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有学生拒上体育课只为写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一)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
体育教师要按照教案,有组织的上好体育课,杜绝放羊式教学现象。
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
为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按照最新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不受影响。
(二)保质保量上好课间操课间操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1、时间安排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学校统一安排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为10分钟之间,除天气原因等特殊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课间操时间。
2、活动内容及形式课间操内容以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为主。
在做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的基础上,要加入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内容包括:队列队形、自编韵律操、校操、健美操、器械操、武术或秧歌等。
内容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课间操以全校集中统一的方式组织开展。
可采用国家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交替进行的方式。
4、活动组织(1)课间操要体现全员参与意识。
学校的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学生做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课间操要保证质量。
要对课间操实行考评制度,要把课间操质量纳入到班级的评比当中,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三)、广泛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必须安排补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大课间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
结合我校实际, 1—2年级每周要至少安排1节大课间体育活动,3—6年级每周至少安排2节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时间安排每天下午由学校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自行安排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2、活动内容及形式(1)活动内容以学生们喜欢、易操作、锻炼效果好、体现年龄特点、适应季节变化为基本要求。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策略作者:陈豪民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20期〔关键词〕校园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22—01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等。
作为具体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要把实施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这一活动作为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每个学生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受益者,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本地教育信息网、教师培训及管理者例会等途径向学校管理者、教师进行校园体育活动目的、意义的宣传。
同时,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网络、国旗下讲话及体育知识竞赛等广泛深入地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及一些体育常识,以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二、执行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课时计划,开足体育课时,并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各年级体育课时要求、教学规范,狠抓体育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每个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合理安排,科学设计,改进和优化体育教学,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应从时间上保证学生每天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三、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重要途径。
其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并检查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
为了贯彻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把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确保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
二、基本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要带头参加。
要与学校口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要与班级每月常规考核有机结合,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面提高。
2、因地制宜原则。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根据我校场地器材条件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
各年级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需求。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要求,变“要我动”为“我要动”,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3、安全有效原则。
在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调整课程安排,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
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安全预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但不能因噎废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运动项目。
4、社会监督原则。
要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社会主动公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对家长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核查、反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三、活动内容1、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
要按照课程实施标准每周2课时的课时要求,落实好体育课。
这是保证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前提。
体育课不得改为文化课或自习课,体育内党课次数要严格控制J,在天气、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把体育外堂课随意改为内堂课。
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制度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制度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一直以来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认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为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特制定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
学校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确保每周进行广播操或大课间操、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的总时间达到要求。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确保活动内容大课间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学校要教育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锻炼方法。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切实提高特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应结合季节特点、学校特色和场地情况,适当增加简便易行、面向全体、实效性强、较为安全的集体活动内容。
雨天坚持做室内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建立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加强监督检查从今年开始,学校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落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的浓厚氛围。
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实施之日起,由少先队负责对各班进行出勤检查、校行政以及体育教研组负责考评,考评、出勤情况记入班级考核。
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考核不合格班级,期末不得评为先进班级。
三、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行安全责任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保证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安全。
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和带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如发生事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9.01•【字号】冀教政体[2011]71号•【施行日期】201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冀教政体〔2011〕71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要求,根据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体艺[2011]2号),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市、各高校根据《实施细则》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并于2011年10月30日以前,将有关贯彻落实文件、措施、材料报我厅思政体卫处。
二○一一年九月一日河北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细则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依据,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做好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第一篇:多措并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营丘镇中心小学:多措并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切实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营丘镇中心小学采取了多种举措,并狠抓贯彻落实。
一是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落实各年级体育课的课时要求,学校领导召集各级部体育教师开展了“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并加大了对体育课教学的督察力度,确保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二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在上午两节课和下午两节课后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时间,确保了学生除体育课外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三是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
按照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购置、添置了必备实用的体育设备设施和器材,新添了羽毛球、毽子、跳绳、沙包、呼啦圈等体育器械。
几项举措的切实实施,有力的保证了师生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对全校师生的学习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素养的全面提高及学校的和谐有序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营丘镇中心小学陈花唐子仁)第二篇: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计划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计划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去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学校历来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学校教育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以下就是我校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工作划:一、要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教育工作来抓,必须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
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他们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学业负担、家庭原因以及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相对有限。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方案内容1. 制定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表设立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时间用于校园体育活动,避免时间被其他课程和活动占用。
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表应具体而明确,统一发布,并对各年级、各班级进行合理的分配。
2. 多样化体育活动项目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足球、篮球、游泳、田径、乒乓球等项目,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体育素养。
3. 定期体能测试和健康评估定期进行学生的体能测试和健康评估,以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和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每学期的体能测试和健康评估,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加强师资培训对校内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更新、运动训练技巧、安全知识等,以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5. 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校园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学校拥有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的场地和器材。
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并进行规划和改造,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条件。
6. 父母和社会的支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鼓励他们对中小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给予支持和关注。
组织家长和社会志愿者参与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形成家校社合力,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
三、方案实施措施1. 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中,为体育活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石湾中心小学2012秋----2013春“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根据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教体函【2012】17号),切实保证、合理安排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落实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意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活动内容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由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时间组成,本校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活动内容如下:1、体育课: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
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达标活动,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
2、大课间活动:必须每天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上好眼保健操、广播操,积极推动跳绳、踢毽子、扔沙包等活动项目的开展,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3、其它安排: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健身兴趣,提高学生健身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对存在肥胖、营养不良、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地健身指导,倡导科学健身方式。
三、活动原则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80-90分钟左右。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建议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学校要你高度重视。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一、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
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
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二、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科学管理、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方面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制订具体方案,确保落到实处。
三、健全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
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要把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体育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
要将督查和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予以通报和公布。
被督导单位要根据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督导意见进行认真整改,教育督导机构视情况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四、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
中小学校要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并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凡没有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五、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不好的,要对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对于没有组织开展的,要进行通报批评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应的责任。
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有学生拒上体育课只为写作业??????
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有学生拒上体育课只为写作业
“要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意见》的这几句要求,严格意义上说是再次重申。
记者查阅发现,早在2007年,国家就已经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当中已提及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此外,还对课时有细致的规划: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
时隔七年,记者发现,广州不少学校都通过必修加选修课时的设置开展体育教学,并在每周安排专门的体育锻炼时间,配套达标。
如广州市铁一中学,该校的体育必修课设置为初中三节,高中两节;学校还在高中开设篮球、羽毛球、足球等七项选修科目。
此外,每周还安排了两节专门的体育活动课。
该校体育科组长吴倩雯表示,由于体育场地较为充裕,广铁一中亚运城校区的学生每天下午4:50到5:30都安排了全校范围的大课间活动。
而在广州市第一中学,该校则将体育健康课、田径、游泳纳入体育必修课。
除了平时的课间操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体育活动时间外,该校还在周三安排了大课间锻炼时间。
“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还是能够确保。
”该校体育科老师陈凤林介绍,学校还将活动课程与俱乐部活动相融合,将酷跑、健美操、滑板、街舞等10余项学生感兴趣的“时髦”项目搬进了课堂。
不过,在一些体育设置相对落后的学校中,课表上的安排在实际操作中却大打折扣。
“一是场地器材各方面的制约,二是跟学校方面偏于重视文化课有关。
由于高考(微博)、中考的要求,大家都愿意多花时间在文化课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线体育教师坦言。
除了老师,部分学生的应试观念同样没能转过来。
“学校每周四下午最后两节专门安排了体锻课,可却有大批学生宁愿宅在教室里做作业,老师苦口婆心来赶都不出去!”荔湾区某市一级学校初中班主任陈老师称,他曾尝试在体锻课锁了教室门让学生们都到操场活动,结果一些女生又跑到操场的树荫下做作业。
此外,如何准确界定每天运动一小时,也让部分老师感到疑惑,“每天运动一小时是每周平均算还是按每天来计算?如果当天没有体育课,也没有文体活动课,只是做广播操的短短20分钟,那么当天绝对是不足够的。
”
焦点2
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中考“易得高分”项目受追捧
根据《意见》,除了要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还须“促进青少年培育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这无疑给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明确,但对于何为“掌握”仍未给出明确的判定标准。
“如果一个学生上了五节篮球课,他的确了解一些技术,但远达不到参赛水平,这算不算掌握篮球技能?”有老师发出疑问。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虽然广州的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体育选修课,但受到场地、设备、师资等多方面的制约,目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门类仍是屈指可数。
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通过开展体育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仍有不小的难度。
另一个现实是,“当下有中考体育考试这一指挥棒,很多学生选择的项目都是易考能得高分的项目,而那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三大球等项目却少有人问津。
”一位初中体育教师称,前两年曾在学校做过一个摸底调查,结果过半学生的选考项是仰卧起坐,其次是跳绳和三级蛙跳。
而选考足球、篮球和排球相关项目的总人数不足三成。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为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广州中考体育政策已历经多次变动:先是2011年体育选考科目由16项缩减为12项;到了2013年,必考项目从原来的200米改为800米/1000米;选考项目则再次“瘦身”成在立定跳远、三级蛙跳、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中五选一。
更为关键的是,从去年起,中考体育总分则从以往的统一考试“一锤定音”,变成由统一考试和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体育考试由统一考试和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总分为60分,其中统一考试4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20分,计入考生学业考试总成绩。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将体育综合素质纳入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