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781.78 KB
- 文档页数:56
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1、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统一体,叫做系统。
2、系统的特性:多元性或多组分性、相关性或相干性、统一性或一体性、整体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涌现性3、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佳效果为目标,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它是一门融合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系统工程的特点:(1)系统工程是一种知识体系,不是工程实践。
(2)系统工程是工程技术,不是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实际功效。
(3)系统工程是普遍适用的方法,一切工程都适用。
(4)系统工程的精华是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总体着眼构思,从局部着手实现,从全局出发用好局部,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个阶段。
5、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叫做安全。
6、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8、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9、安全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安全分析的系统性、安全信息的反馈性、安全控制的相关性、安全事故的随机性、事故识别的模糊性10、安全系统工程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识别、分析、评价、预测、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及危害因素,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是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11、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详见书P11)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1、系统安全分析(System Safety Analysis),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安全系统工程的含义安全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对付事故的办法有两种:其一是事故发生后吸取经验,进行预防的方法,也叫做“问题出发型”方法。
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其二是用系统工程控制事故的方法,也叫做“问题发现型”方法。
这就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第一节安全系统工程基础一、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系统应具有如下4个属性:(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的整体整体性:大于要素之和的性质也就是1+1>2整体性就是子系统层次上没有的性质在系统层次上的突现,也就是某种新的奇迹的创生(二)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种种表现1,多个要素的搭配组合可以创生出新的整体系统。
结构是多个联系的形式。
总体来看,系统内部的基本联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由“单向作用”联系形成的简单系统,一类是由“相互作用”联系形成的复杂系统。
(二)相互作用由单向作用构成的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机械性(简单性、被动性和线性作用)。
由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其行为表现出有机性和自组织性(复杂性、非线性作用、自动性、自调节、自复制、自创生)。
恩格斯曾经指出:“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今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在整体上考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一系列的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在这里是原因,在那里就是结果,……因此,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
”二、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绪论-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掌握)2.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功能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理解、掌握)3.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理解、掌握)4.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理解、掌握)5.系统的分类(熟悉)a)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b)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c)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d)控制系统和行为系统e)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指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封闭系统则相反,即系统与环境互相隔绝,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
f)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6.系统原理:(熟悉)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a)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把握时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计划,不断改善分工(明确分工),适时综合协调。
b)反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原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人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这种反馈叫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小,使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叫做负反馈。
反馈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系统本身接收、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如何;二是反馈系统能否保证灵敏、正确、有力地反馈信息。
c)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外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教学对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深入地掌握各种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的应用,掌握过程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内容与任务及其现状与进展;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
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学时)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3.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4.人-机-环境系统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人-机-环境系统的内容。
重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危险性预先分析(2学时)1.概述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3.危险性识别4.危险性等级5.危险性控制6.分析举例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重点:准确理解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和确定的方法;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难点: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确定危险性等级的方法;危险性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