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878.00 KB
- 文档页数:54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制定培养方案的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应用面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在社会发展和北京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满足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引导探索,突出创新,推进复合,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总体要求。
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确定教学计划制订的总体思路。
专业教育依照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知识为载体,实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中,依据学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强度,培养有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高级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应用开发型计算机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在中小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
毕业生适宜到学校、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基本能力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跟踪计算机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知识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全方位多渠道获取计算机最新技术和标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和信息产业的基本发展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对计算机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和国际前瞻性。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背景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系统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之一。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2.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创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2.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完成团队项目。
2.4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软件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培养课程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3.2 专业课程•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架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实践3.3 选修课程•Web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4. 培养实践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与企业合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将在实习单位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接触实际项目并学习实践经验。
4.3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将组成小组,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并进行项目展示和评估。
关于2013级课表以及F段教室
情况说明
各位任课教师:
因13级新生第七周开始上课,为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经研究决定,从第七周到第十八周每周六进行补课。
补课规则为从第七周周六开始,每周六按照周一至周五的教学计划依次进行补课,即第七周周六补周一的课程,第八周周六补周二的课程,依次顺延循环。
课表中教室号以F开头的教室,为东区新盖实验楼教室。
例如F0208:代表东区实验楼二楼208教室。
教务处
2013-07-01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三)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二十二)。
软件工程大三学习计划1. 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软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大三学年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需要在这一阶段建立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软件开发技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因此,本文将制定大三学年的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路线,提高学习效率并达到学业目标。
2. 学习目标(1)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软件工程概念、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工程原理和方法等;(2)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等方面;(3)熟悉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包括IDE、版本控制、软件测试工具等;(4)了解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3. 学期学习计划(1)秋季学期1)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大三的秋季学期,学生将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为以后的软件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教材内容,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并且通过编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这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课程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3)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学习数据库系统原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技术,为将来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2)春季学期1)软件工程在大三的春季学期,学生将学习软件工程课程。
通过学习软件工程,学生将了解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方面。
2)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方面。
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本科1班(51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本科2班(65人)网络工程专业2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1班(4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2班(39人)网络工程专业4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3 班(3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专业5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4班(35人)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6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专科1班(49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7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专科2班(44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8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2级(3+2)1班(8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9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1班(37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2班(39人)网络工程专业11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3 班(5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专业12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4班(48人)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13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1班(22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14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2班(28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5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3班(20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6。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软件工程课程表)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自然科学和与软件有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使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具有软件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运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具备与软件有关的法律知识,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技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2、熟练掌握需求分析和建模、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评审与测试、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先进软件技术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3、掌握与软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具备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
4、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5、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动态和法律法规;6、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和交际能力,外语水平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二、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每学期教学周学时数分配(第1、8学期16周计,其余各学期18周计)合计讲授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平台(必修课)政治理论课1 02210111*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Ⅰ3 36 36 22 02210112*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Ⅱ3 54 54 33 022101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54 34 022101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6 25 022101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54 36 02210080 形式与政策(讲座形式) 2 分散 2小计16 234 234通识文化课7 13210011 公共体育Ⅰ 1 32 32 28 13210012 公共体育Ⅱ 1 36 36 29 13210013 公共体育Ⅲ 1 36 36 210 13210014 公共体育Ⅳ 1 36 36 211 12210011 大学英语Ⅰ 4 64 64 412 12210012 大学英语Ⅱ 4 72 72 413 12210013 大学英语Ⅲ 4 72 72 414 12210014 大学英语Ⅳ 4 72 72 415 01210010 实用文体写作 1 18 18 116 16210020 军事理论 2 36 217 16210010 就业指导 1 16 16 2小计24 490 454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学科基础课18 042610101 高等数学Ⅰ 4 64 64 419 042610102 高等数学Ⅱ 4 72 72 420 04261020 概率与数理统计 2 36 36 221 04261030 计算机导论 3 48 32 16 322 04261040 C++语言程序设计 5 96 64 32 523 04261050 离散数学 4 72 72 424 04261060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64 48 16 425 04261070 数字逻辑 3 54 36 18 326 04261080 计算机组成原理 3 54 36 18 3小计31 560 460 100专业基础课27 04261090 数据结构 4 72 54 18 428 04261100 数据库系统原理 4 72 54 18 429 04261110 *SQL与OLE数据库 2 36 24 12 230 0426112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4 72 54 18 431 04261130 软件工程 3 54 36 18 332 04261140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2 36 24 12 233 04261150 操作系统 3 54 36 18 334 04261160 *专业英语 4 72 72 435 04261170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4 72 54 18 436 04261180 *UML与Rational Rose 3 54 36 18 337 04261190 *软件项目管理与CMM 2 36 36 238 04261200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 36 36 239 04261210 软件测试技术 3 54 36 18 340 04261220 大型软件系统构造与体系结构3 54 54 341 04266010 专业见习 1 1w42 04266020 专业实习10 10w43 04266030 毕业论文 6 6w小计60 774 606 168必修课学时及总学时2058 1754 268 21 25 20 22 13 7 9必修课学分及总学分13121 24 20 22 13 7 8 16 注:课程名称前有*号的为考查科目,其它为考试科目。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专业背景】本专业起源于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的软件工程培养方向,于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获批招收软件工程本科生并成立软件工程系,2015年通过教育厅组织的新专业验收,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同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能力,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独立承担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工作锻炼,具备胜任工程师或者相应职称专业技术能力。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素养能力、专业知识能力、项目协调与管理能力、职业提升能力等四个方面软件工程专业领域的能力,其具体含义为: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目标2:具备独立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研究、架构、开发与维护的工程能力,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意识;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组织能力,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在开发团队中承担协调与管理工作;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并提高综合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
【核心课程】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心理学等知识。
2.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从事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概率和数理统计、物理、电路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4.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软件工程概论、UML建模、Java EE编程、Java EE框架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测试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