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摘苹果》
- 格式:ppt
- 大小:5.45 MB
- 文档页数:27
《摘苹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1、72页。
教学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学生,打破了“教材设计算法——教师示范算法——学生记忆算法——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列举了几种方法,目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样让学生自己支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学具准备:练习纸。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师:同学们都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果园里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这节课我们跟随淘气和笑笑一起去逛果园,我们看他们在干什么?(摘苹果),师板书课题。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师: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
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摘苹果》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2节《摘苹果》。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图片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用加减法来表达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加减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画有不同的苹果数量,还有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还有计数棒和算术本。
五、教学过程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上面有不同的苹果数量,然后我会问大家,这些图片中有多少个苹果?让大家用手指头来数一数。
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让大家将这些卡片进行配对,比如,我会让大家找出两张写有4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将这些卡片放在一起,表示有4个苹果。
我会给大家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用加减法来解决,比如,我会问大家,如果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大家用加法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片数字卡片苹果七、作业设计1. 如果有2个苹果,又来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2+3=52. 如果有5个苹果,又去了2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5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图片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图片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图片中展示了不同数量的苹果,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们看到数量的增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摘苹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摘苹果”游戏的玩法。
2.认识数字1-10及其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调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
2.准备了数字1-10的卡片,每个数字都准备了若干张。
3.摘苹果游戏相关的设备和教具。
4.课堂演示设备,如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如观看数学游戏视频或讲述数学趣事等方式,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更愿意学习。
3.2 游戏规则介绍接下来,教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摘苹果”游戏的玩法。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从1到10中选择一个数字,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开始摘苹果。
每轮游戏中,每个孩子仅有一次机会摘苹果。
如果摘中了他选择的数字,那么孩子获胜,可以跟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换苹果。
每轮游戏后,摘中苹果的学生会获得一颗奖励星,累计获得最多奖励星的学生将成为本轮摘苹果游戏的胜利者。
3.3 数量认知之后,老师开始向学生介绍数字1-10及其大小关系。
通过板书数字、物品标志或数学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师可以为每个数字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示或文字说明,并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大到小、小到大等排序练习。
3.4 游戏实践最后,在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以以摘苹果游戏为主体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
老师根据学生摘到的苹果数和苹果所对应的数字,进行苹果数统计和数字运算,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次数学课程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摘苹果”这一游戏规则,而且还让学生认识数字1-10的大小关系,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摘苹果”游戏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加贴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数学问题。
摘苹果-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中的加减法概念
2.学生能够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实现合作取果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介绍
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数值的大小比较
第二部分:摘苹果
1.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站在苹果树两侧
2.教师在苹果树下放置一些苹果,每组苹果数量相同
3.每组学生轮流从苹果树上摘苹果,计算每个学生摘到的苹果数量,并记录下来
4.团队合作:两组学生进行苹果数量比较,谁摘到的苹果多,谁就取走苹果,最后各组平分自己取走的苹果
第三部分:数学问题解决
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利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3.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加减法概念
2.实现合作取果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2.学生能否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
1.通过每组苹果的数量比较,检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2.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检验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1.将摘苹果的游戏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加减法的道理
2.通过选择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结
本教案让学生通过摘苹果游戏,掌握加减法的基础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同时,通过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摘苹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在数轴上标记数的位置,理解自然数在数轴上的排序关系。
2.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数轴及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数轴上数字的标志和排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2.难点:数轴上数字位置与大小的理解及团队合作过程中的角色理解。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们观看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一群小朋友一起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视频感知身体的运动和数字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展示重要知识1.通过展示数轴、经典算术之类的教具,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字的大小和排序关系。
2.通过数字练习,学生们能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练习新知识1.授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模拟竞赛的方式,竞选每组中最佳的人员,选出苹果并放在篮子里。
2.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关卡,通过顺序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结知识点1.老师设计互动游戏,对结束的比赛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次活动的关键知识点。
2.老师总结、强调错误操作的修正方法,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五、实施条件1.能够在课堂上使用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玩耍和合作的教具和道具。
2.能够在课堂上制定好游戏规则,要求学生遵守并保证游戏的顺畅。
六、教学评价1.通过每个环节的教学,检验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关键知识点。
2.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能力以及每个队伍对应的结果表明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中,通过使用数轴和经典算术教具,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数字之间的排序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了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精神,以及开展自学的能力。