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课时提升作业十七6.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
提升作业十七城市空间结构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地形平坦③农业发达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2.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A.工业区、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B.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布局不合理C.批发市场、普通公路布局不合理D.高速公路、工业区布局不合理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注意关键词“早期”“自然条件”,故排除高速公路和农业生产。
第2题,图中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会干扰市内交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或夏季风的上风向,也不合理。
加固训练(2018·济南模拟)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
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零售业用地B.办公用地C.生产用地D.居住用地(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B.交通通达度高C.昼夜人口流动量大D.建筑物高大稠密解析(1)选A,(2)选B。
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形成边缘城市。
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租水平较高,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零售业用地。
第(2)题,边缘城市核心区一般是由交通条件改善形成的,交通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适宜布局商业区。
昼夜人口流动量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下表示意2006年和2016年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单位:km)。
读表回答3、4题。
蔬菜、日常用品服装、衣饰家用电器年份食品2006年<1.4 1.4~2.3 2.3~6.3 6.3~8.02016年<1.1 1.2~1.5 1.5~4.5 4.5~5.93.下列商店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生鲜蔬菜B.家电超市C.服装超市D.日用百货4.表中信息显示( )①购买家用电器的出行距离变化最大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完善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度降低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3选B,4选C。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练习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练习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练习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选择题1.(2017·广东茂名模拟)下图所示各区最适宜居住的是()解析:C图显示盛行风为西南风,图中工业区位于偏东方位、居住区位于西部,同时二者之间还有绿化带隔开.这样居住区不会受到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较好,最适宜居住。
答案:C(2017·河南六市模拟)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2~3题.2.根据图Ⅰ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根据图Ⅱ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解析:第2题,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
图中甲地有多条地铁线相交,在四地中交通条件最好,故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3题,从该地铁站6~21时进出站人数可看出,6~9时为刷卡进站高峰,说明该时间段有大量人员离开此地;在18~21时为刷卡出站高峰,说明有大量人员进入该地,与住宅区情况一致。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太原模拟)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
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
下图为TOD 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居民区的是( )A.AB.BC.CD.D2.若D地代表绿地,其主要作用是( )A.改变城市空间结构B.提高土地价格C.美化环境,提供公共休憩空间D.提高土地利用率【解析】1选A,2选C。
第1题,车站附近交通便利,因而该开发模式的土地价格应以车站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居住区占地面积大,应多分布在地价相对较低的TOD模式外围,因而代表居民区的应为A。
第2题,城市绿地能美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公共休憩空间。
(2015·汕头模拟)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城市功能区付租能力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表示住宅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4.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乙功能区理论付租能力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3选C,4选A。
第3题,读图可知,乙靠近市中心且所占比重最大,为商业用地;丁靠近城市边缘且所占比重较大,为工业用地;而丙地处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中间地带且所占比重最大,可知为住宅用地,这样既方便购物又方便工人上下班。
第4题,乙功能区为商业区,其在市中心及其附近的付租能力最强。
(2015·淮南模拟)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
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②地势平坦开阔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安庆、无为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长丰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安庆、庐江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排序:合肥、马鞍山、庐江【解析】5选A,6选C。
第17讲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分区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①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②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③主要类型及其分布:(3)城市功能区的分区是一个动态过程,如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工业区一般会向外扩散和沿交通线延伸。
二、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形成城市地域结构。
其中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
(2)图甲的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因素分析(经济因素):①图乙中M线表示商业活动付租能力,N线表示住宅活动付租能力,L线表示工业活动付租能力。
②除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高低外,交通通达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③图乙中L线变成P线时,反映功能区的变化特点是工业区不断向外围扩散。
(4)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影响: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②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深度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城市功能区=城市用地。
(2)城市的中心城区都是商业区。
(3)高级住宅区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
提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理由:(1)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2)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讲城市的空间结构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浙江镇海中学测试)下图为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和港口物流区的图例分别是()A.甲乙丙B.丙乙甲C.甲丙乙D.乙丙甲2.图示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规划选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①原料和交通②原有产业基础③市场和劳动力④资金和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高新技术产业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污染小的地区,乙周围以绿地为主,适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产业区应该靠近机场,丙最合适;港口物流区应该靠近港口,甲比较合适,故选D。
第2题,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规划选址在沿海地区,原料充足,靠近港口交通便利,①对;天津原有化工产业基础较好,靠近制造业生产区,工业基础较好,②对;此地市场和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没有特殊之处,③④错误。
故选A。
答案:1.D 2.A(2019·东北师大附中测试)1998年广州地铁原二号线开始动工,2010年原二号线拆分为现在的二号线和八号线,19个新建站点正式投入使用。
下图示意广州市各年竣工小区平均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据此完成3~4题。
3.在广州地铁原二号线动工之前,该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的小区容积率() A.低于全市平均水平B.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不大C.高于全市平均水平D.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很大4.地铁的规划建设,使得站点周边()A.低密度居住用地增加B.配套交通设施用地减少C.商业用地增加D.工业用地增加解析:第3题,广州地铁原二号线动工之前,交通条件与周边地区相差不大,且结合图示信息可知2010年前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的小区容积率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故选B。
第4题,地铁的规划建设,使得站点周边交通更加便捷,人流量增大,商业用地增加。
故选C。
答案:3.B 4.C(2019·山东烟台一中测试)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7讲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7讲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7讲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讲城市化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四个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A.甲B.丁C.戊D.己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乙和丙B.甲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可能是棉纺工业C.图中乙城市的规模较大D.充分发挥丁地旅游资源优势,把丁地发展为区域中心解析:戊位于河口地区,形成较早。
丁地交通不便,不可能发展成为区域中心。
答案:1.C 2.D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故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
第4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答案:3.D 4.D“在深圳上班,到东莞居住,剩下的钱再买辆车”的双城生活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在深圳工作的人们的认可.据此回答5~7题.5.“在深圳上班”的主要原因是()A.深圳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深圳工作体面,声誉好C.深圳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达D.深圳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6.“到东莞居住”的主要原因是东莞()A.环境质量较深圳好B.气候条件较深圳优越C.商品房价格较深圳低D.交通位置较深圳优越7.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主要得益于()A.交通改善B.政策支持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解析:第5题,深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因此人们选择“在深圳上班”.第6题,受经济等条件影响,东莞商品房价格较深圳低,因此人们选择“到东莞居住".第7题,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东莞,主要得益于两地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答案:5.A 6.C 7.A(2018·衡水冀州中学模拟)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8~9题。
第17讲城市化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和表现(1)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所示:(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表现具体表现人口的集中过程(乡村→城市) 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城镇规模的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乡村→城市新区;乡村→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扩大,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①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工业化进行,城市人口比重高。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城市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娱乐活动的中心。
2.不利影响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X,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城市住宅问题发达国家中心区衰落,以及穷人集中、缺乏住房,形成贫民窟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问题3.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建筑景观①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以外。
②原因:城市发展历史不同,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2)影响建设格局①某某: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形成山水城市。
第六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感性认知——试一试] [理性归纳——记一记]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空间结构。
①概念:也称地域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②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A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B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 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2.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商业区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3.高级住宅区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读城市各类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
回答问题。
(1)图中各功能区: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①历史原因: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往往自然地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②经济原因:土地作为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所处的经济区位来决定的。
主要包括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
③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2018·唐山模拟)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区域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某高校学生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下图为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
A.工业区和居住区
B.居住区和商业区
C.商业区和仓储区
D.市政区和园林区
2.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
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②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
③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
④利用GIS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选B,2选D。
第1题, 读图可知,甲曲线显示在夜间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者购物等出行,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居住区。
而乙曲线显示中午时段单车数量较多,夜间数量少,应为商业区。
第2题,共享单车找车难,说明单车布局不合理,应当利用GIS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针对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
读图,回答3、4题。
91340133
3.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4.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3选C ,4选D。
第3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M与F地租相等。
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也大于E点。
第4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
(2018·黄冈模拟)下表示意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经济联系度。
表中横列和纵列的交叉值即为两市的经济联系度,数值越大,联系越紧密。
读表完成5、6题。
5.表中城市经济联系度最高的是( )
A.武汉与黄冈
B.鄂州与黄冈
C.黄石与鄂州
D.仙桃与咸宁
6.下列关于武汉城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武汉的服务范围包含其他城市的服务范围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且相距较远
③与武汉相比,黄石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的服务边界是确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5选B,6选C。
第5题,表中横列和纵列的交叉值即为两市的经济联系度,鄂州与黄冈所在列的交叉值最大。
第6题,表中武汉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广,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服务级别最高,①③正确;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且相距较近;不同级别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重叠,故各级城市间的服务边界是不确定的。
7.(2018·宜宾模拟)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1340134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第(2)题,兴建钢铁厂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
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
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产生的空气污染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
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绿化带,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方法技巧】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2018·济南模拟)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称为边缘城市。
下图示意某边缘城市城际高铁站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际高铁站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零售业用地
B.办公用地
C.生产用地
D.居住用地
2.该边缘城市核心区( )
A.居住用地面积最大
B.交通通达度高
C.昼夜人口流动量大
D.建筑物高大稠密
【解析】1选A,2选B。
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的建设,城际高铁站、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形成边缘城市。
城际高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租水平较高,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零售业用地。
第2题,边缘城市核心区一般是由交通条件改善形成的,交通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适宜布局商业区。
昼夜人口流动量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2017年7月15日,东莞举办首届TOD城市论坛。
目前TOD已成为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发模式。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公交、地铁为中心、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
读图回答3~5题。
3.TOD规划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下列对应正确的( )
A.甲-居住区
B.乙-办公区
C.丙-居住区
D.甲-核心商业区
4.TOD城市开发模式能够( )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5.下列最适宜实行TOD开发模式的城市为( )
A.雄安
B.香港
C.乌鲁木齐
D.济南
【解析】3选A,4选D,5选B。
第3题,甲区域面积大,且离车站较远,可以判定地价较低,因此为居住区;乙区域靠近车站,交通便利,地价高,可能为核心商业区;丙区域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可以判定为办公区。
第4题,TOD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核心要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第5题,香港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最适宜实行TOD开发模式。
(2018·鹤壁模拟)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91340135
6.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