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频域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90
第四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一.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1. 简谐振荡信号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本征信号:()()()()()j tj t j tj y t eh t eh d ee h d ωωτωωτττττ∞∞---∞-∞=*==⋅⎰⎰简谐振荡信号傅里叶变换:()()j H j e h d ωτωττ∞--∞=⎰点 测 法: ()()j t y t e H j ωω=⋅ 2.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3.荻里赫勒(Dirichlet )条件(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信号就可以用傅里叶级数展开)○1()f t 绝对可积,即00()t T t f t dt +<∞⎰○2()f t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目应有限 ○3()f t 如有间断点,间断点的数目应有限4.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5.波形对称性与谐波特性的关系6.周期矩形脉冲信号7.线性时不变系统对周期信号的响应一般周期信号:()jn tnn F ef t ∞Ω=-∞=∑系统的输出 :()()jn tnn F H jn t e y t ∞Ω=-∞Ω=∑ 二.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备注)二.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连续傅里叶变换性质2.常用傅里叶变换对四.无失真传输1.输入信号()f t 与输出信号()f y t 的关系 时域: ()()f d y t kf t t =-频域:()()dj t f Y ke F ωωω-=2.无失真传输系统函数()H ω ()()()d f j t Y H ke F ωωωω-==无失真传输满足的两个条件:○1幅频特性:()H k ω= (k 为非零常数)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为非零常数 ○2相频特性:ϕ()d t ωω=- ( 0d t >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3. 信号的滤波:通过系统后 ○1产生“预定”失真○2改变一个信号所含频率分量大小 ○3全部滤除某些频率分量 4.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存在理由:单位冲击响应信号()t δ是在0t =时刻加入滤波器 的,而输出在0t <时刻就有了,违反了因果律5.连续时间系统实现的准则时 域 特 性 : ()()()h t h t u t =(因果条件) 频 域 特 性 : 2()H d ωω∞-∞<∞⎰佩利-维纳准则(必要条件):22()1H d ωωω∞-∞<∞+⎰五.滤波。
第4章线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方法是根据系统的频率特性来分析系统的性能,也常称为频率特性法或频率法。
频域分析法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频率特性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系统的频率响应可以用数学模型算出,也可以通过实际的频率特性实验测出。
这一点在工程实践上价值很大,特别是对结构复杂或机理不明确的对象,频率分析法提供了一个处理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频率法计算简单,只用很小的计算量和很简单的运算方法,再辅以作图,便可以完成分析与综合的工作。
当前已有一套完整便捷的基于频率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绝大部分的设计工作。
频率法也有其缺点和局限性。
频率法只适合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从原理上讲频率法不能用于非线性系统或时变系统。
虽然在研究非线性系统时也借用了频率法的一些思想,但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一些很有局限性的问题。
本章研究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图示方法、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系统性能的频域分析方法。
4.1 频率特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描述了线性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下其稳态输出和输入的关系。
为了说明频率特性的概念,下面分析线性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间的关系。
设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为()r t ,输出信号为()c t ,如图4-1所示。
图中G(s)为系统的传递函数。
即 1011111()()()mm m m n n n nb s b s b s b C s G s R s s a s a s a ----++⋅⋅⋅++==++⋅⋅⋅++ (n m ≥) (4-1)若在系统输入端作用一个时间的谐波函数,即0()s i n ()r t r t ωϕ=⋅+ ,式中,0r 是振幅;ω是频率;ϕ是相角。
为简便起见,假设0ϕ=,则0()sin r t r t ω=⋅ 图4-1 一般线性定常系统由于0022()()()r r R s s s j s j ωωωωω==++- (4-2)系统输出()C s 为10110111()()()()()m m m m n n n n b s b s b s b r C s G s R s s a s a s a s j s j ωωω----++⋅⋅⋅++==⋅++⋅⋅⋅+++-1()ni i i C B Ds s s j s j ωω==++-+-∑(4-3)式中,i s 为系统特征根,即极点(设为互异);C i ,B ,D 均为相应极点处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