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策划书之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

策划书之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

从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

摘要拓展建筑学学科体系,完善和建立新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是

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阐述了建筑策划思想的产生和概念轮廓;特

别就建筑策划到建筑设计这一环节,论述了两者的相关性、制约性和

理论模式;指出在世纪更替的今天,建筑师理应学会和具备建筑策划的

方法,并以此确保建筑创作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

俱佳,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策划;建筑设计;空间;信息;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建筑学有两类课题:一类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类

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

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新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

建筑学是与人类同时产生,同时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

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学也不断地拓宽着它的领域。社会学、环境学、城市学、生态学、人体工效学、行为心理学、市场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都已逐步渗入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中,

传统的建筑学正发生着变化。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相融合,通过艺

术构思的软件与信息论、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等近代科学方

法论和技术手段的硬件相结合,建筑师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建筑学了。的发展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外向化和多元化。现代建筑科学与时代脉

搏一起跳动,已经发展到可与任何近代科学、学科相互关联、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地步,形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与近代科学、前沿科学

建立逻辑联系和系统组合的全新的体系。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现代建筑学几乎是一门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它随着世界近60年来科学技术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大大地前进了,已不再局限于“盖房子”这样一

个较为原始的概念。广义建筑观的概念已逐步形成。

人类社会经过农业、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已经进入信息和新技

术革命时代。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性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属性、

能量属性之外的第三种属性,它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任何物质都载有

信息并发出信息,广义信息是指物质世界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我们把

与人有关的相互作用亦称作信息,其中又可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

信息的流程实际就是认识、思维、观念的流程,即由人对外部信息从

感觉到知觉的理解,及选择运用信息的全过程。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更加强调人的因素,更加讲求科学性和逻

辑性。早在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十四届大会发出的建筑

师华沙宣言中就强调:人是环境的核心。要“认识到人类—建筑—环境三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认识到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的

过程中的历史责任”。1996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师协

会第十九届大会不仅继续强调建筑师的环境意识,而且更加鲜明地指出建筑师应肩负研究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

境的历史责任。

于是在世纪交替的今天,有责任的建筑师们开始对近代建筑的功

能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反省,要求对传统、地域、装饰等进行再评价。的确,人类生活为愈来愈高度发达的技术所支撑,强调追求经济合理性

的同时,要求寻回失落了的丰富的人类生活的期望也日益高涨。尤其

是随着现代建筑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变化,建筑师们开始

有了创造新文化的责任感。

考察一下我国近年来的建筑建设流程,不难发现:规划师们在研究

城市规模、人口构成、政治、地理、经济环境因素等,越来越注意拓

宽自己的视野和职能范围,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城市设计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构想、论证到建立模型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的

体系。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环境学家也相继介入人类聚居环境、

资源评价、景观的研究。可是作为人居环境主角的建筑师却未能积

极参与建设项目立项、规模论证、环境评价、方案优化等环节,往往

是在立项以后,收到一份由业主拟定的设计任务书及规划条件,于是就

按“书”设计而不过问其他了。

由于从城市区域规划到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从立项到具体设计

实施,其中缺少根据总体规划而进行的对建筑本身的规模、性质、容量、性格等影响设计和使用的诸因素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归纳分析

的环节,从而缺乏定性定量的结论和数据,因此往往造成建筑师的盲目

设计,或者变成业主主观意念的强加。这显然是与当今时代强调人居

环境,强调人的因素,强调科学性,尊重物质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的时代脉搏相悖的。从项目立项到具体设计的实施,其中缺

少的这个环节正是建筑师进行设计所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业主单方面抑或几个专家所制定的建筑设

计条件,其拟定的任务书是缺乏科学性的,往往缺少系统的思想,不能与

时代、环境进行通畅的交流,没有逻辑的反馈,其设计结果也难免造成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那幺,在跨世纪的信息时代建筑师的科学的设计依据应该是什幺,

又应如何得到呢?建筑策划理论作出了回答。

“建筑策划是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

从建筑学的科学角度出发,为达成总体规划的既定目标,对建筑设计的

条件、环境和相关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逻辑的、优化的设计依据。”【1】

广义而言,建筑活动可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大部分。

现代城市规划自勒柯布西埃等人针对工业革命以后巴黎城市的

改造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明日城市”的设想,彻底否定和

批判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城市规划原则开始,到1956年国际现

代建筑协会(ciam)结束,形成了目前被奉为权威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但1956年ciam解散以后,对现代城市规划原则的批判多了起来。如

路易斯康、查尔斯詹克斯等人的team 10新运动提

出城市流动性、生长与变化性等新城市规划原则对ciam进行修正,以及以黑川纪章为中心的强调传统、发展、文化地域性的“新陈代谢”理论,使东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城市规划的运动出现了新的潮流。

这种新潮流在后来的后现代城市规划中达到高潮。

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在强调从ciam继承城市的功能性和合理

性的同时,批判和修正了ciam将城市功能过分纯粹化、分离化的做法,强调传统和历史的引入不只是形象的简单重复,强调城市必要的合

理的高密度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街道在规划中的地位以及民众

参与和听询规划研究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已构成了城市规划的新动向和新潮流,并已得到全世界

的共识。其中强调区域的联系、强调对街道的研究以及民众的参与

和听询,是与现代建筑策划理论不谋而合的。

建筑策划的理论基点就是源于对实态的调查分析,民众参与听询

以及对使用者的调查是建筑策划不可缺少的环节。还有建筑策划对

项目的论证、规模性质及社会环境等的研究分析也使得建筑策划的

研究对象大大超出建筑单体本身,扩大到街道、区域和社会。建筑策

划的理论起点和方法论的形成与城市规划的新潮流达到了一种默契,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研究同样也已成为建筑策

划的中心课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无疑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实际上包

括建筑设计的前期研究即建筑策划理论。广义的设计概念应有三个

阶段,设计条件的设定分析阶段;建筑空间构想、设定阶段;建筑空间

的具象表述阶段。但从建立建筑策划理论的观点出发,前两个阶段又

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而且建筑策划通过第二阶段与建筑设计相沟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