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法学习:德语句子的语序
- 格式:pdf
- 大小:57.28 KB
- 文档页数:1
通常我们在阅读一篇汉语或是英语的文章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少语法的知识,而是根据句子中每个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联想,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篇章的内容。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都属于分析语,它们的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语序和助词来实现的。而德语则有所不同。德语是一种综合语,有着丰富的屈折现象(简单的说,就是词形的变化)。在德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这些词形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语序则起相对次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德语的语序才允许比较灵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Den Mann beißt der Hund. 和Der Hund beißt den Mann.这两句话在语义上是一样的,都是“狗咬这个男人”的意思,并不因为语序变化而有所改变。这一点,相信初学者也能很好的理解,因为句子中的der Hund就是第一格作主语,den Mann就是第四格,在句子中作宾语,这是由他们的冠词的变化而决定的,并不因为语序而起变化。而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主语和宾语是由他们的位置决定的,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因此汉语中“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意思截然相反。
德语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运用与句子的理解上,对句子进行一定的语法分析将有助于句子内容的理解。更确切的说,语法分析是句子这一层面语义理解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为阅读技能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节 句子的组成和成分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动词需要和其他的成分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对句子进行分析的中心,就是找出在句子中和动词搭配的各种句子成分,并对他们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个德语句子从形式上看是由一连串的词构成的,但如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每个词和词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分层次的结构关系。很多词都和其他词一起构成一个短语,而实际上真正担当句子成分的是这些短语而不是单个的词。常见的短语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德语语法学习:德语不能做定语的第二分词
在德语中,并非所有第二分词都能作名词的定语。一般来说,只有及物动词的第二分词和以sein作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完成体动词的第二分词才能做名词的定语。及物动词的第二分词一般表达被动的、已经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意义;而在以sein作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动词中,完成体动词的第二分词通常表达的是主动的和完成的意义。下列动词的第二分词一般不能作名词的定语:
1.以haben作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不及物动词的第二分词
分词说明的应是行为过程后所得到的固定状态或性质,而这类动词一般仅表达一种动作或行为的持续过程,故这类动词的第二分词不能作定语。如:
误:
das geschlafene Baby
die stattgefundene Tagung
die stark zugenommene Kalte
der drei Jahre bestandene Club
上述情况可以用关系从句表达。如:
误: das geschlafene Baby
正: das Baby, das geschlafen hat这位睡过了觉的婴儿
误: die stattgefundene Tagung
正: die Tagung, die stattgefunden hat已经举行过了的大会
但如果以haben作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不及物动词的第二分词已经形容词化,那么形容词化的分词可以作名词的定语。如:
ein ruhig gelegenes Haus一座环境幽静的房子
有一些动词在现代德语中虽然一般都作为不及物动词使用,但这些动词的第二分词可作名词的定语,这是因为这些动词过去曾作为及物动词使用。如:
der abgedankte General退役将军;被解职的将军
der gelernte Arbeiter熟练工人,已满师的工人
ein geschmeicheltes Foto一张比本人漂亮的照片 2.以sein作助动词构成完成时态的未完成体动词的第二分词
德语的句子结构是指具有完整主谓结构的句子,不包含省略句。按照配价语法理论,德语句子的中心是动词。动词所具有的支配其他成分的能力就是动词的配价(Valenz),这和化学元素的化合价相似。在句子中,由动词的配价所决定需要的成分称为补足语 (Ergänzung),而不受动词支配的其他成分即为说明语(Angabe)。如Er traf heute abend in der Biliothek seinen Freund
Walter.动词treffen(traf)需要支配一个第一格和一个第四格,所以er是动词的第一格补足语,seinen Freund Walter是动词的第四格补足语,而heute abend和in der Biliothek因为不是动词的配价所必需的,所以都是说明语。
位于主句之前,不带连词wenn的条件从句,用反语序.即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在主语之前,位于句子的开头位置。
德语句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框形结构。由动词构成句框,其中变位动词为左框,动词的其他形式(分词,不定式或可分前缀)构成右框。从句的句框分别由引导词和动词构成。这样,左右两个框就把句子分成前,中,后三个区。
Er kann viel schneller laufen als du.
在这句句子中,变位动词kann和不定式laufen分别构成了左框和右框。而er, viel schneller和als du 则分别位于前区,中区和后区。
有了上面的预备知识,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句子的语序,其实就是对句子三个区(尤其是中区)的语序进行分析。
前区只能有一个成分(有时可以为空,如判断疑问句,命令句),所以无须研究其中的语序。但要注意,下面一些成分不能出现在前区,也就是说,不能出现在变位动词前。
es作为第四格人称代词时:不能说Es weiß ich nicht. 而只能说 Ich weiß es.或Das weiß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德语初级语法:德语句子的语序
语序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句子成分的次序关系,而不是各个单词的次序关系.
德语句子的语序一般有三种:正语序,反语序和尾语序.
1.正语序
正语序是指: 句子以主语部分开始,接着是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再其次是其他的句子成分.
大部分陈述句是正语序.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也是正语序.
z.B. Ich komme aus China . 我来自中国.
Wir lernen Deutsch . 我们学习德语.
Das sch?ne Bild geh?rt zu mir . 这张美丽的图片是我的.
Wer lesen den Text ? 谁读课文?
2.反语序
反语序是指: 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主语之前.
一般疑问句,祈使句一般为反语序.部分叙述句,特殊疑问句为反语序.
z.B. Studierst du Germanistik ? 你学德语语言文学吗?
Sprechen Sie bitte laut ! 请您说大声点!
Um sechs Uhr stehe ich auf . 我6点钟起床.
Heute fahre ich nach Berlin . 今天我去柏林.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Wann frühstücken Sie ? 您什么时候吃早餐?
Was machst du in Bonn ? 你在波恩做什么?
Den Lehre (宾语) kenne ich überhaupt nicht . 我根本不认识这位老师.
3.尾语序
尾语序是指: 从句的语序都是尾语序,即从句中的谓语和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句子的末尾.
z.B. Ich wei? nicht , ob sie morgen hier kommt .
Sobald es klingelt , beginnt der Unterricht .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德语语法-德语句子的框形结构
德语的句子结构很严谨,如陈述句的动词总是放在第二位,从句的动词总是放在句子的末尾等,初学者对此很不习惯。
马克·吐温曾举过一个例子:
Er r e i s t e, als die Koffer fertig waren und nachdem er Mutter und Schwester
geküsst und nochmals sein angebetetes, ein in weißen Musselin gekleidetes, mit einer
frischen Rose in den sanften Wellen ihres reichen braunen Haares geschmücktes
Gretchen, das mit behenden Gliedern die Treppe herabgeschwankt war, um noch
einmal sein armes gequältes Haupt an die Brust desjenigen zu legen, den es mehr
liebte als das Leben selber, ans Herz gedrückt hatte, a b. (67个词)
这个复合句中,主句的谓语实际上就是 ... reiste ab,但中间插进了很多说明文字,使句子显得冗长、费解。所以他批评说:
„人们读到这样的句子,不由得会想起一个牙科医生。他用钳子夹住病人的牙齿,病人屏住呼吸,等待着可怕的猛的一下。但医生这时却停了下来,悠闲地讲一段又臭又长的故事。文学上的这种插入技巧,如同上面说的拔牙一样,令人厌恶。”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夸张,但在很多德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确实可以经常碰到。本版“名人逸闻趣事”的第18则故事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德语语法句子的分析
通常我们在阅读一篇汉语或是英语的文章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少语法的知识,而是根据句子中每个
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联想,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篇章的内容。这是
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都属于分析语,它们的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语序和助词来实现的。
而德语则有所不同。德语是一种综合语,有着丰富的屈折现象(简单的说,就是词形的变化)。在
德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这些词形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语序则起相对次要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德语的语序才允许比较灵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Den Mann beißt der Hund. 和
Der Hund beißt den Mann.这两句话在语义上是一样的,都是“狗咬这个男人”的意思,并不因为语
序变化而有所改变。这一点,相信初学者也能很好的理解,因为句子中的der Hund就是第一格作主
语,den Mann就是第四格,在句子中作宾语,这是由他们的冠词的变化而决定的,并不因为语序而
起变化。而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主语和宾语是由他们的位置决定的,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
因此汉语中“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意思截然相反。
德语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运用与句子的理解上,对句子进行一定的语法分析将有助于句子内容的理解。
更确切的说,语法分析是句子这一层面语义理解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
练可以为阅读技能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节 句子的组成和成分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动词需要和其他的成分一起才能构成一个
完整的意思。所以,对句子进行分析的中心,就是找出在句子中和动词搭配的各种句子成分,并对
他们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个德语句子从形式上看是由一连串的词构成的,但如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每个词
和词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分层次的结构关系。很多词都和其他词一起
构成一个短语,而实际上真正担当句子成分的是这些短语而不是单个的词。常见的短语可以分成下
【外语学习记忆】语法和写作的关系 德语
【外语学习记忆】语法和写作的关系-德语
一、 语法很重要,但不是主要的。
首先,我认为,对于外国人,特别是成年人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掌握语法很重要。特别是德语的词法(名词、形容词的变格;动词的变位以及各种变化形式)、句法(语序、从句的类型)等比较复杂,是需要化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的。
然而,仅仅知道语法规则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它们:在阅读和听力(掌握)时,我们应该弄清楚单词、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则必须与特定的情境或文章相结合,只有通过学习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掌握。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用外语进行口、笔头交际,而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是具备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同时语言交际又要顾及情景、交际意向、交际题材和语篇类型(例如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等)等各种因素。
因此,语法只是外语学习的一个方面。
二、写作的要点是用词、造句、谋篇。
当然,语言是第一语言,日常交流主要是口头的,但很多信息交流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许多人口头交流流利,但他们在写作时感到无助,因为害怕犯拼写和语法错误。因此,我认为写作是学习外语的最高要求。
“用词”是指注意词语的搭配、语体的区分(口、笔语;亲昵、客套、正式等);
“造句”是指注意词类、句型等的变化
“谋篇”是指注意语篇的结构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以及交际的对象和目的等。就拿写信来说吧,必须根据对象(朋友、房东、校长、外办、劳动局等)和写信的目的(祝贺、吊唁、感谢、邀请、申请、求职、业务往来等)选择不同的词语、句式和语体等表达方式。
写作是困难的,但比说起来容易:你有时间思考,草拟大纲,阅读参考资料,并考虑单词和句子。
三、两点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德语初级语法学习:介词短语<—>从句(句型转换)
德语的学习热潮至今未减,看来大家对学习 德语还是有很高的热情的。你的 德语学习的怎么样呢?你知道德语常用的语法吗?它们的用法你知道吗?前几天我们已经为学者们总结了一些语法,今天就让我们和南京小语种的辅导专家继续来总结一下学习德语比较从句的用法吧。
掌握动词的名词化与介词和连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1)直接从动词不定式得到中性名词:rauchen→das Rauchen; leben→das Leben
2) 不定式去掉词尾得到阳性名词:beginnen→der Beginn;anrufen→der Anruf;
但有例外:leiden→das Leid; klingeln→die klingel
3 动词词干+词尾e得到阴性名词:fragen→die Frage;lieben→die Liebe;
但有例外:glauben->der Glaube
4) 动词词干+词尾u n g得到阴性名词(频率最高):entscheiden→die
Entscheidung;vorbereiten→die Vorbereitung
5) 有些动词有其固定的对应名词,需要单独记忆:studieren→das
Studium;ankommen→die Ankunft;fahren→die Fahrt;
demonstrieren→die Demonstration
介词与连词有着不同的语法功能,介词及其宾语一起构成介词短语,而连词往往引导从句。在语义上,介词和连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常见的介词与连词的对应关系请见下表:
连词 介词 连词 介词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
weil,da wegen bevor vor
德语中有情态助动词的完成时从句的语序
带情态动词的完成时句式 (注意 haben 在从句语序中的特殊位置)
主动态 被动态
此刻完成时
Er hat das Haus bauen muessen. Das Haus hat gebaut werden muessen.
(Er habe das Haus bauen muessen.) (Das Haus habe gebaut werden
muessen.)
Weil er das Haus hat bauen muessen, ... Weil das Haus hat gebaut werden
muessen, ...
过去完成时
Er hatte das Haus bauen muessen. Das Haus hatte gebaut werden
muessen.
(Er haette das Haus bauen muessen.) (Das Haus haette gebaut werden
muessen.)
Weil er das Haus hatte bauen muessen, ... Weil das Haus hatte gebaut werden
muessen, ...(道德德语培训)
未来完成时
Er wird das Haus haben bauen muessen. 我也不知是不是有被动式:-D
(Er werde/wuerde das Haus haben bauen muessen.)
Weil er das Haus haben bauen muessen wird, ... 比较在无情态动词的完成时的从句中 haben 的语序
德语语法-德语句子的框形结构
德语的句子结构很严谨,如陈述句的动词总是放在第二位,从句的动词总是放在句子的末尾等,初学者对此很不习惯。
马克·吐温曾举过一个例子:
Er r e i s t e, als die Koffer fertig waren und nachdem er Mutter und Schwester
geküsst und nochmals sein angebetetes, ein in weißen Musselin gekleidetes, mit einer
frischen Rose in den sanften Wellen ihres reichen braunen Haares geschmücktes
Gretchen, das mit behenden Gliedern die Treppe herabgeschwankt war, um noch
einmal sein armes gequältes Haupt an die Brust desjenigen zu legen, den es mehr
liebte als das Leben selber, ans Herz gedrückt hatte, a b. (67个词)
这个复合句中,主句的谓语实际上就是 ... reiste ab,但中间插进了很多说明文字,使句子显得冗长、费解。所以他批评说:
„人们读到这样的句子,不由得会想起一个牙科医生。他用钳子夹住病人的牙齿,病人屏住呼吸,等待着可怕的猛的一下。但医生这时却停了下来,悠闲地讲一段又臭又长的故事。文学上的这种插入技巧,如同上面说的拔牙一样,令人厌恶。”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夸张,但在很多德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确实可以经常碰到。本版“名人逸闻趣事”的第18则故事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德语框形结构的几种形式:
118种化学元素名称、语法性别及汉语读音
■ 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王世英
《德语学习》2011年第二期(总第193期)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共有118种。其中,已有正式名称的有112种。暂时还使用临时名称的有6种。
临时名称定名的原则是依据钙元素原子序号中各位数字的下列词根(拉丁数字或希腊数字英语拼写法)加后缀-ium:
数字0 nil n(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1 un u(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2 bi b(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3 tri t(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4 quad q(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5 pent p(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6 hex h(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7 sept s(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8 oct o(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数字9 enn e(简化形式,用来构成元素的化学符号)
如:
现有的第113号元素的临时名称和化学符号是:
Un + un + tr(i) + ium → Ununtrium,化学符号为Uut
将来第119号元素的临时名称和化学符号是:
Un + un + enn + ium → Ununennium,化学符号为Uue
德语元素名称的语法性别:
Kohlenstoff(碳),Sauerstoff(氧),Stickstoff(氮),Wasserstoff(氢)为阳性
Phosphor(磷),Schwefel(硫)为阳性,如der weiße Phosphor(白磷),der schwarze
Phosphor(黑磷),der rote Phosphor(红磷);der plastische Schwefel(弹性硫),der amorphe
实用德语 |
德语句子的语序
作者: 贾老师 点击: 3872 次
德语的语序一般叫做Wortstellung,但是实际上它是说明句子成分的位置,所以有的语法书也将此称为Satzgliedstellung(句子成分的位置)。对外国人来说,掌握语序比较困难。
1、句子的分区
大家知道,德语句子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由动词的变位形式(finite Form)和不定形式(infinite Form,组成框形结构。有的语言学家以左右两个框为界,把句子分为前区(Vorfeld)、中区(Mittelfeld)和后区(Nachfeld)三个部分:
前区(Vorfeld) 中区(Mittel-, Satz-, Hauptfeld) 后区(Nachfeld)
Peter hat gestern einen Ball gekauft für seine Mannschaft
前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正常的陈述句中,其主要成分是补足语(大部分是主语)和自由说明语(时间、地点、情态等)。
后区经常是空缺的,只有在“破框”情况时,后区才被占领。(参见“框形结构和破框”一文。)
而中区则是句子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主要情节的演绎处。除了占位词es以外,所有的句子成分都可以占据中区,其中的排列顺序相对也比较复杂和灵活。
以下重点介绍中区句子成分排列的语序。
2. 中区中句子成分的排列
中区中句子成分的排列和可以分成三个区:前部、中部、尾部。
2.1 中区的前部(近左框)
2.1.1 主语(在倒装句或从句中)
占据开头位置,一般承接上文,反映话语的主题,信息值通常不高,不重读。常为带定冠词的名词或代词:
Gestern ist er in die Stadt gegangen.
Linda ist nicht gekommen, weil sie krank ist.
2.1.2 格位补足语(三、四格):
2.1.2.1 三(D)、四(A)格都是名词:
实用德语 |
德语句子的语序
德语的语序一般叫做Wortstellung,但是实际上它是说明句子成分的位置,所以有的语法书也将此称为Satzgliedstellung(句子成分的位置)。对外国人来说,掌握语序比较困难。
1、句子的分区
大家知道,德语句子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由动词的变位形式(finite Form)和不定形式(infinite Form,组成框形结构。有的语言学家以左右两个框为界,把句子分为前区(Vorfeld)、中区(Mittelfeld)和后区(Nachfeld)三个部分:
前区(Vorfeld) 中区(Mittel-, Satz-, Hauptfeld) 后区(Nachfeld)
Peter hat gestern einen Ball gekauft für seine Mannschaft
前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正常的陈述句中,其主要成分是补足语(大部分是主语)和自由说明语(时间、地点、情态等)。
后区经常是空缺的,只有在“破框”情况时,后区才被占领。(参见“框形结构和破框”一文。)
而中区则是句子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主要情节的演绎处。除了占位词es以外,所有的句子成分都可以占据中区,其中的排列顺序相对也比较复杂和灵活。
以下重点介绍中区句子成分排列的语序。
2. 中区中句子成分的排列
中区中句子成分的排列和可以分成三个区:前部、中部、尾部。
2.1 中区的前部(近左框)
2.1.1 主语(在倒装句或从句中)
占据开头位置,一般承接上文,反映话语的主题,信息值通常不高,不重读。常为带定冠词的名词或代词:
Gestern ist er in die Stadt gegangen.
Linda ist nicht gekommen, weil sie krank ist.
2.1.2 格位补足语(三、四格):
2.1.2.1 三(D)、四(A)格都是名词:
D(一般指有生命的)— A(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
德语所有从句语法总结
1
德语所有从句语法总结
1、时间状语从句
(1) als wenn
当……的时候als只能表达过去的并且是一次性的动作
(2) w?hre nd n achdem bevor
在……期间表示主从句动作同时发生,时态一致
在……之后从句的时态必须先于主句的时态(如果主句是现在时,从句必须是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如果主句是过去时,从句必须是过去完成时。需注意的是: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是平行的)
在……之前没有具体时态要求,主从句时态通常一致
(3) seitdem(seit) bis
从过去的某个时间起,延续到说话时:从句一般用现在时,如果从句中的动词是非延续性的动词,从句时态用现在完成时。主句都用现在时。
Seitdem Frau Li morge ns Taiji macht, geht es ihr besser.
Seitdem er nach Shanghai umgezogen ist, wohnt er immer in der
Nanji ng-Stra?e.
bis表示到……为止,可以表示到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间为止。
德语所有从句语法总结
2
(4) vorher dan ach
在此之前在此之后
需要注意的是vorher和danach都是副词
Er geht zu seiner Freundin. Vorher ruft er sie an.
Bevor er zu seiner Freundin geht, ruft er sie an.
Er kam in Deutschla nd an. Dan ach besuchte er seinen Professor.
Nachdem er in Deutschla nd an gekomme n war, besuchte er seinen Professeor.
2、关系从句
(1)关系代词的性和数由关系词决定,关系代词的格由其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决定。
【外语学习记忆】德语句子的语法分析
通常我们在阅读一篇汉语或是英语的文章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少语法的知识,而是根据句子中每个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联想,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篇章的内容。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都属于分析语,它们的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语序和助词来实现的。而德语则有所不同。德语是一种综合语,有着丰富的屈折现象(简单的说,就是词形的变化)。在德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这些词形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语序则起相对次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德语的语序才允许比较灵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denmannbei?tderhund.和derhundbei?tdenmann.这两句话在语义上是一样的,都是“狗咬这个男人”的意思,并不因为语序变化而有所改变。这一点,相信初学者也能很好的理解,因为句子中的derhund就是第一格作主语,denmann就是第四格,在句子中作宾语,这是由他们的冠词的变化而决定的,并不因为语序而起变化。而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主语和宾语是由他们的位置决定的,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因此汉语中“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意思截然相反。
德语的这一特点也可用于理解句子。对句子进行一定的语法分析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内容。更准确地说,语法分析是句子层面语义理解的关键。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训练可以为阅读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语句子的组成和成分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动词需要与其他成分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意义。因此,句子分析的中心是找出句子中与动词匹配的各种句子成分,并分析它们的功能。
一个德语句子从形式上看是由一连串的词构成的,但如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每个词和词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分层次的结构关系。很多词都和其他词一起构成一个短语,而实际上真正担当句子成分的是这些短语而不是单个的词。常见的短语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1
德语语法:德语句子构造(德语条件从句)
Konditionals tze (auch: Bedingungss tze) drücken aus,
dass eine Handlung nur unter einer bestimmten Bedingung
stattfindet. Die Bedingung wird mit wenn eingeleitet.
Typ 1 – Reale Bedingung
In beiden Satzteilen verwenden wir Pr sens:
Beispiel: Wenn ich Zeit habe, gehe ich heute Abend ins
Kino.
Typ 2 – Irreale Bedingung (Gegenwart)
Die irreale Bedingung (Gegenwart) beschreibt eine
Situation in der Zukunft oder Gegenwart. Es ist aber
unwahrscheinlich oder sogar unm glich, dass die Bedingung
erfüllt wird.
In beiden Satzteilen verwenden wir Konjunktiv II (bzw. die
Umschreibung mit würde).
Beispiel: Wenn ich Zeit h tte, würde ich heute Abend ins
Kino gehen. 2
Typ 3 – Irreale Bedingung (Vergangenheit)
Die irreale Bedingung (Vergangenheit) beschreibt eine
Situation in der Vergangenheit. Die Bedingung wurde in der
初学德语的⼈往往对德语句⼦的语序感到迷茫,为什么⼀会动词在前,⼀会动词在后,⼀会谓语在主语前,⼀会谓语⼜在主语
后.这就是德语学习中的语序问题.
语序是指⼀个句⼦中各个句⼦成分的次序关系,⽽不是各个单词的次序关系.
德语句⼦的语序⼀般有三种:正语序,反语序和尾语序.
正语序是指: 句⼦以主语部分开始,接着是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再其次是其他的句⼦成分.
⼤部分陈述句是正语序.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也是正语序.
z.B. Ich komme aus China . 我来⾃中国.
Wir lernen Deutsch . 我们学习德语.
Das schöne Bild gehört zu mir . 这张美丽的图⽚是我的.
Wer lesen den Text ? 谁读课⽂?
反语序是指: 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主语之前.
⼀般疑问句,祈使句⼀般为反语序.部分叙述句,特殊疑问句为反语序.
z.B. Studierst du Germanistik ? 你学德语语⾔⽂学吗?
Sprechen Sie bitte laut ! 请您说⼤声点!
Um sechs Uhr stehe ich auf . 我6点钟起床.
Heute fahre ich nach Berlin . 今天我去柏林.
Wann frühstücken Sie ? 您什么时候吃早餐?
Was machst du in Bonn ? 你在波恩做什么?
Den Lehre (宾语) kenne ich überhaupt nicht . 我根本不认识这位⽼师.
尾语序是指: 从句的语序都是尾语序,即从句中的谓语和谓语的变化部分位于句⼦的末尾.
z.B. Ich weiß nicht , ob sie morgen hier kommt .
Sobald es klingelt , beginnt der Unterricht .
Wenn ich Zeit hätte , käme ich gern mit .
Er tut so , als ob er nichts gehört hätte .
特殊:
1. 位于主句之前,不带连词wenn的条件从句,⽤反语序.即谓语或谓语的变化部分在主语之前,位于句⼦的开头位置.
z.B. Hätte ich Zeit , käme ich gern mit .
2. 在⾮真实的⽐喻从句中,只⽤连词als,⽽不是⽤als ob 或 als wenn , 这是从句也是反语序.
z.B. Er sah so aus , als wäre er krank .
3. 由连词wenn …… auch 引导的让步从句,如果连词中的wenn 省略,从句也是反语序.
z.B. Ist die Arbeit auch schwer , sie muss geschafft we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