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五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五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五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淮城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时总课时

教学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材第70页例11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理探索一个数除以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少于除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内容分析重点进一步探索一个数除以小数(被除数的小数位少于除数)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小数位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备注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3.6÷0.4 12.4÷0.2 8.24÷2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0.24÷0.4=()÷4 5.8÷0.2=()÷2

0.24÷0.04=()÷4 58÷0.2=()÷2

说说每题是怎么想的?“58÷0.2”的58应转化

为多少?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板书

课题)

二、自主探索。

四年级上小数除法竖式计算

8.64÷8= 12.24÷12= 15.9÷15= 32.8÷16= 14.17÷13= 8.07÷3= 9.06÷4= 8.64÷2.4= 1.088÷0.8= 3.12÷7.8= 4.9÷9.8= 14.4÷1.2= 66÷1.5= 52.8÷6.6= 21.6÷0.18= 13.6÷1.7 1.84÷23 32.5÷1.3 5.84÷73 8.14÷0.37 83.2÷ 6.4 9.45÷2.1 90.1÷5.3 83.3÷4.9 4.44÷0.12 8.51÷0.23 75.6÷2.1 0.64÷3.2 8.37÷3.1 7.67÷5.9 7.98÷1.4 73.1÷4.3 6.63÷0.17 5.65÷3.5= 9.5÷14= 7.02÷5.5= 53.5÷1.5= 9.97÷0.71= 0.789÷0.18= 5.41÷ 6.7= 8.35÷0.44= 5.61÷0.19= 4.4÷1.1= 8.95÷0.49= 9.62÷0.83= 28.4÷6.8= 1.74÷5.1= 4.93÷0.68= 2.82÷7.6= 8.3÷82= 20.7÷56= 7.31÷77= 7.35÷8= 1.85÷3.3= 3.81÷7.4= 32.2÷91= 55.7÷4.8= 2.54÷4.7= 4.88÷6.7= 8.81÷0.65= 2.36÷7= 45.6÷4= 39.2÷45= 8.13÷7.9= 4.8÷26= 4.76÷23= 82.5÷79= 6.9÷65= 1.51÷31= 88.2÷48= 5.99÷32= 6.39÷32= 37.6÷6.3= 1.19÷8.8= 11.9÷9.5= 6.85÷1.6= 49.7÷9.3= 9.26÷0.33= 30.7÷3.8= 3.19÷0.46= 7.49÷4.3= 7.52÷3= 6.86÷59= 5.62÷20= 5.63÷7.1= 26.6÷21= 65.2÷26= 6.08÷65= 5.54÷7.1= 82.8÷9.3= 73.8÷9.3= 75.6÷4.8= 6.98÷93= 4.36÷81= 9.3÷40= 1.2÷3 0.48÷6 4.6÷23 14×0.5 6.8÷4 0.72÷12 0.7×1.1 0.72÷4 9.6÷6 5.2÷13 12.5÷5 0.12×5 8÷0.5 0.32÷16 0.5×1.1 0.5+0.14 1.25×4 6.3÷2.1 0.92÷4 6÷1. 0.4÷8 7.6-3.8 6.8÷1.7 0.56÷14 2.4÷0.6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乘整数(1) 课时 1 教材简析教科书第64-6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0. 8 × 3 2. 4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 3 2. 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法练习题(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除法练习 一、填空题 1、5.4?5保留两位小数后是5.47,?内的数字是( )。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5÷0.5=( )÷5 3.6÷0.06=( )÷6 100.45÷0.05=( )÷5 0.48÷0.24=( )÷24 3、20÷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4、按规律填数 (1)1.1 2.2 4.4 ( ) 17.6 ( ) (2)0.84 0.42 ( ) 0.105 ( ) 5、已知312÷13=24,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算式的得数 31.2÷0.13=( ) 3.12÷1.3=( ) 312÷1.3=( ) 6、一叠纸有600张,厚6.6厘米,一张纸厚( )毫米,200张纸厚( )毫米。 7、在世界上有一种最小的鸟,蜂鸟。蜂鸟大约1000只才重1千克,每只的重量是( )千克。 8、小明一家人量体重,小明的爸爸重66.2千克,小明比爸爸体重的2 1还重1.5千克,小明体重是( )千克。w W w .X k b 1.c O m 二、判断题 1、两个小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2、循环小数不是小数。 ( ) 3、3.5÷0.7与35÷7的商相等。 ( )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 ) 5、3.333333和0.1616166161661是循环小数。 ( )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6÷3= 0.72÷8= 0.81÷9= 10-1.55= 40÷50= 1.25×8= 4.8÷0.06= 6.4+3.6= 2、竖式计算 1.34÷10= 8.3÷0.24= 0.0006÷0.0012= (需要验算)

四年级上小数除法竖式计算

8.64÷8= 12.24÷12= 15.9÷15= 32.8÷16= 14.17÷13= 8.07÷3= 9.06÷4= 8.64÷2.4= 1.088÷0.8= 3.12÷7.8= 4.9÷9.8= 14.4÷1.2= 66÷1.5= 52.8÷6.6= 21.6÷0.18= 13.6÷1.7 1.84÷23 3 2.5÷1.3 5.84÷73 8.14÷0.37 8 3.2÷6.4 9.45÷2.1 90.1÷5.3 83.3÷4.9 4.44÷0.12 8.51÷0.23 75.6÷2.1 0.64÷3.2 8.37÷3.1 7.67÷5.9 7.98÷1.4 73.1÷4.3 6.63÷0.17 5.65÷3.5= 9.5÷14= 7.02÷5.5= 53.5÷1.5= 9.97÷0.71= 0.789÷0.18 = 5.41÷6.7= 8.35÷0.44= 5.61÷0.19= 4.4÷1.1= 8.95÷0.49= 9.62÷0.83= 28.4÷6.8= 1.74÷5.1= 4.93÷0.68= 2.82÷7.6= 8.3÷82= 20.7÷56= 7.31÷77= 7.35÷8= 1.85÷3.3= 3.81÷7.4= 32.2÷91= 55.7÷4.8= 2.54÷4.7= 4.88÷6.7= 8.81÷0.65= 2.36÷7= 45.6÷4= 39.2÷45= 8.13÷7.9= 4.8÷26= 4.76÷23= 82.5÷79= 6.9÷65= 1.51÷31= 88.2÷48= 5.99÷32= 6.39÷32= 3 7.6÷6.3= 1.19÷ 8.8= 11.9÷ 9.5= 6.85÷1.6= 49.7÷9.3= 9.26÷0.33= 30.7÷3.8= 3.19÷0.46= 7.49÷4.3= 7.52÷3= 6.86÷59= 5.62÷20= 5.63÷7.1= 2 6.6÷21= 65.2÷26= 6.08÷65= 5.54÷ 7.1= 82.8÷9.3= 73.8÷9.3= 75.6÷4.8= 6.98÷93= 4.36÷81= 9.3÷40= 1.2÷3 0.48÷6 4.6÷23 14×0.5 6.8÷4 0.72÷12 0.7×1.1 0.72÷4 9.6÷6 5.2÷13 12.5÷5 0.12×5 8÷0.5 0.32÷16 0.5×1.1 0.5+0.14 1.25×4 6.3÷2.1 0.92÷4

2014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8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题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竖式计算题1. 165÷25= 2. 482÷41= 3. 115÷15= 4. 664÷52= 5. 342÷18= 6. 6231÷67= 7. 1240÷62= 8. 1204÷14= 9. 936÷12= 10. 7728÷92= 11.861÷21= 12.745÷33= 13.216÷32= 14. 368÷18= 15.5005÷77= 16. 679÷91= 17.2619÷27= 18. 490÷70= 19.704÷28= 20. 5238÷54= 21.1764÷21= 22. 5664÷96= 23. 5525÷65= 24. 1118÷43= 25.1804÷41= 26. 704÷16= 27.432÷16= 28. 726÷49= 29. 283÷29= 30. 1476÷41= 31.1825÷73= 32. 264÷88= 33.1311÷23= 34. 1809÷67= 35.682÷31= 36.4389÷77= 37.774÷43= 38. 1748÷92= 39.3915÷87= 40. 3315÷39=

41.148÷37= 42. 380÷18= 43.1292÷19= 44. 1120÷28= 45.3654÷58= 46. 288÷44= 47.6750÷75= 48. 612÷29= 49. 2940÷70= 50. 1056÷88= 51.364÷52= 52. 4116÷98= 53. 128÷64= 54. 256÷14= 55. 261÷19= 56. 609÷37= 57. 780÷35= 58. 366÷29= 59. 3432÷66= 60. 1225÷49= 61. 3792÷79= 62. 7826÷91= 63. 1800÷24= 64. 2014÷38= 65. 584÷73= 66. 1309÷17= 67. 4884÷74= 68. 188÷94= 69. 5307÷87= 70. 1332÷37= 71. 528÷26= 72. 2490÷83= 73. 1701÷81= 74. 1736÷62= 75. 744÷62= 76. 6048÷72= 77. 600÷75= 78. 1653÷87= 79. 180÷20= 80. 455÷35= 81. 6365÷95= 82. 154÷14=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

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_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1)

人教版小数乘除法练习 1、5个0.18相加。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2、702×101=70.2×( ) 3.45×0.45=()×45 3.7÷0.25÷4=3.7÷(0.25___4)45×9.9=45×10-45×( ) 3、6.45×0.45的积是()位数。 4、若1.2×45=54,则1.2×0.45=() 5、2.897精确到十分位是()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2.80,这个三位数最大可能是 ()。 7、一个数乘以0.98,得数比这个数()。 8、一个数除以0.98,得数比这个数() 9、7÷6的商是()小数,他的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写作(),保留两位小数是 ()。 10、3.9÷0.25=39÷()13.7÷0.42=()÷42 11、计算小数除法,除数是向右移动了两位,被除数也应该向 ()移动()位,这是根据()性质。12、把2.35,2.35,2.35从大到小排列 ( )>( )>( ) 13、不用计算,判断大小 6.9÷0.99()6.9 6.9÷1.4()6.9 0.35÷1.2 ()0.35 0.45÷0.65()1 1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31,如果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除数乘以1000,那么商是()。 15、a÷b=c,如果b<1,那么,一定是a( )c. 16、5.023023……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写作(),将它保留三位小数是()。 2、列竖式计算。 0.9÷0.12(用乘法验算) 30.9÷1.638.4÷0.27 15.3÷259.12÷3.822.1÷0.34 0.7÷2.1(保留两位小数)32÷31(保留三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要简算) (1)25.4×1.25×0.8 (2)3.9÷2×(4.94-3.64) 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科书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 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 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除法教案

小数除法 01课题:精打细算 内容:p65 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过程: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为角化整数乘法。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习。 P65,试一试。 教学反思: 02课题:参观博物馆 内容:p66~67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巩固与应用 学生尝试做书P67/试一试 集体校对。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 书试一试第2,3,4把手作为回家作业。 四、总结。 教学反思: 03课题:打电话 内容:p68~69 教学目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 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 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部门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数的乘法竖式列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案

小数的乘法竖式列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的教 案 【--教学工作总结】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一)归纳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 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讨论完成下表: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因为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因数扩大了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要缩小多少倍。) (2)根据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问: ①式中的因数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没有小数部分?②式中的因数共有五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三位小数?(因为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是零,根据小数的性质被划掉。)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命题人: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 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 2. 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商是(). 3.6.4÷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保留整数约等于(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1÷0.9=( )÷9 6.6÷0.2=( )÷2 0.78÷0.03=( )÷3 0.084÷0.07=( )÷7 6.2是0.25的()倍,()个0.03是2 7.9. 7.在5.454,5.54,5.4,5.405,5.504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 的数是(). 8.在○里填上“>”.“<”.或“=” 2.4÷1.2○2.4 0.35÷0.99○0.35 0÷9.9○9.9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10.小数分为()小数和()小数.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7.2÷0.99的商小于7.2 () 2.两个数相除商是 3.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倍,商还是3.2. () 3.6.24除以48商的最高位是个位. () 4.3.7除以7.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0.50 () 三.选则. 1.3.191919()3.19191919…… A > B < C = 2.12.5除以2商是() A 6.25 B 6.3 C 25 3.()是有限小数. A 0.1212…… B 0.12 C 0.15151515…… 4.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小数点右边第20位商的数字是() A 8 B 5 C 7 四.填表 五.计算.(细心!) 1.直接写出结果.(4分) 8.4÷0.4= 0.15×8= 0.1÷0.01= 6.3÷0.63= 0.32÷0.8= 1.06÷2= 0.25×3= 0.3×0.4= 2.用竖式计算 (1)1.25÷0.25 (2)8.4÷0.56=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其计算法则,并用其解决问题。 通过对比与归纳的方法总结计算法则,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正确结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计算的知识?(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计算。 二、对比练习,归纳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第(1)小题。 一边计算一边思考: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两组习题,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回顾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计算,发现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针对性复习提供依据。边练习边思考两组习题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更容易总结出计算小数乘除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汇报结果。 (1)小数乘法

①说说上述习题的异同点。 因数异同点:几道习题的因数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小数的位数不一样。 积的异同点:积的数字也是相同的,但小数的位数不相同(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有关,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②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7×0.03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学生:把因数的末尾对齐列竖式,再按整数27×3的方法计算,然后数出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那么积也有三位小数,积的小数数位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最后点上小数点,即得0.081(如下图所示)。 (2)小数除法 ①说说上述习题的异同点。 被除数与除数的异同点:每道题的被除数数字相同,除数的数字也相同,但小数的位数不同。 商的异同点:商的数字相同,商的小数位数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②为什么式子各不相同,有的商却是相同的呢? 24÷4与2.4÷0.4的商是相同的,因为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③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4÷6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学生: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2.4÷0.06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_教案教学设计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法课题一:小数乘整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

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二、新课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教师出示例1.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四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1、5个0.18相加。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 2、702×101=70.2×() 3.45×0.45=()×45 3.7÷0.25÷4=3.7÷(0.25___4)45×9.9=45×10-45×( ) 3、6.45×0.45的积是()位数。 4、若1.2×45=54,则1.2×0.45=() 5、2.897精确到十分位是()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2.80,这个三位数最大可能是()。 7、一个数乘以0.98,得数比这个数()。 8、一个数除以0.98,得数比这个数() 9、7÷6的商是()小数,他的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写作(),保留两位小数是()。 10、3.9÷0.25=39÷()13.7÷0.42=()÷42 11、计算小数除法,除数是向右移动了两位,被除数也应该向()移动()位,这是根据()性质。 12、把2.35,2.35,2.35从大到小排列( )>( )>( ) 13、不用计算,判断大小: 6.9÷0.99()6.9 6.9÷1.4()6.9 0.35÷1.2 ()0.35 0.45÷0.65()1 1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31,如果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除数乘以1000,那么商是()。 15、a÷b=c,如果b<1,那么,一定是a( )c. 16、 5.023023……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写作(),将它保留三位小数是()。 2、列竖式计算。 0.9÷0.12 (用乘法验算) 30.9÷1.638.4÷0.27

15.3÷259.12÷3.822.1÷0.34 0.7÷2.1(保留两位小数)32÷31(保留三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要简算) (1)25.4×1.25×0.8 (2)3.9÷2×(4.94-3.64)(3)38.4÷0.25÷4(4)3.47÷(3.47×4 ) (5)213.6÷0.8÷0.3(6)16.6÷5.5×1.7 (7)32.8×10.5÷0.6(8)42÷(5.25÷0.25)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教案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5的例1。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小数乘整数时,得数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1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教材P56的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先计算,在观察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点名让学生说一说。 四、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练习十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完成教材练习十的第3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的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五、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56的例2、P57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 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2. 计算2.025÷1.47时,先将1.47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2.20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3. 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4. 8.24÷0.063保留一位小数,商就要计算到第()小数。 5.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 6. 3.25÷0.7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7. 6.1919…保留两位小数是()。 8. 15.68扩大()倍是1568,6.5缩小()倍是0.0065。 9.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10. 0.746746……用简单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三位小数写作()。 11. 0.25时()分 3.75千米=()米560千克=()吨 12. 把6.16、6.16、6.16、6.166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3. 李师傅0.15小时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每个零件需要()小时。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2)2.8÷0.9的商是3,余数是1。() (3)1.998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4)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商最大的算式是() ①54÷0.36②5.4÷36③5.4÷0.36 (2)比0.7大、比0.8小的小数有()个 ①9②0③无数④1 (3)3.2727……是()小数 ①有限②循环③不循环 (4)2.76÷0.23的商的最高位是() ①个位②十位③百位④十分位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 2.5÷0.7=(得数保留三位小数)10.1÷ 3.3=(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苏教版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应用。 四、教学重点: 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交流:大家好,我是来自丹河小学的董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这节课将由我和同学们一起来上,你想比别人表现更优秀、更出色吗?生:想。那么就请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吧!好,上课。师生问好。师:在今天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准备了一些小数和整数除法的题目,想请大家解决。下面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 1.填空: (1)0.35里面含有35个( )。 (2)0.63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3)0.7里面含有7个( )。

(4)1.3里面含有( )十分之一。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下面请看第二题。 (大屏幕出示)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45÷5= 984÷3= 师:谁想来黑板上做一做?指名两个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大家做得很好,请选其中的一道题为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整数除法的?学生交流后。师:谁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生:在计算145除以5时,我先看最高位,它是1,比5小,我再看前两位,用14除以5,商2,写在4的上面,余数是5,再与个位的5组成45,商9,写在5的上面,余数是0。然后再指名学生说说984除以3。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在计算整数除法时,都要从最高位开始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师:今天,董老师还带来了一张有关长江三峡工程的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 师:仔细观察图片,看看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能。师:谁来提一提?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生1: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生2:“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小时?生3: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了这里出现的所有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这个问题。其余的两个问题,放进问题口袋,留待以后解决。师:要求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大家会列算式吗?生:会。请列在练习本上。

四年级数学小数除法专题练习

姓名:班级:评分: 一、递等式计算 (1)、16.2÷(48.6+5.4)×0.5 (2)、0.36÷[(6.1-4.6) ×0.8] (3)、2.38÷(59.5÷0.25) (4)、37.6-1.5÷0.24 (5)、(8.1+4.5)÷7.5-1.5 (6)、12.5×(0.32÷0.4)(7)、0.56÷1.25÷0.8 (8)、12.5÷2.5÷0.4 (9)、1.8×25+24÷1.5 (10)、(7.7+1.54)÷0.7 (11)、10.8÷[(4.62-1.92)×4](12)、8.6×4.5÷0.2 二、用竖式计算 (1)、1.25÷0.25 = (2)、8.4÷0.56 = (3)、8.54÷0.7= (4)、0.32÷0.8= (5)、1.06÷2 = (6)、37.8÷6=

(7)、7.4÷5=(8)、5.145÷5= (9)、29.16÷18= (10)、11.5÷5= (11)、1.55÷0.5=(12)、0.98÷0.7= (13)、0.756÷0.9= (14)、0.153÷9= (15)、3.69÷9= 三、应用题 1、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最后5枪打出52.5环的成绩勇夺该项目的奥运金牌,平均每枪打多少环? 2、一只河马的体重是5.1吨,是一头水牛体重的15倍。这只河马比这头水牛重多少吨? 3、妈妈在菜市场买了1.5千克带鱼,交给售货员11元钱后,找回0.95元。每千克带鱼多少元? 4、两种规格的牙膏的售价情况如下:如果买3支小牙膏,售价是8.7元;如果买4支小牙膏,售价是10.8元。购买哪种牙膏比较合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