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中段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10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中段考理科数学试卷(带解析)1.复数22)()1(i a i -+-是纯虚数,则实数a 等于( ) A .1- B .1 C .1± D .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222(1)()=12(1)i a i a a i -+---+是纯虚数可得210110a a a ⎧-=⇒=⎨+≠⎩.考点:纯虚数的概念.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推理过程是寻求使不等式成立的(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法的本质就是执果索因,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被确认成立. 考点:分析法的概念. 3.定积分31(3)()d x -⎰等于( )A .-6B .6C .-3D .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3311(3)()(3)9(3)6d x x -=-=---=-⎰.考点:定积分的计算.4.曲线24y x x =-上两点(4,0),(2,4)A B ,若曲线上一点P 处的切线恰好平行于弦AB ,则点P 的坐标为( )A.(1,3)B. (3,3)C. (6,-12)D.(2,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P 的坐标为00(,)x y ,∵曲线在P 处的切线平行于弦AB ,∴0040'()24224AB f x k x -===-=-- ∴200003,43x y x x ==-=.考点:导数的运用.5.由数字0,1,2,3,4可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个数是( )A .25B .20C .16D .1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显然,如果两位数中包含0,一共有10,20,30,30共四个,如果两位数中不包含0,一共有2412A =个两位数,∴一共有4+12=16哥两位数.考点:排列组合.6.函数32()23125f x x x x =--+在[]0,3上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A .5 , -15 B .5,-4 C .-4,-15 D .5,-16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6612f x x x =--,∴f(x)在[0,2)上单调递减,在(2,3]上单调递增,∴min ()(2)15f x f ==-,max ()max{(0),(3)}(0)5f x f f f ===.考点:导数的运用.7.函数1x 3x )x (f 23+-=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 )A. (2,)+∞B. (,2)-∞C. (,0)-∞D. (0,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2'()36f x x x =-,令'()0f x <,可得02x <<,∴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2). 考点:导数的运用.8.设f ′(x)是函数f(x)的导函数,将y =f(x)和y =f ′(x)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经检验,A :若曲线为原函数图像,先减后增,则其导函数先负后正,正确;B :若一直上升的图像为原函数图像,单调递增,则其导函数始终为正,正确;C :若下方的图像为原函数,单调递增,则其导函数始终为正,正确;D :若下方的函数为原函数,则由其导函数为正,可知原函数应单调递增,矛盾,若上方的函数图像为原函数,则由其导函数可知,原函数应先减后增,矛盾,故选D. 考点:导数的运用.9.设为虚数单位,则______.【答案】i 【解析】试题分析:2345611111i i i i i i i i i i ++++++=+--++-=.考点:f 复数的计算.10.如图所示的是由火柴杆拼成的一列图形,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4个图形中,火柴杆有________根;第n 个图形中,火柴杆有________根.【答案】13,3n+1 【解析】试题分析:易得第四个图形中有13根火柴帮,通过观察可得,每增加一个正方形,需增加三根火柴棒,∴第n 个图形中的火柴棒为4+3(n-1)=3n+1. 考点:探索,归纳规律. 11.设曲线11x y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10ax y ++=垂直,则a = .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221(1)2'(1)(1)x x y x x --+==---,∴31'|2x y ==-,又因为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y+1=0垂直,∴1()1,22a a -⋅-=-=-. 考点:导数的运用. 12.从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区域内任取一个点M(x ,y),则点M 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试题分析:阴影部分面积为1231003|1x dx x ==⎰,∴所求概率为1=3S S 阴矩形. 考点:定积分计算曲边图形的面积,几何概型.13.若nx x ⎪⎭⎫ ⎝⎛+1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21x 的系数为__________.【答案】5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第r+1项为r r 2r+1n n =n r r n rT C x x C x ---=,又因为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26n n C C =,∴n=8,令n=2r=8-2r=-2,n=5,∴21x 的系数为5856C =.考点:二项式定理.14.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5],部分对应值如表: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f(x)的命题: ①函数f(x)是周期函数;②函数f(x)在[0,2]上是减函数;③如果当x ∈[-1,t]时,f(x)的最大值是2,那么t 的最大值为4; ④当1<a<2时,函数y=f(x)-a 有4个零点;⑤函数y=f(x)-a 的零点个数可能为0, 1,2,3,4个.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答案】②⑤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f x 的图像,可得f(x)在(-1,0),(2,4)上单调递增,在(0,2),(4,5)上单调递减,因此可以画出如下三种f(x)示意图的情况,结合示意图分析,①:显然错误,无法判定f(x)是否为周期函数;②:正确;.③:f(x)在[-1,5]上的最大值为2,∴t 的最大值为5;④:由示意图易知交点个数为4或2,④错误;⑤:根据所画的示意图可知,⑤正确.考点:函数与导数综合.15.现有10名教师,其中男教师6名,女教师4名. (1)要从中选2名教师去参加会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现要从中选出4名教师去参加会议,求男、女教师各选2名的概率. 【答案】(1)45;(2)37.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组合数的定义,将问题抽象为从10个不同元素取出2个组合数的数学模型;(2)根据古典概型,所求概率为104男、女老师各2名的选法种数从名教师中选名的选法种数,将分子,分母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可求出概率.(1)从10名教师中选2名去参加会议的选法数,就是从10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即210C =10921⨯⨯=45(种). 5分; (2)从10名教师中选4名共有410109872104321C ⨯⨯⨯⨯⨯⨯== 种, 7分 从6名男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26C 种,从4名女教师中选2名的选法有24C 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选法26C ·24C =6521⨯⨯·4321⨯⨯=90(种). 9分 所以男、女教师各选2名的概率903.2107P == 11分 答:男、女教师各选2名的概率是3712分.考点:1、排列组合;2、古典概型计算概率. 16.已知a ,b ,c 为正实数,且a +b +c =1,求证:(1a -1)(1b -1)(1c-1)≥8. 【答案】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条件a+b+c=1,可以将所证不等式的左边变形为关于a ,b ,c 的轮换对称式,从而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证.∵a +b +c =1,且a ,b ,c 为正实数 1分111(1)(1)(1)(1)(1)(1)5()()()981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b c a c a b a a b b c c ++++++∴---=---=+++≥=分分分.考点:基本不等式. 17.已知函数.ln )(xax x f -=()a R ∈ (1)求函数)(x f 的单调增区间;(2)若a =()f x 在[1,e]上的最小值.【答案】(1)0:a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0:a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2)1ln 212+. 【解析】试题分析:(1)可求得221()a x af x x x x+'=+=,结合函数的定义域为(0,)+∞,需对a 的正负形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到f(x)的单调区间;(2)根据(1)中得到的f(x)的单调性,可得f(x)在上单调递减,在)e 上单调递增,因此f(x)的最小值即为f . (1)由题意,()f x 的定义域为(0,)+∞,且221().a x af x x x x+'=+= 1分 ①0,()0,a f x '≥>时()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4分② 当0a <时,令'()0f x >,得x a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 7分(2)由(1)可知,2)(x ax x f +='2,2,()0,8()0()()0()12a x f x xf x f xx e f x f x e '=-=='∈<∴'∈>∴当时分当(1在上为减函数当))上为增函数分min 1[()]1ln 21142f x f ∴==+=+分.考点:1、三角恒等变换;2、三角函数的基本运算,3、利用定积分求曲边图形的面积.18.已知数列11111,13355779⨯⨯⨯⨯⨯,,,,,(2n-1)(2n+1)计算123,,,S S S 由此推测出n S 的计算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123112233,,321152217231S S ======⨯+⨯+⨯+S ,推测21n n S n =+,证明过程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计算123,,S S S 的值可以推出21n nS n =+,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首先验证n=1时,结论成立,接下来假设n=k(1k ≥)时结论成立,即有111+1335(21)(21)21k k k k ++=⨯⨯-⨯++…,最后只需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利用11(21)(23)k k S S k k +=+++即可得证.123112233,,321152217231S S ======⨯+⨯+⨯+S , ∴推测421n nS n =+分 ①n=1时,左边=11133=⨯,右边= 111213=⨯+,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6分 ②假设n=k 时等式成立,即有111+1335(21)(21)21kk k k ++=⨯⨯-⨯++…, 则当n=k+1时,1111+1335(k k kk k+++⨯⨯-⨯+…2(23)123111(21)(23)(21)(23)232(1)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13分由①,②可知,对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 14分.考点:数学归纳法.19.湛江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现计划在相距20 km 的赤坎区(记为A )霞山区(记为B )两城区外以AB 为直径的半圆弧AB 上选择一点C 建造垃圾处理厂,其对市区的影响度与所选地点到市区的距离有关,对赤坎区和霞山区的总影响度为两市区的影响度之和,记C 点到赤坎区的距离为x km ,建在C 处的垃圾处理厂对两市区的总影响度为y.统计调查表明:垃圾处理厂对赤坎区的影响度与所选地点到赤坎区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4;对霞山区的影响度与所选地点到霞山区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k.当垃圾处理厂建在AB 的中点时,对两市区的总影响度为0.065. (1)将y 表示成x 的函数;(2)讨论(1)中函数的单调性,并判断AB 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建在此处的垃圾处理厂对城A 和城B 的总影响度最小?若存在,求出该点到赤坎区的距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249(020)400y x x x =+<<-;(2)11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条件中描述:垃圾处理厂对赤坎区的影响度与所选地点到赤坎区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4;对霞山区的影响度与所选地点到霞山区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k ,而y 表示建在C 处的垃圾处理厂对两市区的总影响度为y ,因此可设224400k y x x =+-,根据题意当垃圾处理厂建在AB 的中点时,对两市区的总影响度为0.065可求得k 的值;(2)由(1),2249(020)400y x x x =+<<-,可求得422322188(400)'(400)x x y x x --=-,进而可以得到y 的在(0,20)上的单调性,从而求得y 的最小值. (1)如图,由题意知AC ⊥BC ,AC =x km ,则22400BC x =-,224(020)400k y x x x=+<<- 2分由题意知,当垃圾处理厂建在AB 的中点时,对城A 和城B 的总影响度为0.065,即当x =时,y =0.065,代入224400ky x x=+-得k =9.所以y 表示成x 的函数为2249(020)400y x x x =+<<-. 6分; (2)由于2249400y x x =+-,∴422322322809-2x 188(400)'(400)(400)x x y x x x x-⋅--=-+=--() 8分令'0y =得x =x =-舍去), 9分当0x <<时,422188(400)x x<-,即'0y <,此时函数为单调减函数;当20x <时,422188(400)x x >-,即'0y >,此时函数为单调增函数 12分所以当0x =时,即当C 点到赤坎区的距离为时,函数2249(020)400y x x x=+<<-有最小值116f = 14分. 考点:1、具体情境下函数解析式的求解;2、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 20.已知A 、B 、C 是直线l 上不同的三点,O 是l 外一点,向量OAOB OC ,,满足:23(1)[ln(23)]0.2OA x OB x y OC -+⋅-+-⋅=记y =f(x). (1)求函数y =f(x)的解析式: (2)若对任意],3161[,∈x 不等式'ln ln ()3a x f x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 的方程f(x)=2x +b 在(0,1]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3()ln(23)2f x x x =++;(2)31ln >a ;(3)1ln 3ln 2.2b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条件中23(1)[ln(23)]0.2OA x OB x y OC -+⋅-+-⋅=以及A,B,C 三点共线可得[]231ln(23)2x x y +++-=1,从而求得y 的解析式;(2)要使'ln ln ()3a x f x x ⎡⎤>+-⎣⎦在],3161[,∈x 上恒成立,只需'max (ln ln ()3)a x f x x ⎡⎤>+-⎣⎦,通过求导判断'ln ln ()3x f x x ⎡⎤+-⎣⎦的单调性即可求得'ln ln ()3x f x x ⎡⎤+-⎣⎦在11[]63,上的最大值,从而得到a 的取值范围;(3)题中方程等价于23ln(23)22x x x b ++-=,因此要使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只需求得23ln(23)22x x x ++-在(0,1]上的取值范围即可,通过求导判断单调性显然可以得到23ln(23)22x x x ++-在(0,1]上的取值情况.(1)[][]2233(1)ln(23)0,(1)ln(23)22OA x OB x y OC OA x OB x y OC-+-+-=∴=+++-,又∵A,B,C 在同一直线上,∴[]231ln(23)2x x y +++-=1,则23ln(23)2y x x =++,∴23()ln(23)2f x x x =++ 4分 (2)3()3,23f x x x'=++∴,323ln ln x x a ++>① 5分设33()ln lnln ,2323xh x x x x=+=++依题意知()a h x >在x ∈]31,61[上恒成立, ,0)32(2)32(33)32(3332)('2>+=+⋅-+⋅+=x x x x x x x x h ∴h(x)在]31,61[上是增函数,要使不等式①成立,当且仅当),31(h a >∴31ln>a . 8分; (3)方程()2f x x b =+即为,223)32ln(2b x x x +=++变形为.223)32ln(2b x x x =-++令23()ln(23)2,01]2g x x x x x =++-∈(,, ∴2391(31)(31)'()32232323x x x g x x x x x--+=+-==⋅+++ 10分 列表写出 x ,'()g x ,()g x 在[0,1]上的变化情况:显然g(x)在(0,1]上的极小值也即为它的最小值23ln -. 12分 现在比较ln2与215ln -的大小; .2ln 215ln 03425ln 21425ln 2125ln 2ln 215ln >-∴>⨯>==--,e e∴要使原方程在(0,1]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必须使1ln 3ln 2.2b -<< 即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1ln 3ln 2.2b -<< 14分. 考点:1、平面向量共线;2、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3、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求极值.。
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一、单选题1.“嫦娥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外力方向可能正确的是()A.B.C.D.2.跳伞员进行跳伞训练,无风时跳伞,跳伞员竖直下落,着地速度是4m/s。
有风时,跳伞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与无风时相同,在水平方向上风使他获得了3m/s的速度,跳伞员着地时速度大小为()A.1m/s B.7m/s C.5m/s D3.如图,将地球看成圆球,地球赤道上某点有一物体A,北纬45°线上某点有一物体B,在地球自转过程中,A、B两物体均相对于地面静止且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B.A、B两物体角速度之比为2∶1C.A、B两物体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D.A、B两物体向心力大小之比为2 4.一个0.1k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地上又弹回到的1m高度,选下落起点为参考面(210m/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重力做功为1.8JB .整个过程重力做了1J 的功C .弹回1m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8JD .物体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05.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商场里安装供顾客上、下楼的电梯主要有如图所示两种:台阶式如图甲,斜面式如图乙。
下列对某同学分别乘坐两种扶梯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乘坐电梯甲匀速下降时,该同学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B .乘坐电梯甲加速下降时,该同学所受摩擦力做负功C .乘坐电梯乙匀速上升时,该同学不受到摩擦力作用D .乘坐电梯乙加速上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做正功6.A 和B 两质量相等的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其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在空中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遇时A 球速度一定小于B 球速度B .相遇时A 、B 两球的动能一定相等C .A 小球必须先抛出D .相遇时A 和B 两小球重力的功率一定相等7.如图所示,A 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 、C 、D 是与A 在同一平面内三颗人造卫星.B 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 、D 是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C 加速就可以追上它同一轨道上前方的卫星DB .A 、B 、C 线速度大小关系为A B C v v v >>C .A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B C a a a >>D .A 、B 、C 周期大小关系为A C B T T T =>二、多选题8.图为游乐园的旋转飞椅,所有吊椅均相同。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中段考文科数学试卷(带解析)1. 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 ={-1,0,1},则( ) A .i S ∈ B.2i S ∈ C .3i S ∈ D .2S i∈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21i =-可得,2i S ∈,其他A,C,D 易验证均错误.考点:复数的计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 A .演绎推理 B .类比推理 C .合情推理 D .归纳推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考点:演绎推理的定义.3.下列关于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对应法测的结构图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函数的三要素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可知A 正确. 考点:函数的概念.4.将点P(-2,2)变换为P ′(-6,1)的伸缩变换公式为( )A .132x xy y⎧'=⎪⎨⎪'=⎩ B .123x x y y ⎧'=⎪⎨⎪'=⎩C .312x xy y '=⎧⎪⎨'=⎪⎩ D .32x x y y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是将22x y =-⎧⎨=⎩通过伸缩变换为'6'1x y =-⎧⎨=⎩易验证C 正确.考点:图形的变换.5.下面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是否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下图可以看出( )A .性别与是否喜欢理科无关B .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80%C .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D .男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2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从图形中直观上应该是有关系的,而且没有充分的数据说明是无关的,因此不正确;B :从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喜欢理科的比为20%;C :从图中可以看出男生喜欢理科的比例为60%,高于女生的20%,正确;D :错误,男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60%. 考点:独立性检验.6.某市质量监督局计量认证审查流程图如图示:从上图可得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不被通过审查的环节有( ) A.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所给的框图中可以看到出现了三次判断框,需要判断是否审查通过,因此可能不被通过审查的环节有三处. 考点:程序框图.7. 独立性检验中,假设H 0:变量X 与变量Y 没有关系,则在H 0成立的情况下,P(K 2≥6.635)≈0.010表示的意义是( )A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变量X 与变量Y 有关”B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变量X 与变量Y 无关”C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变量X 与变量Y 无关”D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变量X 与变量Y 有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概率P (K 2≥6.635)≈0.01, ∴两个变量有关系的可信度是1-0.01=99%,即两个变量有关系的概率是99%, 考点:独立性检验.8.记I 为虚数集,设a ,R b ∈,,x y I ∈。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A.星宿.(xiù) 稽.首(jī) 劲.头(jìn) 蓼.草(liǎo)B.剔.除(tī) 肖.像(xiào) 蹩.进(bié) 脖颈.(jǐnɡ)C.果脯.(fǔ) 寒伧.(chen) 作坊.(fánɡ) 悭.吝(qiān)D.混.水(hùn) 筵.席(yán) 召.集(zhào) 坍圮.(pǐ)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周星驰蛰伏四年后执导的喜剧片《西游》自公映以,票房一路势如破竹,大年初一即斩获7685万元,在2月14日情人节当日票房更是高达1.2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
2012年年末曾因《一九四二》票房不佳导致股价跌停的华谊,终于凭借影片《西游》力挽狂澜。
A.蛰伏B.势如破竹C.终于D.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导致失眠症、抑郁症、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怎样根本解决尚待探究。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需要科技工作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学习的基本方式是什么?是阅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需要用阅读造就民族心灵高地,用阅读提升人民精神气质②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获得智慧的基本方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③一个人阅读的力量,决定个人学习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实践的力量④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力量⑤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的当今世界,我们要点亮中国梦⑥所有人阅读的力量,决定国家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创造的力量A.②③⑥①⑤④ B.④③⑥②⑤①C.④②③⑥①⑤ D.②④③⑥⑤①二、本大题8小题,共35分。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向量的是()A.力B.位移C.质量D.速度2.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的值为()A.B.C.D.3.已知向量,,且,则实数()A.3B.1C.D.4.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角的余弦值为()A.B.C.D.5.已知,则()A.B.C.D.6.在平行四边形中,是对角线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点在上,若,则()A.B.C.D.7.在中,已知,,若的最短边长为,则其最长边长为()A.B.C.D.8.已知是的外心,,,则()A.10B.9C.8D.69.以下关于平面向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向线段就是向量B.所有单位向量的模都相等C.零向量没有方向D.平行向量也叫作共线向量10.已知锐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则实数的可能取值是()A.B.C.7D.11.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B.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函数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函数的图象D.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则.12.在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面积为2C.的外接圆直径是D.的内切圆半径是13.桃湖公园有一扇形花园,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现要在该花园的周围围一圈护栏,则护栏的总长度为(结果保留)________.14.已知,是与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则_______.15.在平行四边形中,若,,(),则____________.16.拿破仑定理是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此等边三角形称为拿破仑三角形)的顶点”.在中,已知,且,现以,,为边向外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其外接圆圆心依次记为,,,则的面积最大值为______.17.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求;(2)求与的夹角.18.已知的内角A,,的对边分别是,,,的面积为,且满足.(1)求角A的大小;(2)若,求周长的最大值.19.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20.已知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点D在BC边上,AD是角平分线,,且的面积为.(1)求A的大小及的值;(2)若,求BD的长.21.已知向量,,若.(1)求的值;(2)求函数的对称中心;(3)若方程在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如图,设中角A,,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为的中点,已知,.(1)若,求;(2)点,分别为边,上的动点,线段交于,且,,,求的最小值.。
XXX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XXX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物理注意:1.本卷g=9.8m/s2.2.考试时间90min,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不选均不得分2×6=16分)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XXX发现了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称为玻意耳定律(B)法国科学家XXX直接发现了在任何情况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C)XXX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D)英国植物学家XXX在观察花粉运动时发现了分子无规则运动2.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单位kg(B)热力学温度单位K(C)力的单位N(D)物质的量单位mol3.质点作简谐运动,下列各物理量中变化周期是质点振动周期一半的是()(A)位移(B)回复力(C)加速度(D)动能4.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机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就形成机器波(B)简谐波的频率等于其波源的振动频率(C)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振动能量的传播过程(D)机械波传播时,介质质点随波一起向前移动5.如图2所示,弹簧振子在C、B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其平衡位置,则()(A)振子在由C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在由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加(C)振子在由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率速率不断减小(D)振子通过平衡位置O点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6.上面是某同砚对份子间作用力的研讨,根据你所学的常识阐发精确的是()(A)份子力一定随份子间间隔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力一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做正功(D)引力和斥力都随份子间间隔的增大而减小单项挑选题2(每题只要一个精确选项,多选不选均不得分3×6=18分)7.质量为的小孩从高度为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理综试题2014年8月27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Cl 35.5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18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开学模拟试题,包含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全部内容,主要包含匀变速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在考查问题上以基本定义、基本规律为主,题型大部分都是改编题,没用沿用学生熟悉的老题,是份非常好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题文】13.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 =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三个2s 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为( ).A .12.5 mB .2 mC .10 mD .0m【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2【答案解析】 D 解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设为t ,则由v=v 0+at 得t=10104v v a --=-s=2.5s,所以第三个2s 汽车早已停止,所以第三个2s 位移为零,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再分析5s 内汽车运动的情况,再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后第三个2s 内行驶的距离.对于汽车刹车问题,不能乱套公式,要注意检查解题结果是否合理,往往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再进行相关的计算.【题文】14.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以初速度v 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 N 的作用,取g =10 m/s 2,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知识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B2 B4【答案解析】 A 解析::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υ0向右滑行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μN 得摩擦力为f 1=-μN=-μmg=-2N .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μmg=2N ,由于F <F m ,所以当物体的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停止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2=F=1N .故选A【思路点拨】本题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状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υ0向右滑行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μN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当物体的速度减小到零时,由于水平恒力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将停止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求出静摩擦力.求摩擦力时,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基础题.【题文】1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
湛江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二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粤教版必修第三册第一、二单元、第三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一个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玻璃板上由电解质水调制的肥皂泡,肥皂泡会乖乖地跟着橡胶棒跑.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的起电方式为感应起电B.肥皂泡原来一定带正电C.图中肥皂泡左侧可感应出负电荷D.橡胶棒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不能进入泡泡中2.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现象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只有掌握静电的特点,才能让静电为人类造福,正确防止静电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关于静电的应用与静电危害的防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静电危害,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飞机轮胎用绝缘胶制成B.静电复印是利用正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C.为了防止静电引起麻醉药的燃烧,医院的麻醉师要穿戴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制服D.静电植绒是利用同种电荷相斥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3.图甲为雷电天气,电视塔尖端放电的情形.放电时,塔尖和云层间电场分布如图乙中实线所示,一个带电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为图中虚线所示,A、B是轨迹上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二物理第1页(共6页)】A.粒子一定带负电B.粒子一定是从 A 向 B 运动C.粒子在 A点的加速度比在 B 点的加速度大D.粒子在 A 点电势能比在 B点电势能大4.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线悬吊于天花板上,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圆弧棒在小球正下方的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则圆弧棒上电荷在小球所在位置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A.mg qB.MgQ C.mg Q D.Mgq5.某种元件的I-U图像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虚线是实线在 P 点的切线,切线的斜率为k,P点的坐标为(U₀,I₀),则该元件在 P 点对应的电阻A.小于U0I0 B.等于ΔUIC.大于1kD.大于U0I06.电容式液位计可根据电容的变化来判断绝缘液体液面的升降.某型号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根金属棒插入金属容器内,金属棒为电容器的一个极,容器壁为电容器的另一个极,金属容器接地,在容器内液面升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C.电容器的带电量保持不变D.电容器两极间电场强度增大7.如图所示,在与纸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中有矩形区域 abcd,且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2 V、6 V、8V, ab 长为2cm, bc长为3cm,I 是矩形 ab边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点的电势为 6 V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由c指向aC.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40033V/mD.将点电荷+q从d位置沿任意路径移动到I位置时电场力做正功【高二物理第2页(共6页)】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固定在同一直线上,电荷量分别为Q₁,Q₂,Q₃,Q₂与Q₃的距离为Q₁与Q₂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若用“+”“-”号表示电荷带正、负电,则三个电荷量之比(Q₁:Q₂:Q₃可能为A.(-9):4: (-36)B.(-3):2:(--6)C.9:(-4):36D.3:(―2):69.如图所示,在正六边形的M、N、P三个顶点上各放一完全相同、带正电的点电荷,X、Y、Z为正六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O点是正六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 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O点的电场强度为OC. O点的电势低于Z 点的电势D.从O点至Y点移动正试探电荷,电场力做正功10.如图所示为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当t=0时,在此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粒子,设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0~2s内的加速度与在2~4s内的加速度等大反向B.带电粒子将做往返运动,6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且速度为零C.带电粒子在0~12s内,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为零D.带电粒子在0~4s内,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54分.11.(7分)如图所示,法国科学家库仑曾设计了一个十分精妙的扭秤实验,来探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哪些物理量有关的问题.(1)A、C两球完全相同,开始时A 球不带电,C球带电量恒定,将A球与C 球接触后分开,改变其距离r,发现A、C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填“r”“r²”或“ 1”)成正比,A球所受的静电力使A 球2(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俯视);(2)改变 C 球带电量Q,重复(1)过程,保持其距离不变,发现A、C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填“Q”“Q²”或““ \frac{1}{27})成正比;(3)上述实验过程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填字母).A.控制变量法B.放大法C.理想化模型法【高二物理第3页(共6页)】12.(7分)某同学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5 V.(1)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1”,电流传感器记录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机可知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区域中共有38个小正方形,则该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为 C;(2)充电结束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V,,结合图像面积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F;(3)将单刀双掷开关合向“2”,电容器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大小u 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13.(10分)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 ab长L, bc长2.4L,其中 ab沿电场方向, bc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从a 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该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3)a、c两点的电势差.14.(14分)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 悬挂在O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B,A、B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A 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两个小球带电量相同,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1)细线上拉力大小;(2)小球A 的电荷量;(3)若小球A 的带电量减半,使小球A 绕B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θ=37°,小球A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15.(16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P、Q板间的加速电压为U₀,,长为 L、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的间距也为L,板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竖直边界 AB 和倾斜边界BD 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AB 到M、N板右端距离为L,,边界 B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B点2和N 板在同一水平线上,M、N两板间的中线延长线交 AB 于O 点,交BD 于C点.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P 板附近由静止开始加速,穿过Q 板的小孔,沿M、N两板的中线射入板间的偏转电场,从边界 AB 上离O 点距离为3L的位置进入AB 右侧电场,从C 点3射出电场,粒子重力不计,求:(1)带电粒子从 Q板小孔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M、N 板间的电压大小;(3)AB 右侧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湛江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二物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C 橡胶棒依靠摩擦起电,A 项错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肥皂泡原来不带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肥皂泡会乖乖地跟着橡胶棒跑,B 项错误;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远处感应出同种电荷,C 项正确;橡胶棒上电荷产生的电场能进入泡泡中,和感应电荷的电场叠加合场强为零,D 项错误.2. B 避雷针是利用了静电的尖端效应制作的,故避雷针必须做成针状,不能做成球形,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可以将飞机产生的静电迅速导走,飞机轮胎不能用绝缘胶制成,选项A 错误;静电复印是利用正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选项B 正确;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制品的衣服不能及时把静电导入大地,容易造成事故,选项C 错误;静电植绒就是让底料和绒毛带上异种电荷,在底料上涂上胶水,通过静电力让绒毛粘在底料上,选项 D 错误.3. D 根据电场线方向可知,塔尖带负电,根据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可知,粒子带正电,A 项错误;粒子有可能从B 向A 运动,B 项错误;A 点电场强度比 B 点电场强度小,因此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比在B 点的加速度小,C 项错误;若粒子从A 向B 运动电场力做正功,因此粒子在A 点电势能比在B 点电势能大,D 项正确.4. D 根据题意,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等于圆弧棒的重力,即(qE= Mg,解得 E =Mg q,D 项正确.5. C 由图像可知,切线的斜率为 k =IΔU ,则有 k ―1=ΔU I 0,由欧姆定律,元件在 P 点时的电阻为 R =U 0I 0,由图像可知(U ₀>△U,综合可得 R =U 0I 0>k ―1=ΔU I 0,C 正确.6. B 参照电容器的决定式 C =εrS4πkd ,在液面升高的过程中,两极间填充电介质增加,即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故A错误;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电容器充电,电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故B 正确;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 C =QU ,依题意,电容器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可知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故C 错误;参照 E =Ud ,易知电容器两极间电场强度不变,故D 错误.7. C d 点的电势为4V ,A 错误;连接I 、d 为等势面,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场强方向垂直d 、Ia 连线,B 错误;由U= Ed 得, E =40033V /m ,C 正确;I 位置电势也为4 V ,所以将点电荷+q 从d 位置沿任意路径移动到I 位置电场力做功为零,D 错误.8. AC 设Q ₁ 与Q ₂的距离为r ,则Q ₂与Q ₃的距离为2r ,为使每个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Q ₂ 与Q ₁、Q ₃带异种电荷.若Q ₂带正电,则Q ₁与Q ₃带负电;若Q ₂带负电,则 Q₁与Q ₃带正电.取( Q .为研究对象,Q ₁ 与Q ₃对Q ₂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则根据库仑定律和物体平衡条件kQ 1Q r 2=k Q 2Q(2r )2,得 Q₁:Q =1:4;;取Q ₃为研究对象,同理有 k QQ(2r )2=k QQ(3r )2,得 Q₁:Q =9:4,则有 Q₁: Q₂:Q₃=(―9):4:(―36)或 Q₁:Q :Q =9:(―4):36,,选项 A 、C 正确.9. BD 依题意,根据 E =k qr 2,由场强叠加原理,可判断知X 、Y 、Z 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相同,选项 A 错误;根据 E =k qr 2,可知点电荷M 、N 、P 分别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且夹角互为 120°,,根据矢量叠加原理可得O 点合场强为0,选项B 正确;利用对称性结合场强叠加原理,可判断OZ 连线上的合场强沿OZ 方向,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O 点的电势高于Z 点电势,选项C 错误;同理可知OY 连线上的合场强沿OY 方向,则从O 点至Y 点移动正试探电荷,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 正确.10. BC 根据图像可知,粒子在0~2s 内做匀加速运动,2~4s 内加速度加倍做匀减速运动,选项A 错误;3s【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1 页(共3页)】末,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后来反向做匀加速运动,6s 末回到出发点,且速度为零,带电粒子将做往返运动,6s 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选项B 正确;带电粒子在0~12s 内初末速度都为零,故动能的改变量为零,即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为零,选项C 正确;带电粒子在0~4s 内,电场力的总功不为零,选项 D 错误.11.(1) 17(2分) 逆时针(2分)(2)Q²(2分)(3)A(1分)解析:(1)(2)若A 球不带电,C 球带电量为Q ,其距离为r ,则A 、C 之间的静电力大小 F =k Q2⋅Q 2r 2=kQ 24r 2,同种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为排斥力,则A 球所受的静电力与 1r 成正比,与Q² 成正比,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该实验所用方法为控制变量法.12.(1)3.04×10⁻³(2分)(2)5(1分) 6.08×10(2分)(3)C(2分)解析:(1)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充电后电容器的带电量, Q =0.2×10⁻³×0.4×38C = 3.04×10³C ;(2)充电结束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5V ,则电容器的电容 C =QU =6.08×10―1F ;(3)放电过程,电流逐渐减小,且电流减小得越来越慢,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 ,则C 项正确.13.解:(1)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从a 移到b 的过程中,由 Eqd=W (2分) 得 E =Wqd =WqL (2分)(2)该电荷从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 由 W ′=Eqdcos 60° (2分)得 W ′=Eq ×2.4L ×12=1.2EqL =1.2W (2分) (3)a 、c 两点的电势差 U v =W +W ′q=2.2W q(2分)14.解:(1)根据力的平衡,细线的拉力 T =mgcos θ=54mg (2分) (2)根据力的平衡 tan θ=F 浓mg (2分) 根据库仑定律 F N =k q 2r 2 (2分)根据几何关系 r =L sin θ=35L (2分) 解得 q =3L103mg k(1分)(3)小球A 做圆周运动时,细线拉力大小仍为 T =54mg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 sin θ―k q 22r ―=mrω2(2分) 解得 ω=5g 8L(2分)【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第2 页(共3页)】15.解:(1)设带电粒子经过P 、Q 板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v ₀,根据动能定理 qU =12mv 20 (2分) 解得 v 0=2qU m(2分)(2)粒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射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设粒子射出电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tan θ=33LL=33(1分)解得 θ=30° (1分)根据几何关系,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侧移 y =36L (1分)设两板间电压为U ,则 L =v₃t (1分) y =12qUmL t 2 (1分) 解得 U =233U (1分)(3)粒子在AB 右侧电场中做类斜上抛运动,粒子在此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t ′=L2tan30∘v 0=L 23m 2qU 0(2分)―33L =v ,tan30∘t ′―12qEm t ′ (2分)解得 E =(24+1639)U 0L (2分)。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中段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 玉米的白色种子和糯性种子C.人的身高与体重D.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3.下面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雌雄配子的分离C.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数量比如右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9:3:3:1B. 2:2:1:1C.1:1:1:1D. 3:1:3:15.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① B.② C.③ D.④6.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8 C. 1/16 D.1/47. 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B.根据第1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D.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28. 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连锁互换,基因A和A、a和a、A 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A.①②③ B.②②② C.③③② D.②③④9.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10.右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英语试题I. 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第一节:听力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请听下面四段对话或独白,回答问题,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2题。
1. How many more movies in the series does the man plan to watch?A. Three.B. Four.C. Five.2.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Prepare for his math test.B. Go and see his cousins.C. Watch movies at home.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3~5题。
3. Where does the woman think ice cream was invented?A. In Italy.B. In France.C. In China.4.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A. Ice cream was first brought to America by the Italians.B. George Washington once served ice cream in the White House .C. The hand-turned ice cream freezer was invented by an American.5. When was the first ice cream business opened in Maryland?A. In 1660.B. In 1846.C. In 1851.请听第三段独白,回答第6~8题。
6. What did the speaker‟s mother ask her father to do ?A. Get some wine from the supermarket.B. Drive her to the supermarket.C. Teach the speaker to drive.7. What happened after the speaker started the car?A. She hit a tree.B. She crashed into a wall.C. She crashed into another car.8. How did the speaker …s father react?A. He scolded the speaker.B. He comforted the speaker .C. He stood there in silence.请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10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高雯 审题教师:夏志良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v 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即时速度的大小是05vB. 运动时间是gv 02 C.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D. 运动的位移是gv 2222、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一定也相等 B. 它们角速度相等,则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 它们线速度相等,则角速度一定相等 D. 它们周期相等,则线速度一定也相等3、一个物体在两个互为锐角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将做( )A .匀加速直线运动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圆周运动D .变速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三颗卫星,a 、b 的质量相同,但小于c 的质量,则( ) A .b 所需的向心力最大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C .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b 、c 的线速度相同,且大于a 的线速度5、甲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它们在相等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相同的距离,试判断推力对物体做功W 甲和W 乙及功率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W 甲>W 乙 P 甲=P 乙 B. W 甲=W 乙 P 甲>P 乙C. W 甲<W 乙 P 甲>P 乙D. W 甲=W 乙 P 甲<P 乙6、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它们的初动能相等,上升到同一高度时(不计空气阻力),它们( )A .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B .具有的动能相等C .具有的机械能相等D .具有的机械能不等7、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
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出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 1,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W 2,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A.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 W 2+W 1B. 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 W 2-W 1C. 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 W 2-W 1D. 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 -W 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的ad 边正前方时,木板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 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正投影轨迹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质量为m 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 )A .向心加速度为Rv 2B .向心力为⎪⎪⎭⎫⎝⎛+R v g m2C .对球壳的压力为R m v 2D .受到的摩擦力为⎪⎪⎭⎫⎝⎛+R v g m 2μ10、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1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Q 点时的加速度B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动能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动能C .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动能D .卫星在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C .如果需要,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地球上空的任何一点D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12、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B.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V 0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C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 .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13、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量G 是牛顿最早测得的B. 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万有引力作用C. 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是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D.万有引力发生在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三、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8分,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14、(6分)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铁架台、斜槽、竖直挡板、有水平卡槽的木板(能将挡板竖直固定在卡槽上,且相邻卡槽间的距离相等)、白纸、复写纸、图钉、小球、刻度尺等。
A .请完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步骤:P 12 3Q(1)按图安装实验装置,保证斜槽末端 ,将白纸和复写纸用图钉固定在挡板同一面上,再将挡板竖直固定在卡槽上;(2)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击挡板时在白纸上会留下痕迹; (3)将挡板移到右侧相邻的卡槽上竖直固定好,将小球从斜槽上 释放,小球撞击挡板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4)重复(3)的步骤若干次; (5)整理实验器材。
B .若相邻卡槽间的距离为L ,在白纸上依次选取三个点迹,测得相邻两点迹间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2>h 1),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
15、(12分)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2)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填入相应段的字母);(5)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 n 和物体速度v n 变化的关系应是W n ∝ 。
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上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橡皮筋做功 10个间隔距离x (m ) 10个间隔时间T (s )小车获得速度v n (m/s ) 小车速度的平方v n 2(m/s )21 W 0.2880 0.2 1.44 2.07 2 2W 0.4176 0. 2 2.09 4.363 3W 0.4896 0.2 2.45 5.994 4W 0.5904 0.2 2.95 8.71 5 5W 0.6480 0.2 3.24 10.50物理量数据 次数A B F G H I C D E K 纸带小车 橡皮筋 打点计时器 木板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汽车质量为5t,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7.5 kW,汽车在水平道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开始一段时间内,以加速度1.0 m/s2做匀加速运动,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为15 m/s.假设它运动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求: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17、(14分)在高1.5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求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大?18、(1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43圆弧形光滑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管道中心到圆心距离为R ,A 端与圆心O 等高,AD为水平面,B端在O的正下方,小球自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管道,当小球到达B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的9倍.求:(1)释放点距A的竖直高度(2)落点C与A的水平距离湛江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 物理科答案14、(6分)A.(1) 切线水平 (3) 同一位置由静止 B .12h h gL15、(12分)(1) 交流电源(或学生电源) (2) 平衡摩擦力 (3)B(4)GK (选取匀速部分均为正确) (5)2n v作图:要求明确标注坐标轴的物理量,合理设置标度,并用尺规作图。
所作图线应通过原点,在误差容许的范围内,图像是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W n 与v n 2成正比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v 2(m 2/s 2) n (x W )0 1 2 34 5 2 4 6 8 10221x P mv E =………………(2分), 即: ()J J E P 10102212=⨯⨯=………………(2分),答: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0J . 18、(14分)解:⑴设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为1v ,因为到达B 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大小的9倍,所以有 219v m g m gm R-= ………………(2分)又由动能定理得 211()2mg h R mv +=-0 ……(3分) 所以 3h R =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