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术前术后 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4.33 KB
- 文档页数:2
术前、术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常规1、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种化验报告、手术部位皮肤情况,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
2、做好饮食护理: 应经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
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者,应建立胃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3、术前1天督促患者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4、遵医嘱定血型、备血、药物皮肤敏感试验;5、准备术中用物:备胃管、导尿管,及带入手术室术前抗生素等特殊药物、X线片、CT片、MRI片、胸带、腹带等。
6、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翻身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
7、肠道准备: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8、睡眠休息:对睡眠差的患者,可让患者渴热牛奶、温水泡脚或遵医嘱给予安眠药,提高睡眠质量。
9、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备皮),取下活动假牙、眼镜、发夹、饰品、手表、贵重物品等交家属或护士长。
10、更换清洁衣裤,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
11、整理床单位,准备手术后所需物品.二、术后护理常规1、病房责任护士与手术室人员交接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
2、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和引流管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3、体位: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颈部、胸腹部手术患者给予半卧位,阴囊、腹股沟手术后应平卧或低半卧位,脊椎、臀部手术后应取仰卧或俯卧位。
4、正确执行术后医嘱.5、注意保暖,防止意外伤害。
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保护,防止坠床。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道阻塞现象,防止舌后坠、痰痂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切口敷料外观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使用胸腹带时松紧度要适宜,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以便及早地发现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要重视老年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当人进入到老年阶段以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明显减退,很多病这时都会找上门。
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如果因为疾病不得不手术的话,显然对于老年人来说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所以一定要对老年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1.老年病人术前护理需要注意哪些?1.心理护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反应比较慢,并且记忆力也不是很好,但是思考一些问题时又比较细致。
当老年病人得知自己得病后,很容易胡思乱想。
这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疾病以及手术的过程,术后的预期效果等向病人做出详细的解释。
很多老年病人术前都会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这时家人一定要多陪伴其左右,安抚好老年病人的情绪,多和老年病人说一些开心的事情,缓解老年病人的情绪,尽量让老年病人保持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1.术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1.老年病人在做手术前,通常需要针对心脏功能、肺部功能、肾脏功能以及肝脏功能做详细的检查,以便了解老年病人的基本身体情况。
2.很多老年病人都有吸烟的习惯,在做手术前一定要停止吸烟。
如果老年病人的肺部功能严重减退,医生通常会根据老年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在术前为老年人吸氧。
如果老年病人肺部存在感染,那么在手术的前三天病人医生会为病人使用抗生素加以治疗。
3.如果老年病人患有高血压疾病,在术前一定要注意观察血压,并按时服用降血压的药物。
4.如果老年病人患有糖尿病,无论有没有吃过降血糖的药物,在做手术前,医生都会为病人使用普通的胰岛素,将病人的血糖降到正常的水平。
5.很多老年病人的体质比较虚弱,食欲也比较差,这时病人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所以在病人做手术前,一般医生会为病人注射一定的营养液。
1.老年病人的术后护理1.调节好病房的温度老年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病人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也会变得较差。
尤其是在炎热夏天和寒冷冬天做手术的老年病人,在从手术室回到病房以后,很容易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大汗淋漓或者不停打寒颤的情况。
老年患者外科手术中围手术期术前评估护理,术中管理和术后护理措施由于生理功能下降、器官衰竭,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老年综合征等临床问题,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临床问题,例如患者的术前状态,手术风险,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并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参与进行综合评估,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持续护理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1.术前评估及护理对策1.1.一般健康评估。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抗压能力有所下降。
因此,老年患者的术前评估必不可少。
一般健康状况的评估内容包括表现状况、营养状况和虚弱。
最重要的指标是表现状况。
1.1.1表现状况评估。
表现状况即:通过患者的体力来确定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对治疗的耐受性。
1.1.2营养状况评估。
老年人营养不良往往会导致手术耐受性下降,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老年患者应根据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术前营养评估。
1.1.3虚弱评估。
虚弱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弱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现为生理机能下降导致的脆弱性增加和应激能力下降。
1.2.精神状态评估1.2.1认知功能评估。
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术前有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
因此,应重视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的评估。
1.2.2焦虑/抑郁评估。
术前焦虑/抑郁可导致术后疼痛加重、认知障碍、并发症增加和死亡,还与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因此,有必要在术前评估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非精神科医生可以根据焦虑和抑郁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
对于有问题的患者,要积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1.2.3谵妄评估。
谵妄是一种急性暂时性脑功能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常见于老年患者。
谵妄通常会导致一系列不良临床结果,包括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康复延迟、身体和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死亡1.3.伴发基础疾病的术前准备1.3.1心血管疾病护理心血管事件是最危险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老年医学手术前后如何照顾老年患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存在,手术前后的照顾需要更加细致和周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老年医学手术前后如何照顾老年患者。
一、手术前的准备1、全面的身体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状态和营养状况等。
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2、心理支持面对手术,老年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安慰,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向他们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3、调整生活习惯手术前,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按时服药,控制病情,使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4、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
家属要根据患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为患者准备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静脉输注营养物质来改善营养状况。
5、术前训练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可能会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术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床上排便等。
家属要协助患者进行训练,确保患者能够熟练掌握。
二、手术后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手术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或病房接受密切的观察。
家属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伤口的情况,如有无出血、渗液等。
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呼吸道管理老年人的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弱,手术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如果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医生可能会给予雾化吸入等治疗。
3、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往往会感到疼痛。
一、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2. 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
(2)术前禁食、禁饮,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禁食、禁饮时间。
(3)术前剃毛,做好皮肤准备,预防感染。
(4)术前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
(5)术前告知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 针对性护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2)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3)加强患者的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4)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术前用药的调整。
二、术后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观察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2)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术后出现的异常情况。
3.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拆线前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避免拆线后切口裂开。
4. 针对性护理(1)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2)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3)加强患者的血糖、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4)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术后用药的调整。
5. 康复指导(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2)告知患者康复期间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等。
(3)定期复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三、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 预防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术后感染。
(2)加强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要重视老年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老年人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需要重视对老年病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个重要的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老年人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缓解手术前自身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并在手术后积极的配合护理。
一、老年病人术前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1、心理护理老年人生病后容易心焦,正所谓“老小孩,老小孩”,老年人会更加依赖别人,这就是依赖心理。
老年病人觉得自己生病了理所应当应该受到别人的照顾和同情,十分需要他人的安慰和关心。
那么,在老年病人术前术后护理中,应该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较为细致,为人处世的经验相对要丰富一些,当老年病人听到其他病人手术非常成功的消息时,很容易对自身的疾病产生治愈的信心。
但是当老年病人确定自身需要进行手术时,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影响到饮食和睡眠。
因此,老年病人应该积极的接受护理人员的卫生宣传教育,树立起手术成功的自信心,积极的配合手术,争取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2、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在老年病人手术前,应该对自身各方面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做一次全面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胸片等及根据手术需要的一些特殊检查。
不可以认为自身的身体状态较好而漏掉某项常规检查,甚至压根不做全面的常规检查。
根据全面常规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很好的了解老年病人的真实身体状况,并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具有较高成功率和较低并发症的手术方案。
老年病人各脏器官的储备功能和应激能力都在发生着退行性变化,在老年病人手术前,应该让自身身体内部环境尽可能的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老年病人在手术前出现呕吐、发热、腹泻、多汗的症状,那么就说明老年病人身体内部环境已经处于不稳定或者失衡的边缘,为了更好的适应手术,必须调理好身体。
老年病人每天的饮水量必须充足,每天排尿量应该在1升到1.5升之间,如果排尿量不足,那么就需要多喝水来补充。
老年人手术前后的特殊护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在面对手术时,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对于老年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需要更加精心和细致,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
手术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的情绪。
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恐惧,用温和、亲切的语言给予安慰和鼓励。
向他们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预期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让他们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身体状况的评估也是术前护理的关键环节。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在手术前,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要确保血压稳定在适当的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控制好血糖水平。
同时,要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营养支持也是术前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能较差,手术前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
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老年人,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来补充营养。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呼吸道管理。
老年人的呼吸道功能可能减弱,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指导老年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练习,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有吸烟史的老年人,应劝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的刺激。
手术后,老年人的护理重点则转移到了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预防并发症上。
伤口护理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愈合不良,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更加难以忍受。
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同时,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放松训练等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摘要】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相关检查。
手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也要重视饮食和康复护理,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老年病人在普外手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感染和出血等,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
饮食护理要注意提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康复护理包括术后康复指导和理疗等,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关工作,以保障病人安全及康复。
总结建议护理人员要细心负责,关注老年病人的细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病人、普外手术、护理、护理概述、手术前、手术后、并发症、饮食护理、康复护理、重要性、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概述老年病人普外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病人在手术前后需要更加细致和周到的护理。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阶段的护理等。
在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相关的准备事项,如禁食禁水时间等。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病人,还需特别重视其基础疾病的控制和调整,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结束后,老年病人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还需要留意老年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在康复阶段,老年病人需要合理的饮食护理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促进康复的效果。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2. 正文2.1 老年病人普外手术前的护理1. 体格检查:在手术前,医生会对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病人的身体状况符合手术的要求。
一、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2)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诉求,了解他们的担忧和顾虑,给予安慰和鼓励。
(3)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如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4)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术前一日,协助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清洁,特别是手术部位及周围皮肤,确保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2)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要求,指导患者进行禁食禁饮,避免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等并发症。
(3)术前用药: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镇静剂、抗生素等,确保患者安全。
(4)术前谈话: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明确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同意。
3. 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确保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二、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术后6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6小时后改为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
2. 伤口护理(1)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进行伤口换药,根据伤口情况调整换药频率。
3. 体位护理(1)根据手术部位,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等,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2)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4.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患者术后用药,如止痛药、抗生素等,确保患者安全。
(2)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5. 生活护理(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老年人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入院
1.准备用物,多个枕头,两块浴巾,花露水,松花粉,刻度水杯,
尿壶等。
2.入院病人查看皮肤,各个骨隆突处皮肤。
3.查体,询问既往史,是否服药?如阿司匹林,利血平等特殊用药,
查看大小便情况,触摸腹部。
观察意识状态,沟通能力。
4.急查化验: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型,急诊生化,心
电图,胸片,血气分析等。
围手术期
1.预防四大并发症及既往病史,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
便秘等。
超前用药如雾化及口服促排便药,镇痛药,抗血栓药物等。
2.预见性护理,记录出入量。
3.观察有无骨折后精神症状。
4.进行麻醉科会诊。
5.皮肤的准备(备皮)。
6.关注血常规血色素情况。
7.并发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肢血栓检查,早期应用抗血栓药
物。
8.练习床上排便,禁用便盆。
9.指导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相邻关节活动。
10.正确指导给予翻身。
术后护理
1.四大并发症及既往史的观察。
2.贫血:观察眼睑、心率、血色素等,术后连续查三天。
3.观察意识状态。
4.伤口周围的观察,如有引流管进行引流管护理。
5.翻身护理:患侧小角度翻身,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应用丁子
鞋。
6.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7.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测量腿围、查看双下肢肿胀情况、小腿
是否有压痛等。
8.疼痛的护理。
9.功能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用相关机器防止深静脉血
栓如气压泵、电刺激、CPM等。
10.根据手术情况可摇高床头45度,患者可进行自行进食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