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力学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44
ICU机械通气、呼吸力学监测【设备要求】1呼吸机:现场急救、转运途中及急诊抢救选用便携式呼吸机。
临床应用宜选用功能较齐全、性能良好的呼吸机。
通气时间超过24h者,应配湿化器。
2.简易呼吸球囊:每间ICU病房应备1〜2个。
3.气道护理盘:粗细适宜的吸痰管数根,纱布数块,气道湿化用无菌生理盐水1瓶,注射器2个(分别用于注射湿化水和气管内导管气囊充气、放气),无菌镶2个和盛有冷开水的治疗杯2套(分别用于气道内吸引和口腔内吸引)。
4.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5.吸引器。
【监测方法及意义】1机械通气监测及意义(1)人工气道的监测1)口腔卫生情况,防止误吸及吸入性肺炎。
2)导管的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3)气管切开创面清洁,防止感染。
4)气囊的充足情况,防止通气不足。
(2)气道湿化监测1)呼吸机加温湿化,防止气道干燥。
2)雾化吸入,湿化痰液,促进排痰。
(3)分泌物吸引监测1)吸引部位如口腔、鼻咽腔、气道情况,利于病情判断。
2)吸引方法的合理性,防止继发性损害。
(4)呼吸机管路监测1)压缩泵空气过滤网。
2)连接管道:24~36h更换清洁、消毒,84消毒液浸泡30min,清水洗冲。
3)加温湿化器:塑料部分清洗消毒同管道。
有与管路连接的金属部分可用碘尔康棉球擦拭后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2.呼吸力学监测及意义(1)气道阻力监测:由于正常气道阻力大部分来自于大气道,而吸入80%氨和20%氧的氮氧混合气可降低气道阻力,临床上可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患者。
(2)胸和肺顺应性监测:顺应性与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顺应性(C)=容量改变(△▽)/压力改变(4P)°肺、胸廓顺应性也可按以下公式表示:肺顺应性(C1)二肺容量改变(AV)/经肺压,胸廓顺应性(CT)二肺容量改变(△,,)/经胸壁压。
又可分为静态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两种。
静态顺应性系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暂时阻断测得的顺应性;动态顺应性指在呼吸周期中,气流未阻断时测得的肺顺应性。
呼吸力学监测1.呼吸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呼吸系统涉及到肺通气和肺换气,影响机体氧和二氧化碳水平,是摄取氧、代谢产物排出、酸碱调节的重要器官。
2.呼吸力学监测的指标有哪些?呼吸力学监测包括压力、容量、流量、顺应性、阻力和呼吸做功等。
3.机械通气的主要阻力由什么构成?机械通气的主要阻力有气道阻力和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RAW)指的是气流通过气道遇到的阻力,其和气道峰压(Ppk)、气道平台压相(Pplat)、吸气流速相关(L/s)相关,公式为:(Ppk-Pplat)/流速。
弹性阻力包括肺与胸壁,其和顺应性成反比。
顺应性(Compliance,C)指的是单位压力下改变的容量。
4.呼吸机有哪些参数?呼吸机设定参数有: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流速、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通气模式、平台压、气道峰压、呼气末压力等指标,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一个参数改变可能会影响其他参数。
举例如下如下(注意单位换算):5.气道阻力如何计算?气道阻力可通过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来计算,也即是两者的差值,这部分压力差值主要用来克服气道阻力。
Raw=(Ppk-Pplat)/气流流速。
计算时候,需要进行相关单位换算。
呼吸机上压力单位为cmH20,而流速单位为L/min,需要换算为L/s。
平静呼吸气道阻力可为1-3cmH20/(L.s),气管插管会增加气道阻力,达到5-10cmH20/(L.s)。
6.顺应性如何计算?顺应性包括静态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
静态顺应性指的是单纯克服弹性阻力,其和平台压、呼气末正压之间的差值相关,因此可用两者的差值计算顺应性(Crs)。
Crs=VT/(Pplat-PEEP)。
当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的时候,Pplat会增加,Pplat与PEEP的差值增大。
自主呼吸患者顺应性参考范围:50-170ml/cmH2O,插管患者的顺应性参考范围为:男性40-50ml/cmH2O,女性35-45ml/cmH2O。
动态顺应性为气流流动时候的顺应性,和峰压、呼气末正压之间的差值相关,公式为:Crs=VT/(Ppk-PEEP),参考范围40-80ml/cmH2O。
呼吸力学监测及临床应用一、呼吸力学的临床意义:1、指导机械通气参数设置2、评估机械通气的安全性3、评估临床治疗的有效性4、指导呼吸机撤离5、探索新的机械通气模式二、监测波形及环的意义:1、从静态的,有限的数字监测变为动态的,实时的智能的波环监测,分析所设置的通气模式参数是否合理,为进一步调整相关参数提供客观依据2、动态了解病人肺功能的状态,观察患者自主呼吸做功的程度通过对波形的冻结,测量,存储,趋势,回顾,打印,等现代技术,手段对相关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3、评价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三、呼吸波形与环的用途1、评估设定的通气模式是否合理2、评估呼吸机与病人在通气吸气过程中做工情况,评估触发做功3、观察人机对抗情况4、了解气道阻塞情况5、了解呼吸回路有无漏气6、观察肺顺应性变化,评估通气的效果7、评估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8、呼气流速不回零9、设置合理的PEEP10、防止过度通气呼气末肺充气状态:PEEPi的影响因素:1、气道阻力增加2、呼吸系统弹性下降3、气道动态塌陷4、通气量过大5、呼气时间不足6、呼气肌的作用PEEPi的临床意义:1、增加肺损伤的危险性2、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3、增加呼吸功,导致呼吸肌疲劳平台压的影响因素:平台压(Pplat) 的影响因素Pplat=Volume/Compliance+PEEP顺应性PEEP潮气量平台压的临床意义:可代表肺泡压的大小口与肺损伤的关系密切口限制平台压不超过30-35 cmH2 0气道峰压(PIP) 的影响因素:PIP=Flow X Resistance+Volume/compliance+PEEP顺应性潮气量PEEP气道和气管内导管阻力吸气流速气道峰压的临床意义:气道峰压是设置压力报警限的根据实际气道峰压之上5-10cmH, 0以不高于45cmH20为宜。
呼吸力学监测操作方法
呼吸力学监测是一种通过监测呼吸系统的力学参数来评估呼吸功能的方法。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力学监测操作方法:
1. 检查设备:确保呼吸力学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
包括确认传感器、监测仪器、连接线等是否完好,并且已正确安装和连接。
2.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半卧位或直立位。
确保患者舒适,并准备好所需的辅助设备,例如口罩或鼻子夹等。
3. 连接传感器:根据设备说明书的指导,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到患者的呼吸系统。
通常,传感器可以通过插入呼吸机管道、测压管道、面罩或鼻管等方式与呼吸系统连接。
4. 校准设备:在监测开始之前,需要校准呼吸力学监测设备。
这通常包括将设备的零点校准到大气压力,并校准其测量范围。
校准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设备说明书。
5. 开始监测:打开呼吸力学监测仪器,并开始记录数据。
监测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时抽样。
6. 记录数据:根据设备的要求,将监测到的呼吸力学参数记录下来。
常见的呼
吸力学参数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等。
7. 分析数据:通过分析监测到的呼吸力学数据,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计算一些相关的指数,例如肺顺应性、阻力、吸气末正压-肺容积曲线等。
8. 采取措施: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调整呼吸机参数、更换或调整呼吸辅助器具、改变患者体位等,以改善呼吸功能。
9. 监测完毕:完成呼吸力学监测后,及时关闭设备并清理传感器。
将记录的数据保存和整理,并及时报告相关医疗人员。
呼吸力学监测第六节呼吸力学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应用呼吸生理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呼吸力学监测的参数包括有与呼吸相关的压力、容量、流量、顺应性、阻力和呼吸做功等。
严格掌握这些参数的测定条件,结合临床分析其结果,有利于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指导治疗。
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密切监测这些参数,有利于发现病情变化和指导呼吸机的合理应用。
一、压力(一)呼吸相关的压力指标呼吸运动过程中必须克服压力的变化。
总的呼吸系统压力称作经呼吸系统压(Prs),包括经肺压(PL)和经胸壁压(PW)。
1.经肺压(PL) PL是指气道开口压(Pao)与胸膜腔压(Ppl)之间的差值,即PL= Pao-Ppl。
它反映在相应的肺容量时需要克服肺的阻力,也是产生相应的肺容量变化消耗于肺的驱动压力。
通常采用食道囊管法检测食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附近的压力(Peso)来反映Ppl,即PL= Pao-Peso。
静态下PL反映肺的弹性回缩力,动态时也包括气道阻力(RAW)。
所以,检测肺的弹性回缩力时,应该在呼吸气流为零时测定PL。
2.经胸壁压(PW) PW是指胸膜腔压(Ppl或Peso)与体表压力(Pb)的差值,即PW=Ppl-Pb,它反映在相应的容量时胸廓的阻力,也是产生相应的胸廓容量变化所消耗的驱动压力。
Pb为大气压,所以,PW=Ppl。
由于呼吸肌肉直接附着并作用在胸壁上,呼吸肌肉的活动会直接导致胸廓的运动,从而影响PW的测定。
因此,只有在呼吸肌肉完全放松,气道阻断的条件下,Ppl才能反映PW。
3.经呼吸系统压(Prs)Prs是指呼吸运动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整个呼吸系统的总体压力,为经肺压(PL)和经胸壁压(PW)的总和Prs=PL+PW(1)呼吸运动过程中,这些压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随着肺容量和呼吸流量的改变而变化。
引起肺膨胀的动力(Pinf)来源于呼吸机的外加(Pext)和/或患者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Pmus)。
呼吸力学监测的常用指标呼吸力学监测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机械性质的方法,常用于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
通过呼吸机监测呼吸系统的机械性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调整通气参数,改善患者的通气支持效果,降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呼吸力学监测的常用指标。
1. 呼吸频率(RR)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以每分钟为单位(次/分)。
呼吸频率与通气量(VT)的乘积等于分钟通气量(MV),即MV = RR × VT。
呼吸频率的监测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通气参数。
在康复期或者较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正常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
而在重症患者中,呼吸频率可能显著升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设置合适的通气参数。
2. 潮气量(VT)潮气量是指一次正常呼吸中吸气或呼气的空气量。
在机械通气时,VT通常设置在6-8毫升/千克体重之间。
监测潮气量可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在呼吸系统疾病或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通气量不足或过度通气等问题。
潮气量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或萎陷,从而影响有效通气。
3. 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是指在呼气过程中肺内的正压。
PEEP的设置有助于防止肺泡塌陷,改善氧合和通气效果。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肺泡塌陷的患者,适当设置PEEP可以改善肺功能并降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PEEP的监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等问题。
一般来说,PEEP的设置应该在2-10cm H2O之间,具体设置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4. 呼吸系统顺应性(Crs)呼吸系统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下肺容积的变化。
Crs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肺部机械性质,包括肺弹性、肺组织阻力、肺气体阻力及胸腔压等因素。
Crs的计算公式为:Crs = VT/(Pplat-PEEP)。
Crs的监测可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机械性质异常问题。
如果Crs下降,则说明肺部有肿胀或水肿等问题,此时应检查是否需要进行肺部病变处理并及时调整通气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