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信号抽样及抽样定理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信号抽样的名词解释信号抽样是指通过在一个连续的信号中定期选择一些特定时刻的值,以形成一个离散的序列,从而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在信号处理领域中,抽样是基本的操作之一,它为我们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和表示有限数量的样本数据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 什么是信号抽样信号抽样是指信号通过取样频率对连续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连续信号的特定时刻上获取样本,并将其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根据抽样定理,只要抽样频率高于信号的最高频率的两倍,我们就可以完整地捕捉到原始信号中的全部信息。
2. 为什么需要信号抽样信号抽样的主要目的是将连续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更方便、精确的数字处理。
连续信号的处理比较复杂,而数字信号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中更容易存储、传输和处理。
通过信号抽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并在数字世界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3. 抽样定理的意义和应用抽样定理,也称为奈奎斯特定理,是信号抽样理论的基石。
它表明,在进行信号抽样时,必须选择足够高的抽样频率,以捕捉原始信号中的所有信息。
如果抽样频率低于信号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就会发生混叠现象,导致信息丧失和失真。
抽样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音频处理中,通过按照一定的抽样频率获取音频信号的样本值,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数字音频,从而实现音频的存储和处理。
在通信领域,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可以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编码。
在图像处理和视频压缩中,信号抽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图像的像素进行抽样,可以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以方便存储和传输。
4. 抽样频率的选择在进行信号抽样时,抽样频率的选择非常关键。
如果抽样频率过低,会导致混叠现象的发生,信号信息无法完整重构。
而如果抽样频率过高,会造成计算和存储的浪费。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信号的频率范围和特性选择一个合适的抽样频率。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奈奎斯特频率的两倍作为抽样频率,以确保信号的完整采样。
《信号与系统实验》信号的采样与恢复(抽样定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信号的采样方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方法。
2、验证抽样定理。
二、实验设备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三、原理说明1、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从离散信号源获得,也可以从连续时间信号抽样而得。
抽样信号f s(t)可以看成连续f(t)和一组开关函数s (t)的乘积。
s (t)是一组周期性窄脉冲,见实验图5-1,T s(t)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f s(t)= 1/T s称为抽样频率。
图5-1 矩形抽样脉冲对抽样信号进行傅立叶分析可知,抽样信号的频率包括了原连续信号以及无限个经过平移的信号频率。
平移的频率等于抽样频率f s(t)及其谐波频率2f s、3f s》》》》》》。
当抽样信号是周期性窄脉冲时,平移后的频率幅度(sinx)/x规律衰减。
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周期的延拓,它占有的频带要比原信号频谱宽得多。
2、正如测得了足够的实验数据以后,我们可以在坐标纸上把一系列数据点连起来,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一样,抽样信号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恢复到原信号。
只要用一截止频率等于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f n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经滤波后得到的信号包含了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故在低通滤波器输出可以得到恢复后的原信号。
3、但原信号得以恢复的条件是f s 2,其中f s为抽样频率,为原信号占有的频带宽度。
而f min=2 为最低抽样频率又称“柰奎斯特抽样率”。
当f s<2 时,抽样信号的频谱会发生混迭,从发生混迭后的频谱中我们无法用低通滤波器获得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使用中,仅包含有限频率的信号是及少的,因此即使f s=2 ,恢复后的信号失真还是难免的。
图5-2画出了当抽样频率f s>2 (不混叠时)f s<2 (混叠时)两种情况下冲激抽样信号的频谱。
t f(t)0F()t 0m ωm ω-(a)连续信号的频谱Ts t 0f s (t)F()t0m ωm ω-s ω-s ω()(b)高抽样频率时的抽样信号及频谱 不混叠图5-2 冲激抽样信号的频谱实验中f s >2 、f s =2 、f s <2 三种抽样频率对连续信号进行抽样,以验证抽样定理——要使信号采样后能不失真地还原,抽样频率f s 必须大于信号频率中最高频率的两倍。
信号抽样原理
在信号处理中,抽样是指采集连续信号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离散样本。
抽样原理基于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该定理表明
如果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ax,那么采样频率fs必须大于
2*fmax,才能保证采样后的离散信号能够完整还原原始信号。
抽样过程中,采样器将原始信号在不同时刻的幅度值进行测量,并将这些测量值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信号序列。
这些样本点可以用来表示原始信号的近似形式,从而方便后续的处理和传输。
通常,采样过程可以用以下步骤描述:
1. 确定采样频率fs:根据信号的最高频率fmax,确定一个采
样频率fs,使得fs > 2*fmax。
这样做可以避免信号的频谱出
现混叠现象,即高频成分被错误地映射到低频区域。
2. 进行采样:在确定了采样频率后,采样器以固定时间间隔取样信号。
每个样本点对应于一个特定的时间,采集信号在该时刻的幅度值。
采样过程可以使用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完成。
3. 离散化:将连续的采样信号转换为离散的信号序列。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用数字表示来实现。
离散化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他离散化设备来完成。
4. 重构原始信号:通过插值或其他方法,使用离散信号序列重建原始信号。
重建后的信号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近似原始信号,
使得后续的信号处理过程更加有效和准确。
通过抽样原理,连续信号可以被转换为离散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从而在数字系统中实现各种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
诸如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数字化处理都离不开抽样原理的应用。
信号的抽样与恢复(抽样定理)信号的抽样和恢复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基本操作。
它是将连续时间信号(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的过程,也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连续时间信号的过程。
抽样定理是信号的抽样和恢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它的证明也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信号的抽样在信号处理中,可以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使其转化为离散时间信号,便于数字处理。
抽样是指在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离散的采样值。
抽样操作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表示:x(nT) = x(t)|t=nT其中,x(t)是原始连续时间信号,x(nT)是在时刻nT处采样得到的值,T为采样周期。
具体来说,采样过程可以通过模拟信号经过一个采样和保持电路,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形式。
这里的采样周期越小,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的数量就越多,离散信号在时间轴的表示就越密集。
抽样后得到的信号形式如下:二、抽样定理抽样定理又称为奈奎斯特定理,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指出,如果连续时间信号x(t)的带宽为B,则在抽样周期为T时,可以恰好通过抽样重建出原始信号x(t),当且仅当:T ≤ 1/(2B)即抽样周期T应小于等于原始信号的最大频率的倒数的一半。
这个定理的物理意义是,需要对至少每个周期内的信号进行采样,才能够恢复出连续信号。
如果采样周期过大,将会丢失信号的高频成分,从而无法准确重建原始信号。
抽样定理说明了作为采样频率的一个下限值2B,因为将采样频率设置为低于此值会失去信号的唯一信息(高频成分)。
当采样频率等于2B时,可以从这些采样值恢复出信号的完整频率谱,即避免了信息损失。
三、信号的恢复当原始信号被采样后,需要对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进行恢复,以便生成一个趋近于原始信号的连续信号。
采样定理的证明告诉了我们如何确保在扫描连续信号的采样点时,可以正确地还原其原始形式。
例如,可以通过插值的方式将采样点之间的值计算出来,从而恢复出连续时间信号。
(一)信号抽样信号抽样是利用抽样脉冲序列)(t p 从连续信号)(t f 中抽取一系列的离散值,通过抽样过程得到的离散值信号称为抽样信号,记为)(t f s 。
从数学上讲,抽样过程就是信号相乘的过程,即)()()(t p t f t f s ∙=因此,可以使用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卷积性质来求抽样信号)(t f s 的频谱。
常用的抽样脉冲序列有周期矩形脉冲序列和周期冲激脉冲序列。
上式表明,信号在时域被抽样后,它的频谱是原连续信号频谱以抽样角频率为间隔周期的延拓,即信号在时域抽样或离散化,相当于频域周期化。
在频谱的周期重复过程中,其频谱幅度受抽样脉冲序列的傅里叶系数加权,即被n P 加权。
可以看出,)(ωs F 是以s ω为周期等幅地重复。
(二)抽样定理 如果)(t f 是带限信号,带宽为m ω,则信号)(t f 可以用等间隔的抽样值来唯一表示。
)(t f 经过抽样后的频谱()ωs F 就是将)(t f 的频谱()ωF 在频率轴上以抽样频率s ω为间隔进行周期延拓。
因此,当m s ωω2≥时,周期延拓后频谱()ωs F 不会产生频率混叠;当m s ωω2<时,周期延拓后频谱()ωs F 将产生频率混叠。
通常把满足抽样定理要求的最低抽样频率)2,2(2πωπωm m s s m s f f f f ===称为奈奎斯特频率,把最大允许的抽样间隔ms s f f T 211==称为奈奎斯特间隔。
(三)信号重建 抽样定理表明,当抽样定理小于奈奎斯特间隔时,可以使用抽样信号唯一表示原信号,即信号的重建。
为了从频谱中无失真的恢复原信号,可以采用截止频率为m c ωω≥的理想低通滤波器。
上式表明连续信号可展开为抽样函数()t Sa 的无穷级数,该级数的系数为抽样值。
利用MATLAB 中的函数tt t c ππ)sin()(sin =来表示()t Sa ,所以可获得由()s nT f 重建()t f 的表达式,即()()()⎪⎭⎫ ⎝⎛-=∑+∞=-∞=s c n n s c s nT t c nT f T t f πωπωsin。
实验一 信号的抽样与恢复(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信号的抽样方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方法。
2.验证抽样定理。
二、实验设备1.Dais -XTB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任意函数发生器 一台三、实验原理1.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从离散信号源获得,也可以从连续时间信号抽样而得。
抽样信号()s x t 可以看成连续信号()x t 和一组开关函数()s t 的乘积。
()s t 是一组周期性窄脉冲,如图1-1,s T 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1/s s f T =称抽样频率。
图1-1 矩形抽样信号对抽样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可知,抽样信号的频率包括了原连续信号以及无限个经过平移的原信号频率。
平移的频率等于抽样频率f s 及其谐波频率2f s 、3f s ……。
当抽样信号是周期性窄脉冲时,平移后的频率幅度按sin x /x 规律衰减。
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周期的延拓,它占有的频带要比原信号频谱宽得多。
2.在一定条件下,从抽样信号可以恢复原信号。
只要用一截止频率等于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f n 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经滤波后得到的信号包含了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故在低通滤波器输出端可以得到恢复后的原信号。
3.原信号得以恢复的条件是f s ≥2f max ,f s 为抽样频率,f max 为原信号的最高频率。
当f s <2 f max 时,抽样信号的频谱会发生混叠,从发生混叠后的频谱中无法用低通滤波器获得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使用中,仅包含有限频率的信号是极少的,因此恢复后的信号失真还是难免的。
实验中选用f s <2 f max 、f s =2 f max 、f s >2 f max 三种抽样频率对连续信号进行抽样,以验证抽样定理。
4.连续信号的抽样和抽样信号的复原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
除选用足够高的抽样频率外,常采用前置低通滤波器来防止原信号频谱过宽而造成抽样后信号频谱的混迭,但这也会造成失真。
学生实验报告)实际上,考虑到低通滤波器特性不可能理想,对最高频率为3400Hz的语言信号,通常采用8KHz 抽样频率,这样可以留出1200Hz的防卫带。
见图4。
如果fs<fH,就会出现频谱混迭的现象,如图5所示。
在验证抽样定理的实验中,我们用单一频率fH的正弦波来代替实际的语音信号。
采用标准抽样频率fs=8KHZ。
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fH,分别观察不同频率时,抽样序列和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体会抽样定理的正确性。
验证抽样定理的实验方框图如图6所示。
在图8中,连接(8)和(14),就构成了抽样定理实验电路。
由图6可知。
用一低通滤波器即可实现对模拟信号的恢复。
为了便于观察,解调电路由射随、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组成,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3400HZ2、多路脉冲调幅系统中的路际串话~多路脉冲调幅的实验方框图如图7所示。
在图8中,连接(8)和(11)、(13)和(14)就构成了多路脉冲调幅实验电路。
分路抽样电路的作用是:将在时间上连续的语音信号经脉冲抽样形成时间上离散的脉冲调幅信号。
N路抽样脉冲在时间上是互不交叉、顺序排列的。
各路的抽样信号在多路汇接的公共负载上相加便形成合路的脉冲调幅信号。
本实验设置了两路分路抽样电路。
多路脉冲调幅信号进入接收端后,由分路选通脉冲分离成n路,亦即还原出单路PAM信号。
图7 多路脉冲调幅实验框图冲通过话路低通滤波器后,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很小。
这样大的衰减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但是,在分路选通后加入保持电容,可使分路后的PAM信号展宽到100%的占空比,从而解决信号幅度衰减大的问题。
但我们知道平顶抽样将引起固有的频率失真。
PAM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是幅度上趋势连续的。
而在PAM系统里,PAM信只有在被量化和编码后才有传输的可能。
本实验仅提供一个PAM系统的简单模式。
3、多路脉冲调幅系统中的路标串话路际串话是衡量多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路际串话是指在同一时分多路系统中,某一路或某几路的通话信号串扰到其它话路上去,这样就产生了同一端机中各路通话之间的串话。
基于Matlab 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实验一 连续时间信号在Matlab 中的表示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Matlab 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2、观察并熟悉这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二、实验原理及实例分析1、信号的定义与分类2、如何表示连续信号?连续信号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符号推理法和数值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Matlab 数值计算的方法不能处理连续时间信号。
然而,可利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的取样值来近似表示连续信号,即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样值能被Matlab 处理,并且能较好地近似表示连续信号。
3、Matlab 提供了大量生成基本信号的函数。
如:(1)指数信号:K*exp(a*t)(2)正弦信号:K*sin(w*t+phi)和K*cos(w*t+phi)(3)复指数信号:K*exp((a+i*b)*t)(4)抽样信号:sin(t*pi)注意:在Matlab 中用与Sa(t)类似的sinc(t)函数表示,定义为:)t /()t (sin )t (sinc ππ=(5)矩形脉冲信号:rectpuls(t,width)(6)周期矩形脉冲信号:square(t,DUTY),其中DUTY 参数表示信号的占空比DUTY%,即在一个周期脉冲宽度(正值部分)与脉冲周期的比值。
占空比默认为0.5。
(7)三角波脉冲信号:tripuls(t, width, skew),其中skew 取值范围在-1~+1之间。
(8)周期三角波信号:sawtooth(t, width)(9)单位阶跃信号:y=(t>=0)三、实验内容1、验证实验内容直流及上述9个信号2、程序设计实验内容(1)利用Matlab 命令画出下列连续信号的波形图。
(a ))4/3t (2cos π+(b ))t (u )e 2(t -- (c ))]2()(u )][t (cos 1[--+t u t π(2)利用Matlab 命令画出复信号)4/t (j 2e)t (f π+=的实部、虚部、模和辐角。
1、结合抽样定理,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信号经过冲激脉冲抽样后得到的抽样信号及其频谱,并利用构建信号,并计算重建信号与原升余弦信号的误差。
解:
wm=2;
wc=1.2*wm;
Ts=1;
dt=0.1;
t1=-10:dt:10;
ft=sinc(t1/pi);
N=5000;
k=-N:N;
W=2*pi*k/((2*N+1)*dt);
n=-100:100;
nTs=n*Ts;
fst=sinc(nTs/pi);
subplot(221);
plot(t1,ft,':'),hold on;
stem(nTs,fst),grid on;
axis([-10,10,-0.4,1.1]);
xlabel('Time(sec)'),ylabel('fs(t)');
title('Sa(t)抽样后信号'),hold off,
Fsw=Ts*fst*exp(-j*nTs'*W);
subplot(222);
plot(W,abs(Fsw)),grid on;
axis([-20 20 0 4]);
xlabel('\omega'),ylabel('Fs(w)');
title('Sa(t)抽样信号频谱');
t=-10:dt:10;
f=fst*Ts*wc/pi*sinc((wc/pi)*(ones(length(nTs),1)*t-nTs'*ones(1,length(t)))); subplot(223);
plot(t,f),grid on;
axis([-10 10 -0.4 1.1]);
xlabel('t'),ylabel('f(t)');
title('重建新号');
error=abs(f-ft);
subplot(224);
plot(t,error),grid on
xlabel('t'),ylabel('error(t)');
title('误差');
2、结合抽样定理,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升余弦信号
经过冲激脉冲抽样后得到的抽样信号及其频谱,并利用构建升余弦信号,并计算重建信号与原升余弦信号的误差。
解:
wm=2;
wc=1.2*wm;
Ts=1;
dt=0.1;
t1=-10:dt:10;
ft=((1+cos(t1))/2).*(heaviside(t1+pi)-heaviside(t1-pi));
N=5000;
k=-N:N;
W=2*pi*k/((2*N+1)*dt);
n=-100:100;
nTs=n*Ts;
fst=((1+cos(nTs))/2).*(heaviside(nTs+pi)-heaviside(nTs-pi));
subplot(221);
plot(t1,ft,':'),hold on;
stem(nTs,fst),grid on;
axis([-10,10,-0.4,1.1]);
xlabel('Time(sec)'),ylabel('fs(t)');
title('Sa(t)抽样后信号'),hold off,
Fsw=Ts*fst*exp(-j*nTs'*W);
subplot(222);
plot(W,abs(Fsw)),grid on;
axis([-20 20 0 4]);
xlabel('\omega'),ylabel('Fs(w)');
title('Sa(t)抽样信号频谱');
t=-10:dt:10;
f=fst*Ts*wc/pi*sinc((wc/pi)*(ones(length(nTs),1)*t-nTs'*ones(1,length(t)))); subplot(223);
plot(t,f),grid on;
axis([-10 10 -0.4 1.1]);
xlabel('t'),ylabel('f(t)');
title('重建新号');
error=abs(f-ft);
subplot(224);
plot(t,error),grid on
xlabel('t'),ylabel('error(t)');
title('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