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沪委发[2014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08•【字号】金府办发〔2016〕21号•【施行日期】2016.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金府办发〔2016〕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第98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6年6月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坚持重心下沉、政社互动、共建共享,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街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就做好街镇基层应急管理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坚持关口前移、面向基层,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健全街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完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镇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着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提高基层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构建“三个金山”提供保障。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围绕“补短板、织底网、强核心、促协同”的要求,立足街镇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注重打牢基础,推动应急管理在基层落实。
结合上海城市管理有关要求,依托街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资源优势,推进街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建设,并向村(居)延伸。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定区关于社区资源开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9.28•【字号】嘉府办发〔2015〕66号•【施行日期】2015.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定区关于社区资源开放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嘉府办发〔2015〕66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嘉定区关于社区资源开放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9月28日嘉定区关于社区资源开放管理的实施意见为不断增强我区社区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关于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4]45号)的要求,现就本区社区资源开放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加大资源整合统筹力度,最大程度地组织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社区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入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效用,提高资源共享利用水平,形成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为主,其他社会资源为补充,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的群众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和文化学习的需求,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
区政府体育、文化、教育等主管部门和街镇在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社区开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引导符合要求的社区单位开放设施资源,制定整合开放共享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协调解决资源开放中的问题。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本市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法规类别】农村农场财务管理【发文字号】沪农委[2015]357号【发布部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发布日期】2015.11.28【实施日期】2015.11.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本市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农委〔2015〕357号)各区、县农委、民政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9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以及市政府《关于推进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4〕70号)精神,进一步理顺农村集体产权关系,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本市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为主导,村民为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村级治理架构,加强农村社区治理。
从2016年起,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实现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完善村级治理体系,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原则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理顺村经关系,实施分账管理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
实行分账管理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理顺村经关系的客观需要。
在遵循现有财务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分账管理的新机制。
(二)积极。
闵行区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试行细则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沪委办发〔2014〕47号)、《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5〕22号)和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有关事项的通知》(沪民基发〔2015〕7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沪人社综〔2015〕108号)等有关规定,推进闵行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闵行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方案》(闵委办发〔2015〕6号)要求,制定本试行细则。
一、社区工作者的范围社区工作者定义为,在本区居民区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以下简称“各街镇”)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由各街镇承担全部经费保障和统一管理使用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者范围包括:1.居民区就业年龄段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包括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除外)(副书记以下,含主持工作)、居委会成员、未进“两委”班子的条线专职工作人员(协管员队伍除外);2.各街镇所属“中心”:①街镇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③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④社区党建服务中心、⑤社区综治中心、⑥经济管理中心、⑦农技中心的就业年龄段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窗口受理人员(含电话受理员);3.各街镇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包括镇管社区“两委一中心”行政事业编制外的就业年龄段工作人员等。
二、社区工作者的配备(一)分类确定额度社区工作者配备人数根据社区面积、人口数量、管理幅度、居民区规模和工作需要核定。
实施总量调控,对不同类别的社区工作者分类确定,加强额度管理。
拟定额度总数为5344人,其中居民区3396人,街镇所属“中心”1948人。
具体额度分配方案如下:1.每个居民区一般配备4-9名社区工作者,超过2000户的居民区,每多400户可增配1名社区工作者。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经常项目综合
【发文字号】沪发改社[2017]21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5.09
【实施日期】2017.05.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
施办法》的通知
(沪发改社〔2017〕21号)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文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体育局、市绿化市容局,各区发展改革委:根据《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4〕42号)和《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按照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我委制定了《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
单位,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施办法》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9日
附件:
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的实施办法
根据《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4〕42号)和《。
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实施意见(试行) 按照“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根据本市《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沪委办发[2014]47号)、《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5]22号)、《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沪人社综[2015]108号)等相关文件,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适用范围)本意见适用于在本区居民区和街道、镇(园区)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会服务和管理,并与本区或者街道、镇(园区)的专门民办非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社区工作者。
包括居民区工作人员,街道、镇(园区)中心聘用人员,街道镇(园区)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经区委、区政府批准纳入的人员第二条(实施原则)(一)制度并轨、有序过渡。
在梳理原有人员情况、收入结构的基础上,各街道、镇(园区) 按本意见统一对所属社区工作者重新确定薪酬,实现有序过渡。
不同岗位等级人员的年收入水平,最高与最低之比一般为两倍左右。
(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
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根据其岗位等级、岗位责任、工作业绩、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区一线骨干、工作表现优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激励导向。
(三)综合评估、稳步调整。
综合参考宝山区域经济发展财政状况、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以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本区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并逐步建立工资调整机制。
第三条(薪酬水平)社区工作者平均收入按照201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 1.05倍确定。
并根据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第四条(薪酬构成)社区工作者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为年收入的80%左右。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事务。
社区工作者岗位分为负责人、主管、工作人员三类。
《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有关事项的说明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下面,是《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有关事项的说明详细内容。
一、起草背景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居民自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为进一步贯彻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适时制定规范本市居民委员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共有三十八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明确居民委员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草案明确了居民委员会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指导、依法自治、社会参与,服务居民群众,形成居民区治理合力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居民委员会的组织运行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居民委员会组织运行的实际状况,草案对居民委员会设置的原则与程序,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及其履职要求,居民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和分设居民小组,以及居民会议的组成、召集、权限等作出了原则规定。
(三)明确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草案明确了居民委员会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居民制定并遵守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召集居民会议,执行居民会议决定;调解民间纠纷;指导和监督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支持和引导居民区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居民区治理;依法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
同时,对居民委员会如何具体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明确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保障机制。
草案明确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制度;完善居民委员会的经费、设施和人员保障;建立和完善居民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等。
(五)明确相关法律责任。
草案对居民委员会未依法履行义务,市、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违反规定将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转交给居民委员会承担或者直接给居民委员会安排工作任务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加强基层建设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的上海探索
上海市民政局
【期刊名称】《中国民政》
【年(卷),期】2015(0)22
【摘要】当前,上海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阶段,基层建设中面临许多新情
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2014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
〈br〉 2014年3月5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
2015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要求上海要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上海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
【总页数】7页(P28-34)
【作者】上海市民政局
【作者单位】上海市民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坚定方向夯实基础增强力量——在兵团工会加强基层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加强基层建设为实现技术创新夯实基础
3.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跟踪研究
4.推进正规化建设,夯实战斗力基础r——桂林市加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经
验做法5.抢抓机遇迎头赶上努力夯实财政基础工作全面加强财政基层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管理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1.21•【字号】沪府办发〔2015〕3号•【施行日期】2015.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管理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建设管理委、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21日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住宅小区是市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要求,现就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居住满意度为目标,以解决住宅小区中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落实主体责任和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坚持系统施策、综合治理,努力构建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四位一体和良性互动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格局,为加强和创新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发挥各级政府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整合资源,合力推动相关管理责任部门和单位履行职责。
二是市场主导、专业服务。
加快实现物业服务收费市场调节,进一步培育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市场。
三是问题导向、聚焦民生。
聚焦安全隐患和顽症难题,加大协调解决力度,着力解决住宅小区中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突出问题。
四是居民自治、社会参与。
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积极性,提升业主大会、业委会的自治能力,强化居委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功能,引导专业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