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谈假想敌中队的重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683.66 KB
- 文档页数:8
其实1年半前还在AFWING混时就想写Tail Code了,也做了2年多的仔细观察,查了些资料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我通过大量图片的反复对比得出的结论,因此基本敢保证一个比较高的准确性当然也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毕竟有很多东西只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得出的结论缺乏可靠地官方证据,所以也请看出问题的看官指点下。
第1部分:垂尾码的基本内容Tail Code 包括3大部分:垂尾码、财年号、流水号A.垂尾码垂尾码是两位大写字母,一般情况下是其所属空军基地所在州名、城市名的缩写比如NY是纽约、AK是阿拉斯加、HH是夏威夷等的但也有少数例外,比如FF(第一战斗机联队)、WA(第57联队,拉斯维加斯)等等所以具体是什么的缩写,必须查表下面的表我已经用了1年多了,应该是近几年的统计结果,很可靠,目前没发现有错的垂尾识别码.rar (3.07 KB)下面这个表更完整,包括了那些已经消失的联队、中队,而且有海军的,喜欢历史的可以好好看看Tail Code.rar (8.38 KB)疑问1:一对垂尾码只代表一个联队?我也没法查这个,因为这涉及到部队编制问题,不是我的强项但从目前的观察结果来看,现阶段绝的单位中我还没发现有例外疑问2:每个联队下属的各个中队都是同一家族的飞机?每个联队下属的中队数量各不相同,但这些中队一般都是用的同一家族的机种比如 AV、SW、WW、SP、LF、NY 等都是清一色的16除非该联队处于机种更新换代的过渡时期,才可能出现多机种混装的情况比如现在的FF,虽然基本上都是22了,但仍然有很少部分的15存在B.数字码数字码是我个人对财年号(A) + 流水号(B)的统一合称财年号是什么?财年号代表该机交付时的财年(和“年”不一样)的前两年流水号是什么?我目前倾向于个人做的下面的推断:流水号表示该机在财年的订单序列里的总的出厂顺序比如1架F-4E在空军的1966财年计划里是第1023架出厂的,不管之前出厂的那1022架都是些什么飞机这架F-4E的流水号就是1023所以流水号不是按同机型、同财年排的出厂顺序,而是当时那个财年总的出厂顺序(只算空军的飞机)要不然下面的 B-2 没法解释,它的流水号已经达到41,B-2加上原型机1共才造了21架更何况全部21架B-2不可能在1982财年就全部生产了目前我们看到的数字码是5位,前两位小字体,后3位大字体,既 2A3B 模式(见1楼第1图)为什么前小后大在后面讲完整的数字码其实是8位, 4A + 4B但8位数字显然太长,只有把字体弄得很小才能全部刷在垂尾,很不方便一眼就能看清的目地所以,前两小数字代表财年号(A),后3位大数字代表流水号(B)。
美国A1Q∙167“愤怒的小猫”电子战吊舱目录前言 (1)1 .发展背景 (2)2 .系统特点 (2)3 .测试情况 (3)4 .名称来源 (5)5 .“恼怒的小猫”对我威胁影响分析 (5)5.1.概述 (5)5.2.研发背景 (6)5.3.作战性能 (6)5.4.威胁评估 (7)6.小结 (7)前言2023年4月,美国空军在一架MQ-9A“死神”无人机上对电子战设备进行了测试。
空军第556测试和评估中队完成了对“死神”无人机的初步地面和飞行测试,该无人机配备了“愤怒的小猫”(AngryKitten)A1Q-167电子对抗吊舱,A1Q-167吊舱为MQ-9提供了针对地面和空中威胁的高强度电子攻击(EA)能力。
该吊舱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研制,此前己在F-16战斗机等平台进行了测试。
图12023年4月10日至28日,第556测试和评估中队在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使用“愤怒的小猫”A1Q-167电子对抗(ECM)吊舱完成了MQ-9A“死神”的第一轮地面和飞行测试1.发展背景A1Q-167“愤怒的小猫”电子战吊舱大约在十年前由佐治亚州理工学院作为训练吊舱研发,用于在空军测试和训练任务期间模拟敌方电子攻击信号。
该吊舱试图创建一个电子战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和易于更新的软件更快地适应新的威胁;是一种可快速收集并分析电磁频谱信号,同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自主生成最佳作战方案的认知型电子对抗系统。
2016年,“愤怒的小猫”作为训练吊舱装备于美扮演红军F-16战机上,主要用于模拟敌方电子战行动。
但由于在训练中展现出极强的作战能力、灵活性以及重新编程能力,美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决定将其转换为战斗版本,用来干扰敌方传感器。
2023年,美国空战司令部建议将四个吊舱改装成战斗吊舱,以提供针对敌方射频威胁系统的攻击能力,而不是模拟攻击。
在为期两周的测试中,自卫干扰吊舱的任务数据文件软件连夜更新,以提高每天针对威胁的性能。
2.系统特点A1Q-167“愤怒的小猫”电子战吊舱包含一个猫形管,大量电子元件被集成在猫形管里。
美军红队(假想敌)评估体系建设现状及启⽰引⾔战争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战争,帮助指挥员和参谋⼈员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思考作战问题,美军从模仿对⼿的思维出发,借助各种技术、⽅法、概念与实践构建了红队评估体系,将新的视⾓和见解引⼊复杂的战争认知过程,培养指挥员及其参谋⼈员的求异思维,纠正他们在个体认知与集体思维⽅⾯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偏见。
01红队与红队评估A红队美军的红队概念源于冷战时期,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初兰德公司为五⾓⼤楼开发的“神童” 战略决策仿真评估系统。
其中,红⾊指代苏联特有的颜⾊,更⼴泛地指任何对⼿或敌对⽅。
就此,美海军于1969 年组建了“海军战机武器学校”,也就是著名的TOP GUN;美空军1972 年组建了“⼊侵者中队”;美陆军借鉴海、空军的实践经验,于1977 年组建了第32 近卫摩步团、第177 装甲旅和第1 装甲骑兵团。
美军在《假想敌部队作战条令(FM-700 系列)》中,明确规范了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红队的编组⽅式。
为了更好地将红队优化整合到联合职能与作战中参与联合筹划、决策和计划,美军成⽴了专门的红队司令部,并赋予红队司令部准确的定义,即: “⼀个由训练有素的成员组成的跨职能组织单元,可为指挥官提供独⽴的能⼒,以充分探索计划、作战和⽀持情报⽅⾯的备选⽅案,并通过模拟敌⽅关键思想和采⽤创造性思维来提⾼指挥员和参谋⼈员的决策能⼒。
主要作⽤是帮助指挥官和参谋⼈员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挑战各种假设,弱化群体性思维,降低意外带来的风险等。
”因此,美军的红队是⼀个独⽴的团体,它能够通过担任敌对⾓⾊或模仿敌对观点来挑战相关组织机构和指挥决策的观点,以提⾼指挥决策的有效性,这在具有强⼤⽂化惯性、习惯依赖既有经验解决问题的组织中特别有效。
B红队评估美军的红队评估体系本质上是⼀种对抗评估体系,旨在从不同⾓度对指挥员及其参谋⼈员的计划、⾏动和能⼒等进⾏对抗式评估和检验。
当前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作为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从来就没有退却。
而未来,中美在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中国海等多个亚太敏感区中的较量愈会更为激烈。
奥巴马政府出台的美国新军事战略中就明确指出美军将把战略重心由传统的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并把中国设定为最富挑战和最为真切的假想敌,所以,我国的国防安全亦将会受到更多的外部影响。
一.关岛将成为美国控制亚太地区的战略中心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关岛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美海军航母编队以其作为母港或停靠基地,并且《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就将其作为西太平洋美军基地的中枢要地。
所以,新军事战略调整后的关岛未来更是在亚太地区扮演地缘战略支点的角色。
1.地理位置优越关岛距中国和日本均是2000多公里,而距美国夏威夷群岛近6000公里,距澳大利亚也是2000多公里,如果将美军西太平洋海上基地连成一张网,关岛恰巧为中心。
因此,将关岛建成一个在西太平洋的战略中心,对于美军处理突发事件,不仅能避免远程奔袭的不便,提高军事干预亚太热点问题的效率,还能有效地节省军费开支。
[1]例如,美海军航母在此可以三天内就可抵达台海周边海域活动,四天之内就能抵达日本附近。
同时,关岛向北可控制对马海峡,向西可兵临马六甲海峡,为美国扼住潜在对手的能源输送通道提供了有力的依托。
2.基地云集,物资储备充足美军在全球建立了陆上预储和海上预置装备物资网络,其中关岛作为海上力量投送中枢,可以使美国从本土轻装出发。
比如,关岛的军事基地中阿普拉海军基地驻有第15核动力攻击潜艇中队,并具备停靠大型航母编队的能力;安德森空军基地还储有2.16亿升航空燃油,是美国空军第二大储油站等,这对于美国在保障美军在亚太地区持续监控、保持作战能力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强军事同盟自2010年以来,美军在从欧洲和中东抽身的同时,不断巩固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
除却头号战略盟友日本和韩国,与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都有了进一步的合作,而盟友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更是有了新的提高。
美军侦察战术思想汇报一、背景介绍美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在侦察战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侦察作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取得战场信息、制定作战计划、实施打击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美军在侦察战术思想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实践经验。
二、主要内容1. 战场环境分析在执行侦察任务之前,美军首先会对战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敌方部队的部署情况、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等各方面因素。
通过对战场环境的准确把握,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侦察任务的成功率。
2. 侦察手段多样化美军侦察部队拥有多样化的侦察手段,包括卫星侦察、空中侦察、地面侦察、电子侦察等。
这些手段相互配合,能够形成立体化的侦察网络,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高效信息传递和共享在侦察任务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至关重要。
美军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使指挥官能够及时做出决策。
4. 快速反应能力美军注重侦察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收到情报后迅速作出反应,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可以有效地保障侦察任务的顺利完成。
5. 高度密切配合侦察任务往往需要与其他作战部队密切配合,美军强调各个作战单元之间的配合与协同。
只有各方密切配合,才能确保侦察任务的顺利实施。
三、总结美军在侦察战术思想方面注重全面分析战场环境、多样化的侦察手段、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密切配合等方面。
这些思想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侦察任务的效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侦察作战中,美军将继续秉持这些思想,不断完善侦察战术,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战场环境。
以上为美军侦察战术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2012年,美国五角大楼集中海空军权威军事理论专家炮制了“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应对中国、伊朗、朝鲜等美军潜在作战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胁,计划在未来战争中取代已使用半个世纪的“空地一体战”理论,支撑美军“亚太再平衡”的军事战略,确保美军的全球军事优势。
然而,“空海一体战”这个在理论上无比先进的作战样式不仅没有在美军的全球军事部署中取得任何战果,美军四大军种也因为在这一作战理念中各自的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激烈的争辩,“空海一体战”引发的“战争”在美军内部悄然打响。
美国国防部炮制“空海一体战”概念2009年,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最先提出“空海一体战”的作战概念,并写入当年出版的《四年防务回顾》,认为美国空军和海军已经具备同样的作战能力,要求两大军种共同击败潜在的作战对手。
次年,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根据《四年防务回顾》签订了一份秘密备忘录,“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2011年11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委员会战备部主任兰迪·福布斯向时任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美军参考1970~1980年推出“空地一体战”理论的经验,支持“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改革,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和持续的关注,发展相应的作战条令,生产相关武器装备,确保美军在未来战争中赢得战场主动权。
2012年,“空海一体战”改革正式起步,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战场环境的两年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技战术需求,美国国会要求国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草案作为保障。
“空海一体战”概念提出伊始就得到一向苛刻的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的首肯,快速成为美国军界和政界讨论的热点。
“空海一体战”研究团队也因此上榜“美国百名最具影响力军事人物”排名第68 位,其成绩就是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面世不久,美国空军就将其作为军种未来发展的基本作战理论,表示要与美国海军协同应对A2/AD 威胁,整合防空、导弹防御、情报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系统和各类武器平台,确保制空权和制太空2013.08 / 军事文摘 /15美军“空海一体战”作战新思路马 强 陈 宇 张世先. All Rights Reserved.权,提高美军的联合作战介入能力。
1 引言假想敌部队就是在军队组织的对抗性演练和演习中,按敌军编制装备、作战思想指导、战术原则等组成的专门模拟作战对象的部队,也称“假想敌部队”、“蓝军”、“反方部队”、“影子部队”等,太空假想敌部队就是在演练和演习中,专门模拟作战对象太空力量及行动的部队。
假想敌部队是实战化训练的核心条件之一,对假想敌部队的研究是对实战化训练的积极探索。
美军自称“蓝军”,并称假想敌部队为“红军”,为避免混淆,本文统一采用“假想敌部队”这一名词。
美军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专业的太空假想敌部队,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鉴于太空域对传统作战域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与对传统作战域的体系融合日益加深的客观现实,研究美军太空假想敌部队的起源、运行模式及发展趋势,对于我军建设实战化训练条件,提高实战能力,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美军太空假想敌部队现状及发展趋势美军高度关注对手对其太空优势可能造成威胁的行动,并试图在训练中再现这些威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太空战。
研究太空假想敌部队这一对抗性训练的核心条件,可为美军太空力量训练乃至太空力量发展趋势的研究提供借鉴。
谢堂涛1 汤亚锋2 艾赛江1 (1 63611部队 2 航天工程大学)2 背景起源美军的假想敌部队起源于越南战争时期海军的“TOP GUN”。
美国海军航空兵在越南战争初期的空对空猎杀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4:1下降到了2.3:1,为此,美国海军于1968年设立了美国海军战机武器学校(“TOP GUN”是该校一个空战训练课程的代号),首次正式启用以“假想敌”的方式模拟敌军,用于训练美国海军飞行员的空战技术。
经过该校训练的飞行员在越南战争后期的空战中,空对空猎杀率上升为12.5:1。
美国空军的假想敌部队起源于1972年组建的第64侵略者中队(64th AGRS)。
该中队用T-38模拟MiG-21战机的性能和战术,使美军其他部队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与之进行反复对抗试验,改进技术和战术,提高战斗力。
美国新⼀轮全球战略的军事布局2019-04-15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呈现出“依托两约、⽴⾜两洲、控制海洋、挤压俄国、遏制中国、独霸世界”的明显特点。
近年来,战线过长、能⼒不⾜,称霸全球野⼼太⼤、资源有限等⽭盾,始终是制约美国安全与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
⾦融危机、经济衰退,再加上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让美国的综合伤筋动⾻,⾯对诸多挑战“捉襟见肘”。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军事战略的调整⾮常重视,经过充分的酝酿,2012年初,美国政府公布了题为《可持续的美国全球领导:21世纪防务战略重点》的美国军事战略报告。
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呈现出“依托两约、⽴⾜两洲、控制海洋、挤压俄国、遏制中国、独霸世界”的明显特点。
“两约”是美国军事主导世界的基础,指《北⼤西洋公约》和《美⽇安全保障条约》;“两洲”指欧洲和亚洲;“控制海洋”则是美国在重视太平洋和⼤西洋的同时,⼜将势⼒延伸⾄印度洋,海洋在其全球军事战略中的地位⽇益增加。
为维护唯⼀超级⼤国地位,美国对任何可能威胁⾃⼰的对⼿都不放过。
对军事⼤国俄罗斯,采取挤压政策;对⾼速发展的中国,采取“经济上交往,政治上演变,军事上遏制”的战略,在这⼀战略的指导下,美国调整了它的⼀系列战略部署。
重新认识战略环境,着⼒应对全新领域出现的多元化威胁。
美国提出其⾯临的5种主要安全威胁为:极端主义暴⼒活动,⼤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多极化趋势对美国造成冲击,“失败国家”造成的全球性问题。
美国新军事战略特别强调太空、海洋、⽹络空间等“全球公共领域”对未来国家安全和繁荣的重要性,美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是“确保全球公共区域以及全球关联区域内的进⼊和⾃由调动”。
“全球公地”正成为美国维持其既有优势、谋求未来霸权的新领域。
今后美军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是要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由地进⼊和调动,这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核⼼要素,也是美军的永久性使命;⼆是要继续保持核威慑和常规⼒量的绝对优势,⼤⼒发展太空、⽹络空间等领域的威慑⼿段,以适应在这些领域出现的挑战和威胁。
美国空军谈假想敌中队的重要性
航空爱好者们总爱拿飞机的技术性能,传感器和武器性能,来证明那种战机更优秀。
实际上,战斗机的威力只取决于其飞行员。
抛开模拟空战游戏,在现实世界中,飞行员才是“狗斗”的决定因素。
历史上阿以空战和沙漠风暴以来的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以色列飞行员,还是美军飞行员,都能有效控制住天空,不管对方飞机的技术差距是多么的小。
因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军就找到一种最好的空战训练途径——假想敌空战训练。
未来也将继续用下去。
美国空军第65假想敌中队的F-15C涂着“碎片”迷彩,在Nellis基地,假想敌飞机一般使用俄罗斯战机的涂装元素来增加真实性
越南战争以后,美国空军仔细分析了战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可怜的空战交换比(2:1)。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击落的飞行员都是在他们的头10次作战任务中。
换而言之,如果一名飞行员熬过了他的头10次空战,他就不那么容易再被击落了。
“红旗”军演随后被设计用来为美军飞行员提供宝贵的头10次“空战”任务。
其核心就是“蓝军”飞行员要面对扮演假想敌的“红军”飞行员。
美国空军第64假想敌中队的改装过的F-16
在第64和65中队服役的假想敌飞行员几乎是全美国空军的顶尖高手。
每名假想敌飞行员都要针对某一型假想敌飞机进行模仿。
比如,第65中队的驾驶F-15C的假想敌飞行员专注于模仿苏-30。
他们必须花一整年时间学习该型飞机的所有细节。
这个过程会得到很多情报机构的协助(如国家安全局——NSA),以了解敌人的战术、飞机的操作特性。
甚至假想敌飞行员出任务之前,经常需要合唱苏联国歌,以便找到那种感觉。
第18假想敌中队的Hale上校说“假想敌任务是令人兴奋的,但绝不仅仅是把飞机涂成苏联飞机的样子,我们的模仿是全方位的,包括导弹、情报分析、地
面操作等……他们怎么飞我们就怎么飞。
”
还包括苏联国旗和苏联口号“苏联人的骄傲——强大空军缔造者!”
第18假想敌中队的中文机徽
假想敌飞机比较好辨认,一般都用对方的涂装。
未来为了提高逼真度,改造将是内外兼顾的,主要模仿的有:俄国,中国,北朝鲜,伊朗和叙利亚。
第65中队“碎片”迷彩的F-15C为了模仿苏-30,装上了特制的雷达,武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苏-30特有的东西,参考了来自美国情报机构和盟友的第一手报告。
他们和NSA,还有中央情报局(CIA)以及其他谍报单位密切合作,他们相信“苏-30的性能大致就是这样!”
当然,获得对方的真机将对敌人的战术和性能的分析与模仿带来极大帮助。
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搞到了不少前苏联真机,包括苏-27和米格-29。
通过对这些飞机的细致的测试,获得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
美国私人公司拥有的苏-27UB,承接军事训练业务
例如:很多年前苏军入侵阿富汗期间,CIA从阿富汗一架被击落的苏-25残骸上搞到了一套红外诱饵弹发射装置。
这是一种外接连线的简单装置,美国人进行了维修,4小时后就能在一架米格-21上正常工作了。
然后到了1987年,美军已经装备了AIM-9P响尾蛇导弹,为检验其抗诱饵弹的能力。
最初用美军自己的干扰弹,结果AIM-9P成功忽略了诱饵弹,直奔目标。
本以为大功告成,最后用这套原装苏军干扰弹系统试了一下,结果AIM-9P说“我爱死这些红外诱饵弹了!”,诱饵弹项目组泪奔……
美国空军进行“红旗”军演的价值是无容置疑的。
这些空战技巧马上在沙漠风暴中体现出来。
F-15C取得了32次空中战果而无一损失。
虽然仅有8次发生
在视距内,但零伤亡足以证明Nellis基地训练的价值。
海湾战争后,一名飞行员说:“这是对“红旗”军演最好的肯定”。
尽管“红旗”军演的初衷是战斗机飞行员的“狗斗”技能,但现在的演习范围大大扩展了,包括地对空威胁,空对地打击,太空作战和信息战(如对GPS 的干扰和信息对抗)。
增加的这些新内容对未来的常规战争非常重要。
因为现在的美军高度依赖各种天基资源。
一旦未来与强敌爆发大规模冲突,天基导航、通信、侦察资源被阻断或破坏的情形将非常常见。
现在发动电子战非常低成本。
比如,对GPS系统的干扰,将让很多精确制导弹药、导航和无人机遇到麻烦。
2011年美韩Key Resolve演习期间,北朝鲜就在边境地区成功干扰了GPS信号。
像这样的电子对抗措施将越来越容易发起,因此美军及其盟军必须对这种挑战引起充分重视和准备好对策。
结果,专门成立了26和527空间假想敌中队,来模拟“红军”对“蓝军”的天基资源的攻击。
目前在“红旗”军演中,主要进行GPS干扰,卫星通信干扰和无线电干扰。
而信息战则是最近“红旗”军演中快速发展的科目。
第57和117信息假想敌中队将对美军设施发动赛博攻击。
既是培养网络战人才,也是同时发现美军现有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
而且天基和网络攻击都是和实际攻击同时使用。
比如信息假想敌部队模拟攻击了蓝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在第57和177信息假想敌中队试图渗透进蓝军系统,搜集情报的同时,假想敌中队的F-15和F-16会同时发动空中打击。
为了达到信息战的真实性,第57和177中队平时也会经常不事先警告,对美军的信息系统发起渗透和攻击,以检验其防御程度,发现漏洞。
仅有极少数高级官员直到,以避免弄假成真,以为真的遭到了网络攻击。
F-35战斗机
“红旗”军演还将扮演重要角色,协助美军应对未来战争。
F-35的飞行员将学会如何发挥它们战机的优势。
一些针对性的战术将开发出来,以充分利用F-35的机动性优势,如跨音速性能,高迎角等,同时避免陷入自己的不利情况,如F-35可怜的滚转率。
同时还将测试四代机和五代机如何协同作战,这在2030年前都是很常见的,包括通信互通和数据互传方面的问题。
“红旗”军演伊始,美军还有飞行小时数的明显优势,但最近10-15年,美军的飞行小时优势不再明显。
中国军队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其先进战机机队规模和飞行员小时数,很多主力部队的飞行小时数已经从100小时/年提升到200小时/年左右。
而美国空军大约在250-300小时/年,差距已经缩小。
从最近的趋势来看,未来十几年,中国空军的能力将接近现在的美国空军,当然美国空军也会继续进步,所以依然能保持质量上的优势,但与中国空军的那
种1999年程度的非对称优势将不复存在。
中国同样提升了他们战斗演习的水平和范围。
中国空军的红剑/蓝剑战斗演习能集结14个战斗团,演习模式高度模仿美军“红旗”军演,也用到了假想敌中队。
由此带来的进步,从近年来台湾海峡上空的遭遇行动就能看出来。
2008年,中国空军在台海上空飞行1700架次,但从未越过中间线,而台军的RF-16偶尔还能越过中间线去获取更多解放军情报,而现在,一闯线就会被锁定。
有些时候,中国空军反应速度比台军快得多。
这些都显示了解放军空军在反应速度和技能方面的进步。
据说是假想敌涂装的苏-30MKK
毫无疑问,美军将继续维持“红旗”这样的演习训练机制,来确保质量优势。
当前假想敌展示的就是美军飞行员可能遇到的威胁。
但也遇到了问题,比如假想敌F-16难以模仿苏-30,因为没有能模拟R-73导弹的设备,于是飞行员在飞机进入视距内时在脑子里凭空想象导弹发射,当然也没有对方飞机的角度提示告警之类。
虽然有模拟训练系统,把数据传回地面再评判,但这个系统不太好用。
由于没有能模拟R-73导弹的头盔瞄准具和AIM-9X 导弹CATM模拟弹,演习越来越脱离真实,这些都将极大影响假想敌训练的真实性。
解放军红剑/蓝剑演习中的歼-10和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