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4
C4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使用部位:空心板、箱梁、桥面铺装、湿接缝坍落度:55~70mm 材料:辰溪县河砂场中砂碎石:怀化市公路局碎石场(16-31.5mm)水泥:湖南新化“雪峰”水泥P.O42.5级株洲桥梁厂铁一牌TQN-H高效减水剂,试配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1)确定试配强度,取δ=6.0MPafcu=fce+1.645δ=40+1.645×6=49.87MPa2)计算水灰比W/C=Aa*fee/(fcu.o+Aa*Ab*fce)=0.46*42.5/(49.87+0.46*0.07*42.5)=19.55/51.2385=0.38 取0.363)水量取180kg4)砂率的确定取32%5)材料用量a、水泥用量Co=Wo×(C/W)=180/0.36=500kgb、砂石(按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c、用下面联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o+So+Go+Wo=2450kgSo/(So+Go)=32%解得:C=500kg S=566kg G=1204kg W=180kg6)当掺入铁一牌TQN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2-20%之间,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3-1.0%,试配时,取减水率14%,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8%则混凝土用水量m wa=m wo(1-β)=180×(1-14%)=155kgm c水泥=155/0.36=431kg7)砂率不变则S砂=(2450-431-155)*0.32=596kgG碎石=2450-431-155-596=1268kgF减水剂=431*0.8%=3.448kg8)掺量减水剂后每m3材料重量比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431:155:596:1268:3.448=1:0.36:1.38:2.94:0.0089)配合比的试拌与调整(a)试拌:按初步配合比,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为:C=431×0.035=15.1kgS=596×0.035=20.8kgG=1268×0.035=44.4kgW=155×0.035=5.4kgF减水剂=3.448×0.035=0.121kg二关联配合比的确定1)为了便于比较,增加两个关联配合比,水灰比分别增加0.03和减少0.03,用水量不变,砂率不变,外加剂掺量不变0.8% 2)增加0.03,则水灰比为0.39,用水量不变W1=155kg C1水泥W/C=0.39 C1=W1/(W/C)=1155/0.39=397砂率不变32%3)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用下列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1+S1+G1+W1=2450kgS1/(S1+G1)=32%解得:C1=397kg S1=607kg G1=1291kg W1=155kgF减水剂=398×0.8%=3.184kg配合比为:C1:S1:G1:W1:F1=397:607:1291:155:3.176=1:1.53:3.25:0.39:0.0084)用量,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5)各材料用量C1=397×0.035=13.9kgS1=607×0.035=21.2kgG1=1291×0.035=45.2kgW1=155×0.035=5.4kgF减水剂=3.176×0.035=0.111kg三、减少0.03,则水灰比为0.33,用水量不变W2=155kg,外加剂掺量不变0.8%1)C2水泥用量W/C=0.33 C2= C1=W1/(W/C)=155/0.33=470 砂率不变32%3)假定砼容重法计算取ρh=2450kg/m3用下列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C2+S2+G2+W2=2450kgS2/(S2+G2)=32%解得:C2=470kg S2=584kg G2=1241kg W2=155kg F减水剂=470×0.8%=3.76kg配合比为:C2:S2:G2:W2:F2=470:584:1241:155:3.76=1:1.24:2.64:0.33:0.0084)用量,取0.035m3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各材料用量C2=470×0.035=16.5kgS2=584×0.035=20.4kgG2=1241×0.035=43.4kgW2=155×0.035=5.4kgF减水剂=3.76×0.035=0.131kg四、待28天试配强度结果出来,再决定选用试验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水化热的计算1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 ;水泥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 ;粗骨料材料类型:碎石;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粉煤灰掺量为 ;抗渗等级: ;坍落度: ± 。
2混凝土配置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f cu ,0≤f cu ,k +1.645σ其中f cu ,0: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此混凝土取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表 得σ=5MPa ;故得此混凝土配置强度为:f cu ,0≤f cu ,k +1.645σ=40+1.645×5=48.225MPa 。
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因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 ,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0W B=ααα+a b cu a b bf f f ; f γγ=b s ce f f ;,γ=ce c ce g f f ;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αa 、αb :回归系数,查表 得0.53α=a ,0.2α=b ;b f :胶凝材料 胶砂抗压强度( )f γ、γs :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查表 得粉煤灰掺量为 时,f 0.85γ=, 1.0γ=s ;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查表 得 的水泥强度对应的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为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此混凝土选用 ;故混凝土的水胶比为:, 1.1642.549.3MPa γ==⨯=ce c ce g f f ;f =0.85 1.049.341.905MPa γγ=⨯⨯=b s ce f f ;,00.5341.905W B=0.42248.2250.530.241.905ααα⨯==++⨯⨯a b cu a b b f f f 。
4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的计算查表 ,因此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为 ,表中并无 ,故以 的坍落度为基础,查得粗骨料为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 时的用水量为 ,故此混凝土的用水量为:3140901855197.5/20-+⨯=kg m ; 假设减水剂的减水率为 ,减水剂用量需要后续混凝土试验确定。
海岸工程c40混凝土的配合比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海岸工程c40混凝土的配合比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海岸工程c40混凝土的配合比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海岸工程是指保护海岸线及沿海地区不受海洋侵蚀、波浪冲击和潮汐影响的工程。
C40混凝土配合比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技术规范);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GJ55-20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f cu.k=5.0 Mpa 坍落度70-90mm三、混凝土试配用原材料:水泥:同力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河北邢台砂厂中砂,细度模数M X=2.8碎石:许家沟石料场产16-31.5mm、9.5-19mm、4..75-9.5mm碎石.经混合筛分最后确定为:16-31.5mm碎石20%、9.5-19mm碎石60%、4.75-9.5mm碎石20%组成5-31.5mm连续级配。
水:可饮用水。
外加剂:郑州金龙LY减水剂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f cu.o(强度标准差取σ=5 Mpa)fc=fcm/(1-1.04cv)+ts=5/(1-1.04*0.075)+0.61*0.4=5.68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5.68+1.0097-0.3539*8.0)=0.413 确定砂率:由砂的细度模数2.80经查表确定砂率为34%4计算单位用水量m wa:Mwo=104.97+0.309*90+11.27*0.41+0.61*34=158kg/m3经试验单位用水量调整为164kg/m3符合设计要求4、计算水泥用量:m co =m wa/(W/C)=164/0.41=400kg/m3。
5、外加剂用量:水泥用量的0.9%=400*0.009=3. 6kg6、计算砂及碎石用量m so、m go(按假定容重为2450㎏/m3)①、2450-400-164=1886㎏/m3②、1886*0.34=641㎏/m3③、1886-641=1245㎏/m3结果为m so=641 ㎏/m3;m go =1245㎏/m3。
C 40砼配合比设计一、计算理论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fcu.o)已知:设计砼强度fcu.k=40Mpa,无砼强度统计资料,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δ=6.0 Mpa ,计算砼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40+1.645×6.0=49.9 Mpa 2.确定水灰比已知:砼配制强度fcu.0=49.9Mpa ,水泥28d 实际强度fce=35.0Mpa ,无砼强度回归系数统计资料,采用碎石,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5.0.4,取αa =0.46,αb =0.07,计算水灰比:32.00.3507.046.09.490.3546.0/.=⨯⨯+⨯=⨯⨯+⨯=ce b a ocu ce a f a a f f a C W3.确定用水量(m ws )已知:施工要求砼拌合物入泵坍落度为(180±2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 ,从砼厂运输到工地泵送后,考虑砼入模前的各种损失,采用掺用缓凝减水泵送剂,掺入占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的 1.0~2.0%之间,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1-2取砼用水量217kg/m 3,由于采用LJL 系列减水泵送剂,其减水率为18%,计算用水量:m ws =m wo (1-β)=217(1-18%)=178kg/m 34.计算水泥用量(m cs )已知:砼用水量178kg/m 3,水灰比W/C =0.32,粉煤灰掺入量采用等量取代法,取代水泥百分率f=9%,得:()()3/505%9132.01781/m kg f c w m m wscs =-=-=5.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mfs)3/5050532.0178/m kg m c w m mfs cs ws =-=-=验:水泥和粉煤灰总量505+50=555 kg ,不小于300 kg/m 3 的要求。
6.计算泵送剂用量(m bs )已知:LJL 系列减水泵送剂掺量占水泥的1.8%,由于粉煤灰是等量取代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为(505+50)=555 kg/m 3,计算泵送剂用量:m bs=555×0.018=10.0kg/m 37.确定砂率(βs)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2规定,根据泵送混凝土的特点,初步确定砂率βs=39% 8.计算砂、石用量已知:水泥密度ρc=3100 kg/m 3,砂表观密度ρs=2630 kg/m 3,碎石表观密度ρg=2690 kg/m 3,粉煤灰表观密度ρf =2200 kg/m 3,初步确定C40砼容重为2410 kg/m 3,采用重量法计算:39.0=+gsss ssm m m①m cs+m fs+m ss+m gs+m ws+m bs=2410505+50+m ss+m gs+178+10.0=2410 ② 由式①②解得:mss=650 kg/m 3 mgs=1017 kg/m 3 9.确定理论配合比:每立方米双掺泵送砼理论配合比为m cs:m ws:m ss:m gs:m fs:m bs505:178:650:1017:50:10.0二、试配、调整及配合比的确定1 ⑴试配按和易性调整配合比按计算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验证是否与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等稠度,当稠度不一致,但在施工要求范围内时,可不作水用量调整,试拌15L⑵检验及调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按以上计算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测得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98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可确定为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5.00(N/mm2)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 = 40.00经过计算得:f cu,0 = 40.00 + 1.645 × 5.00 = 4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式中: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0.46,αb = 0.07;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36.73(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 × 36.73/(48.23 + 0.46 × 0.07 × 36.73) = 0.34。
实际取水灰比:W/C=0.34.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 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 wa=0.34×(1-0.00)=0.34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 w0=225.00kg。
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
C40微膨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等级,通常用于需要承
受较大荷载或者抗压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中。
微膨胀混凝土是
指在混凝土中添加微粒状的膨胀剂,通过控制膨胀剂的用量和混凝
土中气孔的分布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渗性和耐久性。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C40微
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会根据设计强度、耐久性、施工性以及
材料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可能包括水泥、砂、骨料、水和膨胀剂的比例。
具体配合比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工程施工的要求、原材料的特性以及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等因素。
一般来说,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混凝
土标准和规范。
此外,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
抗渗性能、耐久性能、收缩性能等方面,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
中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总的来说,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能、施工性能等多个方面的考虑,以确保混凝土在工程中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强度等级:C40(泵送)水泥混凝土编制:审核:检验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段**标工地试验室监理单位:************有限责任公司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设计图纸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环境类别为Ⅰ类,环境作用等级为B级。
(2)设计坍落度180~220mm。
(3)水灰比≤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
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1)水泥:采用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台泥牌)P.O42.5水泥,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175-2007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2)砂:采用肇庆市河苑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西江)中砂,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G/T F50-2011 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3)碎石:采用清远清城区飞来峡白鹤汛石场有限公司5~25mm(掺配比例5-10mm:10-20mm=20%:80%)碎石,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5-10mm报告编号:**、10-20mm报告编号:** (4)外加剂:采用山西鹏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 8076-2008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5)粉煤灰:采用台山电厂F类Ⅱ级粉煤灰(掺量20%)。
(6)水:自来水,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GJ 63-2006规范要求。
报告编号:**二、拟用工程部位墩身、盖梁、基础及下部构造等。
1、确定基准配合比 (1)计算试配强度0cu f ,≥ k cu f ,+1.645σ式中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由上式计算试配强度为:0cu f ,= k cu f ,+1.645σ=40+1.645×5=48.2MPa(2)计算水灰比W/B=ceb a 0cu cea f f f ⋅⋅+⋅ααα,式中a α、b α—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C40混凝土组成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京石改扩建工程施工图纸》(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JGJ55-201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使用部位现浇板、桥面铺装等三、设计要求:(1)坍落度:140-180mm(2)设计强度:C40(3) 含气量:5-7%(4)抗冻耐久性指数:80%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河北太行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2、细集料:易县白涧中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徐水红岩石料厂生产的10-20mm、5-10mm碎石,掺配比例为80%:20%,级配良好。
4、外加剂:河北清华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2%。
5、粉煤灰:衡水衡冠实业F类Ⅱ级,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0%。
6、矿粉:霸州百益龙,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0%。
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ó=40+1.645×5=48.2MPa2.计算水胶比经查表选用数据如下:W/B=a a·fb/ fcu.o+ a a·a b·fb=0.53·1.00*0.95*1.13*42.5/48.2+0.53*0.20*1.00*0.95*1.13*42.5=0.46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根据施工经验取用0.353.单位用水量根据外加剂减水率及原材料质量情况取用水量为W=153 kg/m34.胶凝材料用量153/0.35=437kg/m3 水泥349kg/m3粉煤灰44kg/m3矿粉44 kg/m35.确定砂率:38%6.计算砂石料用量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 kg/m3m Bo+m so+m go+m wo=m cpβs=[ m so/( m so+m go)] ×100%S=688kg/m3 G=1122 kg/m3 外加剂用量=5.244kg/m31.计算配合比: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349:44:44:688:1122:153:5.244=1:0.13:0.13:1.97:3.21:0.44:0.0158. 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390 kg/m3,坍落度为180 mm六、配合比优选:(一)水灰比向上调整0.03(0.38), 砂率上调1%(39%),用水量不变,计算各种材料用量1. 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323:40:40:719:1125:153:4.836=1:0.12:0.12:2.23:3.48:0.47:0.0152.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380 kg/m3,坍落度为180 mm(二)水灰比向下调整0.03(0.32), 砂率下调1%(37%),用水量不变,计算各种材料用量1.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382:48:48:655:1114:153:5.736=1:0.13:0.13:1.71:2.92:0.40:0.0152.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410 kg/m3,坍落度为165 mm七、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制件强度见下表:八、该拌合物总碱含量(≤3.0kg/cm3):水泥0.62% 矿粉0.58% 减水剂0.35% 0.62+0.58*1/2+0.35=1.26%总氯离子含量为(≤胶凝材料的0.10% 0.437%):水泥0.007% 矿粉0.016% 粉煤灰0.016% 减水剂003% 水0.205%0.007+0.016+0.016+0.03+0.205=0.274%九、混凝土表观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无须调整,坍落度、和易性满足设计要求,确定(推荐)试验室配合比为: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349:44:44:688:1122:153:5.244=1:0.13:0.13:1.97:3.21:0.44:0.015。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 《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图纸及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2)设计所处环境等级为:L1、Y2、H1、Y1,设计年限:100年;3)设计坍落度160~200mm4)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0.45,320kg/m35)56d电通量:〈1200C6)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7×1012m2/S;7)混凝土含气量:≥4.0%;8)56d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KS150;9)56d抗蚀系数:≥0.80;10)56d气泡间距系数(μm)<3003.原材料使用情况:水泥:天瑞集团许昌水泥有限公司低碱P.O42.5;砂:信阳罗山县河砂、中砂碎石:河南皓龙、由(5~16mm、16~25mm)按60%:40%掺配5~25mm连续级配碎石;粉煤灰: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粉煤灰(掺量:20%);减水剂:四川银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引气剂:四川银凯引气剂(掺量为减水剂质量的1.0%,为便于现场施工拌合计量方便,其掺量可以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条文说明6.2.6条执行);水:地下水;4.拟用工程部位:承台、墩台身、底座板、道床板、桥涵附属。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的设计方法,确定基准配合比见表1:表1 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2)通过对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增、减0.02进行计算,得出相应配合比见表2表2 调整水胶比后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在表2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用水量根据坍落度在160~200mm之间进行调整。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图纸及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402)设计所处环境等级为:L1、Y2、H1、Y1,设计年限:100年;3)设计坍落度160~200mm4)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分别为:0.45,320kg/m35)56d电通量:〈1200C6)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7×1012m2/S;7)混凝土含气量:≥4.0%;8)56d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等级:≥KS150;9)56d抗蚀系数:≥0.80;10)56d气泡间距系数(μm)<3003.原材料使用情况:水泥:天瑞集团许昌水泥有限公司低碱P.O42.5;砂:信阳罗山县河砂、中砂碎石:河南皓龙、由(5~16mm、16~25mm)按60%:40%掺配5~25mm连续级配碎石;粉煤灰: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F类粉煤灰(掺量:20%);减水剂:四川银凯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0%);引气剂:四川银凯引气剂(掺量为减水剂质量的1.0%,为便于现场施工拌合计量方便,其掺量可以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条文说明6.2.6条执行);水:地下水;4.拟用工程部位:承台、墩台身、底座板、道床板、桥涵附属。
二、配合比设计过程1)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的设计方法,确定基准配合比见表1:表1 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2)通过对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增、减0.02进行计算,得出相应配合比见表2表2 调整水胶比后C40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行调整。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4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6MPafcu.k为40 MPa由fcu.o≥40+1.645×6≥49.9(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 a a为0.46a b为0.07f ce为1.10*42.5=46.8MPa由此,W/C=0.42。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4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70~9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1%。
3-4.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粗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掺用山西黄河减水剂厂UNF-2A型高效减水剂1%,则减水剂用量为4kg/m3;考虑该减水剂减水率10%,则实际用水量为: 185*(1-10%)=168kg。
3-5.水泥用量(Mco):Mco=168/0.42=400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 M外)*0.31 =567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 M外=1261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 :水 :砂 : 碎石:减水剂400 :168 :567 : 1261:41 : 0.42: 1.42: 3.15: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39,用水量为168kg,水泥用量为Mco=168/0.39=432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58kg,Mgo=1242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400:168:567:1261:4 = 1:0.42:1.42:3.15: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9.5:3.99:13.49:29.93:0.095kg;拌和后,坍落度为75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 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 432:168:558:1242=1:0.39:1.29: 2.88: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10:3.9:12.9:28.8kg;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桥梁:现浇板、桥面铺装、封锚、湿接头、封头等。
路基:路缘石等。
)2.细集料:临城东竖砂场中砂。
3.粗骨料:邢台太子井碎石场5-10mm、10-20mm碎石,并按5-10mm:10-20mm=30:70的比例合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
4.粉煤灰:邢台天唯集团兴泰电厂I级粉煤灰。
5.矿渣粉:邢台紫盛建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6.水:拌合站场区井水。
7. 外加剂:河北青华建材有限公司FSS-PC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30%,粉煤灰掺量为15%,矿渣粉掺量为15%。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48.2(MPa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4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5.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按下式计算: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26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33%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54(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 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300428//w b m m kg m W B==。
0b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 /W B —混凝土水胶比。
f β—矿物掺合料掺量(%)水泥用量0*(1)co b f m m β=-=300(3/kg m )f ρ—粉煤灰密度,实测f ρ=22003(/)kg m 0f m —矿渣粉质量3(/)kg mk ρ—矿渣粉密度,实测k ρ=28483(/)kg m 0g m —粗集料质量3(/)kg mg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g ρ =27103(/)kg m0s m —细集料质量3(/)kg ms ρ—细集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s ρ=26703(/)kg m0w m —水质量3(/)kg mw ρ—水的密度3(/)kg m 实测w ρ=10003(/)kg m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不含引气剂取α=0.01经计算,细集料0739s m kg =,粗集料01108g m kg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5.1根据上述配合比计算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35L ,各材料用量如下:W/B=0.34初始坍落度180mm ,60min 后坍落度为165mm ,含气量2.7%,不泌水,初凝时间为,7h55min ,终凝时间为11h30min ,实测密度为32440/kg m ρ=,粘聚性良好,饱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C40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 C40配比编号: PHB-20110302-2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环境条件等级碳化环境T1。
二、设计目的和用途1、目的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三、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40,配制强度:48.2 MPa;2、坍落度要求:160 ~200mm;3、胶凝材料用量:424 kg/m3;4、水胶比:0.35;5、泌水率(%):不泌水。
四、设计依据标准代号标准名称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注:要将规范(标准)要求列表明示。
五、原材料技术标准项目技术标准水泥GB175—1999细骨料JGJ52-2006粗骨料JGJ52-2006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来源水应符合JGJ63—2006规范要求外加剂GB/T8076-1997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粉煤灰GB/T1596-2005矿渣粉GB/T18736-2002、GB/T18046-2000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项目要求最大水胶比<0.6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280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500坍落度(mm)160~200mm施工工艺自密实28d最小抗蚀系数-泌水率(%)不泌水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B(B为胶材用量) 总碱含量(kg/m3)≤3.0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七、所用原材料水泥产地安徽滁州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细骨料产地安徽定远县池河镇池河砂场种类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8,Ⅱ区中砂粗骨料产地安徽滁州兴中碎石厂种类碎石规格(粒径)5~16mm和16~31.5mm两级配掺配比例16~31.5mm占80% 5~16mm占20%水来源安徽滁州花山镇赵家河水外加剂产地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SP010掺量(%) 1.5掺合料产地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电厂种类II级粉煤灰掺量(%)20产地种类 20掺量(%)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0)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40+1.645×5.0=48.23(MPa )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40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马岗大桥
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
摘要:本文将马岗大桥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操作过程及在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叙述。
关键词:马岗大桥配合比设计施工
一、工程概况
马岗大桥是顺德至番禹公路线一座特大桥,横跨德胜河,北起顺德市桂州管区马岗岛,南至顺德大良镇大门管区白石村,大桥全长838.04米,起讫点桩号CK1+270.98,终点桩号CK2+109.2。
桥面最大纵坡3.0%,横向坡度1.5%,竖向曲线半径6500米。
桥跨布置为30m ×10+70m+90m+70m+30m×10。
其中:正桥为3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两岸引桥为10跨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梁高1.9米。
马岗大桥正桥为3跨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主跨为90m,两边跨都为70m,系杆拱桥类型均为刚性系杆共性拱桥。
主跨系杆拱桥的矢跨比为1/4,边跨矢跨比为1/5。
主、边跨钢管拱肋的截面均为哑铃型,钢管拱肋之间的距离为16.0m,其中,主跨钢管拱肋高210㎝,边跨钢管拱肋高180㎝。
主边跨系杆拱桥的吊杆均采用91 5.35钢丝束组成。
主跨系杆拱桥共有21对吊杆,边跨系杆拱桥共有16对吊杆,吊杆之间的距离均为4.0米。
主边跨钢管拱肋都分为3段进行安装施工,中间段为合龙段。
每一跨系杆拱桥的钢管拱肋安装完毕之后再安装拱肋的风撑,风撑形状为“K”字型。
钢管拱肋最重的分段吊装重量为21.35吨。
在马岗大桥钢管拱肋安装完毕,就要对钢管填充C40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这道工序也是马岗大桥重点控制工序。
二、C40微膨胀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在马岗大桥设计要求中钢管拱肋混凝土必须具有以下几点:1、钢管混凝土必须用泵车由拱脚向拱顶进行浇注;2、浇注钢管拱肋混凝土的泌水率应控制在有关范围内;3、钢管拱肋各部位混凝土的浇注顺序为:拱肋下管—拱肋上管—拱肋腹腔;4、钢管拱肋混凝土的浇注必须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否则,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在泵车浇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此时的混凝土容易开裂,开裂后的混凝土很难愈合,这就影响混凝土的浇注质量;5、钢管中填充的混凝土要求有一定的膨胀率,以保证钢管拱肋内壁与混凝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了满足上述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必须具有:①要具有可泵性能;②要具有较长的初凝时间;③具有一定范围内的膨胀率。
因此C40微膨胀混凝土设计具有以下技术指标:
水灰比:0.35~0.5
缓凝剂参量:0.45~0.55%
膨胀剂参量:7.00~9.00%
塌落度:18.0~22.0㎝
混凝土膨胀率:0.01~0.04%
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8.0小时
三、混凝土集料及添加剂检验结果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C40微膨胀混凝土主要添加的外加剂有:AEA膨胀剂、FDN—500R 缓凝剂以及粉煤灰;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中采用的水泥、碎石、砂分别为:
水泥水泥品牌:桥牌硅酸盐525R 厂名:三水市河口水泥厂
砂子细度模数:2.40 II 区中砂
碎石1~3㎝连续级配
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种材料的检验结果:
1、水泥检验结果
标准调度用水量:26.92%
凝结时间:初凝—2 h 50 min 终凝—4 h 05 min
胶砂强度:(N/mm2)
2、砂子筛分结果筛分试样重量:500克
3、碎石筛分结果筛分试样重量:2000克
4、粉煤灰试验结果
以上各种材料均符合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其中引桥牌AEA膨胀剂、FDN—500R缓凝剂都经过厂方检验合格。
砂子为II区中砂,碎石为1~3㎝连续级配。
四、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满足上面提到的技术要求,在这些技术要求中,最难的是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的测定。
由于该配合比添加剂比较多,各种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能能达到设计要求。
这就要求在配合比的设计过程中寻找。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1、对所用水泥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有标准调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以及胶砂强度;
2、检验所用水泥与所加外加剂的相容性能;
3、对所用粗细集料进行筛分试验,试验结果是否符合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4、对C40微膨胀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首先做该配合比的基准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中没有添加AEA膨胀剂;其次,对后面混凝土配合比中AEA膨胀剂的添加量进行调整;
5、对每一种配合比都要测试初凝时间,具体操作方法为:将该配合比通过5㎜筛孔的混凝土装在15×15×15㎝试模中,用贯入阻力仪进行检测;
6、对每种配合比的3天、7天、21天及28天的强度进行测试;
7、对每种配合比都进行微膨胀率的测试,首14天在水中中养护,然后放在空气养护,在养护过程中,每天都要测试混凝土的膨胀率。
在这配合比的配置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还是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的测定,因为在测定微膨胀率时,只要有稍微大一点的震动,都对固定在千分表架上的千分表的读数有影响。
为了作好对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的测定,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将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测试的实验场地远离施工场地及行人多的地方,
同时禁止非有关人员的进入。
B、另建立微膨胀率测定的养生池,将测定微膨胀率的试块及千分表架的固定铁块固
定在养生池中,固定样式图如下。
C、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测定前14天是在水中测定的,以后的微膨胀率测定的
数值都是在空气中测定。
在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试块在养护池中固定后,
然后往养护池中加水,加水时动作必须轻灵,不能碰到试块,水管必须插到养生
池的底部,而且水的流量不能过大。
在水中养护满14天后,往养护池外排水时动
作必须轻灵,不能碰到试块,而且水的流量不能过大。
D、在每天测定微膨胀率数值之时,工作人员必须穿上胶鞋,并且走路的步伐要缓
和,不能使地面有较大的震动。
在马岗大桥钢管拱肋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共设计8组混凝土配合比,但在实验过程中有几组配合比设计失败,下面为成功的C4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其各种材料用量如下表:
在这些混凝土配合比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如塌落度、抗压强度及纵向自由膨胀率见以下列表:
马岗大桥C40微膨胀混凝土微膨胀率测定时,试块及千分表架的固定形式如以下: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验结果已经得出,总的来说还是符合钢管拱肋填充混凝土提出的技术要求,但是这几组混凝土配合比的塌落度损失比较大。
经过权衡考虑,选用‘配比7’作为马岗大桥钢管拱肋填充混凝土的配合比。
五、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施工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C40微膨胀混凝土由于在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着塌落度损失比较快的问题,因此在马岗大桥钢管拱肋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采取相对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采用相对应的措施如下:
1、浇注钢管拱肋混凝土只能在低温的天气下进行施工,如在晚上施工。
2、混凝土进入泵车的储料斗后,泵车的绞拌机必须不停地搅动,如发现混凝土的塌
落度损失量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可稍微加水进行搅拌。
3、因施工方面要造成泵车长时间停机,泵车要经常抽动活塞,即将混凝土稍微往回
泵送,在往前泵送。
4、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方量必须和现场混凝土需求量相一致,也就说不能将
生产出来的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
以上几点为马岗大桥钢管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为了祢补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中不足之处而采取的措施,在整个马岗大桥钢管拱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六、结束语
钢管拱肋中的混凝土如果不能完全与钢管拱肋相结合,这对整个桥梁的结构受力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马岗大桥钢管拱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在解决钢管拱肋混凝土施工积累了一些施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