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信息 (PSI)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3
工艺安全信息(PSI)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工艺安全信息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保证物质、工艺及设备等工艺安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工艺安全管理活动提供基础依据。
本标准应用于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安全环保设施、小试装置、中试装置等在设计、采购、建设、生产、储存、销售和运输操作中与毒性、易燃易爆性、化学反应性和其他危害相关的工艺安全管理活动。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的启动前安全评审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适用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 3034《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技术变更管理规范》《启动前安全评审管理规范》《设备质量保证管理规范》《设施完整性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安全信息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提供了对工艺或操作的描述,是识别危险的依据,由物质的危害性、工艺技术信息和设备技术信息三部分组成。
3.2 物质的危害性物质的危害性指工艺和操作中所涉及的化学品的所有危险性数据的集群,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3 工艺技术信息工艺技术信息是对工艺的描述,包括工艺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安全操作规定、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以及偏离极限值的后果等。
3.4 设备技术信息设备技术信息是对设备设施(含机电仪等)设计、安全运行的描述,包括设计规范和标准、工程数据、工程图、设备负荷计算、设备规格及制造商提供的信息等。
3.5 高危害工艺(HHP)任何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危害性物质的过程中,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由于毒性、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热不稳定性或压缩等,可能造成死亡、人员不可康复的健康影响、重大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界外影响。
危害性物质包括任何可能产生上述影响的以下物质,如压缩可燃气体、易燃物、高于闪点的可燃物、反应性化学品、爆炸物、可燃粉尘、高度或中度急性中毒性物料、强酸、强碱以及蒸汽。
PSM包含14个要素:1.工艺安全信息Process Safety Information(PSI)2.员工参与Employee Involvement3.工艺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PHA)4.操作规程Operating Procedures5.培训Training6.承包商管理Contractors7.开车前安全评审Pre-startup Safety Review(PSSR)8.设备完整性Mechanical Integrity(MI)9.动火作业Hot Work10.变更管理Management of Change(MoC)11.事故调查Incident Investigation12.应急响应Emergency Planning and Response(ERP)13.符合性审计Compliance Audits14.商业保密Trade Secrets具体来讲:要素一、工艺安全信息PSI包括高危化学品(HHC)危害信息,工艺技术和工艺设备信息等。
1.MSDS(或安全标签、安全标志等)2.化学品相容性列表3.化学品与材料的相容性列表4.放热反应的临界量5.工艺技术6.P&ID(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要素二、员工参与,包括工厂员工和承包商。
要素三、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用于识别、评估和制定出控制与高危险工艺相关的重大危险的方法。
工艺危险分析运用有组织的、系统的研究途径寻求和达成对于危险控制的跨部门的一致意见并将结果文件化,用以将来跟踪,应急计划,和培训有关工艺操作、维修的人员。
7.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工艺危害分析:◆新改设备设施◆新改工艺8.PHA的工作程序(附件中,请下载查看)工艺危害分析的结果和建议,包括采取的行动,必须与所有执行整改、作业人员和相关受影响的人员进行沟通。
要素四、操作规程和安全实践操作规程必须能够使人员清楚的了解安全操作的详细操作参数和极限值,同时清楚地解释在工艺极限值之外操作对安全、健康和环保产生的后果,以及阐述校正和避免偏差所应采取的步骤。
制药企业(公司)的过程安全管理方法过程安全管理(PSM),也称为工艺安全管理,是为防止化学品或能量从运行装置或相关设备发生泄漏,或减轻发生泄漏所造成的后果,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系统。
主要关注工艺系统的设计合理性与完好性,以及如何正确落实相关的生产操作和系统维护。
它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危险物料/能量的意外释放。
企业应参考国内外相关法规及标准(例如AQ/T3034《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过程安全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以下管理要素:工艺安全信息(PSI)、机械完整性(MI)、工艺危害分析(PHA)、变更管理(MOC)、应急预案与应急反应、事故/事件管理、操作程序、培训、承包商管理、投产前安全审查(PSSR)、涉及工艺系统的作业安全、符合性审核。
此外,还有两个要素是员工参与和商业机密,这两个要素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考虑是否采纳。
本节主要探讨过程安全特定的几个管理要素,如工艺安全信息(PSI)、工艺危害分析(PHA)、机械完整性管理(MI)、投产前安全审查(PSSR)等。
对于其他于职业安全共同的管理要素不做更深入的探讨。
一、工艺安全信息(PSI)企业应当在产品的研发、中试放大、试生产和正式规模生产等不同阶段,收集、整理和维护书面的工艺安全信息,为辨识、掌握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危害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工艺安全信息包括工厂所有物料(包括原料、中间品、成品、废品)的危害信息(SDS)、工艺技术信息以及设备信息。
物料危害信息主要包括:物料毒性,如允许暴露限值(PEL或OEL)或OEB分级;物理参数:如熔点/沸点/闪点/饱和蒸汽压/溶解特性等;燃烧爆炸特性:如粉尘最小点火能等,固体物料撞击敏感性,极限氧含量等;反应相关特性,腐蚀性数据(腐蚀性以及材质的不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应急相关信息:如灭火方法、泄漏化学品的处置方法等。
工艺技术信息主要包括:研发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工艺安全信息,包括物料平衡表、工艺流程图(含工艺流程说明)、化学反应的原理资料、设计的物料最大储存量、安全操作范围(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流量或组分等)、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评估,以及相关过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