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评价表(2015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7
医疗机构执业合法性检查表检查目的本检查表旨在评估医疗机构的执业合法性,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患者提供安全、合法的医疗服务。
检查事项1. 注册信息- [ ] 医疗机构是否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注册?- [ ] 注册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 ] 注册信息是否公示?2. 执业许可证- [ ] 医疗机构是否持有有效的执业许可证?- [ ] 执业许可证是否与注册信息一致?- [ ] 执业许可证是否公示?3. 人员资质- [ ]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 ] 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是否有效?- [ ] 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是否与其实际从事的医疗工作相符?4. 医疗设施与设备- [ ] 医疗机构的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 ] 医疗机构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 ] 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是否按照规定进行?5. 医疗质量管理- [ ] 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 ] 是否存在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 ] 医疗机构是否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6. 医疗费用- [ ] 医疗机构的收费是否符合规定?- [ ] 是否存在虚假收费或其他违规行为?检查结果根据上述事项的检查情况,医疗机构的执业合法性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合法:医疗机构在各项检查事项中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存在问题:医疗机构在某些检查事项中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整改。
3. 非法:医疗机构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较大的执业合法性问题,需要采取法律措施进行处理。
整改建议针对存在问题或非法的医疗机构,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纠正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事项,及时更新注册信息和执业许可证。
2. 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定期对执业资格进行核查。
3. 加强医疗设施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符合规定。
4. 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
5. 合理收费,杜绝虚假收费和其他违规行为。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活动自查及监督检查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活动自查及监督检查表医疗机构名称:法人(负责人):地址:医疗机构类别:未定级□一级综合□一级专科□二级综合□二级专科□三级综合□三级专科□医疗机构经济性质: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分类:非营利性□营利性□自查和整改情况报送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 否□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项目检查内容自查结果1.是否将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悬挂于明显处是□ 否□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 否□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按期校验是□ 否□4.实际执业地点与登记地址是否一致是□ 否□5.使用的牌匾、工作人员的胸牌、医疗文件和的名称是否一致是□ 否□6.是否出租承包科室是□ 否□7.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是□ 否□1.是否在官网或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示医务人员资质是□ 否□2.是否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或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其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是□ 否□3.是否使用执业地点未经注册变更或备案的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是□ 否□4.实际医务人员数量与审批时比较是否减少是□ 否□1.实际开展的诊疗科目与登记情况是否一致是□ 否□2.是否在登记的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是□ 否□3.是否按照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对医师进行手术授权和动态管理是□ 否□卫生计生部门监督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存在问题是否整改1.是否将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悬挂于明显处是□ 否□是□ 否□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 否□是□ 否□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按期校验是□ 否□是□ 否□4.实际执业地点与登记地址是否一致是□ 否□是□ 否□5.使用的牌匾、工作人员的胸牌、医疗文件和的名称是否一致是□ 否□是□ 否□6.是否出租承包科室是□ 否□是□ 否□7.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是□ 否□是□ 否□1.是否在官网或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示医务人员资质是□ 否□是□ 否□2.是否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或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其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是□ 否□是□ 否□3.是否使用执业地点未经注册变更或备案的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是□ 否□是□ 否□4.实际医务人员数量与审批时比较是否减少是□ 否□是□ 否□1.实际开展的诊疗科目与登记情况是否一致是□ 否□是□ 否□2.是否在登记的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是□ 否□是□ 否□3.是否按照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对医师进行手术授权和动态管理是□ 否□是□ 否□诊疗行为评估1.是否向患者或其亲属公开医疗过程、收费标准、医保结算等诊疗信息,并以书面形式进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监督检查表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人床位数医院人员数联系电话医疗机构类型:综合性医院:三级□二级□一级□未评级□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所(站)□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无□(二)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科)人员(名单)(三)对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培训有□无□(四)疫情报告方式:网络直报□、报告卡□、电话□(五)诊治传染病有关科室门诊: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报告卡□其他科室(六)现场检查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检验室报告记录,并与传染病报告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发现1、瞒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2、缓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3、谎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七)现场检查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检验室报告记录,并与疫情网络核对,发现1、瞒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2、缓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3、谎报传染病例、疑似病人例二、医院感染控制(一)是否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否□专人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否□(二)是否开展呼吸道疾病病人预检分诊工作是□否□是否制定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并在门诊急诊处公示是□否□(三)接诊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等发热呼吸道病人时,是否认真询问有无与病死家禽接触情况、职业史同类病人接触史,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和医学影象学检查是□否□(四)是否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是□否□(五)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防护是□否□(六)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1、是否制定了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是□否□2、是否有实验室与操作适应的防护设备是□否□3、是否进行有关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是□否□(八)是否充分准备了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是否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工作措施。
有□无□三、医疗废物管理(一)废物管理制度有□无□(二)是否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专(兼)职人员有□无□(三)相关法律及专业知识培训有□无□(四)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1、是否符合标准是□否□2、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中文标签)是□否□3、是否将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是□否□(五)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无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是□否□(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七)医疗废物登记资料有□无□若有,登记内容是否有以下项目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八)医疗废物是否与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混装是□否□(九)医疗废物是否交废物处理中心处理是□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有□无□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1、是否销毁是□否□2、有无再次使用是□否□3、感染性废物是否进行消毒处理是□否□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名(盖章):检查人员签名:。
附件1
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附件2
附件3
1.监督检查结果以计分的形式,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状况。
实际得分占总分85%以上为传染病防治优秀医疗卫生机构;60-85%为合格单位;60%(不含60%)以下的为重点监督单位。
2.综合评价采用计分制,按照评分标准判定应得分数和实际得分。
3. ★为关键项,如发生即认定为重点监督单位。
4.☆为重点项,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5.*为合理缺项。
合理缺项时,应在总分中减掉该项分值,为应得分。
即应得分=100-合理缺项分。
例如医院不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总得分应减掉预防接种管理的单项分值,标化后得分=(各项实际得分的总和/应得分)×100。
总得分=(实得分/应得分)×100。
附件4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附件5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分项监督评价结果汇总表卫生计生局单位(盖章):。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表医疗机构执业监督检查表一、基本情况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地址:具体负责人:联系手机:执业医师人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持《护士执业证书》人数:药剂人员人数:医技检验人员人数:核准床位数:实际开设床位数:二、检查内容一)许可情况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按规定校验?是()否()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悬挂于明显处所?是()否()4.从事放射诊疗活动是否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是()否()无()5.单位执业地点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是()否()6.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是()否()7.是否经过批准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是()否()无()8.是否经过批准开展性病诊疗活动?是()否()无()9.是否经过批准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是()否()无()10.是否经过批准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人流、药流、引产)?是()否()无()11.是否按照规定配置、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是()否()无()12.是否经批准开展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是()否()无()二)人员情况13.是否存在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执业范围)以外的诊疗活动?是()否()14.是否存在使用取得相应资格但未注册在本医疗机构的医师、护士从事诊疗活动?是()否()15.是否存在使用未经注册的外籍医师从事诊疗活动?是()否()无()16.是否存在使用医学生或者尚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即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是()否()无()17.是否存在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无《放射工作人员证》?是()否()无()18.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主诊医师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无()19.医师外出会诊是否均符合管理规定?是()否()无()20.开具精神、麻醉药品处方的医生是否取得相应资格?是()否()无()三)执业情况21.是否存在超范围从事诊疗活动?是()否()22.出具诊断性报告的医技人员是否均具有相应的资质?23.是否存在转让或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4.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否与境内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设置非独立法人营利性“科室”、“病区”和“项目”?25.是否存在将科室或房屋承包、出租给医疗机构内的有关人员或其他人员、机构,承包人、承租人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26.是否存在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医学上确有需要的除外)?27.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8.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29.是否存在雇佣“医托”等不正当方法招揽病人?30.是否存在医师超出处方权限开具处方?31.是否存在非法采供血,或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32.是否存在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配制和使用医疗治疗用制剂?33.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发布医疗广告?34.是否存在出具虚假证明文件?35.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是否仍继续执业?36.医疗机构是否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37.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或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38.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39.是否存在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剂?40.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41.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以及使用的第一名称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是否不一致?42.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建立新成员上岗前教育制度,或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43.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组织实施医师定期考核,或未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档案?44.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将医疗机构的资质信息、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情况等对外公开?45.是否发生负次要责任医疗事故?46.是否发生负主要责任医疗事故?47.是否发生负全责责任医疗事故?48.是否存在为未在本医疗机构内聘用的实人员出具试用期满一年及考核合格证明?是否存在以下问题:49.未按规定报告药品不良反应?50.未按规定进行转诊?51.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52.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处方或者其他医疗文书?53.未按规定保存病历资料?54.未按规定进行药品采购或者不按规定购买、保管、使用、销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55.违反临床用血有关规定?56.未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57.被物价管理部门认定属于擅自提高收费价格、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58.冒用、买卖、出借或者转让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病历、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59.未经备案,擅自组织义诊(含大型会诊、普查)活动?60.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61.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产妇、婴儿死亡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62.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对内服务的医疗机构擅自向社会开放?63.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公共卫生事件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64.抗拒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或者拒不改正违法违规行为?在上述检查中,需要资料核实的,随机抽查10份资料,有1份不符合的即判定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