔然强大,威胁平城;平城长发生水旱灾害;平城地理偏僻,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实施统治,不利于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
改变鲜卑旧俗的原因:存在着民族界限和隔阂。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百姓殷阜,年登俗乐……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
——《洛阳伽蓝记》”,观察“汉族、鲜卑族服饰俑”和“北魏帝王出御图”,思考: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使北魏政治和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引导学生观察“胡床、椅子、方凳”、“蒸馍、烙饼(魏晋墓壁砖画)”图片,了解北方民族融和的概括。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民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往来,彼此间在经济生活、政治制度、
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和。
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消弭民族界限和隔阂,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出于某个杰出人物的突发奇想,这也不是单纯的民族同化政策问题,而是黄河流域统一后民族大融合发展趋势和鲜卑族社会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作业
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5世纪前期统一淮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百年分裂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A.北魏
B.前秦
C.东为
D.北齐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A.躲避北方其他民族侵扰
B.大举“南伐”
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
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4.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路线是
A.平城长安
B.平城开封
C.平城洛阳
D.平城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