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浙江省高考地理选择题特点及命题趋势 63页PPT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63
浙江选考地理.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察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与要求见下表。
难易度:由简单到难——蓝、绿、黄、红
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考试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五和选修地理六中的相关内容。
其中必修部分约占85%,选修部分约占15%。
2.考试要求分布
理解、简单应用试题约占40%,综合应用试题约占60%。
3.试题类型分布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约占60%,非选择题约占40%。
地理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2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理3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浙江高考地理试题变化特点与备考策略作者:金开任叶文媛来源:《地理教育》2020年第07期摘要:浙江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中“新”高考方案的修订变化备受社会关注。
深入分析新高考方案给命题带来的变化,能为科学有效备考提供参考。
文章以新方案修订实施后首考试题作为研究切入点,剖析新高考地理试题的“变”以及如何应“变”,以期进一步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考试题;变化;策略2018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对2014年出台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方案自2017年秋季对新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施行,一年分1月和6月两次考试(原10月和4月),并实行分卷考试。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是高考方案修订变化后的首次考试。
“新”“老”高考试题有何共同点?试题有何新变化?如何应变?基于现实的问题与困惑,笔者对浙江省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比较,剖析试题的变化规律与特点,为区域高考备考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一、稳中有“变”从试卷结构方面看,与之前的高考方案相比,二者在试卷结构方面存在众多相似之处,试题总体稳中有“变”。
从考试目标落实上看,新老方案都兼顾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认知层次,做到知识结构和考核能力层次上的平衡。
从考点的分布来看,二者都涵盖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两个模块,考查内容和分值相对稳定。
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和选修Ⅵ“环境保护”模块,在2019年4月试题中分值分别为4分和5分,在2020年1月试题中分值都是4分。
必修地理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如地表形态、大气热力状况、天气系统、气候、水循环等都是高频考点,其中必修Ⅰ第二章考点多、分值最大,2019年4月和2020年1月试题中相关考点分值分别为19分和28分。
从题型角度看,风格一致。
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都兼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兼顧必修地理和选修地理,兼顾中国区域和世界区域地理。
命题素材选择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非选择题以某一区域为背景,辅以表格、图片、文字等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主题式命题,强调学科能力,突出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