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三)及其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_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五篇】【第一篇:桥长】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求解: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就是2分后5秒=125秒,共行的路程就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所以,桥长为8×125-200=800(米)请问:大桥的长度就是800米。
【第二篇:列车长】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到桥至车尾返回桥共须要3分钟。
这列于火车短多少米?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2700-2400=300(米)highcut综合算式900×3-2400=300(米)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第三篇:街道长度】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
甲、丙从某长街的西头、乙从该长街的东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相遇后恰好4分钟乙、丙相遇,那麽这条长街的长度是多少米?答案与解析:甲、乙碰面后4分钟乙、丙碰面,表明甲、乙碰面时乙、丙还差4分钟的路程,即为还差4×(75+60)=540米;而这540米也就是甲、乙碰面时间里甲、丙的路程高,所以甲、乙碰面=540÷(90-60)=18分钟,所以长街短=18×(90+75)=2970米。
【第四篇:相遇次数】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往复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启程,当他们走了10分钟后,共碰面多少次?答案与解析:10分钟两人共跑了(3+2)×60×10=3000米3000÷100=30个全程。
我们知道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他们总是在奇数个全程时相遇(不包括追上)1、3、5、7。
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三)及其答案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2004-1]+[2003-2]+[2002-3]+…+(1003-1002) 2、 a 与b 中较大的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____2、同学们大扫除擦玻璃’如果每人擦6块’则有10块没人擦;如果每人擦7块’则余1人没玻璃可擦。
则有____人擦玻璃,有玻璃_____块3、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问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4、下面的数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中第八行第88个数是 。
1761441128048168872564024844362820124221814106211975315、甲、乙、丙、丁四人比年龄。
如果甲、丙差3岁’乙、丁差3岁’甲、丁差2岁’乙、丙差4岁’那么甲、乙差 岁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
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2、A’B’C三个试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 10克倒入 A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中’混合后又从 B中取出 10克倒入 C中’现在C中盐水浓度是 0’5%’问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是多少?3、制鞋厂生产的皮鞋按质量共分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即第1档次]的皮鞋每双利润为24元。
每提高一个档次’每双皮鞋利润增加6元。
最低档次的皮鞋每天可生产162双’提高一个档次每天将少生产9双皮鞋。
按天计算’生产哪个档次的皮鞋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4、一个零件形状大小如下图;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8个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的总和是56’如果去掉最大的数及最小的数’那么剩下的数的总和是44。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学六年级奥数题及解答(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六年级奥数题及解答篇⼀ 3箱苹果重45千克.⼀箱梨⽐⼀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考点:整数、⼩数复合应⽤题。
专题:简单应⽤题和⼀般复合应⽤题。
分析:可先求出3箱梨⽐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45+5×3 =45+15 =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3箱梨⽐3箱苹果多的重量,然后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3箱梨的重量。
⼩学六年级奥数题及解答篇⼆ 题⽬: ⼀块牧场长满了草,每天均匀⽣长。
这块牧场的草可供10头⽜吃40天,供15头⽜吃20天。
可供25头⽜吃多少天? 答案与解析: 假设1头⽜1天吃草的量为1份 (1)每天新⽣的草量为:(10×40-15×20)÷(40-20)=5(份); (2)原来的草量为:10×40-40×5=200(份); (3)安排5头⽜专门吃每天新长出来的草,这块牧场可供25头⽜吃:200÷(25-5)=10(天)。
⼩学六年级奥数题及解答篇三 我⼈民解放军追击⼀股逃窜的敌⼈,敌⼈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时10千⽶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时30千⽶的速度开始从⼄地追击。
已知甲⼄两地相距60千⽶,问解放军⼏个⼩时可以追上敌⼈? 解答案与解析:是[10×(22-6)]千⽶,甲⼄两地相距60千⽶。
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6)+60]÷(30-10)=220÷20=11(⼩时) 答:解放军在11⼩时后可以追上敌⼈。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 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解: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14-(A+22)=( A-90)/4,而6*(A-90)/4=A+22,贝U A=314,80 分以下的人数是(A-2) /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2. 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x-3) (1+1/2) =(1+1/5)x(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 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1+1/5 ) 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 (1+5/1 )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 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 (1+5/1 ),减缩后得到(1+1/5x )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3. 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解答:解:设乙存款x元,则甲存款是9600-x元,由题意得:(9600-x )( 1-40% ) x= (1-40% ) x+2 X120,5760-60%x=60%x+240 ,60%x+60%x=5760-240 ,1.2x=5520 ,x=4600 ;答:乙的存款4600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数用设出的字母表示,再根据数量关系等式:甲存款的(1-40% )等于乙存款的(1-40% )加上2个120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4. 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一、拓展提优试题1.a,b,c是三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且a+b+c=48,那么a,b,c的乘积最大是.2.(15分)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其中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如下:那么,将二进制数 11111011111 转化为十进制数,是多少?3.已知三个分数的和是,并且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2:3:4.那么,这三个分数中最大的是.4.从12点整开始,至少经过分钟,时针和分针都与12点整时所在位置的夹角相等.(如图中的∠1=∠2).5.如图,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长方形的长减少5厘米,宽增加3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边长一个正方形.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6.一次智力测试由5道判断对错的题目组成,答对一道得20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小花在答题时每道题都是随意答“对”或“错”,那么她得60分或60分以上的概率是%.7.如图,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先将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锥形铁块放入容器中,铁块全部浸入水中,再将铁块取出,这时水面的高度下降了3.2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厘米.8.用1024个棱长是1的小正方体组成体积是1024的一个长方体.将这个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颜色,则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个.9.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鸡大婶和鸡大叔买的花束中,玫瑰、康乃馨、百合各多少枝?10.小红买1支钢笔和3个笔记本共用了36.45元,其中每个笔记本售价的与每支钢笔的售价相等,则1支钢笔的售价是元.11.某日是台风天气,雨一直均匀地下着,在雨地里放一个如图1所示的长方体容器,此容器装满雨水需要1小时.请问:雨水要下满如图2所示的三个不同的容器,各需要多长时间?12.如图,由七巧板拼成的兔子图形中,兔子耳朵(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则兔子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3.张强晚上六点多外出锻炼身体,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10°;回家时还未到七点,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仍是110°,则张强外出锻炼身体用了分钟.14.请你想好一个数,将它加上5,其结果乘以2,再减去4,得到的差除以2,再减去你最初想好的那个数,最后的计算结果是.15.若(n是大于0的自然数),则满足题意的n的值最小是.16.小明把一本书的页码从1开始逐页相加,加到最后,得到的数是4979,后来他发现这本书中缺了一张(连续两个页码).那么,这本书原来有页.17.已知两位数与的比是5:6,则=.18.如图,将1个大长方形分成了9个小长方形,其中位于角上的3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15和12,由第4个角上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19.某项工程,开始由6人用35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此后,增加了6人一起来完成这项工程.则完成这项工程共用天.20.从1,2,3,…,2016中任意取出n个数,若取出的数中至少有两个数互质,则n最小是.21.若算式(□+121×3.125)÷121的值约等于3.38,则□中应填入的自然数是.22.有2013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有20道竞赛题,每个学生有基础分25分,此外,答对一题得3分,不答题得1分,答错一题扣1分,则所有参赛学生得分的总和是数(填“奇”或“偶”).23.若一个长方体,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2倍,所有棱长之和是56,则此长方体的体积是.24.某次数学竞赛,甲、乙、丙3人中只有一人获奖,甲说:“我获奖了.”乙说:“我没获奖.”丙说:“甲没有获奖.”他们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则获奖的是.25.某小学的六年级有学生152人,从中选男生人数的和5名女生去参加演出,该年级剩下的男、女生人数恰好相等,则该小学的六年级共有男生名.26.小红整理零钱包时发现,包中有面值为1分,2分,5分的硬币共有25枚,总值为0.60元,则5分的硬币最多有枚.27.如图,三个同心圆分别被直径AB,CD,EF,GH八等分,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非阴影部分面积之比是.28.老师让小明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按照如下规律插上一些旗子做标记:从起点开始,沿着跑道每前进90米就插上一面旗子,直到下一个90米的地方已经插有旗子为止,则小明要准备面旗子.29.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余下部分的30%.若两次剪去的部分比余下的部分多0.4米,则这根绳子原来长米.30.甲、乙两家商店出售同一款兔宝宝玩具,每只原售价都是25元,为了促销,甲店先提价10%,再降价20%;乙店则直接降价10%.那么,调价后对于这款兔宝宝玩具,店的售价更便宜,便宜元.31.如图,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与直径为16cm的圆部分重叠(圆心是正方形的一个顶点),用S1,S2分别表示两块空白部分的面积,则S1﹣S2=cm2(圆周率π取3).32.如图,正方形ABCD和EFGH分别被互相垂直的直线分为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值已标在图中,分别为20和10,18和12,则正方形ABCD和EFGH中,面积较大的正方形是.33.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如果小强给小林一些邮票,小强的邮票就比小林的少;如果小林给小强同样多的邮票,则小林的邮票就比小强的少,那么,小强原有227张邮票,小林原有张邮票.34.对于一个多边形,定义一种“生长”操作:如图1,将其一边AB变成向外凸的折线ACDEB,其中C和E是AB的三等分点,C,D,E三点可构成等边三角形,那么,一个边长是9的等边三角形,经过两次“生长”操作(如图2),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经过四次“生长”操作,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35.已知自然数N的个位数字是0,且有8个约数,则N最小是.36.李华在买某一商品的时候,将单价中的某一数字“7”错看成了“1”,准备付款189元,实际应付147元,已知商品的单价及购买的数量都是整数,则这种商品的实际单价是元,李华共买了件.37.如图,设定E、F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线段CE,BF交于点D,若△CDF,△BCD,△BDE的面积分别为3,7,7,则四边形AEDF的面积是.38.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放入底面相等并且高都是3分米的圆柱和圆锥形铁块,根据图1和图2的变化知,圆柱形铁块的体积是立方分米.39.如图是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计算,若甲先做2天,接着乙丙两人合作了4天,最后余下的工程由丙1人完成,则完成这项工程共用天.40.22012的个位数字是.(其中,2n表示n个2相乘)【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48÷3=16,16﹣1=15,16+1=17,所以,a,b,c的乘积最大是:15×16×17=4080.故答案为:4080.2.解:(11111011111)2=1×210+1×29+1×28+1×27+1×26+0×25+1×24+1×23+1×22+1×21+1×20=1024+512+256+128+64+0+16+8+4+2+1=(2015)10答:是2015.3.解:==,答:这三个分数中最大的一个是.故答案为:.4.解:设所走的时间为x小时.30x=360﹣360x3x+360x=360﹣30x+360390x=360x=小时=55分钟.故答案为:55.5.解:先求出一份的长:(5+3)÷(5﹣3)=8÷2=4(厘米)长是:4×5=20(厘米)宽是:4×3=12(厘米)原来的面积是:20×12=240(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0.6.解:有答对一题,两题,三题,四题,五题,全错六种情况,答对三题是60分,四题是80分,五题是100分,她得60分或60分以上的概率是:=50%.答:她得60分或60分以上的概率是50%.故答案为:50%.7.解: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3.14×(10÷2)2×3.2=3.14×25×3.2=251.2(cm3)铁块的高是:251.2×3÷[3.14×()2]=251.2×3÷50.24=15(cm)答:铁块的高是15cm.8.解:因为1024=210=8×8×16(8﹣2)×(8﹣2)×(16﹣2)=6×6×14=504答: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504个.故答案为:504.9.解:依题意可知:玫瑰与康乃馨和百合的枝数化连比为:10:15:3;购买一份比例的价格为:3×20+15×6+15×10=300;正好是1倍关系.答:购买玫瑰10枝,康乃馨15枝,百合3枝.10.解:36.45÷(3+)=36.45=5.45.4×=20.25(元)答:1支钢笔的售价是 20.25元.故答案为:20.25.11.解:图1所示的长方体容器的容积:10×10×30=3000(立方厘米)接水口的面积为:10×30=300(平方厘米)接水口每平方厘米每小时可接水:3000÷300÷1=10(立方厘米)所以,图①需要:10×10×30÷(10×10×10)=3(小时)图②需要:(10×10×20+10×10×10)÷(10×10×20)=1.5(小时)图③需要:2÷2=1(厘米)3.14×1×1×20÷(3.14×1×10)=2(小时)答:容器①需要3小时,容器②需要1.5小时,容器③需要2小时.12.解:10=80(平方厘米)答:兔子图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0.13.解:依题意可知:分针开始落后时针共格;后来分针领先格,路程差为格.锻炼身体的时间为:=40(分);故答案为:40.14.解:设这个数是a,[(a+5)×2﹣4]÷2﹣a=[2a+6]÷2﹣a=a+3﹣a=3,故答案为:3.15.解:当n=1时,不等式左边等于,小于,不能满足题意;当n=2时,不等式左边等于+==,小于,不能满足题意;同理,当n=3时,不等式左边大于,能满足题意;所以满足题意的n的值最小是3.故答案是:316.解:设这本书的页码是从1到n的自然数,正确的和应该是1+2+…+n=n(n+1),由题意可知,n(n+1)>4979,由估算,当n=100,n(n+1)=×100×101=5050,所以这本书有100页.答:这本书共有100页.故答案为:100.17.解:因为(10a+b):(10b+a)=5:6,所以(10a+b)×6=(10b+a)×560a+6b=50b+5a所以55a=44b则a=b,所以b只能为5,则a=4.所以=45.故答案为:45.18.解:如图,设D的面积为x,9:12=15:x9x=12×15x=x=20答:第4个角上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20.故答案为:20.19.解:总工作量看做单位“1”.剩余工作量为1﹣=,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为÷6÷35,(1﹣)÷[÷6÷35×(6+6)]=÷(÷6÷35×12)=÷=35(天)35+35=70(天)答:完成这项工程共用70天.故答案为:70.20.解:根据分析,1~2016数中,有奇数1008个,偶数1008个,因为偶数和偶数之间不能互质,故:①n<1008时,有可能取的n个数都是偶数,就不能出现至少有两个数互质的情况;②n=1008时,若取的数都是偶数,也不能出现至少有两个数互质的情况;③n≥1009时,则取的n个数里至少有一个为奇数,取出的这个奇数和它相邻的偶数一定互质,综上,n最小是1009.故答案是:1009.21.解:令□=x,那么:(x+121×3.125)÷121,=(x+121×3.125)×,=x+121×3.125×,=x+3.125;x+3.125≈3.38,x≈0.255,0.255×121=30.855;x=30时,x=×30≈0.248;x=31时,x=×31≈0.255;当x=31时,运算的结果是3.38.故答案为:31.22.解:每人答对x道,不答y道,答错z道题目,则显然x+y+z=20,z=20﹣x﹣y;所以一个学生得分是:25+3x+y﹣z,=25+3x+y﹣(20﹣x﹣y),=5+4x+2y;4x+2y显然是个偶数,而5+4x+2y的和一定是个奇数;2013个奇数相加的和仍是奇数.所以所有参赛学生得分的总和是奇数.故答案为:奇.23.解:长方体的高是:56÷4÷(1+2+4),=14÷7,=2,宽是:2×2=4,长是:4×2=8,体积是:8×4×2=64,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4.故答案为:64.24.解:由分析可知: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乙说的也是真话,所以不成立;假设乙说的是真话,那甲说的也是真话,也不成立;所以只能是丙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即:乙得奖了;故答案为:乙.25.解:设男生有x人,(1﹣)x=152﹣x﹣5,x+x=147﹣x+x,x=147,x=77,答:该小学的六年级共有男生77名.故应填:77.26.解:因为0.60元=60分,设1分,2分,5分的硬币各有x枚、y枚和z枚,则有x+y+z=25,x+2y+5z=60,把上面的两个式子相减得出y+4z=35,要使5分的硬币最大,即Z最大,y最小,因为35是奇数,所以y必须是奇数,当y=1时,z的值不是整数,当y=3时,z=8,所以z=8;答:5分的硬币最多有8枚;故答案为:8.27.解: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图中最大圆面积的,非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图中最大圆面积的,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非阴影部分面积之比是::=1:3;答: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非阴影部分面积之比是1:3.故答案为:1:3.28.解:400和90的最小公倍数是3600,则3600÷90=40(面).答:小明要准备40面旗子.故答案为:40.29.解:第二次剪求的占全长的:(1)×30%==,0.4÷[(1)]=0.4÷[]==0.4×15=6(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6米.故答案为:6.30.解:甲商店:25×(1+10%)×(1﹣20%),=25×110%×80%,=27.5×0.8,=22(元);乙商店:25×(1﹣10%),=25×90%,=22.5(元);22.5﹣22=0.5(元);答:甲商店便宜,便宜了0.5元.故答案为:甲,0.5.31.解:3×(16÷2)2﹣122=192﹣144,=48(平方厘米);答:S1﹣S2=48cm2.故答案为:48.32.解: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30时,两正方形的面积差最小,则大正方形的面积越大,即EFGH的面积较大;故答案为:EFGH.33.解:(1﹣):1=13:19,13+19=32;1:(1﹣)=17:11,17+11=28,32与28的最小公倍数是224,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所以共有224×2=448张,448÷32×13=182,448÷28×17=272.小强:(182+272)÷2=227张小林:448﹣227=221.故答案为:227,221.34.解:边长是9的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9×3=27第一次“生长”,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27×=36第二次“生长”,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36×=48第三次“生长”,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48×=64第四次“生长”,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64×==85答:经过两次“生长”操作,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48,经过四次“生长”操作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85.故答案为:48,85.35.解:自然数N的个位数字是0,它一定有质因数5和2,要使N最小,5的个数应最少为1个,而求其它因数最好都是2和3,并且2的个数不能超过2个,其它最好都是3;设这个自然数N=21×51×3a,根据约数和定理,可得:(a+1)×(1+1)×(1+1)=8,(a+1)×2×2=8,a=1;所以,N最小是:2×3×5=30;答:N最小是30.故答案为:30.36.解:189=3×3×3×7=27×7147=3×7×7=21×7正好是27×7=189中把27看成21×7=147所以这种商品的实际单价是21元,卖了7件.故答案为:21,7.37.解:连接AD,因△CDF和△BCD的高相等,所以FD:DB=3:7,所△AFD和△ABD的面积比也是3:7,即可把△AFD的面积看作是3份,△ABD的面积看作是7份,S△BCD=7,S△BDE=7所以CD=DE,S△ACD=S△ADE,S△ACD+S△BDE=S△ABD,S△ACD+S△BDE=7份,S△AFD+S△CDF+S△BDE=7份,3份+3+7=7份,则1份=2.5,S四边形AEDF=10份﹣7=10×2.5﹣7=25﹣7=18答:四边形AEDF的面积是18.故答案为:18.38.解:25.7÷(1+1+3)=25.7÷5=5.14(立方分米)5.14×3=15.42(立方分米)答:圆柱形铁块的体积是15.4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15.42.39.解:依题意可知:甲乙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甲乙工作总量为:×2+×4=;丙的工作天数为:(1﹣)=3(天);共工作2+4+3=9故答案为:940.解:2012÷4=503;没有余数,说明22012的个位数字是6.故答案为:6.。
第三讲递推计数有许多计数问题很复杂,直接处理比较困难,此时硬碰硬是不行的.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是退而求其次:先考虑该问题的简单情形,看看简单情形如何处理;在解决了简单情形后,再考虑如何利用简单情形的结论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推导过程就叫“递推”.那如何利用“递推法”来解决计数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例1.老师给小高布置了12篇作文,规定他每天至少写1篇.如果小高每天最多能写3篇,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完成方法?(小高每天只能写整数篇)「分析」从简单情况入手,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如果老师只布置1篇作文,小高有多少种不同的完成方法?如果老师布置2篇作文,小高有多少种不同的完成方法?如果老师布置3篇、4篇、……小高又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完成方法?篇数由少到多,完成方法数也会逐渐变多,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练习1、一个楼梯共有12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迈二级台阶或三级台阶.走完这12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的方格表,共有多少种覆盖方法?例2.用10个13⨯的长方形纸片覆盖一个103「分析」与例1的类似,我们还是从简单情形入手找递推关系.可具体从什么样的情形入手呢?⨯的方格表,共有多少种覆盖方法?练习2、用7个12⨯的长方形纸片覆盖一个72例3.在一个平面上画出100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个部分?「分析」当直线数量不多时,画图数一数即可.但现在有100条,画图数并不现实.我们不妨在纸上将直线逐一画出,并在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每增加一条直线,平面被分成的部分会增加多少?这个增量..有什么变化规律?练习3、如果在一个圆内画出50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圆分成多少部分?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类很经典的递推计数问题——传球问题.例4.四个人分别穿着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球衣练习传球,每人都可以把球传给另外三个人中的任意一个.先由红衣人发球,并作为第1次传球,经过8次传球后球仍然回到红衣人手中.请问:整个传球过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分析」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想通过树形图来求解,我们不妨来试一试.设穿着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球衣的人分别是A 、B 、C 、D .如下图,最开始时,球在A 手上,第一次传球由A 传给B 、C 、D ,也就是第一层有三个字母就够了.然后B 、C 、D 都会继续往下传球,各有3种传法,传到第二层需要9个字母.再传到第三层,需要27个字母……每一层需要的字母增加迅猛!如果传8次球,到最后一层会用到836561 个字母,这要多大的一个树形图啊!可见画树形图的方案不可行.但树形图对这道题就没有用了吗?并非如此.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传球过程中所隐藏的递推关系.事实上,我们并不关心树形图长啥样,我们关心的是数量——树形图每一层分支的数量.因此,只要知道每一层各字母出现的次数就可以了,我们不妨制作一个表格来统计这个次数.如下表,我们用第一列来表示层数,第一行来表示每个人,其余空格用于填写字母在该层中出现的次数.请你从上方的树形图中数一数,填出表格中的前几行.然后思考一下:这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递推关系?BC DACDABDABCAB C D A B D A B C B C D A C D A B C B C D A C D A B D练习4、三个人分别穿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衣练习传球,每人都可以把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意一个.先由红衣人发球,并作为第1次传球,经过7次传球后传到蓝衣人手中.请问:整个传球过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解传球问题的方法称为“传球法”.“传球法”是递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极其实用的数表累加计数法.例5.一个七位数,每一位都是1、2或者3,而且没有连续的两个1,这样的七位数一共有多少个?「分析」这道题与前面两道题有何异同?应该如何求解呢?前面的计数问题,递推关系都表现为数列、数表的简单累加,但这不是递推的全部.简单累加只是递推的一种表现形式,递推还有很多其它形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无法通过简单累加求解的计数问题.例6.圆周上有10个点A1、A2、L、A10,以这些点为端点连接5条线段,要求线段之间没有公共点,共有多少种连接方式?「分析」圆周上10个点,连5条线段,连法很多,很难直接画出来枚举.像这类问题,我们同样还是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那么是应该按1个点、2个点、3个点、……这样依次计数,来找递推关系吗?神奇的汉诺塔一位法国数学家曾编写过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假设有n 片,移动次数是()f n .显然(1)1f =,(2)3f =,(3)7f =,且(1)2()1f k f k +=+.此后不难证明()21n f n =-.64n =时,64(64)2118446744073709551615f =-=.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18446744073709551615/31556952=584554049253.855年.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真的过了5845亿年,不说太阳系和银河系,至少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同梵塔、庙宇等,都早已经灰飞烟灭.课 堂 内 外作业1. 有10个蛋黄派,萱萱每天吃1个或2个,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2. 甲、乙两人玩抓石子游戏,共有12个石子,甲先乙后轮流抓取.每次可以抓取其中的2个、3个或4个,直到最后抓取完毕为止.那么共有多少种抓取石子的方案?3. 用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100部分,至少要在平面上画几条直线?4. 一个七位数,它由数字0、1、2、3、4组成,相邻位置上的数字不相同,并且个位数字是2.这样的七位数有多少个?5. 用8个的长方形纸片覆盖下面的方格表,共有多少种覆盖方法?12第五讲 进位制问题例题:例7. 答案:(1)31023、3735、11B9、7DD ;(2)257;(3)1742详解: (1)(2)32025051525257⨯+⨯+⨯+⨯=; (3)3202120121122121742⨯+⨯+⨯+⨯=.例8.答案:(1)5;(2)13121、731 详解:三进制转九进制从右往左两位两位转换;二进制转四进制从右往左两位两位转换;二进制转八进制从右往左三位三位转换.例9.答案:15031 详解:列竖式计算.例10. 答案:212.a =5、b =5、c =2例11. 答案:10个详解:若要称量1克的重量必须有1克的砝码,若要称量2克的重量必须有2克的砝码,依次类推可得:1+2+4+8+16+32+64+128+256+512,此时可以称量1克到1023克的所有重量,此时需要10个砝码.例12. 答案:12...... 3 ...... 2 ...... 1 0 (3)...... 2 ...... 3 (7) (3)…… 9 ……12 (1) (1)...... 13 ...... 13 (7)详解:所看页数列为1、1、2、4、8、……、256、512、989.练习:6. 答案:554;2781;195;7227. 答案:161578. 答案:212349. 答案:248.a =5、b =0、c =3作业:1. 答案:(1)354;(2)458;(3)C 30;(4)14443;(5)433;(6)852. 答案:(1)1131;(2)123123. 答案:100简答:a 很容易知道只能为1,再根据进位制展开解方程得出b 、c 均为0,所以原数十进制是100.4. 答案:22简答:由题意有,其中a 、b 、c 均小于3,则有,化简得,符合条件的a 、b 、c 为2、1、1,化成十进制是22.5. 答案:24简答:由题意有,其中a 、b 均要大于7,则有,符合条件的最小的a 、b 为15、9,和是24.4774a b +=+ ()()4774a b = 815a b c =+ 93164a b c c b a ++=++ ()()34abc cba =。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姓名:分数:班级:卷一【一】每题10分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解:速度和=(40-4)/4=9千米/小时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解: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两地距离=40×5=200千米6、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7、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8、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六年级奥数题(Ti)及答案(3)1、如图,长方形ABCD中,E为的AD中点,AF与(Yu)BE、BD分别交于G、H,OE垂直AD于E,交AF于O,已知AH=5cm,HF=3cm,求AG.2阴影面(Mian)积:(高等难度)如右图,在以AB为(Wei)直径的半圆上取一点C,分别以AC和BC为直径在△ABC外作半圆AEC和BFC.当C点在什么位置时,图中两(Liang)个弯月型(阴影部分)AEC和BFC的面积和最大。
3、巧克(Ke)力豆:(高等(Deng)难度)甲、乙、丙(Bing)三人各有巧克力豆若干粒,要求互相赠送.先由甲给乙、丙,甲给乙、丙的豆数依次等于乙、丙原来各人所有豆数.依同办法,再由乙给甲、丙,所给豆数依次等于甲、丙各人现有的豆数.最后由丙给甲、乙,所给的豆数依次等于甲、乙各人现有的豆数.互赠后每人恰好各有豆32粒,问原来三人各有豆多少粒?4、得(De)奖人数:(高(Gao)等难度)六年级举行(Xing)一次数学竞赛,共有若干名同学得奖,其中得一等奖的同学比余下的得奖人数的五分之一少三名,得二等奖的占领奖人数的三分之一,得三等奖的人数比二等奖的人数同学多21名,问得奖人数是多少?粮食(Shi)问题:(高等难(Nan)度)5、甲仓有粮80吨,乙仓有粮120吨,如果把乙仓的一部分粮调入甲仓,使乙仓存粮是甲仓的60%,需(Xu)要从乙仓调入甲仓多少吨粮食?6、分苹(Ping)果:(高等(Deng)难度)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大、小班小朋友,每人可得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每人可得10个,问只分给小班时,每人可得几个?、7、巧(Qiao)算:(中(Zhong)等难度)计(Ji)算:8、四(Si)位数:(中等(Deng)难度)某个四(Si)位数有如下特点:①这个(Ge)数加1之后是15的倍数;②这(Zhe)个数减去3是38的倍数;③把这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左右倒过来所得的数与原数之和能被10整除,求这个四位数.9跑步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造纸厂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纸,开始阶段,每天只能生产10吨纸.中间阶段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的产量提高了一倍.最后阶段由于购置了新设备,每天的产量又比中间阶段提高了一倍半.已知中间阶段生产天数的2倍比开始阶段多13天,那么最后阶段有几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从花城到太阳城的公路长12公里.在该路的2千米处有个铁道路口,是每关闭3分钟又开放3分钟的.还有在第4千米及第6千米有交通灯,每亮2分钟红灯后就亮3分钟绿灯.小糊涂驾驶电动车从花城到太阳城,出发时道口刚刚关闭,而那两处交通灯也都刚刚切换成红灯.已知电动车速度是常数,小糊涂既不刹车也不加速,那么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与解析:画出反映交通灯红绿情况的s-t图,可得出小糊涂的行车图像不与实线相交情况下速度最大可以是0.5千米/分钟,此时恰好经过第6千米的红绿灯由红转绿的点,所以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24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3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答案与解析:分类讨论:(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这样,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59+29+38+28+44=198(个).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4甲、乙、丙三人依次相距280米,甲、乙、丙每分钟依次走90米、80米、72米.如果甲、乙、丙同时出发,那么经过几分钟,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答案与解析: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乙追上丙时;另一种是甲位于乙、丙之间.⑴乙追上丙需:280(80-72)=35(分钟).⑵甲位于乙、丙之间且与乙、丙等距离,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丁,他的速度为乙、丙的速度的*均值,即(80+72)2=76(米/分),且开始时丁在乙、丙之间的中点的位置,这样开始时丁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且无论经过多长时间,乙比丁多走的路程与丁比丙多走的路程相等,所以丁与乙、丙的距离也还相等,也就是说丁始终在乙、丙的中点.所以当甲遇上丁时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甲与丁相遇时间为:(280+2802)(90-76)=30(分钟).经比较,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需经过30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5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0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答案与解析:本题相当于去的时候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而整个行程的*均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回来的时候的速度.根据例题中的分析,可以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00千米,那么往返一次需时间__*2=10(小时),现在从甲地到乙地花费了时间__=6(小时),所以从乙地返回到甲地时所用的时间是10-6=4(小时).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3004=7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开.。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
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
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用中培养能力,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追击敌人】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_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_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_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解答案与解析:是[__(_-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
由此推知追及时间=[__(_-6)+60]÷(30-_)=2_÷_=_(小时)答:解放军在_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第二篇:相遇问题】甲、乙、丙三辆汽车在环形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行一周要36分钟,乙车行一周要30分钟,丙车行一周要48分钟,三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问至少要多少时间这三辆汽车才能同时又在起点相遇?答案与解析:要求多少时间才能在同一起点相遇,这个时间必定同时是36、30、48的倍数。
因为问至少要多少时间,所以应是36、30、48的最小公倍数。
36、30、48的最小公倍数是7_。
答:至少要7_分钟(即_小时)这三辆汽车才能同时又在起点相遇。
【第三篇:求边长】一张硬纸板长60厘米,宽56厘米,现在需要把它剪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的正方形,不许有剩余。
问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答案与解析:硬纸板的长和宽的公约数就是所求的边长。
60和56的公约数是4。
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试卷三
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2004-1)+(2003-2)+(2002-3)+…+(1003-1002) 2、 a 与b 中较大的是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____
2、同学们大扫除擦玻璃,如果每人擦6块,则有10块没人擦;如果每人擦7块,则余1人没玻璃可擦。
则有____人擦玻璃,有玻璃_____块
3、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问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
4、下面的数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中第八行第88个数是 。
176144112804816887256402484436
28
20
124
22181410621197531
5、甲、乙、丙、丁四人比年龄。
如果甲、丙差3岁,乙、丁差3岁,甲、丁差2岁,乙、丙差4岁,那么甲、乙差 岁
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
1、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
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
2、A,B,C三个试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 10克倒入 A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中,混合后又从 B中取出 10克倒入 C中.现在 C 中盐水浓度是 0.5%.问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是多少?
3、制鞋厂生产的皮鞋按质量共分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即第1档次)的皮鞋每双利润为24元。
每提高一个档次,每双皮鞋利润增加6元。
最低档次的皮鞋每天可生产162双,提高一个档次每天将少生产9双皮鞋。
按天计算,生产哪个档次的皮鞋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4、一个零件形状大小如下图: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8个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的总和是56,如果去掉最大的数及最小的数,那么剩下的数的总和是44。
问:剩下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
6、把若干个自然数1,2,3,……乘到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最末十三位恰好都是零,那么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是多少?
7、有一个四位整数,在它的某位数字前面加上一个小数点,再与这个四位数相加,得数是2000.81.求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8、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63千米处的矿山与堆料场运料同时相向开出,时速分别为40千米和50千米,如果不计装卸时间,那么,两车往返运料自出发到第三次相遇共经过多少时间?
9、重排某一自然数的所有数字,求证:所得数与原数之和不等于99…9(共n个9,n是奇数).
10、Find the missing number in the sequence:3, 6, 11, 20, 37, , 135.
Answer :
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试卷三答案
一、计算题
1、(2004-1)+(2003-2)+(2002-3)+…+(1003-1002) =(2004-1002)+(2003-1001)+(2002-1000)+……+(1003-1) =1002+1002+1002+……+1002 =1002×1002 =1004004 2、 a 与b 中较大的是
解:a =
⨯⨯(1+2001)20012002=(2+2002)20012004=1-20042,b =⨯⨯(1+2002)20022003=(2+2003)20022005=1-2
2005
因为20042>22005
,所以a<b,b 较大
二、填空题:
1、那么第一个数是5 解:倒推:
第一个数是5
2、有17人擦玻璃,有玻璃112块 解:此题为盈亏问题。
(10+7)÷(7-6)=17人,17×6+10=112块玻璃
3、至少需要5辆载重3吨的汽车
解:每辆汽车至少可以运2吨,所以5辆汽车一定能把这些货物都运走。
但箱子总数为13,14时,4辆汽车一次不能运完,所以至少需要5辆汽车
4、表中第八行第88个数是22400
解:观察可以发现,第一行的数字是1,3,5,7,9,11,13,15,……以后第n 行是数字都是第一行的数字乘以n-1
2
,第8行的第88个数是第一行的第88个数乘以7
2;
第一行的第88个数是2×88-1=175.所求的数字是175×7
2=175×128=22400
5、甲、乙差1岁
解:因为甲,丙差3岁,乙,丁差3岁,而甲,丁差2岁,乙、丙差4岁,所以如果甲比丙大,那么乙一定比丁大,否则甲,丁与乙,丙相差的年龄就相同了。
设甲10岁,丙7岁,则丁8岁,乙11岁,是符合条件的,甲,乙差1岁。
同理可得当丙比甲大时,甲、乙仍然相差1岁
三、解答题:
1、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5:31
解:此题为比例的问题。
关键要注意两瓶同样重的盐水。
甲瓶可认为是9份,乙瓶可认为是6份,所以首先要统一成同样的份数18份。
1:8=2:161:5=3:15
混合后变为(2+3):(16+15)=5:31
2、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是12%
解:可用倒推法。
3、生产第8档次的皮鞋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4×11×11=6534元
解:设生产x档次的利润最大。
X档次的鞋每双的利润是(18+6x)元,但每天只生产(171-9x)双
总利润为:(18+6x)×(171-9x)=54×(3+x)×(19-x)
我们知道:当两数的和一定时,这两数的差越小,则积越大。
因此令3+x=19-x解得x=8 因此生产第8档次的皮鞋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4×11×11=6534元。
4、它的体积是160立方厘米,表面积是232平方厘米
解:体积=2×4×10+2×(6-2)×10=160立方厘米
表面积=[6×10+10×4+(4×6-2×4)]×2=232平方厘米
5、剩下的数中,最小的数是4
解:56-44=12,因此剩下的数中最大数不可能超过10
6个数的和是44,只有10,9,8,7,6,4这一种情况。
因此剩下的数中,最小的数是4
6、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是50
解:末位出现零的个数是由因数中2与5的个数决定的。
自然数列中,因数2的个数多于因数5的个数,因此,只要考虑因数5即可。
有13个零,因此因数中必然含有13个因数5.
1到50中含因数5的个数为[50
5
]+[
50
25
]=12个,还差一个,所以最后出现的自然数
最小为55
7、求这个四位数是1981
解:设这个四位整数是ABCD,因为ABCD+AB.CD=2000.81,所以CD=81
AB81+AB.81=2000.81,ABAB=1919,所以,AB=19
答:这个四位数是1981。
8、两车往返运料自出发到第三次相遇共经过3.5时间
解:在往返来回相遇问题中,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走完一个全程,以后每次再相遇,都合走完两个全程。
即:两人相遇时是在他们合走完1,3,5,……个全程时。
第三次相遇时两人走完5个全程。
因此所要时间为:5×63÷(40+50)=3.5小时
9、证明:(反证法)假设所得数是99…9(共n个9,n是奇数),那么可以发现,原数与所得数不可能产生进位情况。
原数与所得数是重排的关系,因此他们的和一定是偶数。
但奇数是9很显然是奇数,奇数是不等于偶数的,所以假设是错误的。
所以所得数与原数之和不等于99…9(共n个9,n是奇数)
10、Answer :70
解:填充数列中的空白处的数字:3,6,11,20,37,_________,135
观察可以发现6=3×2-0;11=6×2-1;20=11×2-2;37=20×2-3;下个数应该为37×2-4=70;验证:70×2-5=135正好是最后一个数。
答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