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典型“死区”故障保护动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2.1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 220kV变电站变压器保护配置中死区故障及解决方法摘要:保护死区即保护装置保护不到的范围,对于死区故障的发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对速动继电保护的研究,并对其动作行为进行准确的控制,以达到快速切除死区短路故障的目的。
本文对220kV变电站变压器有关的继电保护动作特征与各侧死区故障的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几种保护方案来快速切除220kV变压器各侧死区故障,并对死区故障保护短延时的参数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220kV变压器;保护死区;故障;解决方法为了提升可靠性,电力系统必须装设继电保护装置。
但由于受制于元件特性和数量,各种保护的范围存在着盲区,当在这些盲区中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变死区故障。
死区故障将导致保护不能够在允许的时间内切除故障,将使电力设备长时间处于故障电流之下,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0kV变压器侧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之间出现短路故障,但是若故障发生位置处于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内,尽管该侧母线差动保护跳开变压器侧断路器,然而还是存在故障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变压器电源侧后备保护将故障切除,该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比较长,因此容易损坏变压器。
所以需要应用快速切除继电保护方案处理故障问题。
1、220kV变压器各侧死区故障1.1、220kV变压器各侧的死区故障一般来讲,如果变压器有运行的几个电压等级通过断路器、TA、隔离开关组成的间隔设备与外电路设备连接,若变压器某一侧断路器只有变压器这侧有TA,而母线侧没有TA,那么,可能就有几个变压器死区故障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运行电压等级经断路器间隔设备和外电路设备连接,就最少有两个死区故障位置;如果有三个运行电压等级经断路器间隔设备与外电路设备连接,就最少有三个死区故障位置。
220kV变压器不但在中压侧有死区故障,而且在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也有死区故障。
1.2、220kV变压器死区故障的特征1.2.1、220kV和110kV侧死区故障的特征(1)220kV侧死区故障的特征当变压器的220kV高压侧发生“死区”故障时,“死区”故障在高压侧的母线差动保护范围之内,此时,由高压侧的母线差动保护跳开所有断路器,若变压器中低压侧存在电源,则故障电流并不能消失,此时,故障并不能及时切除。
500kV断路器死区保护分析和研究摘要:500kV电网中发生死区故障概率较低,但是因为接近母线和电源,一旦发生将引起严重的故障,导致电网失去稳定和损失大量负荷,本文对死区故障的继电保护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500kV电网死区故障继电保护1前言故障发生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保护动作后,虽然断路器跳闸,仍无法将故障从系统中切除,通过启动其他断路器跳闸来切除系统故障的保护称为死区保护。
(1)死区保护的启动:a、有三相跳闸信号开入;b、有三项跳位开入;c、任相电流大于死区保护整定值(2)死区保护的动作:若满足死区保护的启动条件,保护将经延时跳开所有关联断路器,其出口触点与失灵保护出口触点相同。
(3)死区保护复归。
死区保护的复归分以下两种情况:a、死区保护启动后,未收到保护跳闸信号,且零序电流小于整定值,15S后死区保护整组复归。
b、死区保护启动后,收到保护跳闸信号,外部保护跳闸信号或相应的电流继电器未动且同时零序电流小于整定值。
(4)死区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死区保护收到保护三跳令,检测到断路器三相确已跳开的同时三相中任何一相电流大于死区保护定值,满足这三个条件后,断路器保护中的突变量或零序辅助电流保护启动,经过死区保护动作延时以及死区保护投入控制字经失灵保护动作出口(死区保护和失灵保护共用出口)。
2 边开关死区保护动作行为分析以某站边开关5021断路器死区为例,如图所示,A点发生故障,故障点在500kVⅠ母母线差动保护范围内, 500kVⅠ母母线差动保护动作,跳开500kVⅠ母上的5011、5021、5031、5042断路器,但保护动作后故障点未切除,满足死区保护动作判据后,启动5021断路器死区保护,瞬时跳5021断路器,经死区延时联跳5022断路器并启动1号主变压器非电量出口,跳5022、5021、2001、3001断路器。
3中开关死区保护动作行为分析以某站中开关5022断路器死区为例,如图所示,当B点发生A相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在线路纵联保护范围内,线路断路器单跳,启动重合闸(1.3S),故障仍然存在,失灵保护(0.25S),死区保护(0.1S)启动后不返回,由于5022断路器单相跳闸,不满足死区保护的三跳开入条件,死区保护不动作,5022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瞬时跳5022断路器(三跳),经失灵延时跳5021,2001、3001、5023断路器(三跳),启动线路远跳保护,远跳线路对侧变电站断路器(三跳),切除故障电流。
浅谈内桥接线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死区问题摘要:随着电网框架的不断完善,220kV已经成为城市供电的主网架,110kV线路已是辐射性供电的主要通道,110kV变电站多数成为城市终端变电站,其要求既节约资源,又满足供电可靠性。
而内桥接线变电站中使用的一次设备少,占地少,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能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所以,在终端变电站中,内桥接线被广泛采用,我公司共有8座110kV变电站,内桥接线变电站一共有5座,占总变电站的62.5%。
由于内桥接线的特殊性,在实际运行中,内桥接线变电站的主变差动保护存在误动和死区的问题,成为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
对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现有用户的负荷都很重要,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要求较高,所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内桥接线;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死区问题一、内桥接线变电站运行方式变压器高压侧没有开关(断路器),仅仅设置了闸刀(隔离开关);内桥开关一侧配有差动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有的靠内桥开关Ⅰ母侧,也有的靠内桥开关Ⅱ母侧。
内桥接线变电站常见的运行方式有如下3种:(1)“中间”方式:高压侧分列运行,即2条进线1,2分别供1,2号主变701和702开关运行,700开关热备用,备自投方式为母联备自投,2台变压器T1,T2分列运行;(2)“左边”方式:高压侧并列运行,进线1供1,2号主变701和700开关运行,702开关热备用,备自投方式为进线备自投,2台变压器T1,T2并列运行;(3)“右边”方式:高压侧并列运行,进线2供1,2号主变702和700开关运行,701开关热备用,备自投方式为进线备自投,2台变压器T1,T2并列运行。
二、内桥接线变电站保护配置对于内桥接线变电站保护典型配置:2条进线开关为受电馈供开关,没有配备专门的线路保护;2主变压器安装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以主变压器相应线路开关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独立流量低侧开关桥开关独立流变,跳进线开关后差动保护,相应的桥开关和主变低压侧开关。
220kV典型保护死区问题的探讨关键词: 继电保护断路器保护死区摘要:针对220 kV 断路器只在一侧装设一组CT 的现状,简要分析了目前典型保护死区的常规动作逻辑及其存在问题,研究了在断路器两侧各装设一组CT 的条件下,通过两侧保护加入低电压闭锁功能,分段跳开相应断路器的动作机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保护死区的解决方法,即在断路器两侧各装设一组CT 的基础上,两侧保护加入低电压闭锁功能,分段跳开相应断路器切除死区故障。
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0 引言目前,220 kV 变电站通常采用双母线带旁路的主接线方式,断路器只在一侧装设一组CT。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缺陷,被保护元件在某一特定的小范围内发生故障而由延时的后备保护切除(常发生在各类断路器与断路器CT 之间),这类故障称之为死区故障。
典型死区故障一般有三种:出线断路器与出线CT 之间的死区故障;主变断路器与主变CT 之间的死区故障;母联断路器与母联CT 之间的死区故障。
虽然这三种死区故障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随着电网的日趋复杂,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变得愈加重要,一旦死区发生故障不能及时切除,或者不能准确切除,相对来说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将影响更大[1]。
本文就这三种典型死区故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断路器两侧各装设一组CT 的基础上,保护加入低电压闭锁功能,分段跳开相应断路器切除死区故障的对策,此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1 出线断路器与出线CT 之间的死区故障1.1 常规保护逻辑如图1 所示:当出线断路器与出线CT 之间的A 点发生故障时,因该点故障属母差保护范围,不属于线路保护范围。
但在母差保护动作跳开母线所连接断路器后,A 点故障仍然存在,因此图1 中的A 点对母差保护来说就意味着死区故障点。
图1 出线单CT 死区故障示意图(常规)实际应用时,通常利用母差、失灵保护动作启动的永跳继电器TJR 来驱动保护(高频闭锁或纵差保护)动作,远跳对侧断路器,从而切除该死区故障。
500kV变电站3/2接线保护死区分析摘要:当下50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采用3/2断路器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具有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以及方便倒闸操作的优势。
但是3/2断路器接线同时也存在死区较多以及分裂困难的缺点,为此可能在没有及时切除故障的情况下导致事故扩大。
文章从死区的成因入手,重点论述了其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500kV;变电站;3/2接线;保护;死区我国电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电网对于经济型以及可靠性的要求。
而当下500kV的系统电网作为基本类型在电网的规模化建设中显示了重要地位。
大多的系统采用3/2接线方式,,如果采用HGIS或者GIS设备可以采用套管CT,并且由于可以在开关两侧设置配套的CT来消除保护的死区问题。
但是实际中为了节约成本,在采用敞开式设备中采用了配备开关单侧流变方式,虽然简化了设计、节约了成本,但是也导致了死区的存在。
为此针对死区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死区成因在初期生产500kV3/2接线系统中,线路以及母线均使用双重配置每串在靠近母线侧电流互感器需要6个二次绕组,而位于中间的电力互感器需要8个二次绕组。
但是当时限于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仅能提供6个二次绕组的500kV电流互感器,为此就需要四组电流互感器。
而随着互感器生产工艺及技术的进步,当下已经可以生产带有8个二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
但是由于500kV电流互感器昂贵,采用每串三组的配置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投资,同时也减少了占地面积。
一般规模的变电扎为5串设计,如果每串按照3组配置就减少了5组电流互感器。
下表1为两种配置方式的经济性比较:表1 两种流变配置方式经济性比较但是在节约投资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对于电路互感器以及断路器之间的故障不能及时切除。
例如在下图1为完整串,存在三个如上所述的区域:图 1 死区示意图(1)如果K1发生故障,对于L1线路保护是区外故障,对I母线室差动保护是区内故障。
主变开关死区故障的分析【内容摘要】主变压器开关的死区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情况较为复杂,运行人员若按常规方法根据保护动作情况进行事故的分析、判断和设备的巡视检查,将影响事故的处理效率和正确性。
本文以220kv主变压器中压侧开关与开关ct之间发生相间短路故障为例,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针对变电运行人员在遇到大型复杂事故时,逐步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类型和范围的方法。
【关键词】事故分析事故较大可能性主变开关死区一、事故出现时的运转方式概述图1-11、一次设备概述:(1)变电站共有主变两台:分别为1号主变、2号主变,均为有载调压变电器,额定容量12万kva,正常时两台主变并列运行。
(2)220kv系统使用双母线拎专用旁路母线的接线方式,桑利县7回去出线,另外直奔存有旁路290,223母联260,1、2号污水泵高压两端控制器201、202,母线pt。
(3)110kv系统采用双母线带专用旁路母线的接线方式,接有7回出线另外接有旁路140,母联100,1、2号主变中压侧101、102.母线pt。
(4)10kv系统使用单母线接线方式桑利县1、2号东站用变931、941,1、2号污水泵扰动两端901、902,母线pt。
2、二次有关维护概述:(1)110kv母线保护采用rcs-915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配备有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
母差保护装置大差电流回路取母线上除母联开关外所有开关ct,ⅰ母小差电流回路取ⅰ母线上开关和母联开关ct,ⅱ母小差电流回路取ⅱ母线上开关和母联开关ct。
(2)主变维护:使用双屏布局,2套电气量维护,1套非电气量维护。
电气量维护布局:(1号保护装置挑控制器ct,2号保护装置挑套管ct)①主维护:差动保护,包括差动差速保护、比率差动保护、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保护、零序/分侧比率差动保护。
均无时限跳主变三侧开关。
维护范围:1号差动维护范围居多变小各两端控制器ct以内的各类故障,2号差动维护范围居多变小各两端套管ct以内的各类故障。
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案例分析与技术改进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继电保护,紧接着分析了保护死区案例,阐述了保护死区分析,最后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发热技术改进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行业;变电站;继电保护;案例分析;技术改进引言在实际电力系统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会遇见电力设备出现保护死区的情况。
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会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实际正常运行,导致用电用户不能享受稳定、安全的供电服务,降低用电用户的用电满意度。
其实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的存在并没有相关工作人员想象中那样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在出现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变电站设备有足够的了解,缺乏对于变电站机械设备的全面分析,很有可能会加大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的影响程度,阻碍变电站继电保护发挥正常作用。
例如,变电站机继电保护系统在设计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警示作用以及保护动作,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到警示信号以及保护动作信息之后,并没有全面、详细分析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情况,导致相关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对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造成了变电站机械设备的保护功能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
1 变电站继电保护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继电保护设备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全面保护工作,进一步实现向对于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以及用电复合的安全保护。
一旦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事故,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合理的操作,例如及时切除用电系统故障、断开用电系统故障线路、启动断路器工作等,进一步避免将由于故障事故导致的用电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电用户的实际使用满意度,尽可能将故障发生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1]。
不仅如此,继电保护设备还可以在用电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故障问题,提前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警报信号,及时开展用电系统的故障排查工作。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实际实际工作中,可以发挥出实际有效的作用,保证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案例分析与优化措施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是指由于继电保护控制装置设计的缺陷导致的无法发挥出应用的保护功能的现象。
通常来说继电保护中的配电设备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断路器等一次设备,除此之外,还有与一次设备相互配合完成继电保护操作的二次继电器和保住装置等控制设备。
以上设备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超负荷、击穿短路、接地以及过电压等情况所产生的故障控制在一定范围,进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
因此,一旦變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保护死区时,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很大危害,为电力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标签:变电站继电保护;死区;优化措施电力行业作为为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能源的行业,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资源。
而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就是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在以往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发现存在保护死区的现象,这将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为此,需要在最初的继电保护设计时就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继电保护死区问题。
文中就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针对真实的继电保护死区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1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电力系统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根据异常情况采用特定的保护操作来控制影响范围,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实行全方位的保护,以便于确保设备以及线路的负荷和运行安全。
当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元件出现故障不影响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断路器对该故障元件进行切除操作,确保将故障元件与其他正常运行元件隔离开来,将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围。
除此之前,还可以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故障隐患时发出预警指令,提醒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探析继电保护死区虽然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保护中不难发现,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设计上还是存在很多弊端。
一起死区故障导致35 kV母差保护动作案例分析
张港;蔡潇;李明
【期刊名称】《农村电气化》
【年(卷),期】2024()1
【摘要】介绍了在AVC切除电抗器过程中,发生的一起35 kV母差保护动作事件,导致35 kVⅡ段母线上所有开关全部跳闸。
根据现场采集情况,分析了开关跳闸原因,同时对预控措施做了阐述。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张港;蔡潇;李明
【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安市供电分公司;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兴化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1
【相关文献】
1.一起区外连续故障引起的变电站110kV母差保护误动作的分析及对策
2.35kV 线路相继故障导致110kV主变后备保护误动作的故障分析
3.双母双分段接线中母联和分段失灵及死区故障时母差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4.一起35kV出线故障引起35kV简易母差动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5.330 kV变电站35 kVⅠ段母差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路器死区保护动作原理
断路器死区保护动作原理
断路器死区保护动作原理
断路器死区保护是电力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措施。
在断路器开关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死区,即断路器在接触头分离后到触头合上之间的时间段内,因为接触头之间的电弧还未熄灭,所以断路器无法及时地进行再次分闸操作。
这段时间被称为死区。
当出现故障时,如果断路器无法及时分闸,电网就会发生故障扩大,可能引起电网事故。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断路器,并防止故障扩大。
断路器死区保护动作原理是通过对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进行控制,使得断路器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地分闸,并避免死区的影响。
具体来说,断路器死区保护采用电气触发方式,通过检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一旦发现故障,就会通过控制回路将信号传递给断路器操作机构,使得断路器能够及时地分闸。
断路器死区保护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避免故障扩大,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电力系统保护中,断路器死区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