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1、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对象相互关联而形成的统一体,叫做系统。
2、系统的特性:多元性或多组分性、相关性或相干性、统一性或一体性、整体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涌现性3、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佳效果为目标,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它是一门融合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系统工程的特点:(1)系统工程是一种知识体系,不是工程实践。
(2)系统工程是工程技术,不是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实际功效。
(3)系统工程是普遍适用的方法,一切工程都适用。
(4)系统工程的精华是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总体着眼构思,从局部着手实现,从全局出发用好局部,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个阶段。
5、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叫做安全。
6、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8、安全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9、安全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安全分析的系统性、安全信息的反馈性、安全控制的相关性、安全事故的随机性、事故识别的模糊性10、安全系统工程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识别、分析、评价、预测、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及危害因素,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是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11、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详见书P11)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1、系统安全分析(System Safety Analysis),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首页)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1 第 1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2、1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2 第 2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2、2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3 第 3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4 第 4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1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5 第 5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18
周次 6 第 6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3、25
周次 7 第 7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1
周次 8 第 8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8
周次 9 第 9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15
周次 10 第 10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22
周次 11 第 11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4、29
周次 12 第 12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6
周次 13 第 13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13
周次 14 第 14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20
周次 15 第 15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5、27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案
周次 16 第 16 次课学时 2 授课时间 6、3。
《安全系统工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教学对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深入地掌握各种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的应用,掌握过程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内容与任务及其现状与进展;熟练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可靠性工程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掌握对各类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了解掌握科学决策作深入地阐述。
教学内容: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述(1学时)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3.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4.人-机-环境系统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人-机-环境系统的内容。
重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理解系统与系统工程、安全与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和人-机-环境系统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危险性预先分析(2学时)1.概述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3.危险性识别4.危险性等级5.危险性控制6.分析举例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理解掌握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重点:准确理解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含义;分析掌握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理解掌握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和确定的方法;掌握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难点:危险性的识别原理;确定危险性等级的方法;危险性控制的方法。
前言第一章系统安全概论1.1 系统安全的定义1.1.1 系统安全产生的背景1.1.2 基本术语及定义1.1.2 关于安全的概念1.1.4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理和观点1.2 系统安全的发展历史1.2.1 19世纪60年代的发展情况1.2.2 19世纪70年代的发展情况1.2.3 19世纪80年代的发展情况1.2.4 19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情况1.3 系统安全的基本内容1.3.1 系统安全基本内容1.3.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1.3.3 系统安全所用数据和软硬件资源1.4 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前景1.4.1 投入-效益管理工具1.4.2 系统安全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事故2.1 事故的定义2.1.1 事故的定义2.1.2 事故的特点2.2 事故致因理论2.2.1 事故频发倾向论2.2.2 事故因果连锁论2.2.3 能量意外释放论2.2.4 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2.3 事故预防原理2.3.1 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2.3.2 防止人失误2.3.3 防止能量意外释放2.4 事故统计2.4.1 事故分类2.4.2 事故伤害和损失2.4.3 事故统计指标2.4.4 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第三章危险源的辨识3.1 危害、危险源分类3.1.1 两类危险源3.1.2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3.1.3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1.4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3.1.5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3.1.6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3.1.7 其它危险、危害因素3.2 重大危险源辨识3.2.1 重大危险源3.2.2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3.2.3 重大危险源辨识3.3 危险源辨识方法3.3.1 安全检查表3.3.2 预先危险性分析3.3.3 能量示踪和屏障分析3.3.4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3.3.5 事故树分析3.3.6 事件树分析3.3.7 管理疏忽和风险分析3.3.8 其它分析方法3.3.9 案例分析3.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4.1 制定目的3.4.2 要求和依据3.4.3 方法和步骤3.4.4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3.4.5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3.4.6 案例分析第四章安全评价4.1 安全评价概述4.2 安全评价方法4.2.1 一般综合评价法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4.2.3 其它安全评价方法4.3 风险分析4.3.1 风险指数法4.3.2 基于事件树的风险定量分析4.3.3 不确定性分析与拓展定量风险分析4.4 灰色理论4.4.1 灰色理论概述4.4.2 灰色理论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4.5 安全评价案例分析第五章后果分析5.1 后果分析概述5.2 泄漏5.2.1 泄漏情况分析5.2.2 泄漏后果及泄漏控制5.2.3 泄漏量5.3 扩散5.3.1 泄漏后的扩散5.3.2 气团在大气中的扩散5.4 火灾5.4.1 火灾类型5.4.2 火灾热辐射5.4.3 有毒产物的危害5.5 爆炸5.5.1 爆炸能5.5.2 冲击波5.5.3 碎片能量及碎片打击5.6 中毒5.6.1 有毒物质的毒性5.6.2 中毒概率第六章专业安全技术6.1 电气安全技术6.1.1 电气事故概述6.1.2 电气事故类型及防治6.2 机械与起重安全技术6.2.1 机械安全概述6.2.2 金属切削机械安全技术6.2.3 冲压机械安全技术6.2.4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6.2.5 起重机安全技术6.3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6.3.1 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装置6.3.2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装置6.3.3 锅炉事故6.4 煤矿安全技术6.4.1 矿井瓦斯危害及其防治6.4.2 矿井矿尘危害及其防治6.4.3 矿井火灾及其防治6.4.4 冒顶事故及其防治6.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6.5.1 概述6.5.2 土方工程安全6.5.3 脚手架安全6.5.4 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6.6 化工安全技术6.6.1 化工生产特点6.6.2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6.6.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6.7 防火防爆6.7.1 火灾危害6.7.2 爆炸事故危害6.7.3 防火防爆措施6.8 职业安全卫生6.8.1 职业危害6.8.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第七章安全经济7.1 安全经济基本理论7.1.1 安全经济学概述7.1.2 安全经济的基本术语和概念7.1.3 安全经济基本原理7.2 安全价值工程方法7.2.1 价值工程简介7.2.2 安全价值工程概述7.3 安全投资技术7.3.1 安全投资及其作用7.3.2 安全投资类别及其来源7.3.3 安全投资分析7.3.4 边际投资技术7.3.5 我国的安全投资状况7.4 安全经济效益分析技术7.4.1 安全效益的特点及其实现技术7.4.2 安全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7.4.3 安全效益的实际统计和计算7.4.4 提高安全效益的基本途径和领域7.5 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7.5.1 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7.5.2 "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7.5.3 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7.5.4 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第八章法律法规8.1 国内安全法规8.1.1 安全生产法8.1.2 劳动法8.1.3 职业病防治法8.1.4 矿山安全法8.1.5 消防法8.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8.2 国外法规规范8.2.1 美国军用标准--MIL-STD系列8.2.2 NASA系统安全标准(本书采用16开本,约500页)。
安全系统工程学主讲:刘琦liuyy2004@说明:1、专业基础必修课2、院考课3、考试成绩:平时20%(作业,点名,阶段测验);试卷80%4、参考书:1)安全系统工程学,肖爱民,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92)安全系统工程,冯肇瑞,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03)安全系统工程,冯肇瑞、崔国璋,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65、每次课尽可能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自己看书。
第一章概论重点内容:1、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2、了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3、掌握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局限性;4、掌握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5、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过程;6、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安全系统工程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预防伤亡事故和损失发生的一个新技术学科。
2、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工作随生产而产生,也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 生产离不开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现代工业的几大特点1、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2、三化:生产过程的大规模化,复杂化和高度自动化。
于此相适应,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1、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必然产生新危害。
? 2、需要处理的各种危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 3、由于生产过程大规模化,复杂化,造成危害程度的范围日益扩大。
? 4、安全保障的要求及技术难度也相应增长。
3、人们对付事故的两种方法? 1)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就是事故发生后吸取经验,进行预防的方法,有人也叫做“问题出发型”方法。
? 2)安全系统工程工作方法有人也叫做“问题发现型”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各构成部分存在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及其发生途径,通过重新设计或变更操作来减少或消除危害性,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4、传统安全工作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工作总是跟在生产后面跑。
原因:1)安全的属性问题;2)人的认识问题;3)安全效益问题;5、传统安全工作方法的局限性? 1)凭经验和直感处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事故危险性少,难以彻底改善安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