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原位癌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49.61 KB
- 文档页数:5
膀胱癌实验诊断进展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之一,膀胱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仍是目前膀胱癌诊断的主要技术,前者是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后者的敏感性低。
因此,研究开发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膀胱癌无创诊断新技术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及其复发监测是迫切需要的,现已发现多种具有重要诊断作用的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其中部分已用于膀胱癌的筛查。
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膀胱癌实验诊断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首位。
在欧洲其发病率约为1/万~3/万,在美国每年新增膀胱癌患者50 000多例,每年因该病引起死亡人数多达12500例:在我国膀胱癌也是泌尿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在老年人,但中年患者也占相当多的份额。
在国内外膀胱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较高与吸烟、环境污染、通讯、化学致癌物有关,其中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是目前已知的两个主要的膀胱痛危险因素。
膀胱癌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无浸润的浅表性癌,初次治疗后复发率高达70%。
由此可见,膀胱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有利于其早期治疗,而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又有赖于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另外,由于膀胱癌治疗后的复发率极高,其跟踪监测也迫切需要有效的、简便易行的诊断技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膀胱癌诊断手段主要有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其中膀胱镜检查被视为目前膀胱癌诊断的金标准,它可提供直接视觉信息及肿瘤组织分期分级的依据,具有较高特异性。
但该检查耗时、费用较高、有时需要麻醉,对原位癌敏感性较差,且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道损伤、膀胱损伤等并发症。
此外,该检查侵入性大,给许多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带来痛苦和麻烦,也不能用于膀胱癌的筛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另一种目前用于诊断膀胱癌的常规方法,其优点是无创伤,特异性高、非侵入性,克服膀胱镜检查的缺点,但其检出率因受多因素的影响。
一、引言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其中,膀胱癌全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膀胱癌全切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膀胱癌全切术后治疗方案1. 术后病理分期膀胱癌全切术后,首先应对病理组织进行分期,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膀胱癌分期标准,将膀胱癌分为以下几期:(1)Tis期:原位癌。
(2)Ta期:肿瘤仅限于黏膜层。
(3)T1期: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4)T2期:肿瘤侵犯肌层。
(5)T3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6)T4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
2. 术后辅助治疗(1)放疗放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两种方式。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和淋巴结转移,而近距离放疗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
(2)化疗化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的另一重要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化疗,如MVC(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膀胱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2)对化疗和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3. 随访与监测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包括:(1)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肛门指诊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了解病情变化;(3)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
膀胱癌疾病治疗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文将对膀胱癌治疗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膀胱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有约4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其中约25%的患者来自发达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预计膀胱癌患者数量将继续增加。
治疗技术与方法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使得膀胱癌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问题。
放射治疗和化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副作用和有效性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市场需求分析1.高效治疗需求:膀胱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追求是市场需求的核心。
他们希望通过治疗能够控制病情的进展、延长生存期,并尽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2.个性化治疗需求: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因此对于治疗方法的个性化需求也很强。
患者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3.整体治疗方案需求:膀胱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而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
因此,市场需求也包括对整体治疗方案的需求,希望通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便捷就医需求:膀胱癌患者希望能够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这包括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诊疗路径的优化以及医疗服务的便利化等方面。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膀胱癌治疗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已经得到了临床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免疫治疗药物在一部分膀胱癌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同时,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也成为了市场发展的热点。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膀胱癌治疗将朝着更加安全、有效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李长岭【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3(011)001【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整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998~2008年登记的膀胱癌数据,包括膀胱癌发病率、发病构成、0~74岁发病累积率和年龄别发病率.分别按性别及城乡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膀胱癌的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结果 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发病率为7.49/10万,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2.50%,0~ 74岁中国膀胱癌发病累积率为0.52%.分性别统计,2008年中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为11.41/10万,是中国女性膀胱癌发病率(3.51/10万)的3.3倍.分城乡统计,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的发病率为8.55/10万,是中国农村人口膀胱癌发病率(3.55/10万)的2.4倍.1998~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60%.中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76%,略高于女性的4.32%.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90%,低于农村人口的5.64%.膀胱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08年,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率在60岁以后超过肾肿瘤,居中国泌尿系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至85岁以上年龄组膀胱癌发病率达到69.77/10万的峰值.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中国膀胱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膀胱癌发病水平中等.但近10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城市或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总页数】7页(P89-95)【作者】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李长岭【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泌尿外科,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泌尿外科,北京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中国膀胱癌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 [J],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李长岭2.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分析 [J],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李长岭3.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J], 解士龙4.2005—2015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J], 王玲玲; 孙娇; 尤莉莉; 任国琴5.中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职业性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流行病学调查 [J], 毕文芳;Richafd B.Hays;冯佩文;齐瑞蓉;犹学筠;陈志刚;张鸣歧;曲宝庆;富振英;Melode Chen;Harvey T.Co Chen;William J.Blot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28(1)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术,即完全去除网膜带和独立带,横断其深面环形肌制备贮尿囊,用于制备原位新膀胱。
贮尿囊重建必须达到:低压(肠子去管化作成球形);容量足够大;充分游离与尿道无张力吻合。
不足之处:(1)乙状结肠过短时手术难度大,恢复结肠连续性时吻合口张力大,易发生肠瘘或者腹腔镜下游离降结肠更加困难;(2)新膀胱为管状,肌肉收缩力不平衡,膀胱的顺应性要低,易发生输尿管反流或尿失禁;(3)结肠带去除部位易发生肠瘘;(4)结肠贮尿囊患者常常发生高氯性酸中毒。
我们认为用回肠代膀胱好。
原位新膀胱术存在的危险因素:(1)复发尿道癌,平均复发率为3%~18%[1],复发平均间隔时间为3年;(2)排尿的控制能力差,常可出现夜间尿失禁现象。
原因为尿道关闭压低,盆底肌肉松弛,熟睡后没有“叫醒”排尿机制。
预防措施为:术中注意在盆底解剖前不作尿道前面的解剖,以免损伤括约肌区和相应神经。
术后加强括约肌功能锻炼,晚上少喝水,闹钟定时叫醒排尿1~2次。
原位新膀胱近年来不少学者在女性患者进行尝试取得同样良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只要病例选取恰当,女性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
[参考文献][1]叶敏,张元芳,主编.现代泌尿外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28.[2]黄健,许可慰,林天歆,等.可控性膀胱术与回肠新膀胱术(附68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8):461-463.[3]周荣祥,杨进益,张祥盛,等.球形可控性回肠代膀胱术(附2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8):464-466.[4]王晓雄.进一步重视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8):453-455.[5]肖亚军,邢毅飞,张齐钧,等.改良可控性盲结肠膀胱术15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8):459-460.[收稿日期]2007-04-23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综述・膀胱原位癌的诊治现状及进展谢红林3 综述 沈志坚 审校 【摘要】 膀胱原位癌是扁平、高级别、具有进展为肌肉浸润性癌倾向的恶性肿瘤,5%~10%浅表膀胱癌患者伴发原位癌。
膀胱镜、尿细胞学、膀胱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联合应用是诊断膀胱原位癌的重要依据。
膀胱内卡介苗灌注是治疗膀胱原位癌重要方法。
早期膀胱切除术具有很好的生存率。
膀胱内灌注化疗、免疫治疗及光动力治疗给原位癌尤其是卡介苗抵抗性原位癌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膀胱肿瘤[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4416(2006)0620766205 膀胱原位癌是膀胱移行上皮扁平、高级别、非浸润性癌,具有高度进展倾向,浅表膀胱癌患者中5%~10%伴发膀胱原位癌[1,2],而Pal ou等[3]学者则报道19%浅表膀胱癌中伴发膀胱原位癌。
膀胱原位癌的自然病程中,5年进展率高于50%,较其他浅表膀胱癌具有更高的复发率[4]。
1998年,WHO/I S UP将膀胱移行上皮原位癌定义为膀胱黏膜扁平、高级别上皮内新生物,上皮细胞全层或部分增厚,细胞大而不规则,细胞核大浓染,有丝分裂相多见,但与不典型增生存在相似之处。
noma.A izheng,2003,22(6):637-9.6 Hara I,M iyake H,Hara S,et al.Significance of matrix metall op r otein2 ases and tissue inhibit ors of metall op r oteinase exp ressi on in the recur2 rance of superficial transiti 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J U r ol, 2001,165(5):1769-72.7 Ka wa mura K,Ka m iya N,Suya ma T,et al.I n situ gelatinolytic activity correlates with tumor p r ogressi on and p r 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blad2 der cancer.J U r ol,2004,172(4p t1):1480-4.8 Vasala K,Paakko P,Tur peennie m i-Hujanen T,et al.Matrix metal2 l o-p r oteinase-2i m munoreactive p r otein as a p r ognostic marker in bladder cancer.U r ol ogy,2003,62(5):952-7.9 Sum i T,Yoshida H,Hyun Y,et al.Exp ressi on of matrix metall op r o2 teinases in human transiti 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Oncol Rep,2003,10(2):345-9.10 Hashi m ot o G,Znoki Z,Fujii Y,et al.Ma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s cleave connective tissue gr owth fact or and reactivate angi ogenic ac2 tivit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 owth fact or165.J B i ol Che m,2002, 277(39):36288-95.11 Seargent J M,Loadman P M,Martin S W,et al.Exp ressi on of ma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10in human bladder transiti onal cell carcinoma.U r ol ogy,2005,65(4):815-20.12 Hane maaijer R,Verheijen JH,Maguire T M,et al I ncreased gelatinase -A and gelatinase-B activities in malignant vs benign breast tumors.I nt J Cancer,2000,86(2):204-7.13 Sun J,He m lerME.Regulati on of MMP-1and MMP-2p r oduc2ti on thr ough CD147/ExtracellularMatrixMetall o-p r oteinase induc2 er interacti ons.Cancer Res,2001,61(5):2276-81.14 Han JL,Xie WL,Huang J,et al.Exp ressi 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 inducer in human bladder transiti onal cell carcino2 ma.A i Zheng,2003,22(11):1158-61.15 Guan KP,Ye HY,Yan Z et al.Serum levels of endostatin and ma2 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9ass ociated with high stage and grade p ri m ary transiti 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U r ol ogy,2003, 61(4):719-23.16 Durkan GC,Nutt JE,Marsh C,et al.A lterati on in urinary ma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9t o tissue inhibit or of metall op r oteinase-1rati o p redicts recurrence in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Clin Cancer Res,2003,9(7):2576-82.17 Sier CF,Casetts G,Verheijen JH,et al.Enhanced urinary gelatinase activities(matrix metall op r oteinases-2and9)are ass ociated with early-stage bladder carcinoma:a comparis on with clinically used tumor markers.Clin Cancer Res,2000,6(6):2333-40.18 Gerhards S,Jung K,Koenig F,et al.Excreti on of matrix metall op r o2 teinases-2and9in urine is ass ociated with a high stage and grade of bladder carcinoma.U r ol ogy,2001,57(4):675-9.19 Eissa S,S wella m M,el-Mosalla my H,et al.D iagnostic value of u2 rinary molecular markers in bladder cancer.Anticancer Res,2003, 23(5b):4347-55.(收稿日期:2006204213)3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按照其发生时机不同分为原发性膀胱原位癌、继发性膀胱原位癌及伴发性膀胱原位癌三种类型。
1 膀胱原位癌的诊断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活检的联合使用是诊断膀胱原位癌的主要方法[5],尿肿瘤标志物检测亦能提供一定诊断价值[6,7]。
1.1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
在对2410例膀胱癌患者T URB术后第一次膀胱镜检查随访中发现,单发肿瘤且无辅助灌注治疗者,其复发率为3.4%~20.6%;在多发肿瘤且术后辅助灌注治疗者,其复发率为7.4%~45.8%[8]。
从这项调查中可见,虽然这些复发的肿瘤中,部分可能由于手术切除不彻底而遗留下来的,但是膀胱镜检查在诊断膀胱癌中的作用是明确的。
膀胱原位癌在膀胱镜下会呈现红色多灶天鹅绒样典型病变,尤其是荧光膀胱镜。
在一项对83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膀胱原位癌病例膀胱镜检查的研究中,普通膀胱发现77%(64/83)膀胱原位癌患者和58%的病灶,而HAL荧光膀胱镜发现了96.4%(80/83)的膀胱原位癌患者及97%的病灶,同时检查出18例被普通膀胱镜漏诊的膀胱原位癌患者[9]。
利用光敏物质灌注检查将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原位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提高到95%以上,且局部应用光敏物质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5]。
因此,荧光膀胱镜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1.2 尿细胞学检查由于膀胱原位癌病灶中上皮细胞间连接疏松,肿瘤细胞脱落进入尿液中的数量增加,使得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上升[5]。
低级低期膀胱癌尿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25%~40%,特异性大于90%,而在膀胱原位癌患者中,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90%[5]。
但是尿细胞学检查样品来自尿液还是膀胱冲洗液尚无统一意见,后者阳性率更高,但是伴发尿路感染的概率也增加,若同时需要行膀胱镜检查,则应该选取膀胱冲洗液[5]。
虽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当高,但是其不能提供肿瘤来自上尿路还是膀胱的定位诊断信息以及病变范围,即使上尿路原位癌很少[4]。
1.3 病理组织学检查膀胱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膀胱原位癌的金标准。
膀胱原位癌细胞具有异形性,为浸润性癌的癌前病变[4],其诊断可在多个病理医生检查后成立。
但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中存在误诊的可能。
Sharkey等[10]学者报道,在一组69例膀胱原位癌患者中,15例(22%)降级诊断为不典型增生,同样,在27例不典型增生病例中,8例(30%)被诊断为膀胱原位癌。
因此,病理学检查应该仔细,尽可能采取多位病理医生检查后再得出诊断结论,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1.4 尿肿瘤标志物最近10年来,多种尿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膀胱癌应用于临床,其诊断价值也得到了证实,如NMP22、BT A stat、端粒酶、I m munocyt等,在一项10000例以上的回顾性病例研究中发现,这些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乳头状癌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