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六知识点

选修六知识点

选修六知识点
选修六知识点

选修六

Unit 1 Art

一. 词语辨析

1). possess/own/have vt.占有, 拥有

possess较为正式,强调对目前拥有或占有的东西可以控制或支配。也用于表示具有某种才能,品质特点或性能等。

own强调所属关系

have常用词,可指任何情况下的具有,包括物质的或精神的。

2). technique/technology n.技术

technique常指针对方法,技巧而言的"技术"尤其指音乐,艺术,写作的技能/。technology常指工业或科学技术,是较为广泛的概念

3) shadow / shade n.阴影

shadow [C] 指人或东西在阳光或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shade [U] 指任何遮住阳光得到的阴凉的地方。

二. 词性变化(旨在提供语法填空所需材料)

1. consequence n.结果consequent adj. 作为结果的, consequently adv. 从而, 因此

2. possess v. 占有, 拥有possession n. 拥有, 占有, 所有

3.faith n. 信任, 信念, faithful adj. 守信的, 忠实的, faithfully adv. 忠诚地, 如实地

4. technique n. 技术, 技巧, 方法, technician n. 技术员, 技师technology n. 工艺, 科技, 技术

5.aggressive adj. 敢作敢为的, 侵略性的aggress v. 攻击, 侵犯aggression n. 进攻, 侵略

6.prdict v. 预知, 预言, 预报prediction n. 预言, 预报predictive adj. 预言性的, 成为前兆的

三. 重点词汇

1. faith n.信仰;信任;信心

[重点用法]

have faith in sb./sth.对某人/某事有信心

lose faith in 不再信任,对...失去信心

be faithful to sb. [sth.] 忠实于某人[某事]

faithful adj.忠实的

faithfully adv.忠实地

2. aim n. 目标;目的;瞄准vi.&vt.瞄准(向某方向)努力

[重点用法]

take aim (at) 瞄准

aim at向...瞄准;旨在,针对;志在

aim high胸怀大志; 力争上游

3. typical adj. 典型的, 象征性的;不出所料;特有的

[重点用法]

be typical of...是...代表; 象征

4. adopt vt. 采用,采纳; 收养

[重点用法]

adoption n.采用;收养

形近词:adapt v. 使适应, 改编

adaptation n. 适应, 改编, 改写本

5. convince vt. 使确信;使信服

[重点用法]

convince sb. of sth.使某人相信某事

convince sb to do sth说服某人做某事

be convinced of sth相信某事

be convinced that+从句相信某事

6. attempt n. 努力;尝试;企图vt.尝试;企图

[重点用法]

attempt sth.试图做......; 努力去执行(完成)某事

attempt to do企图做某事

make an attempt at sth/to do sth.企图做某事

7. predict vt.预言;预告;预测(侧重从已知的事实推断或根据自然规律断定未来的事情。[重点用法] predict sth. predict that prediction n. 预言, 预报

四.重点词组(旨在提供综合运用所需材料)

1. a great deal大量

[短语归纳] 表示"许多,大量"

a great deal of/a good deal of/a large amount of/much/not a little可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

a few/quite a few/a good many/a great many/a great number of可用于修饰可数名词

a lot of/a large quantity of/large quantities of/plenty of 既可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

2.by coincidence巧合地

[短语归纳] by accident 碰巧,偶然by chance碰巧,偶然on purpose故意

3. 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

4. in the flesh活着的;本人

5. in (the) possession of拥有(属于)

6. in consequence因此,结果

[短语归纳] in consequence of... 的结果,因为...的缘故,由于

as a consequence因而,结果

7. appeal to(对某人)有吸引力;向...呼吁[请求]

[短语归纳]

appeal to sb. for为...向某人呼吁[请求] appeal for aid请求援助

appeal for mercy [sympathy] 请求宽恕[同情] appeal to arms [force] 诉诸武力

Unit 2 Poems

一.词语辨析

1). poem/poetry n. 诗歌

【解释】poem[C]诗歌,诗体文poetry[U]诗歌的总称

2). transform/change v.改变,变化

【解释】transform指"人、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发生彻底或基本的变化"

change指"使改变得与原物不同"或"使发生以新代旧的变化"

3) appropriate/suitable/fit adj.合适的,适当的

【解释】appropriate 形容事物在特定的时间合适,或与特定场合协调一致。

suitable适合于某一特定目的或场合,正确的。(常可与appropriate互换)

fit指适合于某工作或用途等

4) run out/run out of用完

【解释】run out不及物短语=be used up run out of及物短语=use up

二.词性变化

1. sorrow n. 悲哀, 悲痛sorrowful adj. 悲伤的

2. anger n. 怒, 愤怒angry adj. 生气的, 愤怒的angrily adv. 愤怒地

3. translate v. 翻译, 转变为translation n. 翻译, 译文translator n. 翻译者

4. ending n. 结尾, 结局end v. 结束, 终结, end n.末端, 尽头

三.重点词组

1. take it easy从容, 不紧张, 松懈, 轻松

[短语归纳]

take things easy不紧张;轻松轻松从容不迫地进行工作

I'm easy. 我随便[好办]。

2. make up of(多用于被动)构成

[短语归纳]

consist of 由......组成(不能用于被动) be made of用......材料制成(可见材料)

be made from用......材料制成(看不见材料) make...into..把...作成...

3. try out 试验, 考验,

[短语归纳] try on试穿carry out实施

4. let out发出, 泄露

[短语归纳]

leave out省去, 遗漏, 不考虑bring out使显示, 出版, make out理解, 辨认出

Unit 3 A healthy life

一.词语辨析

1). stress/pressure/tension压力

stress指承受外来的压力,也可指由于某原因而引起的心理,生理或情绪上的紧张。pressure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或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压力或影响。

tension多指关系不好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的紧张状态,或指某物被过度伸展后呈现的状态。

2). ban/forbid/prohibit禁止

ban由于法律或社会压力而禁止,有谴责或不赞成的意味。搭配ban...from sth./doing sth. forbid较常用。可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政府机关作出的规定和准则。搭配forbid sb. to do sth./forbid doing sth.

prohibit强调以法律或官方行政手段,或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禁止。搭配prohibit sb. from sth./ doing sth.

3) effect/influence影响

effect:能直接引起某种结果的影响

influence指对某人或物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ashamed/ shameful羞耻,惭愧的

ashamed做表语,表示(人)感到羞耻,惭愧的

shameful指事情或行为本身可耻,不道德的。

二.词性变化

1. stress n. 压力, 重点v. 着重, 强调, 重读stressed adj.感到压力的stressful adj 产生压力的

2. addict v. 使沉溺, 使上瘾addiction n. 沉溺, 上瘾addictive adj. 上瘾的

3.automatic adj. 自动的, 无意识的, automatically adv. 自动地, 机械地

4.shame n. 羞耻, 羞愧, ashamed adj. 感到惭愧或羞耻的shameful adj.可耻的,丢脸的

https://www.doczj.com/doc/7c10699822.html,prehension n.理解(力)comprehend v.理解,领会comprehensive adj.能充分理解的

6. judgment n.判断judge v.判断judge n.法官,裁判

7. illegal adj.不合法的legal n.合法的

三.重点词汇

1. abuse n.&v.滥用;虐待

drug abuse滥用药品child abuse虐待儿童

2. ban n.&v.禁止;取缔;禁令

ban...from sth./doing sth.禁止做某事 a ban on关于......的禁令

3. due adj. 应付的, 到期的, 预期的

due to因为......;归因于,归功于

be due to do sth.定于某时做某事

4. addicted adj.成习惯而离不开...

be addicted to sth/doing sth沉溺于......;专心做...... addict oneself to sth沉溺于......

5. accustomed adj. 通常的

be(become/grow/get accustomed)to(doing)sth.习惯于(与get used to sth./doing sth.同义) accustom oneself to sh./doing sth.使自己习惯于.....;养成.......的习惯

6. quit (quit/quitted) vt.停止(作某事);离职

quit doing sth.(必须接名词或动名词做宾语) 除此,以下动词有类似用法suggest; practise; risk(冒险); enjoy; escape; admit; advise; allow; appreciate; avoid; deny; mind; miss; permit; consider; forbid; finish; prevent; keep ; delay; dislike; imagine;

6. survival n.幸存

survive v.幸免于,幸存survivor n.幸存者

四。重点词组(

1.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短语归纳] would like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prefer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

would rather do ... than do...情愿做......而不愿...

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 情愿做......而不愿... enjoy doing sth.喜欢/乐意做某事

2. take a risk/risks 冒险

[短语归纳] at risk冒风险;处于危险中at the risk of sth./doing sth.冒。。。的危险

risk doing冒险做。。。at one's own risk自担风险

3. in spite of 不管;尽管

[同义归纳]

regardless of不管,不顾,尽管;后跟名词,动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

despite=in spite of although尽管,后跟从句

4. get into陷入

[短语归纳] get over a difficulty克服困难get over a cough咳嗽好了

get down to sth./doing sth.开始做某事get through to you打通你的电话

get through the work完成工作

Unit 4 Global warming

一.词语辨析

1). consequence/result/effect/outcome

consequence强调因某件事而引起的后果,有时带贬义。

result普通用语,指某行动,计划或事件带来的最终结果。

effect与相对,指动作行为带来的后果或效应。

outcome侧重某项活动,比赛的结果,结局

【解释】glance一瞥,匆匆一看,强调动作的短暂

gaze凝视,注视,因惊异或赞赏而长时间无意识地凝视某人或某事物

glare怒视,带有敌对或威胁的态度

stare盯着看,含有无礼或粗俗的意味。

二.词性变化

1.agree v.同意disagree v.不同意agreement/disagreement n.同意/不同意

2. exist v.存在existence n.存在

3.state v.陈述,说明statement n.声明,阐述

4. environment n.环境environmental adj.周围的,环境的environmentalist n.环境保护主义者三.重点词汇

1. phenomenon n. 现象;奇迹,罕见的人才或事物phenomena(pl.)

1) Rain and snow are phenomena of the weather. 雨雪是天气现象。

2) Beethoven was a phenomenon among musicians.贝多芬是音乐家中的天才。

3) the phenomena of nature自然现象

4) a social phenomenon社会现象

2. tend vt. 趋向, 往往是;照管, 护理

tendency n. 趋向,倾向(常与to/towards连用)

3. state vt.声明, 陈述n.状况,情况;国家

state+名词/that从句/wh-从句statement n. 声明, 陈述

4. range n.行列, 范围;vt. 排列, 归类于

beyond the range of...超越......的范围

out of one's range某人达不到的range oneself站在......的方面

range from... to ... / between... and ...从......到......不等

5.average adj.平均的;一般的,普通的,中等的n.平均,平均数

above the average 高于平均水平below the average在一般水平以下on the average平均, 按平均数计算; 一般地说

6. existence n.生存

in existence存在exist v.存在

7. refresh v.(使)精神振作, (使)精力恢复, 更新

四.词组

1. come about 发生

[短语归纳]

come along 出现, 发生;come out 出来, 长出;come to 达到;

come to oneself 苏醒, 醒悟;come up with 赶上, 提出

2. quantities of 大量的

[短语归纳] a (large) quantity of /quantities of+名词(可数/不可数)

a mount of/ amounts of+不可数名词

注意:以上短语修饰名词充当主语时,由quantity/amount的单复数决定谓语的单复数。3. result in 导致

[短语归纳]

lead to作"导致" result from 由...产生;as result 因此; 结果;

as a result of作为...的结果; 由于... without result 无效地, 毫无结果地;

4. be opposed to 反对

[短语归纳] 表示反对:disagree with; object to; be against

表示赞成:agree with; be in favour of; be for

5. on behalf of 代表......一方

6.put up with 忍受;容忍

[短语归纳] put aside 节省;put away储存;put down写下put off 延期;put out 熄灭;put up 举起;7. so long as 只要

on condition that ...在......的条件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9 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位置是相对的,要指出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2、东偏北30。也可说成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选修六知识点 -----高二英语备课组 Unit 1 Art 1.achieve one’s aim 实现某人的目标without one’s aim 漫无目标的 with the aim of 意在…,以…为目标aim at doing sth /aim to do sth 意欲,力求做某事 be aimed at (doing) sth.目的在于…,旨在… 2.be typical of……是特有的,是典型的… E.g. It’s typical of him to forget. 3.be possessed of sth. 具有(某种品质或特征)be possessed with/by 被…控制 take the possession of sth 占有某物,拿到某物 in possession of /in the possession of 归…所有(用法与in charge of & in the charge of相同) 4.a great deal 大量(a great deal of 修饰不可数名词) 5.make an attempt to do/at doing sth 尝试做…at one’s first attempt 第一次尝试 in an attempt to do sth 试图做某事attempt to do/ at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6.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般指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常陈述情况一致的两个方面,用于解释原因,表列举 7.be worth doing = be worthy of being done = be worthy to be done 值得做… be well worth doing sth.(主动表被动)It’s worthwhile to do/doing sth. 值得做… 8.have/lose faith in 对某人信任/失去对某人的信任 9.keep one’s figure 保持身材have a good figure 身材苗条figure out 算出,解决,理解 10. would rather do ..than…= would do …rather than… I would rather go on foot than take a bus.= I would go on foot rather than take a bus. 11. in preference to 优先于have a preference for 更喜欢… 12.appeal to (对某人)有吸引力;(使某人)感兴趣appeal for 恳求/呼吁… 13 win/earn reputation 赢得名声have a reputation for 以…而闻名. establish reputation 建立名誉 a good /bad reputation 好/坏名声 live up to one’s reputation 名不虚传…不负盛名… 14.动词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1.用在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后. E.g. He is the first to come here. 2.用在被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next、last、only等修饰的名词后. Eg.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make a plan. 15.more than + 数词表示“多于,超过”I have taught English more than 15 years. more than + 名词表示“不仅仅”The museum displays more than the visual delights of art. more than + 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示“非常”I’m more than pleased to help you . more than + 句子表示“超过…的能力范围”The beauty is more than I can describe. 16. 句型what 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 As is known to us all, … 17. 短语:It was evident that…很显然…It is predicted that …据预测…concentrate..on 集中,全神贯注于in perspective 用透视画法by coincidence 巧合地break away from 挣脱,脱离scores of 许多.in the flesh 活着的,亲自,本人 every two years= every second year = every other year 每2年be allergic to 对…过敏 be well worth a visit 很值得参观to be specific 具体地说be specific to 特有的;独特的attitude to/towards 对…的态度convince sb of sth /that…使某人相信… Unit 2 Poems 1.convey sth to sb 向某人表达/传递某物convey sb/sth from A to B把…从A地运送到B地2.take one’s time 不急,慢慢来take sth seriously 认真对待某事 take sth for granted 认为…理所应当 3.run out of 用完了…表示主动意义,run out …用完了,主语通常为时间、食物、金钱等We are running out of the money. = The money is running out. (钱快要用完了) 4.be made up of=be composed of =consist of由……组成

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 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 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 必背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必背考点总结哲学考点 1.唯物论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2.辩证法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一部分:联系 第二部分:发展 第三部分:规律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四课: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3.认识论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4、人生价值观 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 甲÷乙-1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 = 1-乙÷甲 (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地理——选修六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 1、水体污染(1)成因: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的排放④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⑤原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⑥洋流的扩散作用(2)治理方案:①禁止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江河②建立污水处理厂③政府加强立法保护和执法力度④建立统一管理体制⑤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做好清污工作(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造成水质型缺水⑤农作物减产 2、固体废弃物污染(1)成因:①人口数量大幅增多②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③农业生产所丢弃(2)治理方案:①进行资源回收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减少城市垃圾总量④改变垃圾处理方式⑤垃圾分类处理⑥加强立法监督工作(3)危害:①占据大量土地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③污染土壤、大气、水体④危及人体健康 3、大气污染(1)成因:自然:①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风天气多②火山喷发人为:①工业废气污染②汽车尾气污染③建筑工地增多④矿石燃料的燃烧(2)治理方案:①关闭高污染企业②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利用新能源④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⑤使用清洁能源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⑦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⑧开发煤炭脱硫技术(3)

危害:①污染大气②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雾霾天,危及人体健康③引发酸雨④导致光化学烟雾事件 4、淡水资源短缺(1)成因:自然: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②淡水资源陆地分布不均(中国:时空分布不均)人为:①不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②淡水资源需求大③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2)解决方案:开源:①修筑水库②调节季节降水分布不均③跨流域调水④调节空间降水分布不均⑤合理开发提取地下水⑥废水处理再利用⑦研发海水淡化技术⑧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②影响工农业生产③破坏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 ⑤引发国际冲突 5、耕地问题(1)原因:①人口持续增长②土地退化现象严重③非农业用地占用农业用地④不合理灌溉和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污染⑤耕地分布不均(2)解决方案:①实行耕地总量不断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控制人口数量⑤提高单位亩产⑥合理灌溉使用农药⑦防止非农用地占用耕地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3)土地退化的防治: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②恢复生态林③营造经济林④加强科学管理工程措施:①修筑水利工程②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农牧业措施:①等高耕作②施用有机肥料③适时耕作 6、矿产资源枯竭(1)原因: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③矿产需求量大④采矿时采富弃贫⑤矿产分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目录 课标要求 (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3)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5)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8)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1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13)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24)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28) 课标要求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 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10﹪八成五=8.5/10=85/100=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6)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选修六

选修之6导数及其应用 一、变化率与导数 1.变化率 式子21 21 ()() f x f x x x - - 叫做函数f (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记Δx =x2-x1,Δy=f(x2)- f (x1),则平均变化率可表示为ΔyΔx. 2.导数定义 函数y= f (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lim. x y x ?→ ? ? 称为函数y= f (x)在x = x0处的导数,记作f ′(x0)或y′|x = x0,即 00 (+)() '()lim. x f x x f x f x x ?→ ?- = ? (3)(sin x)′=cos x (4)(cos x)′=-sin x (5)(ax)′=ax ln a (6)(ex)′=ex (7) 1 (log)' ln a x x a = (8) 1 (ln)' x x = 2.求导法则 (1)[f(x)±g(x)]′=f′(x)±g′(x) (2)[f(x)·g(x) ]′=f′(x)g(x)+f(x)g′(x) (3)f(x)g(x)′=f′(x)g(x)-f(x)g′(x) [g(x) ]2 (4)[Cf(x) ]′=Cf′(x)(C为常数)

3.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 (1)复合函数:对于两个函数y = f (u )和u = g (x ),如果通过变量u ,y 可以表示成x 的函数,那么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 = f (u )和u = g (x )的复合函数,记作y = f (g (x )). (2)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x u x y y u =? 即y 对x 的导数等于y 对u 的导数与u 对x 的导数的乘积. 三、导数的应用 1.单调性与导数 (1)在某个区间(a , b )内,如果f ′(x )≥0,且f ′(x )=0仅在一些孤立点上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在(a , b )内单调递增;如果f ′(x )≤0,且f ′(x )=0仅在一些孤立点上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在(a , b )内单调递减. (2)用导数单调区间:①求f ′(x );②解不等式f ′(x )≥0,可得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解不等式f ′(x )≤0,可得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注意定义域). 注意:上述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 (3)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 求函数y = f (x )在区间[a , b ]上的最值的步骤如下: ①解方程f ′(x )=0; ②当f ′(x 0)=0时,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f ′(x )>0,右侧f ′(x )<0,那么f (x 0)是极大值;如果在x 0附近的左侧f ′(x )<0,右侧f ′(x )>0,那么f (x 0)是极小值. (4)求函数的最值的方法 ①求函数y = f (x )在(a , b )内的极值; ②将函数y =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选修六知识点归纳总结

选修六知识点归纳总结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 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河道中不的净化作用见课本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 2、污染物:石油 3、危害: 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4、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 5、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 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城市垃圾的特点 1、数量大 2、品种多 3、变化大 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例如沙土掩埋、微生物分解等,使垃圾回归土壤 2、传统方式:用垃圾和粪便堆肥,使有机质回归土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注意: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处理所有的固体废弃物。 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土壤④占用耕地⑤影响环境卫生⑥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一)固体废物减量化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物质回收利用,如从废弃物中回收提取有用成分,如纸,重金属等 2.物质转换利用,如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水泥,进行堆肥,产生农肥,取代某种工业原料等 3.能量转换利用,如能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发电,利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 (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