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培汇报-信息化教学设计“毫针刺法”-淄博职业学院赵斐
- 格式:pdf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41
多媒体在毫针刺法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毫针刺法是针灸学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其内容抽象,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将教学内容解释清楚。
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开设实验课及观看教学录像,可将毫针刺法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诠释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Abstract】Filiform needle therapy is the 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abstraction of its content makes it difficult to explain by customary teacher-oriented pattern of lecturing.The new teaching models enhanced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ir study motivation,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with the help of multimedia,experimental courses and teaching video recordings which are vivid and visible to present the contents of filiform needle therapy.【Key words】Filiform needle therapy Multimedia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毫针刺法是使用各种不同型号的毫针,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或浅或深,激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针灸学》教学中,毫针刺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法是先课堂讲授,再到实验室老师进行当场演示,学生观看,这种方式造成了理论与技术相脱节,学生不能即学即练,加之演示时由于视觉角度的差异,具体做手法时学生不一定都能看清一些动作细节[1],而且学生对针灸没有亲身体会,所以害怕动手,害怕针刺疼痛,以至学生在练习时不敢进针,定穴不准,产生恐惧心理。
一、实训背景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毫针刺法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针灸毫针刺法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毫针刺法的操作步骤。
2. 掌握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的操作技巧。
3. 熟悉基本行针手法(提插、捻转)和辅助行针手法(循、刮、弹、摇、震颤)。
4. 了解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的重要性。
5. 树立无菌观念,确保操作安全。
三、实训内容1. 毫针刺法的操作步骤:(1)选穴:根据病情和穴位定位,选取合适的穴位。
(2)消毒:用酒精棉球对穴位和针具进行消毒。
(3)进针:根据穴位位置和针具规格,采用单手进针法或双手进针法。
(4)行针:运用基本行针手法(提插、捻转)和辅助行针手法(循、刮、弹、摇、震颤)。
(5)留针:根据病情和医嘱,确定留针时间。
(6)出针:在出针前,先缓慢放松行针手法,然后迅速拔出针具。
2. 单手进针法和双手进针法的操作技巧:(1)单手进针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拿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指和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即屈曲,将针刺入皮下。
(2)双手进针法:左手拇指、食指捏住针身下端,右手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右手拇指和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左手拇指和食指也随之用力,使针尖迅速刺入穴位。
3. 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1)针刺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掌握合适的针刺深度。
一般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2)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医嘱,确定留针时间。
一般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
四、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毫针刺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2.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穴准确,确保治疗效果。
(2)消毒严格,防止感染。
(3)进针手法熟练,减少患者痛苦。
(4)掌握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确保治疗效果。
(5)树立无菌观念,确保操作安全。
3.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问题:(1)穴位定位不准确,导致针刺效果不佳。
摘要:本次实训报告旨在记录我在毫针刺法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和心得体会。
通过模拟临床操作,我深入了解了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详细记录。
一、引言毫针刺法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了提高我的临床操作技能,我参加了毫针刺法流程的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分析。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2. 熟悉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3. 提高临床操作技能;4. 深入了解毫针刺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实训内容1. 毫针刺法的基本理论(1)毫针刺法的起源与发展(2)毫针刺法的原理(3)毫针刺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 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毫针;2)消毒操作区域;3)患者体位调整。
(2)定位与消毒1)定位:根据病情和穴位所在部位,选择合适的穴位;2)消毒:使用75%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进行消毒。
(3)进针1)刺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针柄,拇指指腹抵住针尖,其余三指辅助;2)押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穴位周围皮肤,以便于进针;3)进针:刺手拇指迅速用力,将针尖刺入穴位,角度一般为30°-45°。
(4)行针1)提插法:将针体上下提插,幅度为1-2cm;2)捻转法:将针体左右捻转,幅度为1-2cm。
(5)留针与出针1)留针:根据病情和患者感受,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2)出针:在出针前,先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再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拔出针体。
3. 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注意患者体位舒适,避免疲劳;(3)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4)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实训心得1. 通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毫针刺法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2. 学会了毫针刺法的操作流程,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3. 了解了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4. 毫针刺法的学习使我更加热爱中医,增强了为患者服务的信心。
刺法灸法学中毫针刺法的教学反思体会
刺法灸法学中的毫针刺法是一种重要的针灸操作技术,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
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我的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毫针刺法的重要性和难点,并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和总结。
毫针刺法的难点。
毫针虽细,但操作要求极高,需要精准的定位和准确的力量掌握。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毫针刺法时,往往会出现定位不准确、针刺力度过大或过小等问题。
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细节讲解,进行了反复示范,并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
作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操作技巧。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一些学生在使用毫针时存在较强的紧张情绪,导致手抖、心跳加
速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操作的准确性。
针灸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
保持冷静和自信,从而更好地进行毫针刺法的操作。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让学生了解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毫针刺法的适应症较广,
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严格控制,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我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
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病例中学习和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依据,以提高他们的
临床实践能力。
针灸教学中的毫针刺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通过我
的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毫针刺法的重要性和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
调整和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对毫针刺法的
教学和研究,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这一重要的针灸技术,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实训目的1. 熟悉毫针刺法的操作步骤和基本技巧。
2. 掌握毫针进针、行针、留针、起针等基本手法。
3. 了解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 提高针刺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中医实训室四、实训教师XXX五、实训对象XXX六、实训内容1. 毫针进针手法- 进针角度:直刺、斜刺、横刺。
- 进针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个体差异调整。
- 进针速度:缓慢、均匀。
2. 行针手法- 提插法:上下提插,使针体产生轻度颤动。
- 捻转法:左右捻转,使针体产生旋转。
- 震颤法:快速抖动针柄,使针体产生震颤。
3. 留针和起针- 留针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 起针手法:缓慢、均匀地退出针体。
4. 穴位选择- 手三里、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七、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学习毫针刺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了解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实际操作-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毫针刺法的实际操作练习。
- 先在人体模型上练习,然后在实际人体上进行操作。
3. 问题讨论- 讨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 分析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
八、实训结果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毫针刺法的基本操作技巧。
2.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穴位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
3. 学生能够正确判断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九、实训体会1. 毫针刺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操作过程中需要严谨、细致。
2.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细节,如进针角度、深度、速度等。
3. 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操作水平。
十、实训总结本次毫针刺法实训,使我对毫针刺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技巧。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穴位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并能够正确判断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针刺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十一、附件1. 毫针刺法操作步骤图解2. 毫针刺法适应症和禁忌症列表(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实训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刺法灸法学中毫针刺法的教学反思体会毫针刺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作为刺法灸法学的一部分,毫针刺法的教学在中医学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有体会和反思,下面将就毫针刺法的教学反思进行探讨。
毫针刺法教学要重视临床案例的引入。
毫针刺法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疗效显著,特别是在一些顽固性疾病的治疗上常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毫针刺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通过案例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毫针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毫针刺法的学习和掌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毫针刺法教学要重视操作技巧的训练。
毫针刺法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而这些技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让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示范,及时纠正他们在操作中的错误,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毫针刺法的操作水平。
毫针刺法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毫针刺法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其学习离不开实际操作。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进行毫针刺法的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临床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毫针刺法应用的能力。
毫针刺法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临床案例的引入,注重操作技巧的训练,以及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毫针刺法的学习中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0字】。
毫针刺法及护理说课说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毫针刺法及其护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本次说课的教材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
(二)、本次课的内容与作用内容:毫针的临床运用、针刺前准备、针刺方法、留针与出针和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等。
作用:针刺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学习本节既能满足学生临床工作需要,又能用于家庭保健。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学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毫针刺法及其护理,完成知识的迁移,应对试卷测试;能力目标:要求较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和临床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能规范和熟练地进行针刺操作,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仁义、道德等崇高的医德医风作为准则,在实践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针刺前准备、针刺方法、留针与出针和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教学难点:针刺方法及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结合护理中专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掌握操作的过程的重点,而学习如何操作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是教学难点。
二、学法分析(一)、学情:学生大都之前对针刺疗法有所了解,故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但对毫针又充满畏惧心理,故应通过教学消除恐惧,建立操作的自信心。
本课程开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一定医学知识基础,对毫针刺法的掌握应该不难。
中专生的特点精力旺盛,但是学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主动性较弱,所以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授课成败的关键。
(二)、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固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1、探究学习法2、归纳学习法三、教法分析根据教学实践及学生情况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法。
《中医护理》毫针刺法说课设计
曹月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中医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以中医护理中毫针刺法为例进行说课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曹月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许昌卫生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21
【相关文献】
1.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说课设计 [J], 龚媛媛
2.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医护理》拔罐法说课设计 [J], 孙晓虹;李彦臻
3.《中医护理》毫针刺法说课设计 [J], 曹月
4.中医护理专业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说课的教学设计 [J], 林风;
5."中医护理"拔罐法说课设计 [J], 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实训目的本次毫针刺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毫针刺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针灸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针灸实训室实训设备:毫针、针具盒、消毒液、无菌棉球、酒精灯、针盘、人体模型等。
三、实训原理毫针刺法是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针刺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次实训主要围绕毫针刺法的以下原理进行:1. 腧穴理论:人体有特定的穴位,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 气血理论:人体健康依赖于气血的运行,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包括刺入深度、角度、速度、力度等,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实训前,学生需了解毫针刺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熟悉实训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训操作:(1)选穴: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2)消毒:用酒精棉球对穴位进行消毒。
(3)持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针柄,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身下端。
(4)刺入: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穴位,刺入深度根据穴位和病情而定。
(5)行针:根据病情和穴位特点,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进行行针。
(6)出针:行针结束后,缓慢将针拔出,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
3. 实训总结:实训结束后,学生需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包括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改进措施。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毫针刺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对针灸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正确选择穴位、消毒、持针、刺入、行针和出针,操作过程规范、熟练。
六、实训总结1. 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毫针刺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学生对针灸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穴位的选择、消毒、持针、刺入、行针和出针等环节的操作逐渐熟练,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课中“见缝插针”渗德育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新课标中标明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中心,这其中信息素养的衡量必然包括一个学生的道德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见缝插针”渗出德育就必不可少。
当然,并不是说要把信息技术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而是应该于细微之处育德育。
对于课堂中随处可施的德育教育,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所涉及只是在网络一章中加入了网络安全道德教育,而在其他章节中并没有明确的融入相关的内容。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知识的技能与训练中,抓住任何一个细微的契机有的放矢的实施德育内容,强化德育教育。
一、在备课中备出德育很多信息技术老师认为我们的课和德育教育根本没有交点。
其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可以在备课之初就有意把德育教育穿插进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第七章的教学内容是网页制作,我在教学准备之初把它安排成网站的制作,意在让每一位学生在学完本章的教学任务后,最终都能拥有自己的网站。
经过了解,我知道我校初一年级的历史课正在给学生讲抗日战争,所以本章教学内容,我与历史课相整合,学生网站主题设定为“历史在这里沉思”,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一些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了日本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岛国发展到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进而,让学生知道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以及70年代后的中日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又引领学生发表对现今关注较多的钓鱼岛问题的言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在网站的设计过程中积极探索,获取了很多的历史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当然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制作网站的技术与技巧。
二、“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不言而喻,信息技术课以教授学生计算机使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但是只教技术确又停留在了计算机教学阶段,而没有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阶段。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的使用是一通百通的,所以学生需要学习的应该是方法而不是技术。
但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还处于模仿的阶段。
一、实训背景亳针刺法,又称毫针针刺,是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亳针刺法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亳针刺法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
2. 掌握亳针刺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在临床中运用亳针刺法治疗疾病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
三、实训内容1. 亳针刺法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亳针刺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2. 亳针刺法的理论基础学习经络、穴位、气血、阴阳等基本概念,理解亳针刺法的治疗原理。
3. 亳针刺法的操作步骤(1)选穴: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穴位。
(2)消毒: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3)进针:根据穴位位置,采用合适的进针手法。
(4)行针:调整针的角度、深度,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进行行针。
(5)出针:行针结束后,缓慢将针拔出,并进行按压止血。
4. 亳针刺法的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熟悉穴位位置,确保针刺准确。
(3)掌握进针手法,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4)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针刺力度。
(5)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的针刺环境。
四、实训过程1. 教师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亳针刺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现场示范。
2. 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位同学进行针刺操作,其余同学观摩学习。
3.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各小组练习情况,对操作不规范的同学进行纠正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各小组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亳针刺法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了亳针刺法的操作技巧,提高了临床应用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学会了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4.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