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5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5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保障工程品质和提高工程效益至关重要。
2. 材料选择2.1. 水泥2.2. 砂2.3. 石料2.4. 水2.5. 外加剂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3.2. 砂石比设计3.3. 混凝土强度设计3.4. 配合比试验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址与布置4.2. 砂浆拌合设备和操作4.3. 石料拌合设备和操作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料等各种成分的比例。
2. 水灰比设计: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3. 砂浆拌合设备:用于混合砂和水泥的设备,可通过搅拌将两种材料均匀混合。
4. 砂浆养护:浇筑完混凝土后,采取措施使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湿润和保温,以促进水泥胶结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
------------------------------------------------------------------------------------------------------------------------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效益。
2. 材料选择2.1. 水泥的选择原则2.2. 砂的选择原则2.3. 石料的选择原则2.4. 水的选择原则2.5. 外加剂的选择原则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原则3.2. 砂石比设计原则3.3. 混凝土强度设计依据3.4. 配合比试验方法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与布置要求4.2. 砂浆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3. 石料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求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规定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要求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要求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C50微膨胀砼配合比设计书一、砼说明本C50微膨胀砼为普通碎石混凝土,所处环境为温暖环境;该配合比用于箱梁的绞缝、湿接缝等。
二、砼设计依据1、《京港澳高速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界)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JTG E30-2005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6、《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7、《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三、砼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50.0Mpa,配制强度59.9 Mpa2、坍落度要求:160~200mm3、最大水灰比:0.454、最小水泥用量:330kg/m3四、原材料情况:1、水泥:采用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2、砂子:采用信阳浉河的Ⅱ区中砂,Mx =2.7(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3、碎石:采用信阳南湾产4.75-9.5mm、9.5-19mm产的两种规格碎石掺配成4.75-19mm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4.75-9.5mm占20%、9.5-19mm占80%。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4、拌和水:饮用水。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5、减水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2%。
6、膨胀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ME-III低碱型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8%。
五、配合比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k+1.645ó=50+1.645×6=59.9(Mpa)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粒径大小及坍落度要求,查表确定用水量217kg.由于掺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试拌确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8.5%。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混凝土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坍落度要求:80-120mm3、使用部位:箱梁预制及空心板预制等。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三、原材料组成1、水泥:江苏八菱海螺P.Ⅱ52.5,视比重为3100 Kg/m3;2、细集料:黄砂:江西赣江中砂,细度模数 2.60,经试验砂的表观密度为2658Kg/m3。
3、粗集料:盱眙5-25mm连续配碎石,视比重为2.746g/cm3,经试验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746Kg/m3。
4、外加剂:江苏苏博特高效减水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6%,减水率为20%;5、拌合用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 cu,o =fcu,k+1.645σ=50 +1.645×6.0=59.9Mpa2、设计坍落度:80~120mm3、确定水胶比f b =γfγsfce=1*1*1.10*52.5=57.75W/B=aa ×fb/(fcu,o+aa×ab×fb)=0.53×57.75/(59.9+0.53×0.20×57.75)=0.463.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根据耐久性要求及试配结果确定水胶比为W/B=0.354、确定单位用水量mw根据设计需要单位用水量选mw=210Kg/ m3,BTJM R-Ⅱ高效减水剂经试验实际减水率为20%,实际用水量为:m w0= m′w0×(1-β) =210×(1-20%)=168kg5.胶凝材料用量:M c0=mwo/(W/B)=168/0.35=480 kg/m3,6、外加剂用量:mf0=480×0.6%=2.88kg7、选定砂率βs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原材料情况、水胶比及以往经验,取砂率βs=34%8、计算黄砂、碎石的用量:确定砂用量0s m和碎石用量0gm采用体积法计算Mc0/ρc + Mg0/ρc+ Ms0/ρs + Mw0/ρw +0.01a=1βs=M s0/( Mg0+ Ms0)计算得:mw0 = 616 kg/m3; mg0=1196 kg/m3得基准配合比:m w0:mc0:ms0:mg0:mf0=480:168:616:1196:2.889、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计算配合比,采用水胶比分别为(W/B)A =0.32、(W/B)B=0.35、(W/B)C=0.38三组不同配合比(其中A组砂率减少1%,C组砂率增加1%),分别配制24L混凝土拌和物,各配合比分别为: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A组:W/B =0.32 525: 168 :1188 :585 : 3.15 1: 0.32 :2.26 :1.11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B组:W/B =0.35 480 : 168 : 1196 : 616 : 2.881 : 0.35 : 2.49 : 1.28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C组 W/B =0.38 442: 168 : 1199 :645 : 2.651 : 0.38 : 2.71 :1.46 : 0.006三组试配拌制成型后,经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并分别进行7天、28天抗压强度试验,各组试验结果如下:11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经现场验证配合比试验,混凝土28天强度达到63.2MPa,坍落度100mm和易性要求满足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求,故选择B组W/B=0.35,配合比为:水泥:水:碎石:砂:外加剂= 480:168:1196:616:2.88=1:0.35:2.49:1.28:0.006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
C50桩基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JGJ55-2000及设计图纸2、强度等级:C50,坍落度为:160-220mm,设计容重为:2450kg/m33、原材料:水泥:马鞍山海螺水泥P.O42.5粗集料:铜陵石磊石料厂5-25mm连续级配碎石;5-16mm与16-25mm碎石掺配比例=45%:55%细集料:江西赣江砂减水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二、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Mpa):f cuo=50+1.645×6=59.92、水泥强度(Mpa):f ce=42.5×1.0=42.53、确定水灰比:W/C=αa×f ce/(αa×αb×f ce+ f cuo)=0.46×42.5/(0.46×0.07×42.5+ 59.9)=0.32取经验值0.304、用水量取219kg/m35、掺加水泥用量的1.0%外加剂,减水率为20%所以掺外加剂后的用水量为:m wo=188×(1-20%)=150(kg)6、确定水泥用量(kg):C=W/(W/C)=150÷0.30=5007、砂率:βs=36%8、计算砂石用量:βs=m so/( m so+m go)=36%m co +m go +m so + m wo =2450得:m go=1152(kg)m so=648(kg)9、配合比M3材料用量:m co:m so:m go:m wo:m vo =500:648:1152:150:5.0=1:1.30:2.30:0.30:0.01经试配与调整,拟选用基准配合比为最终理论配合比,具体数据如下:水灰比:W/C=0.30,砂率:βs=36%,外加剂掺量:1.0%。
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500:648:1152:150:5.0=1:1.30:2.30:0.30:0.01 三、试配与调整: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水灰比增加0.05,砂率增加1%,即:W/C=0.35 m co:m so:m go:m wo:m vo =429:692:1179:150:4.29 βs=37% =1:1.61:2.75:0.35:0.01经计算0.04M3砼需用以下数量原材料选定配合比:四、理论配合比选定:经试配与调整,拟选用基准配合比为最终理论配合比,具体数据如下:水灰比:W/C=0.30,砂率:βs=36%,外加剂掺量:1.0%。
C50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JTG /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6、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7、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502、坍落度:160~200mm。
3、使用部位:桥梁上部构造等工程等,设计强度等级为C50的部位三原材料1、水泥:广西鱼峰水泥有限公司鱼峰牌P.O52.5水泥;2、砂:贝江河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94、表观密度2.677g/cm3、堆积密度1.500g/cm33、碎石:神龙碎石场碎石,为5~25 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2704kg/m3、堆积密度1499kg/m34、外加剂:广西科达建材有限公司KD-JS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2 %,实测减水率为24 %,5、水:工地饮用水5.原材料按JTG E42-2005、JTG E30-2005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资料附后。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cu,0=fcu,k+1.645σ=50+1.645×6=59.9 MPa2 计算水胶比:fb=fce=γcfce,g=1.10*52.5=57.75,查表aa=0.53, ab=0.20.W/B=aa·fb/( fcu,o+aa·ab·fb)=0.53×57.75/(59.9+0.53×0.20×57.75)=0.46 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C50结构砼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 JT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 JGJ55-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JTJ E42-200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 (GBJ 146-90 )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使用部位:空心板、桥面铺装3、坍落度:120-160mm三、使用材料1、水泥:巨野山水P.O42.5R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符合规要求(详见附表) 。
2、砂:汶上砂场产中砂,经检验符合JTJ E42-2005 中水泥砼用细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
3、碎石:巨野核桃园产5-20mm碎石,经检验符合JTJ E42-2005 中水泥砼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
4、水:生活用水5、减水剂:县“盛强”牌SQ-2 型高效减水剂。
6、粉煤灰:电厂□级粉煤灰四. 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
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
k=5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C按表查取a =6.0贝y: f cu.o=f cu k+1.645 a =50+1.645 X 6=59.9MPa2、确定水灰比W/C&、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e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e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05 贝f ee=1.05 X 42.5=44.625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46 a b=0.07W/C=( a a。
f ee)/ f eu) +a a。
0a b。
f ee=0.46 X 44.625/ (59.9+0.46 X 0.07 X 44.625 ) =0.3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及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查表知K=53 T 取14em m wo=10(T+K)/3=10 (14+53)/3=223Kg/m3掺入水泥用量的2.3%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223 X ( 1-0.2 )=178kg,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e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c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eom co=n wo* W/C=178^ 0.33=539kg5、确定砂率值B s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B s=36%6、掺加粉煤灰:(1 )选定粉煤灰取代水泥率f=13%则粉煤灰用量:Mf=McoX f=539 x 0.13=70kg/m3水泥用量:Mc=Mco-Mf=539-McoX f=469kg/m3(2)计算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Mw=Mwo/ Mcox( Mc+Mf)=178/539 x( 469+70)=178kg/m3(3)计算水泥和粉煤灰的浆体体积Vp由p c=3.1kg/m3 p f=2.2kg/m3则Vp=Mc/ p c+ Mf/ p f+ Mwo=469/3.1+70/2.2+178=361(4)计算砂、石总体积VA由a取20%则:VA=1000X(1- a) -Vp=1000 x( 1-0.02 )-361=619(5)由砂率Bs 求砂、石质量Ms、Mg由:B s=36% p s=2.688kg/m3 p g=2.694kg/m3则Ms=VAxB sxp s=599kg/m3Mg=VAx( 1- B s)xp g=1067kg/m3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掺粉煤灰砼各材料用量:Mc: Mw: Ms: Mg :Mf: Mad469:178: 599: 1067: 70: 12.40五.确定基准配合比1、试拌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检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及粘聚性、保水性均符合施工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二、设计说明1、本次配合比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技术要求:设计强度等级50.0MPa。
三、原材料选用水泥:P.O 42.5。
外掺料:粉煤灰细骨料:河砂,中砂。
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碎石(二级配,5-10mm占40%,10-20mm占60%)。
外加剂:减水剂(减水率20%)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o设计混凝土强度f cu.k=4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87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无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γc=1.16f ce=γc·f ceg=1.16×42.5=49.3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αa=0.46,α=0.07b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4297≈0.4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20mm)及塌落度(35-50mm)查表(JGJ55-2011),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o=195㎏,掺入水泥用量的0.75%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195×(1-20%)=156㎏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56/0.43=363㎏5、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代替20%水泥用量m co=363×80%=290.4kg粉煤灰用量为72.6kg6、确定砂率值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4%7、计算碎石、砂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外加剂=290.4×0.75%=2.19㎏假定混凝土1m³重量为2200㎏m so+m go=2200-m co-m wo-减水剂=2200-290.4-156-2.19=1751.41㎏砂用量m co=1751.41×34%=595.48㎏碎石用量m go=1751.41-595.48=1155.93㎏8、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 : 粉煤灰290.4 595.48 1155.93 156 2.19 72.61 ∶ 2.05 ∶ 3.98 ∶ 0.54 ∶ 0.0075 : 0.25五、经济分析本组配合比中未使用新型材料,故材料成本较低,在配合比中使用了25%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C50膨胀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使用部位及强度1、用于桥梁湿接缝。
2、设计砼抗压强度50Mpa。
二、组成材料1、水泥:江苏“巨龙”牌P.o42.5级普通硅酸水泥,Pc=3100kg/m3。
2、碎石:采用安峰山玄武岩碎石,最大粒径dmax=31.5mm,5~31.5mm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ρg=2932kg/m3。
3、砂:采用山东郯城河砂,细度模数2.9,表观密度ρs=2640kg/m3。
4、水:地下水,ρw =1000kg/m3。
5、外加剂:采用淮南中凯UEA-1型膨胀减水剂,掺加量6%,减水率β=10%,表观密度ρr =2990kg/m3。
三、设计步骤1、计算砼配制强度(f cu.o)设计要求砼强度f cu.k = 50Mpa,无历史资料查《招标文件范本》410-37,标准差σ=6.0 Mpa。
计算砼配制强度f cu.o = f cu.k +1.645σ=59.9 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a) 水泥实际强度(f ce)水泥等级f ce.k=42.5 Mpa,富裕系数γc=1.13水泥实际强度:f ce=γc·f ce.k =1.13×42.5=48.0 Mpab) 计算水灰比:W/C =αa·f ce/(f cu.o+αa·αb·f ce)=0.46×48.0÷(59.9+0.46×0.07×48.0)=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符合《招标文件范本》410-8有关要求,水灰比采用W/C=0.36.3、计算掺外加剂砼单位用水量(m w •ad )选定单位用水量:T=70mm~9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m wo =1/3(T+K)=1/3×(80+485)=188kg/m 3掺外加剂砼单位用水量:m w •ad =188×(1-β)=169 kg/m 3 4、计算掺外加剂砼单位水泥用量 (1) 计算基准单位水泥用量:m C o = m w •ad /(W/C )=169/0.36=469kg/m 3 计算外加剂单位用量m ad =469×6% = 28 kg/m 3 掺外加剂砼单位水泥用量(外加剂等量取代水泥) m c ·ad = 469-28 = 441 kg/m 3(2) 按耐久性校核胶材用量符合《招标文件范本》410-8有关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选定一、设计说明1、C50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配合比选定,设计抗渗等级P20;设计坍落度为180mm~220mm,设计电通量小于1200库仑。
混凝土运输方式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二、依据规范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04-200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号152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道部《客运专线高性能砼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140号三、原材料:1.水泥: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P.O42.5;2.细骨料:湘江帆宇(细度模数:2.8);3.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5-10mm:10-20mm=4:6,产地:株洲白关泉源采石场;4.粉煤灰:岳阳九通F类Ⅰ级(掺量:15%);5.矿物掺合料:湘潭山鹰经贸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掺量:10%);6.外加剂:江苏博特JM-PCA(I)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1.0%)7.工程用水:井水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f cu,0≥f cu,k+1.645σ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规定,σ取值为6Mpa,则:f cu,0=(50+1.645×6.0)=59.9Mpa2.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设计要求,水泥用量取363kg/m3,江苏博特JM-PCA(1)聚羧酸系高效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初选砂率为40%,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为145kg/m3,水胶比为0.30,按以上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再分别调整水胶比0.28和0.32,得到相近的两个配合比试拌,见表1表1 C50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配合比(Kg/m3)编号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水备注A 383 681 1066 77 52 5.18 145B 363 713 1069 72 48 4.83 145C 350 743 1069 68 45 4.53 145五、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试配及拌合物性能在表1的基础上进行试拌,得到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如下,各配合比拌合物性能见表2表2.拌合物性能结果(mm)编号用水量(Kg∕m3)坍落度初始0.5h后A 145 190 185B 145 200 195C 145 210 205六、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根据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上述配合比的预制箱梁、封锚等工程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C50微膨胀砼配合比设计书一、砼说明本C50微膨胀砼为普通碎石混凝土,所处环境为温暖环境;该配 合比用于箱梁的绞缝、湿接缝等。
、砼设计依据1、《京港澳高速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界)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设计》6、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20117、 《建设用砂》 GB/T 14684-2011 8、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三、砼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50.0Mpa,配制强度59.9 Mpa2、坍落度要求: 160~200mm 3、最大水灰比:0.45 4、最小水泥用量: 330kg/m3四、原材料情况:1、 水泥:采用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 P.052.5普通硅 酸盐水泥。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2、 砂子:采用信阳浉河的H 区中砂,Mx =2.7(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 JTG E42-20054、 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 JTG E30-20055、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料)3、 碎石:采用信阳南湾产 4.75-9.5mm 、9.5-19mm 产的两种规格碎 石掺配成4.75-19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 4.75-9.5mm 占20% 9.5-19mm 占80%。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4、 拌和水:饮用水。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5、 减水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PCA-I 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2%。
6、 膨胀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HME-HI 低碱 型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8%o 五、配合比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cu,o 二fcu,k+1.645d=50+1.645X 6=59.9(Mpa)为保证耐久性要求水.狡比取0. 32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粒径大小及坍落度要求,查表确定用 水量217kg.由于掺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1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试拌确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为 28.5%。
C50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 材料1、水泥:鼎鑫 P.O 52.5,28天抗压强度为55.7Mpa 。
2、矿渣粉:辛集钢信S95,28天抗压强度比为98% 。
3、粉煤灰:衡水衡冠实业有限公司,Ⅰ级,45μm 筛余9.0%。
4、 碎石:满城10-20mm 石料占70%,压碎值为:9.5%,含泥量为0.5%,针片状为4.5%;满城5-10mm 石料占30%,含泥量为0.6%,针片状为4.2 %。
5、砂:正定中砂 细度模数为:2.5,含泥量为2.8%。
6、 泵送剂:衡水鑫泰 减水率为20%。
二、 要求1、强度:C50 2、 坍落度为:140±30mm三、 配合比计算步骤1、 试配强度计算:f cu ,o =f cu ,k +1.645δ=50+1.645×6=59.87Mpa2、 计算胶凝材料28天抗压强度值(b f )经试验,粉煤灰与矿渣粉的最佳掺量为10%-15%,根据JGJ55-2011中表3.0.5-1结合试验确定粉煤灰掺10%,矿渣粉掺13.5%。
b f =s f γγce f =0.85×1.0×55.7=47.35Mpa3、 计算水胶比W/C=bb a o cu b a f f f ααα+,=35.4720.053.087.5935.4753.0⨯⨯+⨯=0.3867≈0.39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C50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0.36,故W/C 选用0.364、 选取砂率:s β(%)根据JGJ55-2011中表5.4.2结合试验确定砂率41%。
5、 用水量的计算查JGJ55-2011中表5.2.1-2并经试验选定:泵送剂掺量为3.15%,用水量为160kg/m 3。
6、 胶凝材料用量的计算m bo =m wo /(W/C )=160/0.36=444kg/m 37、 粗细集料用量确定m cp 假定为2450kg/ m 3⎢⎢⎢⎢⎢⎢⎣⎡+==+++%100*so go so s cp wo so go bo m m m m m m m m β ⎢⎢⎢⎢⎢⎢⎣⎡+==+++%100*%412450160444so go so so go m m m m m⎢⎢⎢⎣⎡==33/1090/756m kg m m kg m goso 根据粗集料筛分试验确定10-20mm 与5-10mm 石料的掺配率为7:37、初步配合比的确定M bo :m so :m go :m wo =444:756:1090:160=1:1.703:2.455:0.36用以上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其坍落度为155mm ,容重为2440kg/m 3胶凝材料中水泥为340 kg/m3,粉煤灰为44 kg/m3,矿渣粉为60 kg/m3;泵送剂掺量为444×3.15%≈14 kg/m3。
C50微膨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指标:1、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微膨胀水泥混凝土;2、要求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好,坍落度:120~160mm。
二、设计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2008)图纸设计要求三、选用原材:1、水泥:P·Ⅱ52.5;2、粗集料:碎石5~10mm、10~20mm掺配比例为20%、80%;3、细集料:细度模数:2.76;4、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水剂),掺量 1.4%,减水率为25%;5、膨胀剂:(粉剂),掺量6.0%;6、水:饮用水。
四、基准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由于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因此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取σ=6.0MPaf cu,o≥f cu,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胶比,根据规范查表αa=0.53 αb=0.20 f b=52.5MPW/B=W/B=0.53×52.5/(59.9+0.53×0.20×52.5)=0.43 ,取0.333、用水量确定,查表计算,因设计配合比坍落度为120~160mm,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碎石,故用水量m wo=213kg/m34、计算掺高效减水剂时用水量:m wo =213×(1-25%)=160kg/m35、计算水泥用量:m co ==160÷0.33=485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m ao=m coβa=485×1.4%=6.79kg/m37、计算膨胀剂:m a01=m c01βa1=485×6.0%=29.1kg/m38、计算粗、细集料用量(m so、m go),取βs为34%,假定砼容重为2450kg/m3m so=(2450-485-160)×34%=614kg/m3m go=2450-485-160-614=1191kg/m39、每方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材料用量:m co =485kg;m wo =160kg;m so =614kg;m go =1191kg单粒级mm 5~10 10~20 /掺配比例 % 20 80 /用量kg/m3238 953 /碎石(5~10mm)m go1=1191×0.2=238kg/m3碎石(105~205mm)m go2=1191×0.8=953kg/m310、基准配合比为:m co:m so:m g:m wo:m ao:m ao1=485:614:1191:160:6.79:29.1=1:1.27:2.46:0.33:0.014:0.06水胶比为0.33五、基准配合比试拌,试配用量24L:材料用量:1、水泥:11.64kg2、细集料:14.74kg3、粗集料:5~10mm:10~20mm=5.72kg : 22.86kg4、高效减水剂:0.163kg5、膨胀剂:0.6984kg6、水: 3.84 kg实测坍落度为160mm,和易性良好,容重为2450kg/m3。
C50微膨胀砼配合比设计书
一、砼说明
本C50微膨胀砼为普通碎石混凝土,所处环境为温暖环境;该配合比用于箱梁的绞缝、湿接缝等。
二、砼设计依据
1、《京港澳高速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界)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JTG E42-2005
4、《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JTG E30-2005
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6、《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7、《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三、砼设计要求
1、设计强度50.0Mpa,配制强度59.9 Mpa
2、坍落度要求:160~200mm
3、最大水灰比:0.45
4、最小水泥用量:330kg/m3
四、原材料情况:
1、水泥:采用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
2、砂子:采用信阳浉河的Ⅱ区中砂,Mx =2.7(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
料)
3、碎石:采用信阳南湾产4.75-9.5mm、9.5-19mm产的两种规格碎石掺配成4.75-19mm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4.75-9.5mm占20%、9.5-19mm占80%。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
4、拌和水:饮用水。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
5、减水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2%。
6、膨胀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ME-III低碱型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8%。
五、配合比设计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k+1.645ó=50+1.645×6=59.9(Mpa)
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粒径大小及坍落度要求,查表确定用水量217kg.由于掺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试拌确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8.5%。
调整用水量217*(1-0.285)=155kg/m3。
4、计算单位水泥材料用量:mc=155/0.32=484kg/m3。
5、膨胀剂根据厂家指导采用外掺法用量:8%=484*8%=38.72kg/m3。
6﹑确定砂率为:根据碎石粒径大小选取混凝土砂率βs=35%
7、计算混凝土中砂子和碎石的用量,采用密度计算,假设混凝土密mp=2450kg/m3,
则:mc+mw+ms+mg=mp βs=ms/(ms+mg)
砂用量为ms:(2450-484-155)×35%=634kg/m3 碎石用量为mg:2450-484-155-634=1177kg/m3
试验资料)
5、拌和水:饮用水。
(详细信息参数见试验资料)
6、减水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2%。
7、膨胀剂: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ME-III低碱型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8%。
五、配合比设计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k+1.645ó=50+1.645×6=59.9(Mpa)
2、计算水胶比:W/B=
b
bc+=8.5720.053.09.598
为保证耐久性要求水胶比取0.32
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粒径大小及坍落度要求,查表确定用水量217kg.由于
掺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经试拌确定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8.5%。
调整用水量217*(1-0.285)=155kg/m3。
4、计算单位水泥材料用量:mc=155/0.32=484kg/m3。
5、膨胀剂根据厂家指导采用外掺法用量:8%=484*8%=38.72kg/m3。
6﹑确定砂率为:根据碎石粒径大小选取混凝土砂率βs=35%
7、计算混凝土中砂子和碎石的用量,采用密度计算,假设混凝土密mp=2450kg/m3,
则:mc+mw+ms+mg=mp βs=ms/(ms+mg)
砂用量为ms:(2450-484-155)×35%=634kg/m3 碎石用量为mg:2450-484-155-634=1177kg/m3
8、试验室初步配合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