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737.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章一、问答题1、某系统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处理机调度算法,某个时刻根据用户要求创建了一个进程P,进程P在其存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主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运行—>阻塞);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主存(阻塞—>就绪);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运行—>就绪);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何谓进程,它与程序有哪些异同点?613、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通常有哪些?694、简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的基本思想。
大多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时间片,请给出选择小时间片的理由。
然后,再给出选择大时间片的理由。
755、进程有哪几种基本状态?试举出使进程状态发生变化的事件并描绘它的状态转换图。
636、进程创建、撤销、唤醒和阻塞原语的流程69、70、717、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658、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是什么?819、PCB中包含哪些信息?进程状态属于哪类信息?6510、列举引起进程创建和撤销的事件69、7011、试比较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8112、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6713、简述操作系统的三级调度(简述其各级调度的基本功能即可)。
72二、计算题1、就绪队列中有4个进程P1,P2,P3,P4同时进入就绪队列,它们进入就绪队列2秒之后开始进程调度,它们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表所示。
忽略进行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且进程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分别写出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4秒)、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
答: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P1,P2,P3,P4 ,P1,P2,P4,P1,P2,P2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P3,P4,P1,P22、在某计算机系统中,时钟以固定的频率中断CPU,以增加日历计数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定时操作,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每次执行的时间为2ms(包括进程切换开销)。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作业一从算术到方程1、根据数量关系列代数式(1) x的2倍与y的和; (2)m与n5的差的平方;(3)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4)a与b和的平方;(5)x的立方与y的立方的差; (6)a的平方与b的平方的和.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6;(3)某数的8倍比该数的5倍大12;(4)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该数的3倍小21.(5)某班有x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票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3、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方程。
(1)王涛买了6kg香蕉和3kg苹果,共花了19元,已知苹果1.8元/kg,则香蕉每千克多少元?(2)如果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质量减少了20%,那么要得到4500千克面粉,需要多少千克小麦?(3)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45km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h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前进2.5km,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4、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小红买了甲、乙两种圆珠笔共7支,一共用了9元,已知甲种圆珠笔每支1.5 元,一种圆珠笔每支1元,求甲、乙两种圆珠笔各买了多少支?(2)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多1米,第二次又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少1米,这时还剩下3.5米。
请问铁丝原长多少米?(3)把一些苹果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5个苹果,那么还剩2个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6个苹果,那么还缺3 个苹果。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010•云南省曲靖市)5、练习本比水性笔的单价少2元,小刚买了5本练习本和3支水性笔正好用去14元.如果设水性笔的单价为x 元,那么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5(2)314x x -+= B.5(2)314x x ++=C.53(2)14x x ++= D.53(2)14x x +-=(2011甘肃兰州,11,4分)6、某校九年级学生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留作纪念,全班共送了2070张相片,如果全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 .(1)2070x x -=B .(1)2070x x +=C .2(1)2070x x +=D .(1)20702x x -= (2011湖南湘潭市,13,3分)7、湘潭历史悠久,因盛产湘莲,被誉为“莲城”.李红买了8个莲蓬,付50元,找回38元,设每个莲蓬的价格为x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作业二 一元一次方程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方程:(1)5x+3y-6x=7 (2)4x-7 (3)5x >3(4)6x 2+x-2=0 (5)1+2=3 (6) -x5-m=11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1)9x=2 (2)x+2y=0 (3)x 2-1=0(4) x=0 (5) x3=2 (6) ax=b(a 、b 是常数)3、关于x 的方程2(x-1)-3a=0的解为3,则a 的值为 ( ) A.-34 B.-43 C . 34 D. 43 4、x=1是下列方程( )的解:A .21=-x , B.x x 3412-=-,C.4)1(3=--x ),D.254-=-x x5、在方程①32x x-=,②0.31y =,③2560x x -+=,④0x =,⑤69x y -=,⑥21136x x +=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 6、已知221(2)0x y -++=,则2006()xy = .7、已知2x m+1 +3=7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8、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n-1+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n=__.9、已知方程232)1(2=-+-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第三章作业题学号姓名3-2、由氩离子激光器发出波长=488nm 的蓝色平面光,垂直照射在一不透明屏的水平矩形孔上,此矩形孔尺寸为0.75mm0.25mm。
在位于矩形孔附近正透镜(f=2.5m)焦平面处的屏上观察衍射图样。
试描绘所形成的中央最大值。
3-3、由于衍射效应的限制,人眼能分辨某汽车的两前灯时,人离汽车的最远距离l=?(假定两车灯相距1.22m,人眼瞳孔的直径为6mm,光波长为0.55m)3-4、借助于直径为2m 的反射式望远镜,将地球上的一束激光(λ=600nm)聚焦在月球上某处。
如果月球距地球4×105km,忽略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试计算激光在月球上的光斑直径。
3-5、一准直的单色光束(=600nm)垂直入射在直径为1.2cm、焦距为50cm 的会聚透镜上,试计算在该透镜焦平面上的衍射图样中心斑的角宽度和线宽度。
3-6、(1)显微镜用紫外光(λ=275nm)照明比用可见光(λ=550nm)照明的分辨本领约大多少倍?(2)它的物镜在空气中的数值孔径为0.9,用紫外光照明时能分辨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用油浸系统(n=1.6)时,这最小距离又是多少?3-7、一照相物镜的相对孔径为1:3.5,用λ=546nm 的汞绿光照明。
问用分辨本领为500 线/mm 的底片来记录物镜的像是否合适?3-9、用波长=0.63m 的激光粗测一单缝缝宽。
若观察屏上衍射条纹左右两个第五级极小的距离是6.3cm,屏和缝的距离是5m,求缝宽。
3-10、今测得一细丝的夫琅禾费零级衍射条纹的宽度为1cm,已知入射光波长为0.63m,透镜的焦距为50cm,求细丝直径。
3-11、考察缝宽a=8.8×10−3cm,双缝间隔d=7.0×10−2cm,波长为0.6328µm 时的双缝衍射,在单缝衍射中央极大值两侧的两个极小值间,将出现多少个干涉极小值?若屏离开双缝457.2cm,计算条纹宽度。
1、针对DFA M 1,(1)请给出在处理字符串1011001的过程中经过的状态序列。
解:经过的状态序列为:q 0q 3q 1q 3q 2q 3q 1q 3 (2)请给出形式描述。
争议:M 1的形式化还是接受过程的形式化?解:M 1的形式描述为M 1=({q 0,q 1,q 2,q 3},{0,1},δ, q 0,{ q 3})其中δ定义为:δ(q 0,0)= q 1,δ(q 0,1)= q 3 δ(q 1,0)= q 2,δ(q 1,1)= q 3 δ(q 2,0)= q 3,δ(q 2,1)= q 0 δ(q 3,0)= q 1,δ(q 3,1)= q 2 接受过程的形式化:q 01011001├1q 3011001├10q 111001├101q 31001├1011q 2001├10110q 301├101100q 11├1011001q 3注意:谈及自动机形式化描述,一定是用五元组表示,将δ函数直接写出来 2、构造识别下列语言的DFA(要求写出形式化描述,另外,写出设计过程对理清你的思维更有益) (3) {x| x ∈{0,1}+且x 中不含形如00的子串}或:(对, 但稍嫌麻烦)------------05级孙磊错解:∈{0,1}*)(不接受1, 可接受000)(5) {x| x ∈{0,1}+且x 中含形如10110的子串}q0:起始状态,以及未读入1的状态;q1:读入了10110中第1个符号(1)的状态;q2:读入了10110中第2个符号(0)的状态;q3:读入了10110中第3个符号(1)的状态;q4:读入了10110中第4个符号(1)的状态;q5:读入了10110中第5个符号(0)的状态;易犯的错误: 状态转移时, 不考虑已接受一些字符后所处状态, 一味地转到开始状态,不利用阶段性成果,狗熊掰棒子!(7) {x| x∈{0,1}+且把x看成二进制数时,x模5与3同余,要求中当x为0时,|x|=1,且x ≠0时,x首字符是1}提示: 和P98例3-5属同一类型, 这种设计如不写清楚设计过程, 不能服人, 也不能反映你的设计方法.解:按题意,当x为0时,x的长度为1,即不能出现多于1个0的全0串;当x不为0时,必须以1开始。
第三章作业
1.(6分)名词解释:扫描转换、增量算法、反走样。
扫描转换:基本图形的光栅化就是在像素点阵中确定最佳逼近与理想图形的像素点集,并用指定颜色显示这些像素点集的过程。
当光栅化与按扫描线顺序绘制图形的过程集合在一起时,也称为扫描转移。
增量算法:在一个迭代算法中,如果每一步X,Y值是用前一步的值加上一个增量来获得的,那么,这个算法就称为增量算法。
反走样:用于减轻走样的技术称为反走样或者称为抗锯齿。
2.(10分)计算起点坐标为(0,0),终点坐标(12,9)直线的中点Bresenham算法的每一
步坐标值以及中点偏差判别式d的值,填入表3-1中,并用黑色绘制图3-29中的直线段的扫描转换像素。
图3-29 像素点阵
x y d x y d
0 0 -0.25 7 5 -0.5
1 1 0 8 6 -0.25
2 1 -0.75 9 6 0
3 2 -0.5 10 7 -0.75
4 3 -0.2
5 11 8 -0.5
5 3 0 12 9 -0.25
6 4 -0.75
表3-1 x,y和d的值
第四章作业
1.(10分)名词解释:四邻接点、八邻接点、四连通域、八连通域、种子填充算法。
四邻接点:对于多边形区域内部任意一个种子像素,其上、下、左、右这四个像素,称为四邻接点。
八邻接点:对于多边形区域内部任意一个种子像素,其上、下、左、右以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八个像素,称为八邻接点。
四连通域:对于多边形区域内部任意一个种子子素出发,通过访问其上、下、左、右这四个邻接点可以遍历区域内部的所有像素,该多边形区域称为四连通域。
八连通域:对于多边形区域内部任意一个种子子素出发,通过访问其上、下、左、右以及左上、左下、
右上、右下这八个邻接点可以遍历区域内部的所有像素,该多边形区域称为八连通域。
种子填充算法:从区域内任意一个种子像素开始,由内向外将填充色扩散到整个多边形区域的填充过程。
2.(10分)试写出图4-43所示多边形的边表和扫描线y=4的有效边表。
7
6
5
4
3
2
1
O12345678
y
x
图4-43 多边形
解:ET表
Y=4时的AET表
3.(10分)图中已知种子O,试根据简单四连通种子填充算法按左、上、右、下入栈的顺
序给出象素点填充的次序。
●●●●●
● 3 O 4 5 ●
● 2 1 ● 6 ●
●●●●●
第五章作业
1. (10分)名词解释:坐标变换、WCS 、UCS 、窗口、视区、窗视变换、裁剪、
坐标变更:是坐标系发生变换,但物体位置不发生改变,然后在新坐标系下表示所有物体上的顶点。
WCS :(word coordinate system )世界坐标系,描述现实世界中场景的固定坐标系。
UCS :(user coordinate system )用户坐标系,描述物体几何模型的坐标系。
有时也称为局域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 system ,LCS )。
用户坐标系也是实数域坐标系、 窗口:在观察坐标系中定义的确定显示内容的矩形区域称为窗口。
视区:在屏幕坐标系中定义的输出图形的矩形区域称为视区。
窗视变换:图形输出需要进行窗口到视区的变换,只有在窗口内的图形才能在视区中输出,并且输出的形状要根据视区的大小进行调整,这称为窗视变换。
裁剪:在二维观察中,需要在观察坐标系下根据窗口大小对世界坐标系中的二维图形进行裁剪,只将位于窗口内的图形变换到视区输出。
2. (10分)如图5-51所示,求P 0(4,1)、P 1(7,3)、P 2(7,7)、P 3(1,4)构成的四边形绕 Q(5,4)
逆时针旋转45°的变换矩阵和变换后图形的顶点坐标。
x
y
o
12345678
1
2345678
图5-51 四边形旋转
解:变换的过程包括:
(1) 平移:将P 点平移至原点,变换矩形为:
(2) 旋转:图形绕原点(P 点)旋转45度,变换矩形为:
(3) 反平移:将P 点移回原处,变换矩阵为:
变换矩阵为:
变换过程为:
3.(14分)用编码裁剪算法裁剪线段P0(0,2),P1(3,3),裁剪窗口为wxl=1,wxr=6,wyb=1,
wyt=5,如图5-54所示。
要求写出:
(1)窗口边界划分的9个区间的编码原则。
(2)线段端点的编码。
(3)裁剪的主要步骤。
(4)裁剪后窗口内直线段的端点坐标。
654321
O 1234567y
x
图5-54 直线段裁剪
解:1)首先对直线段的端点进行编码,即对直线段的任一端点(x ,y ),根据其坐标所在的区域,赋予一个四位的二进制码D3D2D1D0 若x<wxl,则D0=1,否则D0=0; 若x>wxr,则D1=1,否则D1=0; 若y<wyb,则D2=1,否则D2=0; 若y>wyt,则D3=1,否则D3=0.
2)线段端点的编码:code1=0001 code2=0000 3)裁剪的主要步骤:
(1)输入直线的两端点坐标:P0(0,2),P1(3,3),以及窗口的四边界坐标:wxl=1,wxr=6,wxb=1,wyt=5
(2)对p0,p1进行编码:点p0的编码为code1=0001,点p1的编码为code2=0000。
(3)若code1| code2=0,对直线应减取之,转(6);否则code1& code 2≠0,对直线段可简弃之,转(7);当上述两条不满足时,进行步骤(4)
(4)确保p0在窗口外部:若p0在窗口内,则交换p0和p1的坐标值和编码。
(5)按左、右、下、上的顺序检查编码并要求出直线段与窗口边界的交点,用该交点的坐标值替换p0的坐标值。
求线段p0(0,2)p1(3,3)和窗口左界wxl=1的交点,把wxl=1代入直线方程求出y=kx+b=(1/3)*x+2=2.3交点坐标S (1,2.3)替换端点坐标p0(0,2),使p0坐标为(1,2.3);也即为交点,假定为s ,s 处把线段一分为二,并去掉p0S 这一段(考虑p0是窗口外的一点,因此可以去掉p0S )转(2) (6)用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当前的p0p1 (7)算法结束
4)裁剪后窗口内直线段的端点坐标P0(1,2.3),P1(3,3)
第六章作业
1. (10分)名词解释:投影、主视图、下视图、左视图、灭点。
投影:投影就是从投影中心发出射线,经过三维物体上的每一点后,与投影面相交所形成的的交点集合。
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为主视图(前视图)。
下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为俯视图(下视图)。
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为侧视图(左视图)。
灭点:与平行投影相比,透视投影的特点是所有投影线都从空间一点(称为视点或投影中心)投射,离视点近的物体投影大,离视点远的物体投影小,小到极点消失,称为灭点。
2.(10分)长方体如图6-33所示,8个坐标分别为A(0,0,0),B(2,0,0),C(2,3,
0),D(0,3,0),E(0,0,2),F(2,0,2),G(2,3,2),H(0,3,2)。
试对长方体进行S x=1/2,S y=1/3,S z=1/2的比例变换,求变换后的长方体各顶点坐标。
z
图6-32 长方体比例变换
解:
X’=X*Sx,Y’=Y*Sz
A’=(0*1/2,0*1/3,0*1/2)=(0,0,0)
B’=(2*1/2,0*1/3,0*1/2)=(1,0,0)
C’=(2*1/2,3*1/3,0*1/2)=(1,1,0)
D’=(0*1/2,3*1/3,0*1/2)=(0 ,1,0)
E’=(0*1/2,0*1/3,2*1/2)=(0 ,0,1)
F’=(2*1/2,0*1/3,2*1/2)=(1,0,1)
G’=(2*1/2,3*1/3,2*1/2)=(1,1,1)
H’=(0*1/2,3*1/3,2*1/2)=(0,1,1)
所有变换后的长方体各顶点坐标为A’(0,0,0),B’(1,0,0),C’(1,1,0),D’(0,1,0),E’(0,0,1),F’(1,0,1),G’(1,1,1),H’(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