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设计说明书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646.00 KB
- 文档页数:19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0403学生姓名周良明完成日期2008年6月11 日指导教师乔庆云评阅人何莲扬州大学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江苏省苏州市浦庄镇二期扩建工程设计。
该工程水量目标,预计水厂的总规模为1*104m3/d。
整个工程包括三大部分: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和净水工程。
取水工程主要的设计内容为地表取水位置的选择、取水型式的确定及取水泵站的设计。
净水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为净水厂的设计计算。
包括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以及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确定净水厂的工艺流程选用方案一:方案一:太湖水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无阀滤池清水池关键词: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净水工程;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AbstractThe design is water supply project for the water plant of PuZhuang town of Su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total volume of this project is 10 thousand cubic meters.The whole projec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i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ater transport and allocation project and water treatment project.The surfac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consists of the selection of water source location, the form of water diversion and the design of pump station.The water clarification project is the major part in this paper. It consists of the choice of the water plant location, processes selection, water treatment constructions design, plant layou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detail of process of design for each construction or apparatus in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ing and water proportioning plant designing. According to the surveying about quality of raw water, the raw water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user only through simple disinfection (add chlorine).Two sets of program have been compared both techn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And the first program is preferred. The whole process is as follows: raw water→ pipe-shaped mixing apparatus →mechanical stirring clarifier →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flocculenttank→ non-valve filter →clear well→ high-service pumping station→ municipal pipe network.Keyword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water transport and allocation projects; water treatment project;flocculent tank;slanting canal preciplitank; non-valve filter目录绪论 (1)1 概况 (6)1.1 设计任务 (6)1.2 设计原则 (6)1.3 设计原始资料 (6)2 供水方案设计 (8)2.1水源选择 (8)2.2取水点及取水构筑物型式确定 (8)2.3厂址选择 (9)2.4水厂工艺流程确定 (9)2.5水处理构筑物型式选择确定 (14)2.6净水厂总体布置 (16)3 供水方案设计 (20)3.1给水处理厂用水量设计 (20)3.2投药系统 (20)3.3加氯系统 (21)3.4网格絮凝池设计 (22)3.5斜管沉淀池设计 (27)3.6半敞开式无阀滤池 (32)3.7清水池 (38)3.8取水工程设计 (40)3.9二级泵房 (43)3.10系统高程设计 (46)3.11平面布置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1)绪论一、课题的意义及目的: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并掌握给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2)1.1.1主要设计资料 (2)1.1.3城市概况 (4)1.1.5城市供水规划 (6)1.2.1总体设计 (7)1.2.3配水管网 (20)1.2.5结构设计 (22)1.2.7供电设计 (23)1.2.9机械设计 (26)1.3劳动保护与安全 (29)1.3.2建设场地自然条件存在的危害因素 (30)1.3.4运行阶段中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0)1.3.6劳动安全卫生机构 (31)1.4消防 (32)1.4.2消防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32)1.5节能 (33)1.5.2节水 (34)1.5.4建筑物隔热措施 (34)1.6.1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34)1.6.3单位水量的投资指标 (36)1.7下阶段的设计要求 (36)1.7.2施工图设计需要的资料及勘测要求 (36)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主要设计资料1.设计委托书依据莆田市某镇政府签定的设计委托合同。
2.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某镇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莆田市城市供水系统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湄洲湾北岸引水工程设计资料4.工程地质勘测报告5.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7)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8)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GJ83-91)(2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2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2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24)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96)(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2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2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9)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3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3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3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33)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3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3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3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3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0)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41)《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4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年第3号令)1.1.2主要设计资料⑴《某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莆田市工程咨询中心2007年2月编制⑵《莆田市城市供水系统二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莆田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2006年8月编制⑶《地形图》1:10000 、1:1000以及1:500现状地形图⑷水源水质检验报告⑸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1.1.3城市概况⑴城市区域现状及总体规划①经济社会概况某镇现辖14个村委会,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9483人。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给水)1设计原始资料1.1城镇概略该小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属热带和亚热带季民风候。
市里地势平展,除中部有一座较高的山(主峰海拔310m)外,市里主要建在台地和平原上。
居住人口约15 万,分为两个生活区 : 新城区和旧城区。
1.2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按 15 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 L cap d ,给水普及率: 100%。
市里以 4~6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2.城市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2.1 居民区用水量计算该地域地处我国广东省中部,设计人口15 万,为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高日用量依据《给排水规范大全》,采纳 210 L/cap.d。
则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1=qNf=210 ×15×10 4×100% × 10 3 =3.15×10 4Q1——城市最高日综适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适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纳f=100%2.2.公共建筑用水量计算医院日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医院病人用水量为400 L/cap.d,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每个医院用水人数为 800 床。
(共两个医院)则医院日用水量:Q 医院 = 400(m3/d)中学日用水量2.2.2.1 第一中学日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第一中学用水人数 2000 人。
于是,Q 中学 1=(m 3/d)2.2.2.2 第二中学日用水量因为人数相同,近似于上边计算过程,则可得:Q = Q =(m /d)中学 2中学 13所以,中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 中学 =Q 中学 1+ Q 中学 2 =80+80=160(m 3/d)小学日用水量2.2.3.1 第一小学用水量依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悉, 第一小学用水人数1500 人。
目录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况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2.1 混凝剂药剂的选用与投加2.2 消毒剂的选择2.3 混合设备2.4 絮凝池2.5 沉淀池2.6 滤池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3.1 溶解池和溶液池3.2 混合设备3.3 絮凝池3.4 沉淀池3.5 滤池3.6 清水池第四章水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4.1 平面布置4.2 高程布置第一章绪论1.1工程概述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
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39 o C;历年最低气温-5 o C;常年平均气温18 o C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5天;土壤冰冻深度:0.1米(4)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2.3 kg/cm2;浅层地下水离地面1.5 米(1)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2)河流特征:(3)水质资料(1)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2)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3)当地所产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4)用于消毒的药剂: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第二章净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1、引言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背景信息和设计团队的角色和职责。
1.1 目的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为水厂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指南,包括技术规范、材料选择、工程流程和其他设计相关的信息。
1.2 范围本设计说明书适用于给水厂的设计,涵盖了从原水处理到净化水处理的全部过程。
1.3 背景信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有关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给水厂的规模和位置,以及相关的环境和地质条件。
1.4 设计团队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由设计团队完成的。
团队成员包括水处理专家、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自动化工程师。
每个团队成员在设计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职责和角色。
2、技术规范2.1 原水质量要求在此章节,我们将详细说明原水的质量要求,包括pH值、悬浮固体的含量、有机物的浓度等。
2.2 处理工艺选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展示不同的处理工艺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工艺。
2.3 处理设备选型详细介绍所选工艺相关的处理设备的选型原则和参数要求。
2.4 运行参数给出运行参数的范围和要求,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3、水污染控制3.1 溶解物质的控制说明如何控制水中的溶解物质,包括硬度、铁、锰等。
3.2 悬浮物质的控制介绍悬浮物质的控制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3.3 有机物质的控制详细说明有机物质的控制策略,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等。
4、设备布局和工程流程4.1 设备布局以图表形式展示设备布局,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布局方案。
4.2 工程流程展示水处理的整个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控制要求。
5、施工和安装5.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和所需人力资源。
5.2 安装要求列出设备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的相关规范。
6、运行和维护6.1 运行参数详细说明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6.2 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的步骤和频率。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1.1 设计基本资料近期规模1万m3 /d.水处理构筑物按照近期处理规模进行设计.水厂的主要构筑物分为1组。
第二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2.1 设计基本资料水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水厂规模、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选定方案如下: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竖井式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第三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3.1 一级泵站1.一泵房吸水井水厂地面标高0.000m,河流洪水位标高为-1.000m,枯水位标高为-6.000m,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8.000m,进水管标高为-7.000m,一泵站吸水井顶标高为0.500米,宽为6m,长度20m,分为两格。
2.一泵房一泵房底标高为-9.000m,一泵房顶标高为6.500m.3.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设计原则:溶液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
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上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1.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来防腐。
已知条件:水厂构筑物设计流量Q=10000m3/d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30mg/L,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计算过程:1.溶液池容积W1W1=uQ/(417bn)式中:u—混凝剂(精致硫酸铝)的最大投加量,30mg/L;Q—处理的水量,416.67m3/h;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10%;n—每日调制次数,2次。
所以: W1=30×416.67/(417×10×2)= 1.5 m3溶液池容积为2 m3 ,有效容积为1.5 m3,有效高度为1m,超高为0.3m,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长×宽×高=1.5×1.0×1.3m.置于室内地面上,池底坡度采用0.03.溶液池旁有宽度为1.5m工作台,以便操作管理,底部设放空管。
摘要xx市新东区给水工程,是为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
该工程分为两期工程,最终的供水设计规模为30万m3/d,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
其工艺流程如下:水源取水口自流管管道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 V型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配水管网用户同时,本设计课题还包括:水厂占地面积,人员配备,厂内建筑物布置和管线定位等。
整个工艺流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时间为多通道折板絮凝池:13min平流沉淀池:1.5hv型滤池的滤速为12v/min目录Abstract摘要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第二节城市概况第三节城市用水资料第三章给水工程设计第一节用水计量第二节给水水源第三节给水系统和给水方案比较第四节输水管与给水管网第五节取水构筑物第六节净水厂第七节二级泵站和清水池第八节加氯加药间第九节辅助建筑物第十节水厂平面布置第四章.投资估算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估算依据第三节.估算方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资料设计主要依据及资料如下:1xx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敖江水源水质分析表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一)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三)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十一)7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8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一)9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四)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30万立方米/天设计范围:xx市新东区第二章设计原始资料第一节自然条件2.1.1地形、地质xx市地处xx江下游xx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
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xx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
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范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目录摘要.....................................................4 1前言................................................... 5 2概述................................................... 5 2.1 设计依据.............................................5 2.2 设计原则.............................................6 2.3 城市概况.............................................6 2.4 气象资料.............................................62.5 水文资料.............................................73 总体设计...............................................7 3.1 水厂规模..............................................7 3.2 厂址确定..............................................9 3.3 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103.4 工艺流程.............................................104 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10 4.1 进水间设计计算.......................................114.2 取水泵房设计计算.....................................135 混凝工艺设计计算......................................14 5.1 混凝投配设备设计计算.................................155.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186 絮凝池设计计算.........................................20 6.1 设计参数.............................................21 6.2 栅条絮凝池计算.......................................226.3 水力校核.............................................267 沉淀池设计计算.........................................27```7.1 设计参数.............................................27 7.2 沉淀池计算..........................................27 7.3 水力校核.............................................29 7.4集水系统.............................................297.5排泥.............................................318 滤池设计计算...........................................31 8.1 设计参数.............................................31 8.2 滤池计算.............................................32 8.3 冲洗排水槽...........................................32 8.4 排水渠...............................................33 8.5 集水渠...............................................33 8.6 配水系统.............................................338.7 冲洗水箱.............................................359 消毒...................................................37 9.1 加药量...............................................379.2 加氯间布置...........................................3710 清水池设计计算........................................3811 二级泵房设计计算......................................38 11.1设计流量............................................38 11.2 扬程................................................39 11.3 水泵选型及附属设备选择..............................3911.4 泵房布置............................................4012 辅助建筑物设计........................................4013 水厂平面布置..........................................40 13.1水厂平面布置主要内容................................40```13.2水厂平面布置的要求..................................4113.3水厂具体布置........................................4114 水厂高程布置..........................................4115 结论..................................................43总结与体会...............................................43谢辞.....................................................43参考文献.................................................44```摘 要本设计是对射洪县自来水厂进行工艺设计。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扩大,给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供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给水厂面临着供水能力不足、水质问题等诸多挑战,急需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
因此,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高效的给水厂,以满足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
二、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1)给水厂选址:选择离城市主要消费区较近的地段,便于供水管网的布置和供水效率的提高。
(2)供水能力计算:根据城市人口数量、水用量和产业用水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计算给水厂的供水能力。
(3)布局设计:科学配置给水厂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水处理区、净水处理区、卫生消毒区、出水区等,使各个区域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2.进水处理(1)原水选取: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进行供水。
(2)原水处理工艺:结合进水水质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原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絮凝、混凝、沉淀等,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3)给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原水处理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3.净水处理(1)滤池设计:选择合适的滤料和滤程,对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进行有效过滤。
(2)消毒工艺:采用先进的消毒方式,对滤后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3)水质在线监测: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净水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水质达标。
4.卫生消毒(1)消毒剂选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对供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
(2)消毒剂投加系统:设计合理的消毒剂投加系统,确保消毒剂准确投加。
(3)消毒设施定期维护:对消毒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5.出水区(1)出水泵站设计:根据给水厂设计的供水能力,设计合理的出水泵站,保证水压稳定。
(2)水质监测系统:引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出厂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3)备用设备设置:设置相应的备用设备,确保在设备故障或维护期间,能够正常供水。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用水需求,提高水厂的生产能力,确保供水安全,本水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XX亩,设计规模为XX万吨/日,旨在为周边居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自来水。
二、设计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16)3.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DBJ01/T-102-2007)4. 《城市给水工程水质标准》(GB 5749-2006)5. 《城市给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GB 51001-2014)6.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水厂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供水安全。
2. 高效节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提高水厂运行效率。
3. 环保节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水厂对环境的影响。
4. 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5. 易于管理:设计合理,便于水厂运行、维护和管理。
四、设计范围1. 水源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泵房、取水管道、水质监测系统等。
2. 水处理工程: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等环节。
3. 水厂构筑物:包括清水池、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消毒间等。
4. 辅助设施:包括变配电室、化验室、维修间、仓库等。
5. 输配水工程:包括输水管道、配水管网、加压站等。
五、设计内容1. 水源取水工程(1)取水泵房:设计采用双曲线倒锥形泵房,泵房尺寸为XX×XX×XX米,有效容积为XX立方米。
(2)取水管道:采用钢管,直径为XX米,长度为XX米。
(3)水质监测系统:设置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源水质,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水处理工程(1)预处理: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2)常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3)第二章工艺流程确定和选择 (5)2.1原水水质情况 (5)2.2出厂水水质要求 (5)2.3工艺流程确定设计水量 (4)第三章设计水量 (6)第四章混合设备计算 (6)4.1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6)4.2投药系统 (7)4.3加药间及储液池 (8)4.4混合设备 (9)第五章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11)5.1絮凝池的选择 (11)5.2设计水量计算 (11)5.3平面布置 (11)5.4过水孔洞和网格设置 (12)5.5水头损失计算 (13)5.6校核 (15)第六章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7)6.1沉淀池的选择 (17)6.2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8)6.3水力条件校核 (19)6.4进水系统 (19)6.5出水系统 (20)6.6排泥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0)第七章过滤设计计算 (22)7.1平面布置 (22)7.2设计水量 (22)7.3设计参数 (22)7.4滤池高度 (23)7.5配水系统 (24)7.6排水系统 (26)7.7滤池各种灌渠计算 (27)7.8冲洗水箱 (28)第八章清水池设计 (30)8.1容积计算 (30)8.2清水池平面尺寸 (30)8.3管道系统 (30)8.4清水池布置 (30)第九章消毒 (32)9.1消毒剂和加氯点选择 (32)9.2加氯量的计算 (32)9.3加氯设备的选择 (32)9.4加氯间与滤库的布置 (33)第十章净水厂平面布置与工艺 (35)10.1净水厂的平面布置 (35)10.2净水厂的高程布置 (36)参考文献 (39)设计心得 (39)第一章原始资料城市自来水厂设计水量为20万 m3/d3、厂区所在地区为江西地区,厂区冰冻深度 o m,厂区地下水水位深度-5.5 m,主导风向西南。
4、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0页(A4)。
(2)设计图纸二张:1:50~1:100水厂平面和工艺流程图,单体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目录一、设计说明书 (3)1工艺流程的选择 (3)1.1原水水质 (3)1.2《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 (3)1.3工艺要求 (3)1.4设计工艺流程与选择 (3)2构筑物形式的确定 (4)2.1构筑物总体布置形式 (4)2.2配水 (4)2.3絮凝剂的选择、投加及混合 (4)2.4絮凝池 (5)2.5沉淀 (5)2.6臭氧接触处理系统 (5)2.7活性炭滤池 (5)2.8消毒系统 (5)3水厂平面布置说明 (5)3.1常规因素 (5)3.2特殊因素 (6)3.3主要构筑物及管路尺寸 (6)3.4布置方式 (6)4水厂高程布置说明 (6)二、设计计算书 (7)1设计水量 (7)2配水井设计计算 (7)2.1设计规模 (7)2.2有效容积 (7)2.3配水井外形尺寸设计 (7)2.4进水管管径D1 (7)2.5出水溢流堰 (7)2.6配水管管径D2 (7)3混合加药设计计算 (7)3.1絮凝剂选择及投加量 (7)3.2投加系统设计计算 (7)3.3混合器设计计算 (8)4絮凝池设计计算 (8)4.1絮凝池有效体积 (8)4.2过水孔洞流速 (8)4.3内部水头损失计算 (9)4.4外形尺寸计算 (9)5沉淀池设计计算 (10)5.1沉淀池基本设计 (10)5.2清水墙面积A (10)5.3斜管长度 (10)5.4池子高度 (10)5.5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0)6砂滤池设计计算 (10)6.1滤池基本设计、尺寸 (10)6.2滤池相关的高程设计计算 (10)6.3配水系统设计计算 (10)6.4洗砂排水槽 (11)6.5滤池的管渠计算 (11)7臭氧接触池设计计算 (12)7.1臭氧发生器气源、发生系统 (12)7.2臭氧接触池设计计算 (12)7.3对尾气处理装置的简单说明 (13)8活性炭滤池设计计算 (13)8.1主要设计参数 (13)8.2滤池面积及个数 (13)8.3炭滤池总高度 (13)8.4配水系统 (13)8.5炭滤池的冲洗与冲洗排水槽高度 (13)8.6支撑系统 (13)9消毒 (13)9.1加氯量计算 (13)9.2加氯系统 (13)10清水池设计计算 (13)11水厂高程设计计算 (13)12.水泵选择 (14)三、图纸 (14)1、水厂平面布置图 (14)2、水厂高程布置图 (14)3、沙滤池结构图 (14)四、参考文献 (14)1、参考书籍 (14)2、参考论文 (14)一、设计说明书1工艺流程的选择1.1原水水质原水呈现异色,存在着氨氮及耗氧量较高等问题。
一.设计资料1.1.1 供水要求1)给水厂水量为30000m3/d。
2)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为5~8%,时变化系数1.5~1.4。
3)水厂出水水压为45~50m。
4)出厂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5)水厂自用水取5%。
6)时变化系数取1.5。
1.1.2 原水水质某河流原水水质分析结果(见表1)表1 某河流的原水水质分析结果1.3 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2)表2 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62项)1.2 设计任务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二.设计说明2.1 选择方案2.1.1 絮凝工艺:方案:采用机械絮凝池和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组合使用机械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节省药剂;水头损失小;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缺点:需机械设备和经常维修。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容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大;转弯处絮粒容易破碎;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出口处易积泥,适用于流量每日大于3万立方米且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
两种形式絮凝池组合使用有如下优点:当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时,可以调节机械搅拌速度以弥补隔板往复式絮凝池的不足;当机械搅拌装置需要维修时,隔板往复式絮凝池仍可继续运行。
此外,若设计流量较小,采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往往前端廊道宽度不足0.5m,不利于施工,则前端采用机械絮凝池可弥补此不足。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概述:该毕业设计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给水厂,以满足某一城市的供水需求。
设计的给水厂应包括取水、净化处理、储水、供水等设施,以确保水质安全和供水可靠性。
设计目标:1.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设计的给水厂应能够满足城市的日常饮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供水需求。
2.保证水质安全:设计的净化处理设施应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提供可靠的供水:设计的储水设施应能够满足城市的峰值用水需求,以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步骤:1.水源选择: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和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2.取水设施设计:根据所选水源的特点,设计合适的取水设施,包括取水泵站、取水管道和进水口等。
3.净化处理系统设计:设计适当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颗粒物过滤、化学处理、混凝沉淀、酸碱调节和消毒等,以确保水质安全。
4.储水设施设计: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峰值用水量,设计适当的储水设施,包括水库、水塔或水池等。
5.供水系统设计:设计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的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供水泵站和供水阀门等。
6.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和控制整个供水过程,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便利性。
设计考虑因素:1.水质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
2.水压要求: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供水距离,确保供水压力满足工业和居民用水的需求。
3.供水可靠性:在设计储水设施时,考虑城市的日常用水量和峰值用水量,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
4.设备可行性:在选择设备时,考虑设备的可行性、耐久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5.可持续性: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节能、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确保给水厂的可持续运营。
设计成果:通过本毕业设计,将得到一个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的给水厂设计方案,包括取水设施、净化处理系统、储水设施和供水系统等。
该设计方案将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为城市的居民和工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服务。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概要-------------------------------------------- 41.1设计题目------------------------------------------ 41.2设计任务------------------------------------------ 41.3原始资料------------------------------------------ 41.3.1 工程设计背景 -------------------------------- 41.3.2 设计规模 ------------------------------------ 41.3.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5二、总体设计-------------------------------------------- 72.1设计原则------------------------------------------ 72.2 厂址选择 ----------------------------------------- 72.3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 82.4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92.4.1 混凝 ---------------------------------------- 92.4.2 沉淀 --------------------------------------- 132.4.3 过滤 --------------------------------------- 142.4.4 消毒 --------------------------------------- 16三、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运算 ------------------------------- 183.1 配水井设计运算 ---------------------------------- 183.1.1 配水井设置 --------------------------------- 183.1.2 配水井有效体积 ----------------------------- 183.1.3 配水井尺寸确定 ----------------------------- 18 3.2加药间设计运算----------------------------------- 183.2.1混凝剂剂量---------------------------------- 183.2.2混凝剂的投加-------------------------------- 193.2.3 加药间及药库的设计 ------------------------- 21 3.3混合设备设计------------------------------------- 22 3.4 反应池设计 -------------------------------------- 263.4.1 设计参数 ----------------------------------- 263.4.2 反应池尺寸运算和确定 ----------------------- 263.4.3 网格的设计布置 ----------------------------- 273.4.4 水头缺失运算 ------------------------------- 293.4.5 校核 --------------------------------------- 30 3.5 沉淀池的设计与运算 ------------------------------ 313.5.1 设计流量 ----------------------------------- 313.5.2 平面尺寸运算 ------------------------------- 313.5.3 校核 --------------------------------------- 323.5.4 进水穿孔墙设计 ----------------------------- 333.5.5 出水系统设计 ------------------------------- 333.5.6 沉淀池的放空管 ----------------------------- 353.5.7 排泥设施选择 ------------------------------- 353.5.8 沉淀池的总高度 ----------------------------- 354.1 高程布置 ---------------------------------------- 474.1.1 管渠水力运算 ------------------------------- 474.1.2 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运算 --------------------- 484.4.3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49一、设计概要1.1设计题目都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工艺 )1.2设计任务1)要紧任务:完成都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给水厂毕业设计说明书尊敬的指导老师:我打算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研究和设计一个给水厂。
作为一个民生项目,给水厂的设计对于保障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本设计说明书中,我将详细介绍我的研究动机、目标、方法和计划。
动机:当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给水厂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许多现有的给水厂存在一些问题,如供水能力不足、节水措施不完善等。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给水厂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此外,与传统给水厂相比,新型环境友好型给水厂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等。
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给水厂。
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供水能力:通过合理设计给水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供水能力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2.实施节水措施:通过优化水资源利用、回收利用和节水管理措施,减少供水厂的水资源消耗。
3.提高给水厂的环保性: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降低碳排放,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环境。
4.提高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测和优化运维等手段,提高给水厂的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5.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体系,确保给水厂的安全运行。
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将采取以下方法:1.调研: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现阶段给水厂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设计:基于调研结果,设计给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布局。
3.模拟分析:运用专业的建模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其性能和可行性。
4.优化改进: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进,提升其效能。
5.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调试,验证改进后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6.经济评估: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包括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分析。
计划:为了按时完成我的毕业设计,我制定了以下时间计划:1.第一阶段(一个月):开展文献调研,了解给水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录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2)1.1 设计基本资料 (2)1.2 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1.3 设计任务 (3)二、设计计算内容 (4)2.1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4)2.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5)2.3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7)2.3.1 混凝剂配置和投加 (7)2.3.2 静态混合器 (8)2.3.3 往复隔板絮凝池 (9)2.3.4 平流沉淀池 (12)2.3.5 普通快滤池 (15)2.3.6 消毒 (19)2.3.7 清水池 (20)2.4泵站设计计算 (21)2.5水厂平面布置及附属构筑物确定 (23)2.6水厂高程计算 (25)三、参考文献 (27)四、致谢 (28)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一,设计基本资料二,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2.1原水水质情况2.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1 ,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3m,常年水位-2m2,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5℃,年最高平均气温:30℃,年最低平均气温:0℃。
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年最高降水量:1800mm,年最低降水量:900mm。
常年风向:东南风,频率:12%。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20cm。
3,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4,平均地面标高:6.0m三,设计任务某地给水工程规划设计,确定水厂建设规模、水厂工艺方案选择。
对确定的方案进行单体构筑物计算、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
二设计计算内容一、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生活用水量:Q1=12000×200=2400000L/d=2400m3/d一般工业用水量:Q2=200%Q1=4800m3/d三产用水量:Q3=90%Q1=2160m3/d大型工厂集中用水量:Q4=Q A+Q B+Q C+Q D=0.3+0.5+0.1+0.6=1.5万m3/d=15000m3/d设计水量:Q d =1.88×(Q1+Q2+Q3)+Q4=1.88×(2400+4800+2160)+15000=32596.8m3/d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水量取20%水厂自用水量取5%水厂设计规模:Q=a×b×Q d =1.2×1.05×32596.8m3/d=41071.97m3/d取Q=41100m3/d二、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1、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方案一:原水→一泵房→静态混合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方案二:原水→一泵房→扩散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板沉淀池→ V型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2、方案技术比较:综上所述:方案一较合理。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给水)1设计原始资料1.1 城镇概况该小镇位于广东省中部,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区地势平坦,除中部有一座较高的山(主峰海拔310m)外,市区主要建在台地和平原上。
居住人口约15万,分为两个生活区:新城区和旧城区。
1.2 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用水按15万人口设计,居民最高日用水量按210dcapL⋅,给水普及率:100%。
市区以4~6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2. 城市给水工程用水量计算2.1居民区用水量计算该地区地处我国广东省中部,设计人口15万,为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最高日用量根据《给排水规范大全》,采用210 L/cap.d。
则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Q1=qNf=210×15×104×100%×103-=3.15×104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m³/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2.2. 公共建筑用水量计算2.2.1 医院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医院病人用水量为400 L/cap.d,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每个医院用水人数为800床。
(共两个医院)则医院日用水量:⨯10⨯800⨯2=640(m3/d)Q医院= 400-32.2.2 中学日用水量2.2.2.1 第一中学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40 L/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中学用水人数2000人。
于是,Q 中学1= -340⨯10⨯2000=80(m 3/d)2.2.2.2第二中学日用水量由于人数一样,类似于上面计算过程,则可得:Q 中学2= Q 中学1=-340⨯10⨯2000=80(m 3/d) 所以,中学最高日用水量为: Q 中学=Q 中学1+ Q 中学2=80+80=160(m 3/d)2.2.3 小学日用水量 2.2.3.1 第一小学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1)查得,中、小学生用水量为 40 L /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第一小学用水人数1500人。
于是,第一小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 小学 1= 40-3⨯10⨯1500=60(m 3/d)2.2.3.2第二小学用水量由于第二小学与第一小学的人数相同,所以同样可求得,第二小学最高日用水量为:Q 小学2= 40-3⨯10⨯1500=60(m 3/d)所以,小学的最高日用水量为:Q 小学= Q 小学1+Q 小学2=60+60=120(m 3/d)2.2.4 幼儿园日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1 )查得,幼儿园用水量为 50 L /cap.d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表 2 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览表得知,每所幼儿园500人(共有两个幼儿园)。
则幼儿园最高日用水量:Q 幼儿园 =-350⨯10⨯500⨯2=50(m 3/d)2.2.5火车站日用水量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原始资料,可知火车站用水量为:Q 火车站=300(m 3/d)所以,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总量为:Q 公共= 640160120503001270Q Q Q Q Q ++++=++++=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火车站(m 3/d)2.3 市政用水量计算通过观察原始资料图知,可测出图的总面积为7892207(m 2),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始资料得知,城区的主要道路面积占总面积的10%,日洒水2次;城区绿地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25%,绿化浇洒需要每天浇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 。
根据规范,取道路洒水量为1.5 L/(m 2·次) ,绿化用水量为2.0 L/(m 2·d ) 。
因而,可计算道路洒水量为:Q 道路=7.23671025.1%103=⨯⨯⨯⨯-S (m 3/d ) 绿化用水量:Q 绿化=3.197102%5%253=⨯⨯⨯⨯-S (m 3/d )于是,最高日市政用水总量:Q 市政=25653.1977.2367Q =+=+绿化道路Q (m 3/d ) 2.4 未预见水量计算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得知,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5%~25%考虑,本设计中取20 % 。
则未预见用水量为:Q 未预见=7067197.3)2367.7127031500%20Q Q Q %20=+++⨯=++()(市政公共居民(m 3/d )2.5 城镇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该城区的最高日用水量为居民区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
则最高日用水量 Q d =424023.1977.2367127031500.21Q Q Q 1.2Q Q Q =+++⨯=++⨯=+++)()(市政公共居民未预见市政公共居民Q(m 3/d )2.6 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始资料,此城镇近期设计人口数为15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3级,生产类别为丙类,建筑物最大体积4000m 3。
根据建筑消防规范规定,建筑物室内消防自救用水时间为10分钟,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用水时间延续时间为2小时。
根据《给水工程》P523附表3,查城镇、居住区室外的消防用水量: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建筑物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居民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 )。
又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GB20140-2005) 查得室内消防用水量:同时发生火灾次数和建筑物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分别为:民用建筑内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 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0(L/s )。
Q 室外消防 = 2-345⨯10⨯⨯2⨯3600=648(m 3)Q室内消防= 33010-⨯⨯1⨯10⨯60=18(m3)则城市消防总用水量:Q消防= Q室外消防+ Q室内= 64818666+=(m3)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城市用水量变化百分数,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见后面的附表1。
3 二泵站工况的拟定、清水池和水塔(高位水池)容积的确定3.1 二级泵站的工况拟定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的最终结果得知,全天各个时间段的用水量变化百分比,根据这些百分比绘制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图,再根据该图确定二级泵站的分级供水曲线。
把该城市的用水时间为2个阶段,分别为5~21时(连续16个小时,β1=16),21~次日5时(连续8个小时,β2=8),即把二级泵站供水分为2级。
按照公式:A1×β1+A2×β2=100%式中:A——二泵站分级各级用水量占日用水量百分数,该城市泵站供水百分数分别拟定为第一级3.28%,第二级4.61%(原则是尽量接近用水曲线)。
β——相应供水级数对应的供水小时数)根据以上计算,可绘制出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图,见图1。
3.2清水池和水塔(高地水池)容积的确定根据城市最高日用水统计表中各时间段的用水量百分比和上图中一级泵站供水量百分比、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比,由公式:清水池调节容积百分数= 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数-取水泵站供水量百分数水塔调节容积百分数= 时间段的用水量百分数-二级泵站各级供水量百分数,得清水池调节容积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见下表。
表1 清水池调节容积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时间用水量二级泵站一级泵站清水池调水塔调节(%) 供水量(%)供水量(%)节容积(%)容积(%)0~1 2.21 3.28 4.17 -0.89 -1.07 1~2 2.12 3.28 4.17 -0.89 -1.16 2~3 2.10 3.28 4.16 -0.88 -1.18 3~4 3.54 3.28 4.17 -0.89 0.26 4~5 3.55 3.28 4.17 -0.89 0.27 5~6 4.65 4.61 4.16 0.45 0.04 6~7 3.89 4.61 4.17 0.44 -0.72 7~8 4.49 4.61 4.17 0.44 -0.12 8~9 5.31 4.61 4.16 0.45 0.70 9~10 4.98 4.61 4.17 0.44 0.37 10~11 4.92 4.61 4.17 0.44 0.31 11~12 5.04 4.61 4.16 0.45 0.43 12~13 4.61 4.61 4.17 0.44 0.00 13~14 4.41 4.61 4.17 0.44 -0.20 14~15 4.49 4.61 4.16 0.45 -0.12 15~16 4.81 4.61 4.17 0.44 0.20 16~17 5.05 4.61 4.17 0.44 0.44 17~18 5.02 4.61 4.16 0.45 0.41 18~19 5.69 4.61 4.17 0.44 1.08 19~20 5.58 4.61 4.17 0.44 0.97 20~21 4.82 4.61 4.16 0.45 0.21 21~22 3.55 3.28 4.17 -0.89 0.27 22~23 2.89 3.28 4.17 -0.89 -0.39 23~24 2.28 3.28 4.16 -0.88 -1.00 累计100.00 100.00 100.00 7.10 5.963.2.1 清水池容积清水池面积=(W 调+W 室外消防+W 水厂自用)/h 有效高度=(7.1%×35335+2×0.045×2×3600+35335×8%)/3.8 (㎡)=1574.63(㎡)所以 W 清水池=清水池面积×h=1574.63×4.2=6613.45 m ³3.2.2 水塔容积容积计算公式: W t = W 调+ W 室内消防(m 3) 式中: W 调 ——水塔调节容积(m 3)W 调 = Q d ×水塔调节容积%, W 室内消防 —— 室内消防用水(m 3)则W 调 = Q d ×水塔调节容积%=16.2527%96.542402=⨯(m 3) 而W 室内消防=18(m 3),所以,水塔容积为:W t = W 调+ W 室内消防=2527.16+18=2545.16(m 3)4 管网布置及方案选择根据经验及城市地面情况,初步确定给水管网,示意图如下:管道布置简图5 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根据设计规范,管网设计根据城区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来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