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1 KB
- 文档页数:6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1.尝试通过对图片、数据和文字等资料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2.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说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2.认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三、教学难点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
四、教学准备已解剖的猪或羊的新鲜肾脏、镊子、解剖盘、一次性手套、准备与泌尿系统有关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或过剩的物质如水和无机盐等,这些废物及多余的物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排出体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剩余物质的排出过程。
(二)人体的排泄途径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人体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将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呢?学生可列举出排汗、排尿、呼吸等多种途径。
有时同学们会认为排便也是一种排出代谢废物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分析排便与排汗、排尿等排泄方式的区别。
排便被称为排遗,与排泄不同。
排遗是消化系统作用的一部分,是食物经口而后入消化器官如胃、小肠(或其他动物类消化腔)消化吸收后,排除剩余废物的过程,其并未排出细胞代谢过程后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
在学生说出几种排泄过程后,教师可以展示通过汗液、尿液、呼吸等不同方式排出代谢废物的数量对比表格。
通过分析,让同学们了解每种排泄方式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排泄的途径有如下几种: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体排出。
②从皮肤排出,主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尿素等。
③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主要是排出尿素、无机盐和一定量的水等。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哺乳动物)泌尿系统的实物(或模型、图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的功能;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学习掌握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3、理性思维: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借款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比较表中的数据(或读尿常规化验报告单),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4、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
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三、导学方法:观察交流、合作探究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2.学生准备:顺利完成本节学习,需要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在巩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尿液的形成过程。
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表格中解读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六、导学过程:1.关注社会战斗在武汉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状况描述医护人员在战疫中的爱与奉献。
感悟:在这场战疫中和谁都不是局外人。
2.新课导入测试自学效果出示三道测试题学生思考、交流,并作出回答。
3.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2、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
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
认真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图片,然后回答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4.尿的形成和排出5.排尿的意义1、形成尿液的器官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肾单位的组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P74尿的形成和排出内容,依据图4-44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提问学生形成尿液的器官让学生找出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引导学生学习肾单位的组成自主阅读课本,自己观察肾脏结构,回答并在学案中写出答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排尿、排便等,引发学生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产生兴趣。
2. 介绍人体内废物的概念:解释人体内废物是指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
3. 强调废物排出的重要性:说明废物排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哪些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第二章:人体排泄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系统对废物排出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解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废物排出功能。
2. 泌尿系统:介绍肾脏、尿道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介绍肺脏、气管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4. 消化系统:介绍肝脏、大肠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思考。
第三章:废物排出的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废物排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1. 解释废物排出的过程:介绍废物在体内的积累和如何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泌尿系统废物排出:解释尿液的形成、储存在膀胱中并通过尿道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废物排出:解释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4. 消化系统废物排出:解释食物残渣的形成、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器官,模拟废物排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感。
2. 绘制图表:让学生绘制废物排出过程的图表,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废物排出的步骤。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一)学生自学课本P72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3.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它承担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新鲜猪的肾脏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学生准备: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肾单位模型、尿的形成和排出相关课件等。
学生准备: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尿的形成过程及排出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形成尿液
3、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体外)(三)排泄的主要途径
1、排尿
2、排汗
3、排出二氧化碳。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生能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学课本P72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
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那么: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
(三)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
(1)学生阅读P73并观察肾脏的剖面图和肾单位的结构图,认真思考并对以下问题进行快速的抢答:
①什么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②每个肾单位由、和等部分组成。
③肾小球是个,由和组成。
④你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知识?
2.通过描述和抢答得出: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分别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
3.教师演示肾单位简易教具,学生归纳肾单位的结构。
(四)尿液的形成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分析P74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利用
自己收集的资料并结合观察肾内部结构的图,对比、讨论、推理、表达、交流,回答以下问题:
①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
出了哪些物质?(提示: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和。
每毫升尿液中和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和,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
)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提示: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
的,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和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
③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④对比尿液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分析肾小管还有什么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比、讨论、推理、表达、交流基础上结合尿的形成图可以得出: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对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
③排尿主要排出的是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及尿素。
并体会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3.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积极评价,并鼓
励其他学生解答。
4.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74页第一、二段尿的形成的两大环节,来更加的明确尿的形成包括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形成—原尿(180升);②肾小管对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形成—尿(1.5升)。
5.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①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②请问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这是为什么?
(五)尿的排出及意义
1.引导学生阅读尿液的排出过程并观察泌尿系统示意图,并思考以下的问题:
①尿的排出过程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却是间歇的?憋尿有什么害处?
③排尿有什么意义?
2.教师指导四人小组讨论、表达、交流上述问题,体会排尿的意义以及做好泌尿系统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六)除了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还有哪些其他排泄途径?
四、回顾整理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形成尿液的器官。
2、输尿管:输出尿液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
3、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三)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四)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其他排泄途径
1、泌尿系统: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液形式
2、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形式
3、皮肤(汗腺):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形式
五、练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